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1%(32/34)和76.5%(26/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34),对照组为17.6%(6/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IL-15及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利福平以及肝泰乐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P,IL-15及INF-γ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CP,IL-15及INF-γ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CP,IL-15及INF-γ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能够降低肺结核患者TCP、IL-15、INF-γ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肺结核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自行饮食,干预组在肺结核护理常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干预,3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身体质量指数和营养风险指数。结果个体化营养支持干预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NRI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营养支持干预能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对结核病的预后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1.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左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25羟维生素D3(25(OH)D_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10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功能、血清IGFBP-3和25(OH)D_3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1%(P0.05);观察组血清FT3、TSH均明显比对照组低,FT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FBP-3和25(OH)D_3的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6%,低于对照组的13.7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左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调节患者血清IGFBP-3和25(OH)D_3的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丽  杨洁  邱艳梅 《蛇志》2016,(3):335-3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1%,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4.1%,基本技能掌握率为91.2%,满意度为97.1%,心理改善状况为88.2%,并发症发生率为5.9%,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陈雪 《蛇志》2014,(1):68-6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9月QCC活动开展后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QCC活动开展前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危害性认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康复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1.67%、97.92%、83.33%、85.42%、87.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提高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卢颖  刘浈  倪文娟 《蛇志》2017,(2):206-207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帕金森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情况。结果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18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91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7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洞闭合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PTB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和肺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敏多  杨丽青 《蛇志》2017,(3):356-357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水平复常时间、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水平复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心理状态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多样性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表现和血糖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干预对体检中心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在我院体检中心检出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体检中心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重指数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体重指数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检中心对检出的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体重指数干预措施,对控制患者体重、预防肥胖及高脂血症的转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γ-干扰素辅助治疗脊柱结核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γ-干扰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者患者症状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6.4%)高于对照组(83.6%),两组患者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0,p=0.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18.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X2=8.3,p=0.004),两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E级比例(98.2%)较对照组为(8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p=0.02)。结论:人重组r-干扰素有改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3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52)和对照组(n=15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呼吸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选呼吸内科患者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86.6%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提升护理效果,使医患关系得以缓解,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以强化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大,为治疗效果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忠兰  黄金姣  吴卓媚  杨丽 《蛇志》2013,25(1):25-2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确定有晨峰现象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关注、用药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收缩压清晨峰值<35mmHg 30例(65.2%),对照组收缩压清晨峰值<35mmHg 14例(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