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近半年来华东、华南、华北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构成情况以及菌种变迁。方法以近半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3家教学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为3个地区的代表,对具有典型浅部真菌病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致病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致病真菌926株,其中红色毛癣菌544株(58.7%),念珠菌132株(14.3%),犬小孢子菌119株(12.9%),须癣毛癣菌23株(2.5%),石膏小孢子菌16株(1.7%)。华东地区浅部真菌构成比复杂,华南及华北地区相对简单。结论不同地区浅部致病真菌菌种及构成比存在差异;三地红色毛癣菌均仍占优势;而念珠菌和犬小孢子菌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东南沿海部队皮肤浅部真菌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东南沿海部队官兵近年真菌菌种构成情况及调查浅部真菌病非高发季节的患病率。方法于11月对浙江地区和福建地区某部队官兵共324人进行浅部真菌病患病情况调查,通过临床检查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人(次),对于临床诊断为浅部真菌病的官兵进行真菌镜检证实后明确诊断,并留菌种进行真菌培养。结果真菌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55.2%(324人中179人发病),其中手足癣158人次(48.8%),体股癣35人次(10.8%),花斑癣24人次(7.4%),马拉色菌毛囊炎18人次(5.6%),甲癣5人次(1.5%)。真菌镜检阳性率为76.36%,首位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71株,占84.5%。结论部队尤其是亚热带地区部队,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较高,不同驻地官兵患皮肤浅部真菌病有差异,而服役年限及兵源与患皮肤浅部真菌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浅部真菌病1948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通过对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的病原真菌菌种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感染及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等方法对临床送验标本进行检验和鉴定,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结果 1948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53.41%,培养阳性率40.28%,而镜检+培养的阳性率为66.98%。对上述3种方法的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χ^2检验P均〈0.005)。在培养的194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8个属,36种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2%、须癣毛癣菌16.48%、白念珠菌12.64%。结论 ①镜检结合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镜检或培养的阳性率。②在患者即时的真菌镜检阴性时,应选择培养方法进一步检测,不轻易排除浅部真菌病感染可能。③皮肤癣菌居患者浅部真菌病致病菌首位,而白念珠菌及酵母类菌也是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上海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的致病病种、菌种构成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疑似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进行显微镜直接镜检及培养鉴定,并作临床资料登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的895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体、股癣337例(37.65%),生殖器念珠菌病227例(25.36%),手、足癣168例(18.77%),甲真菌病93例(10.39%),花斑癣70例(7.82%)。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年龄组的患病人数(48.72%)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但甲真菌病患者女性则普遍多于男性,且以50~59岁患病人数最多(P<0.05)。分离的797株菌种中红色毛癣菌379株(47.55%),念珠菌属293株(36.76%),须癣毛癣菌62株(7.78%)。结论上海浦东新区浅部真菌病的病种以体、股癣最多见,男性青壮年多见,而甲真菌病则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布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念珠菌属次之,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三位。  相似文献   

5.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占浅部真菌感染的30%和所有甲病的50%。目前实验室的诊断主要依靠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但直接镜检阳性率仅为50%~75%[1],且易受标本数量和质量、检验者的经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2];真菌培养阳性率波动于25%~80%之间[3],且需要4周方可确定菌种。随着分子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癣的致病菌、临床特点、易感年龄等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院门诊2012年1~6月的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的面癣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无动物接触史、有无并发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用药史。取皮屑直接镜检的同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在51~70岁之间有一个年龄高峰。分离皮肤癣菌103株,包括红色毛癣菌70株(68.0%)、犬小孢子菌21株(20.4%)、须癣毛癣菌10株(9.7%)、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9%)。