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正式提出来的。还在1986年,笔者就根据1983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讨论的结果,对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作过介绍和评论(王献溥,1986)。事隔10年之后,第二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届会议以来实施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经验(di Castri et al,1977;UNESCO,  相似文献   

2.
《人与生物圈》1996,3(3):34-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1976年建立以来,1984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并制定了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至1994年,该计划已经实施十年有余,在解决现实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实践的发展使生物圈保护区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生物多样性公约》颁布以后,一方面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清晰和合乎当今形势的思路和方向,在这一背景下,UNESCO于1995年3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已经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十三届大会审议和批准。下面是全文刊登的“塞维利亚大会”情况介绍和“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实施决议”及其审议批准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译文):Ⅰ.《塞维利亚生物圈保护区战略》;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法规框架》,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和参考,特别是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是1990年3月,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授权其主席团所作的决定,该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我国第七个  相似文献   

4.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王献溥生物圈保护区是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密切结合的过程中,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并于1976年正式建立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在80...  相似文献   

5.
如何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这个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保护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全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实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国家之一,至今不仅已有24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且还建设了自己的国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102个成员。它们都是我国保护区管理较有成效的佼佼者,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待完善。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与任务生物圈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但它在功能格局和管理机构协调等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尚未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生物圈保护区。因此,关于功能格局,作者建议增设湿地生态系统核心区和缓冲区;在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核心区之外设立缓冲区、调整和扩大沙地白扦云杉林与山杨林的缓冲区;重视过渡区的协作。作者并就管理机构协调提出8项建议,强调牧场、保护区管理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和牧民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7.
九、生物圈保护区及其可持续发展 生物圈保护区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它把人们的需要和渴望放在首位,保证世界上主要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得到长期的保护。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实体(如右图所示),其特征是由三个功能的结合。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的同步发展,生物圈保护区内要  相似文献   

8.
时间到了21世纪,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生根发芽了,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加入到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了中国保护区的中坚力量。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已经发展成连结国内外各种类型保护区的沟通桥梁,而中国的生态学事业也借助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东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该计划长盛不衰的秘密何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让其有如此的魅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1 8日至21日,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研讨会"在贵州省荔波县茂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举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的有关负责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的网络成员、荔波县党政领导等近百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个开放的资源管理基地。它将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具有一般保护区所具有的保护功能以外,生物圈保护区还具有促进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功能以及开展科学研究,教育,监测,培训,示范,信息交流等后勤支持功能,它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广西猫儿山     
《人与生物圈》2011,(3):110-111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开始启动申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工作,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提名表在2011年2月16—18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顾问委员会上获得初步通过,正式通知将于2011年6月28—7月1日在德国举办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第23届国际协调理事会(MAB-ICC)上公布。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于198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盟境内,占地10786平方公里。有人口约10多万。传统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形成了他们同草原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放牧方式和风俗习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相对较慢的文化传统受到了现代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冲击。大量人口的迁入,定居取代游牧,牲畜量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05,40(4):49-49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日前在京举行“珠穆朗玛峰、佛坪、亚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颁证仪式”。据悉,至此中国已有26个保护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郭峰 《生物学杂志》1996,13(3):45-4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圈保护区郭峰(甘肃省刘家峡水电四局中学,731600)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坦桑尼亚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欧亚大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锡林河流域的生态功能.在成立保护区时将锡林浩特城市以及白音锡勒城镇等规划在内。但是,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成立15a来。长期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尖锐矛盾,保护区基本上无核心区、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出现大规模的退化、城市(镇)与保护区的发展基本脱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处于非常原始的掠夺性利用状态。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充分考虑到社区的发展问题,解决人的生存出路并提高他们的生活员量。即以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城市(镇)的作用及其与保护区的相互关系,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89,9(3):275-281
<正> 尼尔吉里一词意为蓝色的山地,原来森林生长密茂,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而且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合理的开发使得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日益减少。70年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于是管辖的各个邦都选择适当的区域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1980年正式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印度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并按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要求进行规划和管理,效果显著。1987年12月间,笔者参加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第一届亚洲保护生物学专题讨论会期间,有机会到这个保护区参观访问,并作短期植被考察,了解到一些情况,现把资料稍作整理发表,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提供资助,云南省科委配套资助,从1994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MAB)国家委员会的主持与协调下,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执行,加拿大国家公园的专家提供咨询和合作,在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内勐养保护片开展了题为“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加有效而实际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研究了保护区内各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状况以及有关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与生物圈》1998,(1):3-5
1997年9月16日至22日,“第三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暨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评估会”在武夷山市石开。来自全国26个自然保护区及有关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新闻单位、当地政府及社区共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为主题,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研讨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对于各级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这是一项新的课题。代表们从实施参与管理的目标(为什么要实行社区参与管理?)、参与管理的主体(谁来参与?)、参与管理的内容(管理什么?)、管理机制(如何动作?)、管理方式(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与制度?)等不同角度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做出如下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19.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实施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下倡导并发展的,它们是受到保护的陆地、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生物圈保护区除了具有保护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功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监测、教育、培训、信息交流等后勤支持功能。并通过特殊的区域设计来发挥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个海洋生物圈保护区 在紧靠太平洋西海岸中部的中国东海上,有一串神奇而美丽的小岛,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碧海之中,这就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海域的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这是一个以海洋贝类和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素有“贝藻王国”之称。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为中国目前唯一纳入这一世界网络的海洋类型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