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苹 《生物学通报》2011,46(5):56-57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不仅能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感知了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产物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细胞代谢”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细胞呼吸是细胞产能代谢的主要方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单元一个很重要的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借此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中利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3.
孔爱华  符凯 《生物学通报》2011,46(11):48-50
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等知识目标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计数、表格设计等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应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获得的“利用质壁分离鉴定细胞的死活”的技能来探究酒精浓度对植物细胞毒害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一中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该实验利用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的这一特性,通过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一个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经典实验。人教版和中图版对该实验的处理方式方法不同,人教版是通过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物的不同来说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中图版则是通过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能量的释放不同来说明的。本文以人教版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 ,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一起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美国BSCS生物学教材中 ,“有氧呼吸”单元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能够自制热量测定仪装置 ;安全地独立完成“食物热价”测定的实验操作、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用实验数据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 ;用简图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主要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说明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并利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饮食健康。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 ,我在“有氧呼吸”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实验探究 -课…  相似文献   

6.
贺建 《生物学通报》2012,47(9):16-18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一个耗时长、实施难的实验.主要从实验原理、影响实验过程的关键因素、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对该实验进行教学组织,以优化实验程序、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6,41(4):39-40
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安排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验证性实验。从学生参与探究的程度和探究活动的难易上看,该实验属于“零级水平探究”,即活动的各个步骤在实验之前均由教材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要依步进行即可。如果在此基础上,挖掘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性课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也可以提升探究活动的层次,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那么围绕有丝分裂的探究性实验该如何设计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中心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细胞骨架的分布与定位是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关于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的综合性层次化实验教学设计鲜有报道。该文围绕细胞骨架的分布,以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为材料,设计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涵盖了微管和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微管骨架的免疫标记方法、微丝骨架的荧光探针标记方法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形态和分布的因素等多个知识点。实验项目包含了2个基础性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管”和“利用鬼笔环肽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丝”; 1个拓展性实验“探究影响细胞骨架的因素”;以及1个创新性实验“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C6细胞)的细胞骨架分布”,这4个实验构成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的层次化教学。该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导的实验层次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为了说明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在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探究。  相似文献   

1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教学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代谢是细胞最基本的生命特征,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要求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组织实施好这个典型的探究实验不仅利于学生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更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的探究,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总结出植物  相似文献   

12.
在"探究细胞呼吸"的教学案例中,利用生活中简单的生活用品——绿豆和密封袋为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沿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溯本求源的探究历程,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课前实验与课堂实验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质疑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将微观的细胞代谢和宏观的生命现象建立联系,从宏观现象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闫计春 《生物学通报》2013,(9):52-54,F0003
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配制、酵母菌培养液与葡萄糖浓度的选择、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方面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进行优化,进一步指出实验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共同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部分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0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笔者在试做该实验时,感觉到由于NaOH属于强碱.有一定的腐蚀性.再加上用量较大,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完成实验。所以设想以淀粉代替酚酞,碘液替换NaOH来改进该实验.通过再次试做取得了较好效果.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易的创新实验装置探究"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因素",与传统实验装置相比,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成本低、材料易得,可操作性强,用时少,现象清晰明显,并能定量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利用"蒸制馒头"和"酿制酒醅"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节进行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析变量和绘制实验装置图,展示交流→观看操作视频,总结实验结论→教师提炼提升"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人教版)安排了模拟探究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该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明确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效率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的关系,笔者在模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绿色植物的呼吸”是初中生物学学习的难点,利用全新情境,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托课堂实验探究活动,辅以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助力学生形成概念,借助传感实验室、种质库参观等资源,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关键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有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虽然难度不大 ,但由于涉及到细胞内部的微观结构 ,比较抽象 ,学生的感性知识少。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增添了相应的实验 ,为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笔者对“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的教学 ,尝试选用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模式 ,其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 合理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 ,创设探究学习和教学情境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 ,“细胞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有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个基本知识点 ,以及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的两个实验。教师在预备实验中发现 ,用黑藻做实…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物》“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表达与交流中 ,课本对学生提出了“如果用其他有害刺激代替盐粒 ,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吗 ?”我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知识迁移 ,设计了“草履虫对各向磁铁的反应”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 ,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素质。1 实验原理原生动物对于外界或内部的刺激 ,均可引起适当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 ,便发生了行为。2 实验目的本实验利用磁铁在草履虫四周所产生的磁场 ,试以各个方向刺激草履虫 ,观察和探究其反应。3 材料及用具  草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