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使用激素类药物、动物接触史是面癣发病的重要因素。部分炎症明显的面癣使用医用拭子取材,可以提高真菌涂片和培养的质量。结论不典型的面癣容易误诊,需要高质量的真菌镜检和培养,降低面癣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易顺强  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5):284-286,289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456例,取标本行10%KOH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混合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确诊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病例36例,分离率为7.89%,多见于股部(58.33%)和足部(27.78%);分离菌株72株,皮肤癣菌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75.00%),念珠菌中以非白念珠菌为主(72.22%)。结论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混合感染主要为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多见于股部和足部;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和非白念珠菌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的9566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真菌鉴定。结果在确诊的9 56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甲真菌病5 277例(55.16%),体股癣2 313例(24.18%),手足癣1 719例(17.97%),头癣257例(2.69%),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分离的10078株菌种中红色毛癣菌5 082株(50.43%),念珠菌属2 786株(27.64%),红酵母703株(6.98%)。结论上海地区浅部真菌病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导,与1994~1998年数据相比较,念珠菌与酵母样真菌比例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致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进行真菌培养检查并且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8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中,甲癣1 407例(64.51%),足癣324例(14.85%),股癣249例(11.42%),体癣144例(6.60%),手癣37例(1.70%),头癣20例(0.92%)。体癣、股癣和甲癣不同性别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占比也存在差异。结论 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与国内报道各种真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特点相似,但引起甲癣的占比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目前本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为47例(35.9%),其次是躯干部(除外股部)32例(24.4%),指(趾)甲24例(18.3%),股部12例(9.2%),手部9例(6.9%),头部7例(5.3%);男孩84例(64.1%),女孩47例(35.9%),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孩年龄8个月~14岁,女孩年龄3个月~14岁;在分离出的96株菌株中,红色毛癣菌最多(37株,38.5%),其次是白念珠菌(28株,29.2%)和犬小孢子菌(12株,12.5%),其他还有马拉色菌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其他念珠菌属10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未分类真菌2株。结论 131例儿童浅部真菌病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趋势。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有典型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阳性的822例患者进行致病病种及菌种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2例患者包括8个病种:体癣214例(26.0%),足癣131例(15.9%),头癣128例(15.6%),甲真菌病125例(15.2%),股癣119例(14.5%),手癣54例(6.6%),皮肤念珠菌病38例(4.6%),花斑糠疹13例(1.6%)。菌种分布以须癣毛癣菌为首位,336株(40.9%),其次为红色毛癣菌共239株(29.1%),犬小孢子菌68株(8.3%),铁锈色小孢子菌48株(5.8%),念珠菌38株(4.6%),断发毛癣菌33株(4.0%),许兰黄癣菌23株(2.8%),马拉色菌13株(1.6%),疣状毛癣菌9株(1.1%),紫色毛癣菌7株(0.9%),支顶孢霉菌4株(0.5%),曲霉、絮状表皮癣菌各2株(各0.2%)。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足癣、股癣、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体癣及花斑糠疹外,本组其他浅部真菌病的分布在年龄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P〈O.05)。结论乌鲁木齐市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体癣、足癣、头癣,致病病原菌以毛癣菌为主,须癣毛癣菌为首位致病菌,其次为红色毛癣菌。足癣及甲真菌病好发于女性,而股癣及花斑糠疹好发于男性。除体癣及花斑糠疹外,不同年龄段浅部真菌病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头癣主要好发于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锡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流行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采用真菌镜检和含氯霉素(和含氯霉素及放线菌酮)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及其镜下形态鉴定菌种。