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本试验肯定了6月5—10日为安徽省沿长江两岸水稻产区的中稻安全移植期的极限, 过此后延, 不仅螟害加重, 且产量显著下降, 同时水稻植株及稻桩内三化螟含虫量增多, 虫口基数大, 以致直接影响第二年三化螟前期发生量的增长, 威胁水稻。 通过近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结果证实:中稻早栽避螟是农业栽培技术防治最好的治螟措施, 具有治螟和增产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栽培治螟中,如何确定秧苗的安全移栽日期,适当调节水稻的发育速度;在药剂治螟中,如何正确期分防治对象田,做到重点挑治,集中消灭;其主要关键在于彻底摸清螟卵的田间分布规律。1963年,我们在本院农场选择了涂家(包括试验站)和北岗二个生产大队,对三化螟卵块田间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第一代  相似文献   

3.
螟虫是水稻主要的敌害.在螟灾猖獗地方,受害的水稻最少损失5%,严重的达90%以上,颗粒无收不是希罕的事情.近来,在推行水稻改制的地方,螟害严重地妨碍改制工作的开展.所以,消灭螟灾是水稻增产上极为必要的措施. 解放以来,在党与政府正确领导之下,大力开展治螟运动,获得巨大成绩,逐渐解决螟害问题.今后继续不懈地努力,可于7-12年之内基本消灭螟灾.  相似文献   

4.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近年来为害加重。由于长期以来对大螟的防治采取兼治策略,大螟已经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性。因此,掌握水稻大螟生物防治资源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研究报道了江苏扬州地区水稻大螟越冬幼虫体内仅有两种寄生蜂,分别是中华茧蜂Amyosoma chinensis和螟黄足盘绒茧蜂Cotesia flavipes,其中螟黄足盘绒茧蜂是优势种群。通过近三年的系统调查发现:在自然界中螟黄足盘绒茧蜂在大螟越冬幼虫体内的寄生率呈现动态变化,最高寄生率达33.33%,并且不同年份之间有差异。螟黄足盘绒茧蜂最短出茧时间仅为5.0 d,最长不超过14.0 d。除了12月份至次年1月份采集的螟黄足盘绒茧蜂外,其它时间点采集到的螟黄足盘绒茧蜂的羽化率高达75%以上。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螟黄足盘绒茧蜂防治大螟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odinalisGuen e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 (Walker)是缙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发生危害上升 ,产量损失大。目前防治农药以沙蚕毒素类和有机磷农药为主。沙蚕毒素类农药由于使用多年 ,在部分地区治螟效果明显下降 ,而有机磷农药对水生动物和天敌杀伤大 ,会引起稻飞虱再猖獗 ,其副作用较大。为了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理想药剂 ,指导当前的治螟工作 ,1 998~ 1 999年 ,作者对新型复配杀虫剂特杀螟进行了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6.
1963年第四代及第五代三化螟发生期间,我们在广东省电白县羊角公社进行了666治螟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报导如下。 盆栽水稻接种蚁螟防治试验表明,蚁螟侵入后3—4天,每亩施用6%666 1.5斤混泥粉40斤防治,施药后144小时检查,死亡率达90.91—100%(表1)。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双季稻、三熟粮的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全县双三制的种植比例稳定在55%左右。水稻品种布局比较复杂,三化螟的消长、为害也起了很大变化,如仍采用原来的治螟方法则不能有效地控制螟害。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群众,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逐步认识和掌握了在新的栽培制度下螟虫发生为害的变化规律,狠抓最有利歼灭螟虫的薄弱环节,因地制宜,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提高了群众性科学治螟的水平,把各代螟害率压缩在0.3%以下,确保了水稻连年丰收。  相似文献   

8.
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是我省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利用化学农药(滴滴涕、六六六)治螟,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邱式邦等,1963;农安县柴岗公社农业站等,1966)。随着近年来防治面积的扩大,使用农药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从国内、外发展趋势表明,由于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等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残毒,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研究治螟的新方  相似文献   

9.
以Bt水稻华恢1号(Cry1Ac和CryAb融合基因;简称HH1)及其对照亲本明恢63(简称MH63)稻田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和次靶标害虫大螟Sesamia infer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大田螟虫发生规律及其靶标和次靶标害虫致害力差异。结果表明,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上二化螟或大螟的卵块数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对照亲本上二化螟与大螟的落卵量差异不显著,但Bt水稻上二化螟的落卵量显著大于大螟。与对照亲本相比,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发生量显著降低,降幅高达84.9%—100%,但大螟发生量差异不显著;此外,对照亲本上二化螟幼虫发生量显著高于大螟,但Bt水稻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同时,Bt水稻上二化螟导致的枯心/白穗率和受害丛率都显著低于其在对照亲本上的致害程度,降幅分别为30.8%—98.3%和11.4%—96.6%,而大螟差异不显著。可见,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具有较高抗性,而对次靶标害虫大螟的抗性不明显。另一方面,Bt水稻和对照亲本上二化螟导致的枯心/白穗率和受害从率都显著高于大螟。可见,二化螟仍是当前非转基因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而Bt水稻对二化螟幼虫发生的显著抑制作用以及对大螟幼虫发生的不显著影响,使得其大面积商业化种植下靶标害虫二化螟和次靶标害虫大螟间的竞争替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防治稻螟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国四十年来,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群众治螟,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稻螟消长规律,取得了治螟的巨大成就,在全国范围内螟害已基本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现在回顾四十年来我国稻螟发生和防治情况,谈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望能对今后测报和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