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互花米草、狐米草和大绳草的表皮均由长细胞、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盐腺和气孔器组成。它们成纵行交互排列。盐腺的结构与大米草相似,但三个种的盐腺和气孔器的数目不同,尤其以大绳草最多。它们的内部结构是由气道、不同大小的维管束、基本组织以及厚壁组织组成。然而,维管束的数目及厚壁组织的发育各不相同。狐米草和大绳草有高度木质化的厚壁组织细胞,而互花米草的厚壁组织木质化较弱。大绳草的维管束多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2.
二色补血草叶片泌盐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二色补血草盐泉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色补血草叶下表皮具有花型盐腺,这些盐腺是由基细胞和帽细胞构成,植物体靠盐腺的泌盐孔和基细胞破碎释盐,表明二色补血草具有演化较高级的双重泌盐结构,是二色补血草能在盐碱地生长而不受盐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叶表皮离析、扫描电镜以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烟台补血草[ Limonium franchetii( Debx.) Kuntze]叶片盐腺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烟台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均有盐腺分布,上、下表皮的盐腺密度分别为7.57和8.09 mm-2,同一时期叶片上表皮盐腺密度略小于下表皮.烟台补血草的成熟盐腺是由20个细胞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个分泌细胞外侧均伴有1个长方形的毗邻细胞,再向外依次包围着4个内杯状细胞和4个外杯状细胞,靠近叶肉细胞处还有4个收集细胞,收集细胞与盐腺的其他细胞同源;在4个分泌细胞顶端的角质层中央各有1个小孔,称为泌盐孔.烟台补血草盐腺发育过程依次经历原表皮细胞期、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和20细胞期6个阶段,由1个单独的原表皮细胞发育而成,发育过程中细胞均进行垂周分裂;另外,同一时期的叶片存在盐腺发育不同步的现象.根据观察结果推测烟台补血草主要通过泌盐孔L向外泌盐.  相似文献   

4.
中华补血草盐腺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表皮印痕、扫描电镜以及石蜡切片法对中华补血草的叶片进行解剖研究,观察其成熟盐腺的结构、盐腺的发育与盐腺的密度。结果表明:(1)上表皮的盐腺密度比下表皮的略小。(2)成熟的盐腺由20个细胞构成,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一个分泌细胞外侧又伴有一个长方形的毗邻细胞;向外由2层杯状细胞包围,每一层分别有4个杯状细胞,使盐腺呈近似圆形;盐腺内部靠近叶肉细胞处有4个收集细胞;中央4个分泌细胞顶端的角质层各有一小孔,是盐分泌出的通道。(3)中华补血草盐腺是由一个单独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分别经历单细胞时期、2细胞时期、4细胞时期、8细胞时期、16细胞时期和20细胞时期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5.
四种补血草属植物叶片泌盐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周玲玲  刘萍  陆嘉惠 《植物研究》2006,26(6):667-671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4种补血草属植物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Kuntze)、耳叶补血草(Limoniu otolepis (Schrenk) Kuntze)、繁枝补血草(Limonium myrianthum (Schrenk) Kuntze)和簇枝补血草(Limonium auream)的叶表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植物微形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的上下表皮都分布有盐腺,且上表皮的盐腺密度大于下表皮,盐腺的基本结构相同,多由20个细胞构成,其中4个分泌细胞顶端的角质层中央有一小孔,植物体靠盐腺的泌盐孔泌盐。但4种植物在盐腺的密度、盐腺的大小、盐腺与周围表皮细胞的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植物在对盐碱生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促使其强烈地分化出泌盐结构,因而,具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黄花补血草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叶片营养器官中盐腺的分布、密度、结构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有大量的盐腺分布,且下表皮的盐腺密度比上表皮的多,盐腺周围有7~9个表皮细胞呈辐射状排列;盐腺的成熟结构由12个细胞构成,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个分泌细胞都有一个明显的分泌孔,是盐分泌出的通道;分泌细胞外侧伴有4个弧形的毗邻细胞围成一圈;盐腺内部靠近叶肉细胞处有4个收集细胞。研究认为,黄花补血草盐腺由一个表皮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分别经历单细胞时期、2细胞时期、4细胞时期、8细胞时期和12细胞时期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7.
