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司甲  黄扬  郑文俊 《广西植物》2021,41(12):2043-2050
为了探究保水剂和ABT联合处理对桢楠(ZN)和浙江楠(ZJN)裸根移栽苗成活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该文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和ABT联合处理ZN和ZJN裸根苗,测定移栽后的幼苗成活率和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估不同条件处理下幼苗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处理后,ZN和ZJN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ZN新叶数量显著增加,而ZJN的新叶数量没有增加;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提高,且ZN1或ZJN1水平更显著;(GA3+ZR+IAA)/ABA和IAA/ABA的比值均显著提高,但ZN在不同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ZJN1显著高于ZJN2处理组;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减少;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裸根苗移栽成活率的表现分别为ZN1>ZN2>CK和ZJN1>ZJN2>CK。综上结果表明,保水剂和ABT联合处理促进ZN和ZJN裸根苗移栽成活,且ZN1或ZJN1水平更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超深栽苗木在沙地造林后的地上部生长及根系发育,本研究以白榆(Ulmus pumila)2年生苗木为对象,于永定河下游沙地采用深根苗和普通苗进行超深栽和常规栽(即深根苗超深栽1 m、普通苗超深栽1 m、普通苗常规栽0.3 m,以下分别简称为深超、普超、普常),在栽植后第2年,调查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以及苗木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节,与浅层土壤(0~40 cm)相比,深层土壤(60 cm以下)的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且水平较高。(2)造林后各处理苗木生长差异显著,其优劣顺序为深超普超普常。(3)造林后苗木总根系生长差异显著,表现为深超优于普超和普常。(4)各处理的总根系与细根根系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规律一致,但各处理之间的分布规律不同,表现为:深超主要集中于0~20 cm土层;普超主要集中于0~20 cm与80 cm以下土层;而普常在80 cm以下土层中未发现有根系分布。综上所述,深根苗超深栽造林后生长情况显著优于普通苗超深栽和普通苗常规栽,其根系发育特性与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相契合,更有利于充分吸收土壤水分。鉴于普通苗超深栽同样具有较合理的根系分布且运输成本低廉,因此二者均可用于干旱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3.
木薯良种—“南植188”的组培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润珍  张燕玲  林荣   《广西植物》1991,11(4):324-327
本文报道木薯良种——“南植188”的快速繁殖。茎段培养在MS或改良MS基本培养基中,研究植物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及试管苗移栽技术。试验结果表明BA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BA和NAA混合使用有利芽伸长,当无根苗转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完整植株,试管苗移栽成功,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欧美杨107’组培苗瓶外生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杨107’是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杨树品种之一,但其组培苗存在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欧美杨107’组培苗的直接瓶外生根和瓶内复壮后瓶外生根两种生根方式,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蘸取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mg·L-1和100mg·L-1,生根率分别达73.33%和81.67%,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2.5%和93.33%。进一步研究发现生根的过程中外源补加0.5mg·L-1IBA溶液能加速生根,使生根周期缩短2周左右。添加1/2MS营养液可促进生根苗茎的生长和根的伸长,有利于移栽成活。瓶内生根苗的生根率高达到95%,但是移栽难以成活,显微镜观察发现瓶外生根苗比瓶内生根苗的根毛发达,验证了瓶外生根苗的根吸收功能更好。该研究对促进‘欧美杨107’组培苗及其转基因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3月直接在培养池中播种培育的侧柏种基盘苗作对照,将同期播种的侧柏种基盘苗进行悬空培养,于6月、8月和10月分别移栽到培育池(分别称为种基盘苗、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10月移栽苗),并于翌年3月挖根,研究不同培育时间对移栽后侧柏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株高、根分布最大深度、根和地上部干重由大到小依次为: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种基盘苗>10月移栽苗。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6月移栽苗>8月移栽苗>10月移栽苗>种基盘苗,但除了种基盘苗与6月移栽苗之间差异性显著外,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著。随着悬空培育时间的延长,空气断根限制了侧柏主根的生长,促进了侧根生长,降低了主侧根长度比。但经悬空培育后,任何处理的移栽苗都没有发生根系盘绕现象,移栽后主根的再生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表土壤贫瘠干旱,植被退化严重且恢复困难,当地造林苗木成活率低,抗逆性差。为提高石漠化地区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混合菌剂接种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香椿(Toona sinens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任豆(Zenia insignis)培育菌根苗,然后移栽于石漠化荒坡地,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造林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栽一年后,5种苗木接菌处理菌根侵染率为48.5%~69.5%,均高于对照苗木;菌根苗木成活率比未接菌处理增加8.9%~14.9%,保存率比对照增加11.5%~22.6%;接菌处理株高比对照增加14.4%~44.6%,基径比对照增加7.6%~31.7%;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苗木养分吸收,接种植株磷含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接种苗木生物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5个树种中,香椿苗木菌根依赖性最高,达到26.0%,任豆苗木最低,为9.1%;菌根苗在石漠化生境下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高于非菌根苗,表明菌根苗木在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影响诱导生根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其中以 IBA 诱导效果最好。培养基的物理状态也明显影响生根效果。MS 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提高到4—6%,可提高生根率,利于形成发达的根系。温度对根的发生是敏感的,在诱导生根开始的1-8天是一个敏感期,低于22℃明显地抑制根的发生和生长。诱导生根前将无根幼苗置于自然散射光下培养,移栽后尽量缩短加罩保湿时间,对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尤为重要。移栽后温度控制在27℃以下。空气湿度在85%以上,加罩时间7天,成活率可达90-96%。  相似文献   

