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Northern blot杂交技术,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的表达,揭示转化生长因子β可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和Sirt2在高血压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了腹主动脉窄缩诱导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Sirt1和Sirt2,以及细胞增殖标志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Sirt1和Sirt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大鼠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TGF-β1、Sirt1和Sirt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增殖,Sirt1与Sirt2的抑制剂Salermide有效抑制了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结果表明,高血压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来诱导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而Sirt1和Sirt2可能在其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是一类分泌型多肽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组织稳态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可以促进前体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和维持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TGF-β信号通路异常可以引起家族性动脉瘤,如Marfan综合征和Loeys-Dietz综合征等。我们简要综述了TGF-β在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和表型转换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及TGF-β调节的平滑肌细胞分化和表型转换异常在动脉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探讨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FGF9)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建立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FGF9的表达情况。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表型转化,Western blot检测PASMCs中FGF9的表达情况。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rhFGF9)干预PASMCs,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型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β,PDGFR-β)的表达水平。siRNA抑制FGF9后,Western blot检测PASMCs表型与PCNA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大鼠肺组织及PASMCs中FGF9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DGF-BB下调PDGFR-β与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的表达(P0.05),同时上调PCNA与合成表型标志物OPN的表达(P0.05),且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rhFGF9抑制PDGF-BB诱导的细胞表型转化和细胞迁移,而不影响PCNA与PDGFR-β的表达;下调FGF9可降低α-SMA(P0.05)的表达,而PCNA与OPN的表达无显著改变,即下调FGF9后,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发生改变。总之,rhFGF9抑制PDGF-BB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迁移,下调FGF9能改变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提示FGF9可能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平滑肌22α(SM22α)是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相关蛋白,通过与肌动蛋白的作用参与VSMC骨架重构,是近年发现的一种VSMC分化标志物,其表达具有平滑肌组织特异性和细胞表型特异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重塑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平滑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和细胞骨架的重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SM22α的结构特征及其在VSMC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Shi JH  Wen JK  Han M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11-215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重塑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平滑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和细胞骨架的组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平滑肌22α(SM22α)是近年发现的一种VSMC分化标志物,其表达具有平滑肌组织特异性和细胞表型特异性,该蛋白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参与VSMC骨架组构和收缩调节。本文就SM22α的结构特征及其在VSMC骨架组构和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贴块法培养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培养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SMC-CM)刺激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步凝固法检测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活性;North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mRNA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MC-CM中IL-1α、IL-1β、TNF-α和VEGF的含量.结果 SMC-CM使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作用6h增至最高,最高增强约38倍;SMC-CM使内皮细胞组织因子mRNA表达显著增强;SMC-CM中的组织因子诱导剂不耐热,且并非IL-1α、IL-1β、TNF-α和VEGF等已知的组织因子诱导剂.结论血管平滑肌细胞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提示体内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如动脉再狭窄新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可能诱导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及表达组织因子,在局部血栓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的各种组织中,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肿瘤发生、细胞外基质形成等多种生物学事件。Smad4是TGF-t3/Smads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研究表明,Smad4的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诱导凋亡。本实验利用人高低转移性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和HO-8910细胞系作为对象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过表达Smad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怎样调节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方法:分离小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携带不同Smad4干扰序列的慢病毒感染原代细胞,建立Smad4敲低稳定细胞系;分别用TGF-β刺激原代细胞或对照和Smad4敲低细胞,利用免疫印迹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mad4敲低后LOX的表达改变。结果:获得了Smad4敲低的细胞;TGF-β能诱导LOX表达,且在Smad4敲低的细胞内,LOX升高更明显。结论:TGF-β通过Smad4非依赖的方式促进LO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血管形成中的意义及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TGF-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CD34免疫组化染色来显示NSCLC组织中微血管生成情况和进行微血管密度判断。结果NSCLC组织中癌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因子、TGF-β1,而对照组肺组织基本不表达(P<0·05);VEGF、Flt-1、TGF-β1阳性表达的NSCLC组织内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VEGF、Flt-1、TGF-β1表达阴性的NSCLC组织(P<0·05);NSCLC组织中VEGF、Flt-1、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VEGF及其受体Flt-1的阳性表达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VEGF、Flt-1、TGF-β1的表达与NSCLC组织内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VEGF、Flt-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力学因素在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和机制,观察在单纯高压力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相关蛋白和生长因子的变化。