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花杜鹃(late flower Rhododendron)是一类花期较晚的杜鹃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庭院种植和园林绿化。随着旅游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利用晚花杜鹃资源显得非常迫切。自然条件下晚花杜鹃萌发率相对较低,因此为提高晚花杜鹃萌发率,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处理对五种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该文以五种晚花杜鹃(小白杜鹃、大白杜鹃、桃叶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0、300、400、500、600、700 mg·L~(-1))的GA_3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成苗率等指标,分别确定五种杜鹃种子萌发的最适GA_3浓度,并对相同处理下五种杜鹃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GA_3浸种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适当GA_3浓度下五种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和持续萌发时间均较对照组浓度相对缩短。(2)大白杜鹃、桃叶杜鹃和九龙山杜鹃种子在GA_3浓度为600 mg·L~(-1)处理时各项萌发指标相对较好;长蕊杜鹃以GA_3浓度为700 mg·L~(-1)浸种处理萌发效果相对较好;小白杜鹃以GA_3浓度为400和700 mg·L~(-1)处理最好。因此,在杜鹃的栽培中,可以采用赤霉素GA_3处理法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对外源抗坏血酸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种子为材料,用氯化钠(Na Cl)模拟盐胁迫条件,采用纸上发芽,研究外源抗坏血酸(As A)对盐胁迫下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 mmol·L-1 Na Cl胁迫下,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受到显著抑制;0.50 mmol·L-1 As A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黄芩种子的发芽势(GE)、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简化活力指数(SVI)以及根系总黄酮、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含量,同时也可显著提高幼苗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这说明适宜浓度的抗坏血酸能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从而起到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高山植物,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多刺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对其种子育苗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刺绿绒蒿的种子发芽率,该研究以多刺绿绒蒿的种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消毒剂、浸种时间、温度和外源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2O25 min,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温度和光照条件为20℃/10℃(光照12 h/黑暗12 h),用无菌水浸种后的种子发芽率为49.67%。(2) GA_3100~600 mg·L~(-1)和NAA 5~30 mg·L~(-1)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3) 6-BA 5 mg·L~(-1)和10 mg·L~(-1)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6-BA浓度≥15 mg·L~(-1)则抑制种子的萌发。(4)用GA3500 mg·L~(-1)浸种后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9.67%、33.00%、4.51,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10.67 d、11.67 d。  相似文献   

4.
选用海滨锦葵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以Na Cl溶液为盐胁迫,研究海滨锦葵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萌发期和幼苗期生长状况的变化,并筛选萌发期和幼苗期耐盐鉴定指标。结果表明,Na C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下胚轴长、胚根长、鲜重、活力指数及幼苗株高均降低,并且各指标的盐害系数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较低Na Cl浓度(0.5%~1.5%)胁迫下的幼苗地上干重和地上鲜重高于未用Na Cl胁迫的幼苗,2.0%和2.5%浓度的Na Cl胁迫抑制了地上干重和地上鲜重。1.0%和2.0%的Na Cl浓度分别是萌发期和幼苗期鉴定海滨锦葵耐盐性的适宜浓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下胚轴长、根长、鲜重以及活力指数可以作为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指标,株高、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可以作为幼苗期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赤霉素(GA3)浸种时长和施用浓度对重度干旱和盐胁迫下膜荚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使用5个浓度(0、50、100、200、400 mg·L-1)的GA3将种子分别浸泡5个时长(6、12、24、36、48 h)后置入渗透势为-0.6 MPa的PEG和-0.9 MPa的Na Cl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最终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种子在两种胁迫下的发芽率均随GA3浸种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上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Na Cl胁迫下,100 mg·L-1GA3浸种36 h处理发芽率最高,达到83.33%;而PEG胁迫下,100mg·L-1GA3浸种48 h处理发芽率最高,达到80.00%;使用200 mg·L-1以上浓度的GA3浸种超过24 h开始对萌发产生抑制;GA3浸种能促进种子萌发可能与改变种皮透性和促进胚的活化均相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通过响应面模拟得出,100 mg·L-1GA3浸种36 h为整合重度渗透胁迫下较为适用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及外源钙处理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肤木种子萌发的盐胁迫机制和外源钙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影响,实施不同浓度的NaCl、Na_2SO_4、CaCl_2+NaCl、CaCl_2+Na_2SO_4溶液胁迫处理盐肤木(Rhus chinensis)种子的萌发试验,分析其发芽指标、活力参数和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溶液NaCl和Na_2SO_4浓度的升高,盐肤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胚芽及胚根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减少的趋势,其中100 mmol/L NaCl、75 mmol/L Na_2SO_4胁迫对盐肤木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胁迫溶液NaCl相比,盐肤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_2SO_4危害敏感的浓度范围较小。