结果 293例临床诊断患儿中,直接镜检阳性245例,阳性率83.6%,其中皮肤念珠菌病、足癣、头癣发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为79例(32.2%)、50例(20.4%)和46例(18.8%),共175例,占总病例数的71.4%,其次分别为体癣、甲真菌病、手癣、股癣、花斑糠疹,分别为29例(11.8%)、13例(5.3%)、11例(4.5%)、10例(4.1%)、7例(2.9%)。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易患疾病有所差异,花斑糠疹0~2岁发病率最高;皮肤念珠菌病0~3岁发病率最高;头癣4~8岁发病率最高;体股癣、手、足癣9~15岁发病率最高。238例镜检阳性标本(7例花斑糠疹除外)共培养出致病菌145株,阳性率为60.9%,其中皮肤念珠菌病培养阳性率为70.9%,股癣70%,体癣51.7%,甲真菌病53.8%,头癣65.2%,足癣50%,手癣45.5%。在145株致病菌中,念珠菌属63例(43.45%),红色毛癣菌43例(29.7%),犬小孢子菌26例(17.93%),须癣毛癣菌4例(2.76%),紫色毛癣菌3例(2.07%),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2.07%),断发毛癣菌2例(1.38%),絮状表皮癣菌1例(0.69%)。结论本研究为无锡地区防治儿童浅部真菌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面癣的致病菌种、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面癣患者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以11~30岁最多见。患病动物接触史、合并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史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外用史是面癣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分离出皮肤癣菌108株,包括红色毛癣菌63株(58.3%)、犬小孢子菌25株(23.1%)、须癣毛癣菌18株(16.7%)和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9%)。结论面癣的发病没有年龄差异,患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面癣的常见致病真菌绝大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其发病可能与患者自体接种或接触患病动物相关。面癣容易被误诊,及时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是降低面癣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6a来广州地区头癣类型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7月~2013年9月来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头癣患儿(平均为6.0±3.6岁)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及分离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0例头癣患儿真菌镜检阳性为69例,阳性率为99%,真菌培养阳性为47例,阳性率为81%.白癣为52例,占74%.病原菌包括犬小孢子菌19例(40%)、须癣毛癣菌13例(28%)、紫色毛癣菌5例(11%),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6%),其他病原菌为7例(15%).其中,4~7岁的头癣患儿为35例,占50%.结论 儿童头癣的主要临床类型为白癣.致病菌以亲动物性犬小孢子菌为主.患儿的主要年龄段为4~7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 对297例真菌涂片阳性和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培养阳性标本在形态学上不能准确鉴定的,进行梅里埃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或核糖体DNA (rDNA) ITS区序列测定,确切鉴定菌种.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13种,其中红色毛癣菌86株(29.0%),须癣毛癣菌68株(22.9%),念珠菌属59株(19.9%),暗色真菌属13株(4.4%),曲霉菌属13株(4.4%),红酵母菌12株(4.0%),青霉菌属9株(3.0%),毛霉菌9株(3.0%),犬小孢子菌5株(1.7%),浅白隐球菌3株(1.0%),毛孢子菌属2株(0.7%),絮状表皮癣菌1株(0.3%),混合感染17株(5.7%).结论 本地区浅部真菌病以甲癣为主,主要致病真菌是红色毛癣菌,但其他种类真菌感染尤其是念珠菌属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姜堰地区儿童头癣流行病学、传播方式、病原菌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我科2006年8月~ 2013年5月诊治的33例儿童头癣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3例儿童头癣中白癣24例、黑癣5例、脓癣4例;男19例、女14例;犬小孢子菌22例、紫色毛癣菌2例、须癣毛癣菌3例、断发毛癣菌3例、红色毛癣菌1例、石膏样小孢子菌2例.患者中有动物接触史的占42.42% (14/33).经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6~8周,每日用硫磺皂洗头,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取得满意疗效.8周时治愈率分别为87.50%和88.24%,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4.12%.结论 近年来本病增多的原因与喂养猫、犬等宠物有关,主要病原菌是亲动物的犬小孢子菌,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汕头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近年来汕头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间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214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病甲标本真菌学检查和分析。结果214例患者分离出163株致病菌。酵母菌居首位,占53.99%,其中自念珠菌占22.09%,近平滑念珠菌占17.18%,热带念珠菌占6.75%,其他酵母菌占7.97%;皮肤癣菌居第2位,占37.42%,其中红色毛癣菌占23.93%,须癣毛癣菌占12.27%,断发毛癣菌占1.23%;霉菌居第3位,占8.59%,以曲霉和青霉为主,分别占3.07%和2.45%。结论汕头地区近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为酵母菌、皮肤癣菌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须癣毛癣菌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