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亮独活的香豆素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亮独活(Heracleum candicans Wall ex DC.)为伞形科(Umbelliferae)独活属植物,其根为常用中草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肢节风湿痛、白癜风及各种银屑病等。 孙汉董等曾从根中分离鉴定了佛手柑内酯等香豆素,我们最近又从产地不同的白亮独活上分到了佛手柑内酯(bergapten)(1),欧前胡素Gmperatorin)(2),8-香叶氧基补骨脂素(8-geranyloxy-psoralen)(3),当归素(angelicin)(4)及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在白亮独活中,4为首次分到。据报道1,2,4均有较强的皮肤光敏作用,在白亮独活中这三个化合物总量达0.33%,这和民间用其治疗白殿风及银屑病有效的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芝麻根、茎和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在1.5 mg·mL~(-1)浓度下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用离体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测试了其中8种主要化合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芝麻各部分萃取相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在1.5 mg·mL~(-1)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7.00%和86.14%,其EC50分别为0.062 mg·mL~(-1)和0.052 mg·mL~(-1);浓度在2、4、8 mg·mL~(-1)时,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均在70%以上;在10 mg·mL~(-1)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2%和59.77%。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进行了分析,在山芝麻根石油醚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6种主要化学成分,在山芝麻根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17种主要化学成分。对选取的8种主要化合物,在100μg·mL~(-1)浓度下,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显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5.12%和68.07%,EC_(50)分别为56.66μg·mL~(-1)和37.04μg·mL~(-1)。  相似文献   

3.
芳香植物广陈皮和山奈的挥发物对有翅桃蚜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本试验采用提取、浓缩、柱层析和GC-MS等技术鉴定了其中的活性成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能够保留原始材料的驱避效果,且广陈皮和山奈的索氏提取物存在加成效应或微弱的拮抗效应。分别采用梯度混合的石油醚-乙醚混合淋洗剂对两种材料的索氏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发现广陈皮仅3∶7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醚洗脱液有活性;山奈层析物中驱避作用最强的是石油醚-乙醚等体积混合淋洗的馏分,驱避百分率达到45.56%,另外7∶3和2∶8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醚淋洗物也有相对较弱的驱避活性。GC-MS分析表明,广陈皮活性馏分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D-柠檬烯(39.07%),山奈活性馏分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反-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70.22%)和顺-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19.55%),两类化合物对桃蚜具有较强驱避活性,且两者之间仍表现为加成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75%乙醇对向日葵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再用萃取法将向日葵根化学成分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萃取物浸膏、乙酸乙酯萃取物漫膏、正丁醇萃取物浸膏;最后用常压硅胶色谱从石油醚萃取物漫膏中分离得到1个甾体类化合物A,经质谱、碳核磁共振和氢核磁共振谱鉴定,确定出其结构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垂序商陆根不同提取物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1mL/min),柱温初始温度50℃,先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70℃,再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10℃;质谱用EI离子源。鉴定了8种相对百分含量大于0.5%的化学成分,其中的3种成分(2-甲氧基-4丙烯基苯酚、带状网翼甾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商陆根中的3种脂溶性成分相同;乙醚提取物与CO2超临界萃取物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石油醚提取物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较少,石油醚萃取物所含成分种类相对较多,且两者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米德杉木(Cunninghamia unicanaliculata var.pyramidalis D.Y.Wang et H.L.Liu)为四川林科所发现的杉木属新种德昌杉木的一新变种,本文报道其化学成分,为探讨种间的演变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提供依据。 本实验所用树脂采于四川省德昌县,从树干上割皮收集(树脂若不即时处理,各成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新鲜树脂为乳白色粘稠状液体,以丙酮溶解,除去大量不溶物,减压回收丙酮,得油水混合液体,冷却后用乙醚抽提,抽提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乙醚后的残留物再以石油醚处理,得可溶于石油醚的胶状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伞形科独活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独活属15个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种的外果皮表面细胞为凹陷型,细胞形状为4~6边形、不规则形和细胞轮廓不可见.(2)外果皮纹饰可分为网状纹饰和条状纹饰两类;多数种类具有尖囊状或带状表皮毛以及鳞片状或颗粒状的分泌物.(3)其微形态特征在独活属属下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种的划分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4)结合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等特征对钝叶独活(H.candicans var.obtusifolium)和长裂叶独活(H.millefolium var.longilobum)的系统位置分析认为:将钝叶独活作为白亮独活的变种处理较恰当;将长裂叶独活作为种(H.longilobum)处理,系统位置在裂叶独活(H.millefolium)之后.