8.
青刺果播种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青刺果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播种方法试验,进行青刺果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青刺果的育苗宜随采随播,其种子出苗率达72.4%,随着种子储藏时间的后移,出苗率显著下降,干藏与沙藏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裸根苗和容器苗苗木生长质量上无明显差别,随采随播到当年雨季造林时(9月)苗木嫩小,不宜上山造林,但容器苗此时可造林。  相似文献   

9.
二色补血草试管苗生根及移栽基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二色补血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试管苗生根量及根长的影响,以及生根苗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试管苗在MS+NAA 1.0mg/L培养基中的平均根量最多,在MS+IBA 1.0mg/L培养基中平均根长最长;生根苗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生长最好。同时进行降低成本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草莓试管苗生根诱导期长短、发根数及根长度对移栽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期在41~50天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4%;根数越多,成活越容易;根长度在5.1~10.0 cm时,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11.
王润珍  张燕玲  林荣   《广西植物》1990,10(2):161-167
彩纹海棠叶片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中,研究植物的激素、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及试管苗移栽技术等.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BA和NAA配合使用,对叶片形成芽有增效作用。通过继代培养,能繁殖大量无根苗。将无根苗转入含有NAA0.2mg/L或IBA ling/L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诱导叶片形成芽应采用固体培养基;而液体静置培养则有利于促进芽发育成苗和生根。试管苗移栽获得成功,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质种类、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花、重瓣型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稳定的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糠壳灰︰珍珠岩=1︰2︰1;适宜的光照强度为移栽后选用2层遮阴网,移栽成活率最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组培苗生长旺盛;将组培苗在室外炼苗处理7d再进行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苗方式对移栽后侧柏和白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苗木,具有不同的根系结构特征,其根系结构也将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侧柏和白榆为研究对象,对移栽18个月后的种基盘苗与营养钵苗根系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侧柏种基盘苗的总根长和平均直径比营养钵苗分别增加了316.20 cm和0.05mm,白榆苗则分别增加了651.54 cm和0.88mm。侧柏和白榆种基盘苗的根系表面积比营养钵苗分别增加了40.05%和73.04%。侧柏种基盘苗的根系总体积与营养钵苗的差异不显著,而白榆种基盘苗的根系总体积则比营养钵苗增加了54.70%。侧柏和白榆营养钵苗的一级侧根数量大于种基盘苗,增幅分别为42.31%和30.65%。对于侧柏来说,营养钵苗的根尖总数比种基盘苗的增加324个,但白榆苗差异不显著。各种处理的幼苗总根长与根系表面积都有显著相关性,但与根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营养钵苗的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尖数量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种基盘的根系平均直径与总根长以及根体积均表现为显著相关。种基盘苗能提高侧柏、白榆幼苗的根冠比,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和主根的生长。采用种基盘苗进行植被恢复,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根表面积和根长度,林木便具有了较大的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固结表层土壤能力。  相似文献   

14.
PP333对玉米试管苗生长的调控(简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4mg·L-1的PP333明显提高玉米试管苗的形成率,抑制试管苗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发育,使试管苗生长健壮,移栽入土后成活率显著提高(由对照的30%以下提高到85%以上)。PP333(2~8mg·L-1与6-BA、NAA组合使用可延长试管苗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草莓试管苗生根诱导对移栽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草莓试管苗生根诱导期长短,发根数及根长度对移栽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期在41-50天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4%;根数越多,成活越容易;根长度在5.1-10.0cm时,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16.
金红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聚雁  高廷训   《广西植物》1994,14(4):338-340
金红花顶芽或腋芽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中。研究植物激素及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对器官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芽增殖培养基以附加BA1.0mg/l和NAA0.2mg/l为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1。糊状培养基有利于苗的生长,试管有根苗和无根苗移栽均获得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会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制止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的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琴  刘春惠  林荣   《广西植物》1992,12(1):59-63
本文报道以广西四个县所产绞股蓝,在MS基本培养基中进行茎段培养,研究植物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明显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BA和NAA或GA配合使用有助于苗的形成和生长,不同产地的绞股蓝类型均能诱导形成丛生芽,但分化芽数有差异。诱导生根用1/2 MS附加NAA或IBA,试管苗一年四季移栽均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幼苗移栽大田生长良好,当年可获得较好产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会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制止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20.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为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罅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