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在施加单纯压力的条件下培养猪颈总动脉。按压力大小,将培养的血管分为高压力(21.3kPa)组和正常压力(13.3kPa)组。两组血管均分别培养1、4和7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α-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转化生长因子13l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α-肌动蛋白呈减少的趋势;增殖细胞核抗原,转化生长因子131、P53持续增多;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先增加而后有所减少。说明高压力可明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转变,发生增殖现象。提示高压力可能通过调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转化生长因子131及P53蛋白的表达来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脑积水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积水是以脑脊液流动障碍和脑萎缩为主要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突变、先天性畸形、感染、颅内出血和肿瘤等均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脑积水.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脑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该基因过表达小鼠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改变细胞外基质环境,从而导致脑积水形成.本文就TGF-β1在脑积水发生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具有高度可塑性,病理条件下VSMCs发生由收缩型到合成型的表型转化,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VSMCs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活性氧簇及微小RNAs等均参与调节VSMCs的表型转化。本文就VSMCs表型转化的标志基因,VSMCs表型转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外源性Rb和P53基因导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对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将Rb基因或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c-ju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以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分别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结果显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可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c-fos和c-jun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外源性Rb基因导入能促进细胞衰老,下调c-fos基因表达,但对c-jun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去血清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与microRNAs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克隆株HITASY,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用去血清的方法处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使VSMCs由去分化表型向分化表型转化,通过蛋白印迹法观察平滑肌细胞中分化标记物蛋白的变化,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microRNA的表达。结果:①去血清处理组与无去血清处理组比较,平滑肌细胞分化标记物(SM-α-actin、calponin)表达显著性增加,而通过SM-α-actin、calpon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分化表型转化(P0.05);②同时去血清处理组与无去血清处理组比较,Mir-649、Mir-944表达量显著增加,Mir-140、Mir-361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Mir-649、Mir-944、Mir-140、Mir-36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转化生长因子 -β与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在哮喘患气道中表达增高,它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气道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使上皮下胶原沉积等,进而直接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和迁移是各种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血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的病理基础。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在其增殖和迁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素(myocardi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关键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能有效激活平滑肌细胞(SMCs)的分化程序。近年来,人们对心肌素在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以及心肌素在血管平滑肌转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去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9(ADAM-19)是新近发现的ADAMs家族成员,在胎盘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但其在胎盘发生过程和滋养层细胞侵润中的功能还是未知的.我们以人正常胎盘来源的细胞滋养层细胞(NPC)为体外模型,利用基因转染、RT-PCR、蛋白质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侵润分析等手段,证实ADAM-19在人胎盘组织中有特异表达,存在于多种滋养层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以显著上调NPC细胞中ADAM-19的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过表达hADAM-19可使NPC细胞中MMP-9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并降低细胞的侵润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人滋养层细胞中存在ADAM-19表达的旁分泌调节机制,而ADAM-19在调节滋养层细胞侵润中发挥一定作用.这一结果为阐明ADAM-19在胎盘发生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pET28a-TAT-LacZ重组子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世荣  龚坚  严洁  邱云城 《遗传》2003,25(2):141-144
为了构建高表达pET28a-TAT-LacZ重组子,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β-Gal能否穿过生物膜,使用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组氨酸编码区后再连接lacZ基因,组成pET28a-TAT-LacZ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TAT-β-Gal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加入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得到高度纯化的、有活性的TAT-β-Gal融合蛋白, TAT-β-Gal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pET28a-TAT-LacZ重组子,并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证实TAT-β-Gal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为肽类、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丝裂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阻止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再狭窄的组织变化过程。建立球囊拉伤血管内膜的兔髂动脉模型,将携带VEGF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VEGF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PTCA球囊导管导入拉伤的血管内膜。VEGF基因组拉伤2周时血管内壁有VEGF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血管内膜内皮化较快。2周时即有许多血管内皮细胞呈岛状分布。4周时内膜基本恢复光滑。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明显减少,而对照组2周时血管内膜粗糙,基底膜暴露,拉伤后4周仍无内皮细胞再生,最后形成虫蚀样改变。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穿过内弹性膜进入内膜并大量增生,内膜增厚。VEGF基因定位导入血管内壁后。VEGF mRNA和蛋白高表达且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内皮细胞岛状增生,加快内膜内皮化,减轻内膜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