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癌患者89Sr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前列腺癌患者经89Srcl2治疗1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速率散射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其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经89Sr治疗后,患者CD3、CD19、CD4比例均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6+CD56+无明显变化;IgG和IgA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无明显变化。结论:用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可通过监测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89Sr核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胡十齐  周新伏  罗自勉  刘利华  刘康 《生物磁学》2012,(23):4479-4481,4525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Treg)的改变,探讨Treg与NHL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n=60)为本院收治的初诊NHL患者,对照组(n=60)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用流式细胞技术联合标记CD4、CD25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化疗前、化疗后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结果:(1)病例组化疗前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3)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存在机体免疫抑制,化疗可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3.
一种分离自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多糖CrvpPS与纳米硒反应之后形成稳定的多糖纳米硒(CrvpPS-nano—Se)系统.实验检测了CrvpPS和CrvpPS—nano-Se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调节功能.用氢化可的松制造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分别连续10天灌胃CrvpPS、蔗糖-纳米硒、CrvpPS—nano-Se溶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左旋咪唑,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脾脏NK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CrvpPS和CrvpPS-nano-Se对胸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能使模型小鼠的CD3^+,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rvpPS-nano—Se提升CD3^+,CD3^+CD4^+细胞百分比的作用明显优于CrvpPS、蔗糖-纳米硒及左旋咪唑(P〈0.05).表明CrvpPS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硒化产物CrvpPS-nano-Se对CD3^+,CD3^+CD4^+细胞的调节作用优于单纯多糖和单纯纳米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5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技术检测30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埃罗替尼一线靶向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疗效。结果:靶向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56^+表达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D4^+表达上升,CD8^+和CD56^+表达下降。结论: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价埃罗替尼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考察玉米醇溶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前景,需要检测玉米醇溶蛋白植入后的免疫反应。本实验中我们将玉米醇溶蛋白管植入SD(Sprague Dawley)大鼠皮下,流式细胞仪检测植入后大鼠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对不同部位植入材料的组织学切片方法进行改进,用于后续机体免疫反应分析。方法:雄性SD大鼠八只,随机分成两组:空白对照组、材料植入组。分别于植入后一、二和四周对实验大鼠进行眼眶取血,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皮下或肌袋植入材料四周后,将玉米醇溶蛋白管或三维多孔支架连同周围组织一起取出,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方法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结果:玉米醇溶蛋白管植入后一周,蛋白管植入组CD4^+(T—test,P〈0.01)和CD8^+(T-test,P〈0.05)T淋巴细胞的含量下降。植入后两周和四周,蛋白管植入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T—test,P〉0.05)均无明显变化。植入后一、二和四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管植入组CD4^+/CD8^+的比值(T—Test,P〉0.05)均无显著差异。改进后的切片方法可以制备出完整的、并且耐HE(hematoxylin—eosin)和免疫组化染色处理的组织学切片。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出了大鼠皮下植入玉米蛋白管后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并且,克服了切片制备过程中材料的脆性问题和贴片不牢固问题,可以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处理,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玉米醇溶蛋白植入机体后的免疫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万鹏  李晶  姜北  巩平  黄伟 《生物磁学》2014,(4):768-771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后外周血IgG、[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TKI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TKI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分析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CD4+细胞数量减低、CD4+/CD8+比值较低、CD8+细胞数量增高,两组相比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治疗一个月后,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D4+细胞数量增多、CD4+/CD8+较前增高,CD8+细胞数量较前减低,两组相比CD3+、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TKI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现在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且TKI治疗的疗效可通过比较外周血CD4+、CD4+/CD8+、cD8+细胞表达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法筛选旋毛虫抗肿瘤相关基因,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获取可靠的实验样本。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检测组(Tester)和驱动组(Driver),Tester为经口服感染旋毛虫250条、400条和550条组,Driver为不接种组,在感染后11d,两组同时在皮下分别接种SP^2/0细胞2×10^6个,只,检测组和驱动组小鼠荷瘤后,于20d后处死,采集两组肿瘤组织和脾脏组织,用天平称量肿瘤块的重量,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块3个互相垂直直径进行体积比较;为了检测两组小鼠免疫情况,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内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便评估所需样本的可靠性。结果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后,经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肿瘤块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差异均极为显著(P〈0.01)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类,FACS共检测1×10^5个细胞,分别得到脾细胞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感染组小鼠机体的CD3^+、CD4^+、CD8^+和CD4^+/CD8^+显著增高,在接种不同剂量的旋毛虫后荷瘤,小鼠脾脏特异的T淋巴细胞亚类:CD3^+差异显著(P〈0.05);CD4^+差异显著(P〈0.05);CD8^+差异显著(P〈0.05);CD4^+/CD8^+差异显著(P〈0.05)。