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初中植物学中,“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是一个重点内容。教材在这一章编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课和“光合作用产生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等三个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分别验证了光合作用一个方面的内容,均为单因素实验。我们在广东北江中学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以上的四个实验除“光合作用产生氧”外,其他三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基本相同,均是通过检验材料叶片内是否有淀粉生成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发生,从而分别得出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叶绿素和吸收CO2等结论。这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微生物学方面的著作中,特别是教材,谈到细菌的形态时,往往将细菌的芽孢与细菌的鞭毛、荚膜和菌毛相题并论,并把它们统称为细菌的“特殊结构”,看作是某种同类的东西。然而,实际上细菌的芽孢与细菌的鞭毛、荚膜和菌毛是两类具有本质区别的东西。因此,笼统地称它们为细菌的“特殊结构”,就很容易导致概念上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妨碍着我们正确地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细菌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细菌能够利用光作为能源、利用CO2作为碳源、以无机物作为供红体还原CO2合成生活所需的有机物质,这些细菌称之为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又根据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供氢体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而分为两类光合营养型。以无机物为供氢体的光合细菌称为光能自养型;以有机物为供氢体的光合细菌称为光合异养型。属于光能自养型的细菌例如绿硫细菌,其光合作用过程同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相似,所不同的是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以水作为CO。的还原剂,同时放出O。;而在绿硫细菌光…  相似文献   

4.
关于光合作用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继临和侯福林两位老师在 2 0 0 0年第 4期和2 0 0 1年第 5期《植物生理学通讯》上 ,先后发表了题为《光合作用教学中几个表达方式的讨论》[1 ] 和《植物细胞线粒体呼吸膜和叶绿体光合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2 ] 两篇教学讨论 (以下称文 1、文 2 )。他们在文 1中称“目前 ,植物生理学教材[3 ,4] 的光合作用部分中 ,有几处表达方式常使教师和学生学习发生困难” ,文 2中又称不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加以比较 ,以致学生学习时经常产生困惑”。我读了这两篇文章倒真的是有点困惑。现对他们在文 1和文 2中提及的问题谈几点看法。1…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分析1.1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色素的作用 ;难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该过程十分复杂 ,牵涉到许多物理学、化学等知识 ,而有机化学知识学生还未学到 ,同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 ,有些实验无法开设 ,因此理论性很强 ,很抽象很枯燥 ,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1.2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这部分内容安排 3个课时。第 1课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第 2课时学习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过程及实质 ;第 3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意义 ,补充介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光…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生物》教材的“植物”部分中 ,光合作用的生理实验有 3个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分组实验 )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演示实验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 ,由于教材规定使用的器具比较简陋落后 ,操作繁琐 ,效能低下 ,实验周期长 ,加之当前生物学教师任课班次多 ,课时容量大 ,教学节奏快 ,从而使许多学校难以完成这些实验 ,很不利于“大力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生物学教师只有尽快改进这些实验器具 ,才能完成好这些实验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绿叶在光…  相似文献   

7.
滕菲 《生物学通报》2002,37(9):30-31
1 对教材的思考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江苏版初中生物学教材7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该节的重点是观察叶片的结构,认识叶片各部分组成。在整章书中,它是学习后几节有关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化石燃料之一,由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组成,以各烷烃为主体成分的混合物,也含有小量非烃化学成分所构成的混合物即所谓原油,由生物生成的烃类化合物燃料可算是“生物石油”或“石油替代物”。利用某些光合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和某些单胞藻类行光合作用将CO2  相似文献   

