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性别问题,自古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往往想到这样的问题:动物的雌雄性别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能不能为人类所控制呢?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在生物学理论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农业和医学实践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它刺激着很多生物学家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性别分化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在耕作栽培的最初阶段,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就遇到了植物的繁殖问题。纪元前两千多年,当时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其他一些古老的民族在栽培椰枣时就已经采用了人工授粉,把雄花序枝条系在雌树开花的枝条上。尽管有这些经验,但对于植物性别问题的理论认识上,却经过了一个很长的甚至几度反复的过程。许多有影响的科学家甚至认为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植物没有性别。直到1849年格尔特奈(Gaertner)才以自己25年以来所做的9000多个严格的科学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植物和动物一样,有着  相似文献   

3.
作为模式生物和经济昆虫,家蚕的性别决定向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更得到深入的研究.主要在分子水平上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家蚕性染色体方面最新的研究状况,通过对比,探讨了家蚕的几个可能决定性别的基因及其作用过程,以及可能的性别决定靶基因,并就目前性别决定研究现状中的几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探索动物性别决定及其控制的问题,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大大促进农畜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王永忠同志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控制家兔性别的研究”报告中,声称得到效果为100%的结果。他采用结扎母兔某侧输卵管和公兔某侧输精管的外科手术,以控制所需的一侧生殖细胞令其受精,来达到控制性别的目的。他认为:“家兔的性别决定于两侧生殖腺细胞代谢类型的相对强弱。在正常情况下,右侧生殖腺排出的生殖细胞为强型,左侧相反。如果使强  相似文献   

5.
定向控制动物的性别发育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畜生产量的提高,在医学实践上也有很大意义。然而,必须对“性别决定的”原因,以及影响“性比”改变的各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才能对此问题着手研究。  相似文献   

6.
追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研究的早期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古代人们对植物性别的认识  人们对植物性别的研究反映了人类对基本生命过程的兴趣和对提高作物产量的实际需要。古代的希腊人、阿拉伯人、阿兹特克人和中国人都曾推测高等植物可能具有性别。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就曾提出过植物性别的观念 ,不过他们的观点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10世纪的阿拉伯学者认为 ,棕榈树是“动物性植物” ,具有雌雄分化 ,因而比其它植物更高级。中国明代 (15世纪 )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植物性别的记述。图 1仅为一例 ,说明古代阿兹特克人已试图将玉米雄花序中的花粉描述出来。不…  相似文献   

7.
关于性别问题的研究,一向是生物学工作者很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性别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久历史了,并且积累了很多材料,同样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这样一个大问题的全面详细介绍是我们的力量所达不到的,现在我们就关于一些性别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特别着重于苏联近几年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只做一些叙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寻找人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和人类性别决定机制的探讨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性决定和性分化过程决定着雌性和雄性两种性别的存在。性别决定是在受精的瞬间就确定了的,是性分化的遗传基础;而性分化则是一个由早期胚胎至性成熟分化发育的复杂调控过程。该项研究不仅有益于对人类性别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且对于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和个体性别鉴定,以及对于从低等脊椎动物到人类性别决定机制进化的探讨都具有重大价值。1 人类中存在性别决定基因对于哺乳动物的早期研究结果已使人们认识到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受精时哪种类型的精…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动物性别是人们早已渴望实现的目标,这对畜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使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肉奶生产,另一方面可缩短遗传改良的时间。长期以来,众多的科学家都在为之进行不懈地努力,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问题认识逐步深入。而该领域的每一次认识突破都导致人们去尝试新的性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答许多同学在学了性别决定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阉割和移植公鸡、母鸡生殖腺后,原来的公鸡(22)变成了母鸡,原来的母鸡(2W)变成了公鸡,那么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否发生改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生物的性别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它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而言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决定性别的物质基础,它在受精的那一瞬间就确定了。二是性别分化它,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与一定  相似文献   

11.
高等植物的性别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性别分化问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在生产上,许多农作物、果树和经济林木的产量是与植物性别分化相联系的;在理论上,它是生殖生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植物的性别分化与动物不同,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正因为如此,它  相似文献   