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性微温 ,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1,2 ] ,药材因产地分布、性状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商品独活。浙独活为野生的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商品主产地为浙江天目山等地 ;资丘独活主产区分布于湖北宜昌地区的长阳、五峰等县 ;四川达县地区和万县地区所产的独活称为川独活。独活挥发油的成分已有报道 (样品为湖北恩施地区出产的独活 ) [3 ] 。我们运用 GC- MS- DS检测分析 3种商品独活的主要成分 ,比较其差异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叶綠素和类胡蘿卜素的薄层层析法。层析采用硅藻土-煅石膏(8∶2)湿板,对叶綠素的分离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醚(3∶1),对类胡蘿卜素的分离为苯-石油醚-乙醚-丙酮(1∶5∶0.5∶0.6)。并且研究了色素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腺梗莶的乙醚抽出物中分到一个新的双色满成分 ,基于光谱分析和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它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为 3,3’ 双 (3,4 二氢化 6 甲氧基 2H 1 苯并吡喃 )或 3,3’ 双 (6 甲氧基色满 )。  相似文献   

11.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比较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部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有很好的触杀和内吸活性。在触杀活性测试中,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在内吸作用中,乙醇、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均较高,杀螨效果显著。在对石油醚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生物活性追踪测定中发现,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浓度为0.6 g.L-1,山楂叶螨的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22%和79.66%。  相似文献   

12.
从四川产木属 (Aralia)草本植物龙眼独活 (AraliafargesiiFranch .)根茎的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得到 4个二萜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测定和各种光谱 (IR、EI_MS、HREI_MS、1H NMR、13 C_NMR和HMQC)数据分析 ,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 17_acetoxy_16α_ent_kauran_19_oicacid (1) ,ent_pimara_8(14) ,15_dien_19_oicacid (2 ) ,16α_hydroxy_(- )_kauran_19_oicacid (3)和 16α_17_dihydroxy_ent_kauran_19_oicacid (4 )。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 ,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 4为首次从龙眼独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对海拔、立地级、坡向、林分结构和立竹度等林学因子不同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H. de Lehaie]人工林中毛竹材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300、600和900 m),毛竹材中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Klason木素和灰分含量提高,1%氢氧化钠抽出物和纤维素含量减少,其中,1%氢氧化钠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及灰分含量差异极显著,而海拔300和600 m林地中毛竹材的热水抽出物和纤维素含量与海拔900 m林地有极显著差异;海拔600 m林地中毛竹材的戊聚糖含量最低,且3种林地间戊聚糖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立地级Ⅰ、Ⅱ和Ⅲ级的毛竹人工林中毛竹材的热水抽出物、1%氢氧化钠抽出物、Klason木素和灰分含量均依次增高,戊聚糖含量依次减少;Ⅱ级林地中毛竹材的苯-醇抽出物和纤维素含量最高;立地级对毛竹材的热水抽出物、1%氢氧化钠抽出物和纤维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阴坡的毛竹材中热水抽出物、1%氢氧化钠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和灰分含量均高于阳坡,而戊聚糖和Klason木素含量均低于阳坡;坡向对毛竹材中热水抽出物、1%氢氧化钠抽出物和苯-醇抽出物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纤维素、戊聚糖、Klason木素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毛竹纯林中毛竹材的1%氢氧化钠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毛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混交林和竹-阔混交林,戊聚糖、Klason木素和灰分的含量介于后二者之间;林分结构对毛竹材中戊聚糖、Klason木素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立竹度的提高(1 500、3 000和4 500株·hm-2),毛竹材中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提高,戊聚糖和Klason木素的含量减少;立竹度3 000株·hm-2的林地中毛竹材的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和灰分含量最高,热水抽出物含量最低;立竹度对毛竹材中热水抽出物和苯-醇抽出物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定向培育毛竹纸浆材应选择海拔300 m的阴坡Ⅱ级林地营造毛竹纯林,立竹度应控制在3 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从四川产木属(Aralia)草本植物龙眼独活(Aralia fargesii Franch.)根茎的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得到4个二萜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测定和各种光谱(IR、EI-MS、HREI-MS、1H-NMR、13C-NMR和HMQC)数据分析,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7-acetoxy-16α-ent-kauran-19-oic acid (1), ent-pimara-8(14),15-dien-19-oic acid (2), 16α-hydroxy-(-)-kauran-19-oic acid (3) 和16α-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 (4).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为首次从龙眼独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乙醚、石油醚及氯仿一甲醇等三种溶剂萃取海边月见草种子油,经KOH-Me0H室温酯化法或BF3-Me0H酯化法将其脂肪酸转化成甲酯,而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溶剂萃取所获得的种子油脂肪酸中亚油酸、γ-亚麻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若考虑到溶剂的残留,选择石油醚为溶剂更合适。