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健  李一勤 《植物学报》2003,20(4):453-461
cDNA微阵列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由于微阵列能检测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它能帮助人们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正是以往孤立地研究特定基因的研究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本文简要介绍了cDNA微阵列技术的发展渊源和大致的操作流程,侧重于原理和策略,突出了它与传统方法在思路上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分析了它目前的瓶颈和局限,最后,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cDNA微阵列和寡核苷酸芯片是常见的合成后点样的DNA微阵列。点样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的方式将探针固定于载体上,本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献报道的cDNA微阵列制备方法;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cDNA微阵列;用琼脂糖包被的玻璃基片制备cDNA微阵列;在氨基或醛基修饰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cDNA微阵列;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方法;氨基修饰的玻片与5′末端带氨基的寡核苷酸探针通过不同的linker连接;硅烷化寡核苷酸直接点样于玻片上制成寡核苷酸微阵列;硫代寡核苷酸通过二硫键与巯基修饰的玻片连接;水凝胶芯片固定寡核苷酸。丙烯酰胺硅烷化的基片与5′丙烯酰胺修饰的寡核苷酸连接。并展望了基因芯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组织的显微切割及其 RNA 线性扩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微小体积鼻咽癌活检标本中获取纯净癌细胞一直是鼻咽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难题 . 为了寻找一种能从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获得高纯度、高质量 RNA 来完成 cDNA 微阵列 (cDNA Microarray) 实验的简便实用方法,采用 RNAlater 技术保存鼻咽癌活检组织,显微切割技术来获得高纯度鼻咽癌细胞,利用 RNA 线性扩增技术得到 cDNA 微阵列实验所需 RNA. 结果表明:利用 RNAlater 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持组织 RNA 的稳定,通过优化显微切割和 RNA 线性扩增的条件获得了 cDNA 微阵列实验所需的高纯度、高质量 RNA.  相似文献   

4.
用氨基修饰的载玻片制作cDNA微阵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DNA微阵列已在基因差异表达、寻找新基因等研究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但有关cDNA微阵列的制作,目前多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固定效果较差.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为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然后考察其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实用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具有比多聚赖氨酸更令人满意的核酸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且稳定实用.因此,用氨基硅烷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干旱胁迫下星星草基因的表达。制备了载有660条星星草单一基因的cDNA微阵列。分别对干旱胁迫和对照星星草的mRNA进行荧光标记,并与载有星星草基因的cDNA微阵列进行杂交,通过芯片的杂交信号强度分析,共获得22个下调表达和17个上调表达的基因。BLASTX分析表明这些基因按功能可以分为脱水保护、信号转导与调控、活性氧清除、代谢、核糖体蛋白等几大类。发现了一些与干旱胁迫相关的功能未知基因和新基因。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后点样的DNA微阵列分析cDNA微阵列和寡核苷酸芯片,点样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的方式将探针固定于载体上。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展望了基因芯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阵列(microarrays)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阵列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聚核苷酸微阵列,微阵列上“印”有大量已知部分序列的DNA探针,微阵列技术就是利用分子杂交原理,使同时被比较的标本(用同位素或荧光素标记)与微阵列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度及数据处理,把他们转化成不同标本中特异基因的丰度,从而全国比较不同标本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微阵列技术是一种探索基因组功能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8.
cDNA微阵列技术是以Northen印记杂交为基础,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点样技术的一种DNA杂交微阵列技术,是基因分离鉴定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通过对其原理和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旨在对它在差别表达基因克隆中的应用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聚核苷酸微阵列。DNA微阵列技术是探索基因组功能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扼要介绍基因芯片、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原理,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转移相关基因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和cDNA微阵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在鼻咽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成瘤和转移能力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 6 10B和 5 8F .CGH结果显示 ,2种细胞株在 5p、7q、8p、9q、11p、12q和 17p的一定区域存在差异性扩增 ,在 2q存在差异性缺失 ;cDNA微阵列显示 ,相对于非转移性 6 10B细胞株 ,高转移性 5 8F细胞表现一些基因表达的上调及下调 ,CGH和cDNA微阵列的结合是筛选转移相关基因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DNA microarray experiments: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guyen DV  Arpat AB  Wang N  Carroll RJ 《Biometrics》2002,58(4):701-717
DNA microarray technologies, such as cDNA and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promise to revolutionize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Due to the complex nature and sheer amount of data produced from microarray experiments, biologists have sought the collaboration of experts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 including statisticians, among others. However, the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intricacies of microarray experiments are not easily accessible to analytical experts. One aim for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bridge to some of the relevant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involved in microarray experiments. While there is already a large literature on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basic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itself and studies to understand process variation remain in their infancy. W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research in DNA array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futur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后的又一种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以及疾病的临床诊断等。就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15.
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度平行性、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在对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耐药性相关遗传多态性分析、基因分型、生物种系的遗传进化分析、宿主与病原体相互关系分析、病原体检测等。但在病原体检测方面,与检测细菌相比,基因芯片技术对病毒的高通量检测难度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所采用探针的类型及设计原则、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蛋白微阵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微阵列是随着基因微阵列技术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因微阵列的制备方法、信号的检测及分析系统,也可用于蛋白微阵列。各种蛋白微阵列基质的发展,提高了蛋白的固定效率。放射性同位数、化学发光、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等技术都已用于微阵列的检测。重组蛋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蛋白微阵列检测的通量和灵敏度。蛋白微阵列具有通量高、使用样品少、重复性好、可定量的特点,使其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综述了蛋白微阵列的制备及其在免疫检测、医学诊断及蛋白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经在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和农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的各个环节,包括芯片数据的预处理、归一化、差异基因的判断、聚类分析以及基因芯片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芯片是生物技术和功能蛋白组学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生产蛋白的方 法周期长且费用高.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和蛋白芯片的结合, 避免了基因的克隆、 蛋白的表达、纯化和保存等繁琐过程, 使整个无细胞蛋白芯片的制备过程快捷、迅速 和高效. 本文详细综述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及其分类、无细胞表达系统在制备蛋 白质芯片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无细胞蛋白质芯片在蛋白组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antibody microarray technique is a newly emerging proteomics tool for differential protein expression analyses that uses fluorescent dyes Cy 3 and Cy 5.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light exposure, can affect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fluorescent dyes on microarray slides thus, it is logical to scan microarray slides immediately after the final wash and drying processes. However, no research data are available concerning time-dependent changes of fluorescent signals on antibody microarray slides to this date. In the present study, microarray slides were preserved at -20°C after regular microarray experiments and were rescanned at day 10, 20 and 30 to evaluate change in signal int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