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克隆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脂联素及其球状区蛋白,并制备抗体。方法:以pQE30-adiponectin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脂联素及其球状区蛋白基因片段,插入pGEX-4T-2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获得表达,用GSTrap柱亲和纯化可溶性表达的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抗,Westernblot鉴定抗体与人血清中脂联素的反应性。结果:PCR扩增脂联素基因片段长约710bp,脂联素球状区基因片段长约430bp。表达的GST-脂联素融合蛋白表观Mr约51000,GST-脂联素球状区融合蛋白表观Mr约42000,纯化后纯度高于90%。免疫产生的抗体与人血清中的脂联素能特异性结合。结论:表达获得的脂联素蛋白和制备的抗体为脂联素的检测及对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是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内源性生物活性激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脂类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以及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脂联素需要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但因其结构和浓度的影响,脂联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研究发现,多种脂联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脂联素受体发挥与脂联素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且脂联素受体激动剂多为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或筛选的多肽,作用效果更加明确。本文整理了目前已经报道的脂联素受体激动剂及其研究进展,概述了脂联素受体激动剂对肝脏、肾脏、心脏、血管、眼和皮肤等相关器官或组织疾病的作用或影响,为开发以脂联素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分泌一种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密切相关,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中,脂联素的血浆浓度下降。脂联素信号通路通过激活AMPK和PPAR-α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联系。研究表明,上调脂联素信号通路的活性可以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因此,脂联素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的2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脂联素的生物学特征、脂联素的信号通路机制、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现有研究成果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凡栋  吴立玲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F0003-F0003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脂肪因子之一,因其可以调节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受到高度关注。血清脂联素以三聚体、六聚体和高分子量形式存在,球状脂联素作为脂联素的蛋白水解产物和脂联素的主要活性片段也存在于人血循环中。但是,不同形式的脂联素的生物学功能还存在争议。重组球状脂联素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骨骼肌和培养的肌细胞脂肪酸氧化。但人们注意到高分子量脂联素与总脂联素的比值而不是脂联素的绝对量决定了人和啮齿类动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中高分子量脂联素选择性降低。最近Yoshiyuki等发现,球状脂联素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诱导促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Cui XB  Han Y  Li L  Wu LL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169-174
脂联素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胰岛素增敏、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肌等作用.脂联素的生物学效应需通过脂联素受体1/2的介导来完成.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脂联素对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生物学效应的发挥.对调节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因素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揭示调控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分子机制,而且也为防治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克隆出人脂联素基因, 连接至克隆载体pGEM-T中, 转化大肠杆菌DH5a, 通过测序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后, 进一步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 通过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 转化的重组酵母菌用甲醇诱导外源基因表达。经PCR、Southern blotting鉴定, 获得了重组毕赤酵母菌株; 经甲醇诱导人脂联素基因表达, Western blotting杂交鉴定证明人脂联素基因已经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结果表明重叠延伸PCR法准确方便克隆出人脂联素基因, 在30oC, 1%甲醇诱导48 h, 人脂联素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外培养脂肪细胞,研究C-反应蛋白(CRP)对大鼠脂肪细胞脂联素蛋白分泌及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取大鼠附睾脂肪垫培养脂肪细胞。用0、10、50ug/mL的CRP刺激脂肪细胞6h,提取细胞RNA,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脂联素mRNA表达的变化;收集细胞培养液,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脂联素蛋白分泌的变化。结果显示0、10、50ug/mL的CRP对大鼠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无差异(P〉0.05)。50、10ug/mL的CRP均可减少大鼠脂肪细胞培养液中脂联素蛋白的分泌量(P〈0.05)。CRP可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脂肪细胞脂联素蛋白分泌的水平。而各组CRP未能影响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CRP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的研究可以揭示转录后的控制决定了CRP对脂联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150例分为三组,其中101名糖尿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共72人,B组(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共29人。对照组为排除糖尿病且冠脉造影正常者共49人。入院次日检测空腹血常规(含MPV),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应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A组和B组的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A组脂联素水平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A组MPV水平高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脂联素水平负相关(r=-0.59,P0.001),Gensini评分与MPV正相关(r=0.56,P0.001)。结论:脂联素、MPV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而脂联素可能通过拮抗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程度,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Ⅱ型精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101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患者、86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和15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患者中,54例并发冠心病者和13例未并发冠心病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冠心病和冠脉造影阳性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3.9985±0.2147mg/L和3.9192±0.2182mg/L,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3.9582±0.1868mg/L,均较相应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和病变严重程度的新指标,同时,它也可能成为糖尿病是否并发冠心病的新预测指标,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最近研究发现脂联素可能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β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胰岛β细胞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可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与骨密度和骨转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男性老年患者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测定骨密度、肌肉及脂肪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脂联素、骨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维生素D和I型胶原β羧基端肽水平。