通过以上指标的测定,我们认为所建立的动物模符合SSH的实验要求。结论建立的旋毛虫抗实体瘤动物模型,可用于旋毛虫抗肿瘤差异基因筛选的实验起始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抗肿瘤分子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表达和纯化HCoV-229E的S1蛋白片段(S1 417-547),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将纯化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血清IL-4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结果表达蛋白经金属螯合获得纯化,并诱导小鼠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脾脏CD4^+和CD8^+比例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HCoV-229E S1蛋白的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95例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特点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方法测定95例SARS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IL-10和TGF—β在观察期(急性期和恢复期)持续升高,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减少,恢复期患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减少36.78%。IL-10和TGF-β升高与淋巴细胞变化具有统计学相关。结果提示,SARS病毒感染抑制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引起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降低和恢复期的免疫记忆细胞减少。而IL-10和TGF—β过表达可能在SARS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腹泻患者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利尿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3次/d,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sIg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肠道sIgA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前明显上升(P〈0.05),CD8+水平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和CD4+/CD8+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6.48,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腹泻具有较好疗效,能提高肠道sIgA水平和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从而增强肠道局部黏膜防御力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自体DC与CIK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给予20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20例难治复发的应用同样化疗方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KVS)评分,DC与CIK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检测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细胞因子(IL-12、IL-2、IL-7、IFN-γ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DC与CIK细胞治疗组有效率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2)DC与CIK细胞治疗后1周,患者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细胞因子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CD3+、CD3+CD56+及IL-12、IL-7明显升高(P〈0.05)。结论:DC与CIK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以评价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35例采用胸腺肽α1+化疗,对照组35例单用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胸腺肽α1每次1.6mg,每周2次,连续4周(共8针)。28天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采用FCM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4、CD8、CD3+CD4+、CD3+CD8+免疫指标。结果:用药组CD4、CD8、CD3+CD4+、CD4/CD8均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用FCM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ITP与婴儿ITP的临床特点差异以及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1例儿童ITP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以及婴儿组,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发病季节、临床表现以及严重程度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在血红蛋白值、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D3+,CD8+、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婴儿组患儿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组(P〈0.05)。结论:婴儿ITP其临床表现多为男性多发,有明显的诱因,而且其具有症状轻、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口服抗生素对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及双歧杆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用5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每组1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抗生素组(B)、益生菌组(C)、益生菌干预组(D)和生理盐水组(E).A组为空白对照,B组给予头孢克洛灌胃,C组给予双歧杆菌灌胃,D组先给头孢克洛灌胃,2h后再灌长双歧杆菌,E组每天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2周后处死大鼠,取少许新鲜盲肠内容物粪便涂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末端回肠肠组织中CD4、CD8的表达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粪便涂片结果显示:B组与其余四组相比G+b占肠道总细菌数比率明显下降,G-b及G+c占总细菌数比率明显升高(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C组与E组肠黏膜绒毛和腺体发育良好,上皮结构完整,排列整齐,而A组腺体发育少,绒毛高度小;B组肠黏膜绒毛和腺体萎缩,黏膜水肿,部分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D组肠黏膜绒毛和腺体排列整齐绒毛显示清楚,少部分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组肠组织中CD4、CD8的表达:B组CD4、CD8表达程度受到抑制,灰度值增大(P<0.05);C组与E组相比CD4、CD8表达增加,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菌群的正常定植,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新生大鼠口服抗生素后肠黏膜结构被破坏以及干扰肠道菌群的定植,影响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长双歧杆菌的能预防抗生素引起的菌群紊乱,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保护肠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l=36)和阳性对照组(n=34),另设正常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干预,30天后,计算患者的EORTCQLQ—C30积分并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及CD3+、CD4+、CD8+含量较干预前均有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CD3+、CD4+、CD8+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干预后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