9.
读了《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年第 3期,石文的“再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文后,觉得评文对“杨著”中存在的概念性错误之处还未全指出来。为此,试评一下该书第三章第四节中“光合作用机制概说”这一小节,来说明该书的欠缺之处。 1.93页倒三行;“光合作用也和呼吸作用一样是一系列电子传递和酶促反应的氧化还原的偶联反应所组成的复杂过强,二者根本区别在于电子的来源不同”。这句话前半句给读者的印象似乎是:电子传递是一件事,氧化还原反应是另一件事。氧化还原反应难道能不包合电子传递吗?还有,“酶促反应的氧化还原的偶联反应。是什么意思?实在令人费解。后半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子来源不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选修)全一册》,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对一些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使教材更趋于完善,非常值得肯定。如:1.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的用途分别修订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等”和“主要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鉴定菌种等”(80页);2.“甲基营养细菌”修订为“甲烷氧化菌”,“假单孢菌”修订为“洋葱假单孢菌”(79页);3.第三章因删除基因表达的调控而在第五章将半乳糖苷酶改为“分解乳糖的酶”(83页);4.将原核生物的“核区”修订为“拟核”(75页);5.将错别字“虐疾”修订为“疟疾”;6.第一章增添“内环境与稳定态”,第三章删除“基因表达的调控”,删除第六章“人与生物圈”。7.第二章光合作用删除“光合作用效率”的提法(32页)。8.47页图3—9:一个典型的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将编码区的外显子具体地标示为外显子1—5。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材中 ,安排有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教材中选用天竺葵、银边天竺葵和蚕豆做实验材料。前两种材料通常很难得到 ,蚕豆叶实验效果不佳——一是变蓝色不明显 ;二是叶比较厚 ,在显微镜下观察 ,看不清楚。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条件又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难为易 ,我到大自然中寻找新的材料 ,提高了实验课的开出率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实验材料1.1 通过用多种绿叶植物进行实验 ,发现了一种俗称“地藕”的植物的叶 ,实验效果特别好。它是一种栽培植物。因为它的地下茎形似“莲”的地下…  相似文献   

12.
1 教学内容及教学分析“叶片剪影”是中师生物学教材中的 1个实验。作为“植物生理”单元中的 1节 ,在讲述光合作用之前 ,先做这个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从感性的知识着手 ,去认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因此可以把“叶片剪影”实验看作是讲授光合作用知识的铺垫 ,即要从实验中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其条件是必须有光。可见本实验的重点是研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 ,其难点是从实验结果中去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 ,让学生学会做“叶片剪影”的实验(包括方法、过程及结论分析等 ) ,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开发“活体电池”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从干塘底部样品中获得一种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有特殊的细胞结构、超常地保存光能),能迅速地(只需有万分之一秒)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应该说,这是一种“高能蓄能的活体”,它作为一种“活体蓄电池”具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其有效率可达95%(人造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率仅为20%)。开发嗜盐菌电池美国研究人员从死海或大盐湖中找到一种嗜盐菌,并从中获取视紫红质,称之为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该菌能接受约10%的阳光转化为化学能时即可产…  相似文献   

14.
叶绿体色素性质实验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体色素及其性质”是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直观的颜色变化 ,使学生加深对叶绿素化学性质及生理功能的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初过程奠定基础。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张志良[1] 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依课本按图索骥,常有两难。一是实验步骤多,用品多,学生操作难;二是实验时间长,不便于教师配合“光合作用”一节的课堂教学,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求精神。对此,教学中我们立足教材,综合改进,采用快速法来...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是水生的革兰氏阴性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河川、湖泊、小溪和水塘中。因它含有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因此可以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繁殖。光合细菌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行使固氮功能。光合作用形成的高还原物质和高能量物质,除了供给固氮酶的固氮需要外,也用于支持固氮酶的产氢反应,氢气的吸收则由氢酶执行。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通过捕获光能产生氢气,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是光合细菌的一个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7.
紫细菌是研究细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物。介绍了紫细菌光合机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Ⅰ(light-harvesting I)、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Ⅱ(light-harvesting II)和光化学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的结构, 并探讨了其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 重点阐述了PpsR/AppA系统对紫细菌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和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已证明,遗传操作禾本科作物比操作双子叶植物困难多,而操作根瘤菌又比操作其它的细菌难度大。运用遗传工程赋予非豆科作物以固氮特性,以期在近期内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似乎是不现实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植物行光合作用时干与CO_2固定,通过蛋白质工程降低或钝化其酶活,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也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9.
张忠峰 《生物学通报》2005,40(12):27-29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在山东省枣庄市被使用1年来,“新”、“精”、“难”是较普遍的教学体验。新课程标准是新教材的依据,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知识框架和较宽泛的教学要求。我们研究课标,就是研究怎样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要求:教材正是我们来细化课标的有力工具。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生物学教学工作的中心也就是通过新教材来研究新课标、应用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从而拓展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让我们在教与学中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浙科版教材站得高,望得远.其在知识引入上(如:化学键和生物热学以及代谢途径、细胞衰变、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等)和知识陈述上(如: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核的结构和代谢途径中光合作用的光系统以及呼吸作用中C2化合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的落点和起点比以往的旧教材都要注重系统和连贯。  相似文献   

20.
紫细菌是研究细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物.介绍了紫细菌光合机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Ⅰ(light-harvestingⅠ)、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Ⅱ(1ight-harvesting Ⅱ)和光化学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的结构,并探讨了其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重点阐述了PpsR/AppA系统对紫细菌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