结果:165例年龄超过58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9.4±6.4岁,体重指数24.9±3.1 kg/m2),脂联素与股骨颈骨密度相关系数为-0.31(P〈0.05)、与全髋骨密度相关系数为-0.23(P〈0.05),年龄、BMI和脂肪量校正后,脂联素仅与股骨颈骨密度有显著相关(r=-0.25,P〈0.05);脂联素与骨碱性磷酸酶正相关(r=0.28,P〈0.01),混杂因素校正后,相关仍具有显著性(r=0.19,P〈0.05);脂联素与I型胶原β羧基端肽呈正相关(r=0.15,P〈0.05)。结论: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与股骨颈骨密度和骨AL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脂肪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联素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脂联素影响心肌、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血管新生等病理生理过程。脂联素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及治疗靶分子。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作为脂肪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在细胞和动物的基础实验中,脂联素已被证实具有胰岛素增敏、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凋亡等作用。然而在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中,脂联素的这些有益作用却不能够完全再现。该文将对循环中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矛盾性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其矛盾性关系的原因给予阐述及分析,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儿童单纯肥胖症血清瘦素、脂联素相关性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单纯肥胖症患儿血清中瘦素、脂联素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儿童单纯肥胖症诊断标准选取40名患儿,男女各20名,选取20名年龄、性别类同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及男女两组之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症儿童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变化与儿童肥胖症发病密切相关,对儿童肥胖症的发展趋势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脂联素、瘦素素水平是肥胖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早产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脂联素、载脂蛋白和骨密度水平,分析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受试新生儿的性别、胸围、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胎龄、体质量指数(BMⅠ)、身长、头围、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血清脂联素、载脂蛋白A-Ⅰ(Apo A-Ⅰ)及左胫骨中段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速度(SOS)水平明显下降,而载脂蛋白B(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胎龄、BMⅠ、头围、TC、TG、Apo A-Ⅰ及SOS呈正相关(P0.05),与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胎龄、BMⅠ、Apo B/Apo A-Ⅰ及SOS是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及骨密度密切相关,可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找寻适用于脂联素全序列蛋白的结晶条件,为解析其空间结构奠定基础,从而研究脂联素聚合体的内在构成模式,为开发高活性脂联素类衍生细胞因子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构建脂联素全序列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诱导表达,然后通过经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分离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脂联素全序列蛋白,最后尝试使用坐滴法和悬滴法以及多种温度环境和结晶液条件,从而找寻适于脂联素全序列蛋白质的结晶条件。结果:通过纯化后的脂联素蛋白纯度可以达到91.3%,在溶液中的粒径分布于2 nm到4 nm。在线性变温条件下(24 h内,由277 K线性升温至313 K,再线性降温至277 K),通过悬滴法于48 h可获得脂联素全序列蛋白的针状晶体。结论:本研究选择真核载体,以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为分离纯化手段,得到了纯度高,粒径均一的脂联素全序列蛋白。随后通过尝试多种结晶方法、条件和环境,初步确定获得脂联素全序列蛋白晶体的条件,为后续获得高质量单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脂联素对肝脏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联素因其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而备受关注,它能控制血糖,并且在肝脏、脂肪和胰腺中能影响脂质代谢。脂联素通过刺激脂肪细胞,对抗炎症、控制脂质过氧化和脂肪分解的速率来调控脂质流入非脂肪组织。肝脏是脂联素发挥作用的重要靶器官;在肝脏中,脂联素与脂联素受体1、2或T-钙黏着蛋白结合,激活下游的AMPK、APPL1、神经酰胺酶等发挥其调节作用。我们总结了脂联素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脂联素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能量储存的器官,它还是一个调节机体内分泌、能量代谢及炎症的内分泌器官.脂联素是由Scherer等于1995年在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系的分化过程中分离克隆发现的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蛋白质.目前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及抗炎等多种功能.现就脂联素的结构、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它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脂质代谢等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及急性肝炎等急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系统地介绍脂联素在各种炎症性疾病中发挥效用的机制,更好地认识脂联素的作用机理,为以后介入脂联素作用的调节过程、开发研究新药物等后续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脂联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联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维持能量代谢内稳态、调节免疫平衡、调控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脂联素受体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靶点.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其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表达调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疾病过程中,脂联素受体含量以及功能的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对脂联素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成为影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开发调控脂联素受体表达的药物并明确其作用的机制将会有力地促进对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胃癌细胞HGC27的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在HGC27细胞中的表达.以不同浓度脂联素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应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脂联素干预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两种脂联素受体在HGC27细胞中均有表达,随着脂联素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HGC27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脂联素可以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脂联素可抑制HGC27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