不同浓度的CaCl_2浸种处理时,盐肤木的盐害缓解作用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 mmol/L CaCl_2+100 mmol/L Na Cl和15 mmol/L CaCl_2+75 mmol/L Na_2SO_4浓度下盐胁迫处理的缓解能力最强。该研究结果有利于缓解盐胁迫对于盐肤木种子萌发的盐害。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生针茅是重要的荒漠植物,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对于认识其生存适应性以及荒漠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沙生针茅种子常处休眠状态、不易萌发,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揭示各种因素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论文报道了不同因素、不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26%、38%和32%;(2)-20/20℃变温处理96 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48%和46%;(3)切除绝大部分胚乳(3/4)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可达到58%和54%;(4)用80 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4%和48%;(5)用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随浓度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种子萌发水分胁迫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5.9%和26.3%;(6)盐胁迫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盐碱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Na2CO3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Na Cl,表明碱性盐胁迫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中性盐胁迫;(7)采用综合处理方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78%和76%。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赤霉素(GA_3)浸种时长和施用浓度对重度干旱(PEG)和盐(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使用5个浓度(0、50、100、200和400 mg·L~(-1))的GA_3将种子浸泡5个时长(6、12、24、36和48 h)后置入渗透势为-0.6 MPa的PEG和-0.9 MPa的NaCl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最终发芽率(TGP)、平均发芽时间(MGT)、根/芽抑制指数(R/SII)、芽长(SL)、根长(RL)、芽干重(SDW)和根干重(RDW)等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延长浸种时间和增加GA_3浓度,TGP和MGT在两种胁迫下分别呈现上升和缩短的趋势; NaCl胁迫下,400 mg·L~(-1)GA_3浸种超过36 h对SL起到显著抑制作用,而对RL的显著抑制则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和400 mg·L~(-1)GA_3浸种24 h开始出现(P0.05); PEG胁迫下,对SL和RL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开始出现(P0.05); NaCl胁迫下,对SDW和RDW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开始出现,而PEG胁迫下对SDW和RDW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48 h开始出现(P0.05); TGP、MGT、SL、RL、SDW和RDW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05)。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预测分析得出:施用103mg·L~(-1)GA_3浸种40 h和51 mg·L~(-1)GA_3浸种48 h分别是在NaCl和PEG胁迫下能够有助于黄芪萌发和苗期发育的最优化处理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温度及盐胁迫对地梢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梢瓜种子为试料,研究不同温度(5~45℃)及不同浓度NaCl胁迫(0~300mmol·L~(-1))对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各萌发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高或过低均显著抑制种子正常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5℃和35℃条件下种子恢复萌发率均达95%以上。(2)随着NaCl浓度升高,种子萌发率、萌发势、活力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相对盐害率呈增加趋势,且在300mmol·L~(-1)NaCl时萌发受到完全抑制;种子根系活力仅在高浓度NaCl(150mmol·L~(-1))下受到显著抑制;种子在解除盐胁迫后可一定程度恢复萌发,但最终依然受到盐胁迫的显著抑制,且盐浓度越高抑制越严重,其耐盐适宜浓度为65.25mmol·L~(-1)。(3)种子萌发率与盐胁迫下POD、A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应O_2~生成速率、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活力指数与盐胁迫下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地梢瓜种子萌发受到NaCl胁迫的显著抑制,保护酶POD与APX在盐胁迫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主要抗氧化作用;地梢瓜适于在中度盐渍土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二色补血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及二者质量比为1:1的混合盐在其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胁迫,调查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萌发过程中种子蛋白质含量、淀粉酶活力及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使二色补血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降低,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鲻加,抑制作用增强;3种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NaCl>混合盐>Na2SO4;二色补血草种子耐盐适宜范围为Na2SO4 1.2%、混合盐0.8%、NaCl 0.5%,耐盐半致死浓度为Na2SO4 2.1%、混合盐1.4%、NaCl 1.1%,耐盐极限浓度为Na2SO4 3.5%、混合盐2.4%、NaCl 2.0%.盐处理后不萌发的种子转入蒸馏水后重新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盐分胁迫主要是通过渗透效应,抑制种子中蛋白质和总糖的分解,进而延缓或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GA诱导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耐盐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淑芳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429-1433