12.
人的性别究竟是由什么来决定?过去人们常认为: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且主要由Y染色体所决定,即在人体的体细胞内,除了含有成对的常染色体以外,凡含有x和Y染色体的为男性,凡含有两个x染色体的为女性。但是也有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男性。据估计,具有XX性染色体的男性约在两万个男性中就有一个。为什么体细胞含有XX染色体的个体是男  相似文献   

13.
鱼类和两栖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和两栖类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两个类群,人们对于这两类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对动物性别决定演化的研究有基础性贡献,而且对发展养殖业也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哺乳类性别控制的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精子或胚胎的性别鉴定以达到调控子代性别的目的。基于在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动物的性别控制一直是人类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介绍了性别控制的研究历史及最新进展,并着重就不同性别控制手段的理论基础,特点,实践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一年生植物的阶段发育,现在已被研究得比较广泛而且深入细致,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地获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实践上,人们掌握了一年生作物的阶段发育规律性,就能够有定向的来改变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来满足人们的愿望。对于多年生的植物的阶段发育问题薛尔蓋耶夫在他的著作中“阶段发育的理论是植物生理学底规律”已有综合性的讨论。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内,一般地,尚未展开研究和商讨。有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性别决定和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彩泰 《遗传》1983,5(3):44-46
动植物性别的决定、分化、遗传及其控制问题,是 生物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动物的性别问题研究的 比较深入。植物的性别分化比动物复杂得多,而且受 环境的影响较大,这就使我们至今对于植物性别的决 定和分化的遗传机制了解得还很肤浅。即使不少学者 曾致力于植物性别问题的研究,也仅限于少数雌雄异 株和个别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植物性别的研究不纯属 理论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个与经济收益有关的控制问 题。作者有感于此,将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植物性别的 零散资料综述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动物性别控制历来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就以我们研究的对象说,有的鱼类是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如鲤、鲫、草鱼等),也有的鱼类是雄鱼生长快于雌鱼(如莫桑比克罗非鱼等)。因此,如何通过人工控制的途径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应用于生产,已成为水产科研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对经济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雌雄同体植物的性别干扰及其进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雌雄同体植物在传粉和交配过程中两性功能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妥协。除自交和近交衰退外,人们近年来更加强调导致配子浪费和适合度减少的繁殖代价——性别干扰。性别干扰潜在地存在于雌雄同体植物中,尤其是花粉和柱头空间位置接近而又同时成熟的两性花中。该文首先介绍了雌雄同体植物性别干扰的含义及其各种形式,进而用性别干扰理论来解释各种花部性状的适应意义,同时还回顾了植物中关于性别干扰的少数实验证据。该文强调,通常被解释为避免自交的花部机制实际上更大可能是为了避免性别干扰。从更广泛意义上,自交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形式的性别干扰。  相似文献   

19.
性别决定是发育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知大多数昆虫的性别决定级联为:初级信号因子→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双性基因→性别分化基因。尽管遵循这样的模式,但不同昆虫的性别决定基因和调控机制各不相同,特别是性别决定初级信号因子存在较大分歧。自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初级信号被发现以来,人们陆续确定了蚊子、蜜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家蚕Bombyx mori等模式昆虫的初级信号。初级信号的种类复杂多样,包括性染色体的剂量、雄性化因子(male-determining factors, M factors)、等位基因的杂合度、母代印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模式昆虫的研究难度。尽管如此,昆虫性别决定级联的下游调控机制仍相对保守,特别是transformer(tra)+transformer2(tra2)→doublesex(dsx)/fruitless(fru)的调控模式在大多数昆虫中存在共性。tra通过感知初级信号而发生选择性可变剪接,并在tra2的帮助下实现其对自身及下游dsx和fru的剪接调控,从而维持性别发育。dsx...  相似文献   

20.
我科从1994年以来,共配合完成全院科研课题中约500例次犬实验。现就近几年来在防治实验前后切口感染问题上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动物选择因实验要求不同而各有侧重。原则上选择健康、成年犬,体重约在10-15kg左右。性别要求,如果为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