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晚期的组织学改变 ,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无序化为特征 ,因此又称肝纤维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 ,从而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主要起到阻止纤维化发展、刺激肝细胞分裂和肝组织结构重建三方面的作用。目前 ,常用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缺陷病毒 (如腺病毒 )转入特定的细胞因子和酶 (如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的基因 ,通过靶细胞表达这些因子作用于受损的肝脏 ,达到延缓和治愈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壳聚糖介导的CrmA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清洁级的75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壳聚糖介导的CrmA组、壳聚糖介导的空载体组、壳聚糖组,每组15只。应用3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3 ml/kg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治疗8周后,眼眶取血,检测血清的肝功能指标,并取肝组织做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病理形态,Real Time PCR检测肝组织IL-1β、α-SMA、TGF-β1、TIMP-1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壳聚糖介导的CrmA组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IL-1β、α-SMA、TIMP1、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模型组、壳聚糖介导的空载体组和壳聚糖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介导的CrmA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为基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壳聚糖介导的CrmA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清洁级的75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壳聚糖介导的CrmA组、壳聚糖介导的空载体组、壳聚糖组,每组15只。应用3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3ml/kg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治疗8周后,眼眶取血,检测血清的肝功能指标,并取肝组织做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病理形态,Real TimePCR检测肝组织IL-1β、α-SMA、TGF—β1、TIMP-1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壳聚糖介导的CrmA组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IL-1β、α-SMA、TIMP1、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模型组、壳聚糖介导的空载体组和壳聚糖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介导的CrmA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为基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靶向瘦素(leptin)小干扰RNA(interference,siRN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构建的重组Leptin-siRN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包埋法通过腹腔注射将其导入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体内。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eptin、I型胶原和STAT3蛋白表达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lepti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组(CCl4)和质粒空载体组(CCl4(+)K)肝纤维化程度较重,纤维化评分多为Ⅳ级(P0.01),同时肝脏leptin、I型胶原和STAT3含量明显上升(P0.05);而与肝纤维化组(CCl4)和质粒空载体组(CCl4(+)K)比,leptin-siRNA质粒转染组(The CCl4(+)L)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纤维化程度多为Ⅰ-Ⅱ级,肝脏leptin、I型胶原和STAT3表达均显著抑制(P0.05)。正常对照组和leptin-siRNA质粒组(The CCl4(+)L)在组织学及leptin、I型胶原和STAT3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eptin-siRNA表达质粒降低I型胶原和STAT3含量、抑制leptin表达,阻抑肝纤维化;Leptin有望成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新靶位点。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邓洪新  田聆  魏于全 《生命科学》2005,17(3):196-199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基因治疗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到特异的细胞。本文主要综述基因治疗所取得的突出进展、所遇到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外部形态学和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学资料,研究了囊状蒿草及其相类群的分类。在这一群植物中,有13个相关的学名。根据以前学者用于区别这些植物的形态性状,无法清楚地将它们划分开。因此作者深入地研究了有关植物的89号200多份标本,重新评价了形态性状的分类学意义,为了更深地入理解这类植物的分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确认了囊状蒿草Kobresia fragilis和弧形蒿草K.curvata,其他名称为囊状蒿草的异名,K.calrkeana、K.clarkeana var.megalantha和K.curticeps var.gyirongensis被处理为囊状蒿草的新异名。弧形蒿草从形态学和微形态学两个方面都明显不同于囊状蒿草。研究中还发现囊状蒿草的一号标本采自甘肃的碌曲,是其分布的省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用于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癌症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特异的细胞。简要综述了基因治疗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困难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因治疗王晓民(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目录一、基因治疗的发展简史二、基因治疗的种类三、基因治疗的策略四、基因治疗的原则五、基因转移的方法六、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七、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一、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外源和内源性双链RNA在生物体内诱导同源靶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尽管RNA干扰发现的时间较短,但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高和高效性等特点,因而发展迅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可制备使RNAi在很多领域有了应用的前景,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肝脏疾病中.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RNAi技术在其基因治疗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RNAi具有能够调节细胞增殖、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的信号转导等方面的作用,可能成为肝纤维化有效的潜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有一次治愈的可能,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基因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长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可及性以及监管等。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出发,结合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科技图书     