研究外源GA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0和75mmol·L-1NaCl处理可促进种子萌发,浓度为100mmol·L-1及以上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抑程度越严重;(2)150mmol·L-1NaCl胁迫下,添加外源GA可显著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a-淀粉酶活性;促进种子萌发,以100和150mg·L-1GA处理效果较好;(3)外源GA显著提高幼苗生物量,提高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100mg·L-1GA处理效果较好.研究表明一定范围的外源GA可缓解盐害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及盐碱环境下盐地碱蓬的萌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优势种盐地碱蓬在不同胁迫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策略,分别在不同温度、盐度、碱度以及海水原溶液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萌发实验,并且测量了其幼苗体内的Na+和K+含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积温和最低温度分别为24.57℃·d和0.62℃,最适发芽温度为20℃~35℃,在温度5℃~40℃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发芽率而且5℃~35℃下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盐地碱蓬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当盐浓度达到500 mmol·L-1时,发芽率均高于50%,并且在100%海水溶液浓度下发芽率也能达到38%,高盐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转移到淡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复萌率.盐地碱蓬幼苗体内Na+含量随盐度(NaCl溶液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K+含量在该盐度下差异不显著;幼苗体内Na+、K+含量在高碱度(200和300 mmol·L-1 NaHCO3)中均显著低于其在低碱度(100mmol·L-1NaHCO3溶液)中的含量,说明碱胁迫对幼苗生长产生了显著性影响;Na+、K+含量均随着海水溶液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广温性、高耐盐性、高盐环境中的种子高存活率以及幼苗的较强的耐盐能力是盐地碱蓬种群在黄河三角洲适应滨海盐碱湿地复杂环境的主要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50 mg·L~(-1))赤霉素(GA_3)以及清水浸种不同时间(6~36 h)、层积不同时间(5~20 d)和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5~25 min)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100~200 mg·L~(-1) GA_3处理6 h, 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且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 其中, 用150 mg·L~(-1)GA_3浸种,薄荷种子的发芽率最高(57.3%).用清水浸种6~36 h后,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浸种12 h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于10 ℃层积5~15 d后,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高于对照,发芽启动时间也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层积5~10 d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47.8%~52.4%.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超声波处理5~20 min后,薄荷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有极显著提高,其中用超声波处理10 min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68.3%.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处理10 min是打破薄荷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可显著提高薄荷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扁蓿豆和苜蓿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和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晰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Linn.)Trautv.]和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和耐盐性强弱,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和Na Cl溶液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和盐浓度对采自甘肃景泰的扁蓿豆和苜蓿品种阿尔冈金(M.varia Martin.cv."Algonquin")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降低了扁蓿豆和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0.3~-0.9 MPa和-1.5 MPa的PEG处理下苜蓿和扁蓿豆种子的相对发芽率间无显著差异,-1.2 MPa的PEG胁迫下苜蓿种子的相对发芽率显著高于扁蓿豆。-0.3~-1.2MPa的PEG胁迫下苜蓿种子的相对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扁蓿豆,其相对芽长无显著差异。Na Cl渗透势为-0.9~-1.5 MPa时,苜蓿种子的相对发芽率显著高于扁蓿豆;-0.3~-1.2 MPa的Na Cl胁迫下苜蓿种子的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扁蓿豆。通过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和相对胚芽长5项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和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苜蓿品种阿尔冈金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耐盐性均强于来自景泰的扁蓿豆。此结果和人们以往对扁蓿豆和苜蓿的认识"扁蓿豆的抗旱性和耐盐性优于苜蓿"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外源H_2O_2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抑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中优169’为材料,通过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H_2O_2对200μmol·L~(-1)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μmol·L~(-1)镉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现象,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芽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POD活性上升,SOD、APX及CAT的活性显著受到抑制。较低浓度(≤10μmol·L~(-1))H_2O_2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幼苗的根长、芽长、根鲜重和芽鲜重,提高镉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强SOD、POD和APX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镉的毒害效应。其中5μmol·L~(-1) H_2O_2浸种处理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最好。高H_2O_2浓度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逐渐减弱,当H_2O_2浓度达到50μmol·L~(-1)时,会加重镉胁迫的毒性。表明适宜浓度的H_2O_2可以提高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缓解镉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6.
