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物学试验教材,常提到几种遗传病,如指甲髌骨综合征、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即性腺发育不良)等。对于“综合征”与“症”.许多学生很难弄懂,为帮助学生理解,现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琪  吕梦岚  李路  黄伟  张彦飞  郝哲 《菌物研究》2021,19(4):232-237
当前,羊肚菌种植被许多80后、90后和返乡农民创业者推崇,根据笔者多年对羊肚菌的种质资源收集、分类学、遗传育种研究和规模化推广实践,结果表明:1)羊肚菌产业具有"环境友好、周期短、收益高和风险高"的特点,从事羊肚菌种植可以盈利但绝非"暴富";2)目前我国羊肚菌产业刚刚起步,科学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3)羊肚菌从业者如果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机制和措施,可实现稳健盈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当前我国羊肚菌从业者的真实写照;4)羊肚菌产业前景好,设施化、工厂化栽培是今后的羊肚菌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从羊肚菌产业发展前景、栽培技术、风险及其规避措施梳理当前的产业"诱惑"与"陷阱",以期为羊肚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的"内共生"与"基因转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细胞器,被认为由“古老的”蓝细菌与“古老的真核细胞”经过内共生进化而来。对叶绿体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二次内共生、退化隐缩、基因转移等现象进行了介绍,同时讨论了叶绿体保留部分基因组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涛 《生物学通报》2006,41(7):34-36
在本市举办的一次初中生物学教师新教材培训会上,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两个知识性目标动词——‘描述’与‘概述’的区别是什么?”《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性目标动词共计37个,“描述”与“概述”只是其中的两个。但在《课程标  相似文献   

5.
刘本举  李新梅 《生物学通报》2007,42(8):M0002-M0002
首先看下面2个问题: [问题1]基因型为AaBbCc的雄性个体(Aa、Bb和Cc3对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所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效益,新课改教学要正确处理“活”与“实”的关系,体现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教师讲解的启发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的斜率称为"增长率"还是"增长速率",一直存在争论.从种群数量增长的3种基本数学模型入手,结合中、英文对照,从这些争论的源头出发,通过总结对比,辨析2种表述方式的合理性.对相关的几个生态学参数进行对比归类,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罗布麻植物生长特点和纤维利用出发,建议我国罗布麻使用“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以区别罗布麻的2个有生产意义的种。  相似文献   

9.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稳态与环境"作为高中生物学课程中3个必修模块之一.本文阐述了本模块的价值和地位,分析了本模块的内容特点,对如何搞好本模块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过劳与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源及含义,在研究对象清晰的基础上,从两者对个体身心健康及对社会经济影响两方面比较了它们的相似之处。着重从过劳及工作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多发行业、消极影响的侧重点三方面细致分析了二者的差异。通过以上比较,以期提供对过劳及工作倦怠现象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假说-演绎法"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生物学通报》2007,42(4):36-38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遗传与进化”模块对高中学生提出的科学方法的要求,许多教师对假说演绎的内涵感到陌生,对其教学的落实更加困惑,因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出现忽略“假说-演绎法”的教学或者教学不到位的现象。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含义,“假说-演绎法”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适用“假说-演绎法”教学的素材,对可供教学的典型案例做了剖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志愿者”的身份、少少的经费、危险丛生的征途、用特别的艰苦换来了特别的发现、将发现及时而无偿地奉献给关心问题的人……杨勇对西线调水工程沿线考察结束了。他的侠肝义胆令我感动,但这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与平庸”的故事。将杨勇与我们对比时,我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艾燕 《生物学通报》2002,37(11):36-38
本章节知识与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 ,存在较多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笔者在这两年 3+X理科综合的复习备考中 ,运用整体性知识、系统性知识、对比性知识、关联性知识以及拓展性知识进行复习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整体性知识——从整体上建立章节内相关知识的桥梁在章节复习过程中 ,首先建立简单明了的整体框架 ,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使头脑中孤立、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 ,搞清各部分知识的关系 ,从而建立了认识其他知识的桥梁。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2 系统性知识——…  相似文献   

14.
“转录”、“翻译”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标教材中虽然配有彩色插图,但是学生对“转录”、“翻译”的过程缺乏一个动态的理解。普通挂图是常规的教学媒体之一,但是难以表达活动的事物。活动图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这一章节的教学前,利用课外活动指导学  相似文献   

15.
构成"和"组成"是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亦是中学教师和学生易混用的字。这里,笔者做一个粗浅的辨析。从教科书中分析来看,"构成"词的用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门)表示生物的层次结构方面,如:分子一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上述层次结构宜用"构成"不用"组成"。(2)表示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时用,如: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3)"构成"多用来表示一些较抽象性的内容,试比较,甲:系统由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乙: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学中伴性遗传的几率计算常常出现求“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的几率。学生经常误认为二者几率相同 ,没有区别。下面谈谈如何去分析二者的几率。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 :“男孩色盲”是主谓句 ,完整句子就是“男孩患色盲”;“色盲男孩”是偏正词组 ,二者都陈述的是“男孩患色盲”的几率 ,因此二者的几率相同 ,都求的是“男孩色盲”的几率。这样理解和判断就产生了错误 ,求几率实质是数学理论与生物遗传规律性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男孩色盲”是指男孩中有多少患色盲。也就是说 :“后代所有男孩中患色盲的占多少。”不再考虑性别比例1∶…  相似文献   

17.
高秋 《化石》2006,(4):25-26
1831年,达尔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他乘坐“贝格尔号”游历了巴西、南美洲的东海岸和西海岸、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最后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再回到巴西。他在这次科学旅行中,仔细地观察了所到各处的地质矿物、生态环境和生物类型,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教育形式.结合曲靖师范学院的植物学教学实践,总结和分析了植物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引进并完善外文原版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等完善植物学双语教学的相应对策.最后提出了"保持-过渡-双语思维"的双语教学改革模式,这对于双语教学理论系统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岭 《生物学通报》2004,39(8):39-41
我在高三生物学第2轮复习时设计了以“水与生命”为课题的专题复习教学改革尝试课。高二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章节介绍生物的6个基本特征。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高三选修课则是对高二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侧重介绍生物科技成果及其应用。在第1轮生物学复习中,按知识版块将高中3册书内容进行综合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并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体会所学生物科技知识的价值。学生头脑中已建立一定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知识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我安排“水与生命”这样的专题内容复习课,使学生学会就某一知识点从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抽提相关知识,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搜集、处理相关信息,使知识丰满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