此外,采用上述两种酯化法,γ-亚麻酸均能与其它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较好分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分离自青海大骨节病区小麦籽粒中优势内生真菌6-5-1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探讨其发酵产物对兔膝软骨细胞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其发酵产物经75%乙醇提取,并将乙醇总提物用3种不同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醚)进行萃取,分别作用于兔软骨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显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TB)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蛋白聚糖和胶原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 RNA的表达。经鉴定6-5-1菌株为三线镰孢霉(Fusarium tricinctum)。其发酵产物乙醇总提物对细胞存活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与m 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他萃取分部对软骨细胞损伤程度各不相同,石油醚分部作用最强,且各分部的影响作用均弱于乙醇总提物。可见6-5-1菌株代谢产物中应该有多种对软骨细胞产生损伤的物质,且这些物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石油醚分部中可能存在已知损伤软骨细胞毒素以外的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拒避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银杏叶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均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其中在选择性取食时,乙醚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最低,即拒食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低;在非选择性条件时,乙醚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低。各抽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取食各提取物处理的叶片对小菜蛾幼虫的体重增加显低于对照,但各提取物之间差异明显。各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拒避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浸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得了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片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物;并应用饲喂称重法及叶碟法研究了这3种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拒食效应.结果表明:菊苣叶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率显著高于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物,3种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4.36%、1.96%和1.08%.在实验期内(9 d),3种提取物处理组的试虫个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处理组间总体上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组试虫的个体质量最小,发育抑制率最高并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增高,饲养第9天发育抑制率达到79.27%;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组的发育抑制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饲养第5天达到最高,分别为62.44%和45.83%.各处理组试虫的死亡率和单蛹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化蛹率(50.00%~8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组试虫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均最高,分别为57.80%和52.05%.各处理组试虫的幼虫期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分别较对照组延长了3.62~11.78 d.各处理组对试虫的拒食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组的拒食率最高;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组72 h的拒食率分别为84.43%、76.46%和16.67%.研究结果显示,菊苣叶片的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粘虫均有致死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尤其是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更强,可作为天然植物源驱虫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厚朴叶和皮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小鼠最大耐受量测定法进行厚朴叶的急性毒性研究,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炭末推进法对厚朴叶和皮不同溶剂部位提取物的镇咳和胃肠推进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厚朴叶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12g/kg,为厚朴成人每日用量的747倍,且7日内均未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厚朴叶石油醚提取部位低剂量组、厚朴皮乙醚提取部位低剂量组和石油醚提取部位能明显延长氨水致小鼠咳嗽潜伏期或减少咳嗽的频率。同时,厚朴叶乙醚提取部位低剂量组能明显提高炭末在小肠中的推进率,厚朴皮乙醚提取部位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炭末在胃中的残留率。以上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厚朴叶几无毒性;其低剂量的石油醚和乙醚提取部位有较强的镇咳和胃肠推进效果。提示其药用价值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扶芳藤种油中的拒食活性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燥的带假种皮的扶芳藤种子粉碎后,用石油醚提取,回收石油醚得到种油,将种油用80%乙醇萃取,回收乙醇母液,得到的提出物,上硅胶柱层析,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一针状结晶,通过测定其物理常数、红外、质谱及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确定其为1α、2α、6β、9α、15—五乙酰基—8α—苯甲酰基—六元二氢沉香呋喃酯。生物活性试验(面积法)结果表明:在1000ppm浓度时,它对害虫黄守瓜的拒食率为5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