入侵植物牛膝菊种子萌发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牛膝菊的种子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初生根与胚芽的长度等指标,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牛膝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经PEG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牛膝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程度增加,牛膝菊种子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初生根长和胚芽长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牛膝菊种子首次萌发时间延迟越长,当PEG浓度为20%、25%时牛膝菊种子未见萌发;本研究建立了水分胁迫PEG浓度与种子萌发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牛膝菊种子萌发的PEG浓度临界值为12.9%;经PEG浓度为20%、25%处理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恢复萌发,浸种时间相同条件下,20%PEG浓度对牛膝菊种子伤害较小,其恢复性较强,25%PEG浓度对牛膝菊种子伤害较大,其恢复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当归种子的休眠机制和提高其萌发率,本文以药用植物当归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的水浸种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3-吲哚乙酸(IAA)溶液浸种不同时间后对当归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水浸种2 min萌发率最高,为78%,是对照的2.5倍;0.05 g·L~(-1)IAA溶液浸种3 h萌发率最高,为80%,是对照的1.7倍;用30、35、40、45、50、55、60、65、70℃9个温度的水浸种1、2 min的萌发率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显著,浸种5、10 min相关性显著,浸种15 min相关性极显著;用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 g·L~(-1)10个浓度的IAA溶液浸种1、3、6、12 h的萌发率与溶液浓度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水浸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能与改变种子种皮透性有关,IAA溶液浸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能与打破休眠种子的休眠有关;60℃水浸种2 min和0.05 g·L~(-1)IAA溶液浸种3 h均可显著提高当归种子的萌发率;IAA溶液为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多使用水浸种法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为材料,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浸种处理,研究了GA3对混合盐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v)、发芽指数(Gi)以及根毛区宽度和胚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下,小白菜各发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GA,处理后,各指标均显著提高,且随外源GA3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GA3浓度达80mg/L时,各发芽指标达到峰值,说明80mg/LGA3可使混合盐胁迫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达到最佳。同时外源GA3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种子a-淀粉酶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不同黄瓜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盐境下发芽,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随着NaCl胁迫浓度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幼胚一级侧根数比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在供试的14个黄瓜品种中,不同黄瓜品种种子萌发受盐胁迫抑制的程度不同,其中耐盐品种有中农12号和津春5号,新秀2号和津优1号为不耐盐品种,其他为耐盐性中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检测NaCl、Na2SO4,Na2CO3和3种盐的混合盐对夏至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轴生长以及解除盐胁迫后的这些生理指标变化的结果表明,随着Na2CO3和混合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夏至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胚轴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25~50mmol·L^-1)NaCl和(4-10mmol·L^-1)Na2SO4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200mmol·L^-1)NaCl和(150mmol·L^-1)Na2SO4抑制种子萌发;Na2CO3和混合盐溶液对夏至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胁迫解除后,夏至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原盐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除75mmol·L^-1Na2CO3处理的以外,其它处理的胚根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中性盐处理的胚轴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