<正>现代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成军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现代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是成军教授《基因治疗》(1993年)的再版,旨在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基因治疗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进行系统、集中展示,并对基因治疗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内容包括基因治疗概论、基因克隆、基因的人工合成、基因的PCR扩增、基因转移的靶细胞、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基因的转移方法;基因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有一次治愈的可能,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基因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长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可及性以及监管等。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出发,结合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外部形态学和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学资料,研究了囊状嵩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类。在这一 群植物中,有13个相关的学名。根据以前学者用于区别这些植物的形态性状,无法清楚地将它们划分 开。因此作者深入地研究了有关植物的89号200多份标本,重新评价了形态性状的分类学意义。为了 更深入地理解这类植物的分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小坚果表皮的微形态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 的结果,确认了囊状嵩草Kobresia fragilis和弧形嵩草K.curvata,其他名称做为囊状嵩草的异名,K.clar- keana、K.clarkeana var.megalantha和K.curticeps var.gyirongensis被处理为囊状嵩草的新异名。弧形嵩 草从形态学和微形态学两个方面都明显不同于囊状嵩草。研究中还发现囊状嵩草的一号标本采自甘肃的碌曲,是其分布的省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治疗策略的不同而发展为2个分支:一是分子肿瘤治疗,包括肿瘤抑制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二是virotherapy。简要综述了肿瘤基因治疗的各种方法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梁迎春  程龙  叶棋浓 《生物技术通讯》2012,23(3):436-439,460
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众多基因的过程,肿瘤的基因治疗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沉默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自杀基因疗法、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肿瘤多药耐药基因治疗、抗端粒酶疗法和多基因联合疗法等。我们简要地对上述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基因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时也是维护人类健康最有发展前景的手段之一。诸如遗传病、肿瘤、和传染病与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疗。遗传免疫方面 ,病毒性疾病和肿瘤的基因治疗 ,如将病毒抗原基因 (HBsAg)及一些肿瘤抗原基因 (CEA)直接注入人体内而产生抗体 ;人类亚健康状态 ,如肥胖、秃顶、疲劳、衰老等的基因治疗。然而基因治疗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扰 ,如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社会伦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要慎之又慎。只有对基因治疗合理规范和正确引导并遵循伦理原则 ,才能最终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孤儿药因面向的罕见病患者群小、市场需求低、研发成本高、缺乏政策支持等,其发展面临困境。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基 因治疗因能够从根本出发,给患者提供 “一劳永逸”的治疗,备受关注。基因治疗以单基因罕见病的治疗作为极佳切入点,为孤儿药的 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概述基因治疗针对的疾病对象、实施策略和属性以及基因药物的结构及基因治疗的载体,以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为 例回顾罕见病基因治疗的发展,并分析罕见病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9月美国首次成功地进行ADA缺乏症的基因治疗以来,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已有70余项人体基因治疗计划获美国FDA和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基因治疗研究的范围也由最初的遗传病迅速扩展到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常见疾病,其发病可对蜂群造成毁灭性打击,给中蜂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综述了其病症、致病因素及现有的防治方法,并根据相关中草药的生物活性,分析中草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可行性和应用潜能,旨在为中草药有效成分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应用提供思路,为保护中蜂健康、防治中囊病的发生以及生产安全、无污染的中蜂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心肌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基因治疗主要包括治疗基因、基因转移载体以及基因导入途径三个方面。基因转移载体又在治疗基因和基因表达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发展安全、高效的基因转移系统是基因治疗的关键之一。目前用于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基因转移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下面将就不同载体在心肌缺血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