新疆2种盐生补血草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玲玲  刘萍  王军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6):1127-1133
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生长在新疆盐渍环境中的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Willd.) Kuntze]和耳叶补血草[Limoniumotolepis(Schrenk) Kuntze]的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2种补血草属典型泌盐植物,茎和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多细胞组成的盐腺;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还被有厚的角质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与表皮细胞平齐,为不等型气孔;其中大叶补血草为异面叶,而耳叶补血草为等面叶.2种补血草茎中都散生有多轮维管束;大叶补血草根中还有大量通气组织等.研究结果表明,2种补血草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 ,由 2~ 7层细胞构成 ,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 ,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 ,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 ,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 ,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 ,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 ,并常向表皮突起 ,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 ,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 ,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图版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由2~7层细胞构成,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并常向表皮突起,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野大豆盐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3个省的盐生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为材料,在沙基培养、溶液培养和大田种植3种种植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盐处理,观测了茎叶表面附着物的形态分布和腺毛的超微结构,测定了叶片腺毛分泌物中和叶片组织内部Na^ 和Cl^-的含量变化,并对腺毛的3个细胞以及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内的Na^ 相对含量变化进行了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发现:盐生野大豆茎叶表皮上生长的附着物中只有表皮毛和腺毛,腺毛的形态类似于禾本科植物中的一些盐腺,叶片上的腺毛均生长在叶脉上;腺毛细胞内部结构具有一般盐腺的特点,如有大液泡,稠密的细胞质,大量的线粒体、叶绿体、胞间连丝以及较厚的细胞壁等。通过测定在无盐对照、盐处理和盐处理加盐腺泌盐抑制剂条件下盐生野大豆叶片腺毛分泌物中和叶片组织内部的Na^ 和Cl^-含量,结果显示,盐生野大豆腺毛具有泌盐功能,加入泌盐抑制剂后,其泌盐作用停止;腺毛的3个细胞以及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内的Na^ 在不同的盐浓度下的微区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盐生野大豆叶片的腺毛细胞有较强的积累Na^ 的能力。综合分析认为,盐生野生大豆的腺毛就是具有泌盐功能的盐腺,没有发现其他类型的盐腺。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野大豆盐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3个省的盐生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为材料,在沙基培养、溶液培养和大田种植3种种植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盐处理,观测了茎叶表面附着物的形态分布和腺毛的超微结构,测定了叶片腺毛分泌物中和叶片组织内部Na+和Cl-的含量变化,并对腺毛的3个细胞以及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内的Na+相对含量变化进行了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发现:盐生野大豆茎叶表皮上生长的附着物中只有表皮毛和腺毛,腺毛的形态类似于禾本科植物中的一些盐腺,叶片上的腺毛均生长在叶脉上;腺毛细胞内部结构具有一般盐腺的特点,如有大液泡,稠密的细胞质,大量的线粒体、叶绿体、胞间连丝以及较厚的细胞壁等.通过测定在无盐对照、盐处理和盐处理加盐腺泌盐抑制剂条件下盐生野大豆叶片腺毛分泌物中和叶片组织内部的Na+和Cl-含量,结果显示,盐生野大豆腺毛具有泌盐功能,加入泌盐抑制剂后,其泌盐作用停止;腺毛的3个细胞以及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内的Na+在不同的盐浓度下的微区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盐生野大豆叶片的腺毛细胞有较强的积累Na+的能力.综合分析认为,盐生野生大豆的腺毛就是具有泌盐功能的盐腺,没有发现其他类型的盐腺.  相似文献   

12.
叶表皮及种皮特征在黄精族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黄精族trib.Polygonateae 7属79种以及相关类群12属15种 的叶下表皮形态及种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广义黄精族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和种皮形态可分别 分为4种类型和6种类型。在黄精族中,鹿药属Smilacina和黄精属Polygonatum的叶表皮和种皮特征在 属内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据此可将黄精属植物分为两类:第一类多表现为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其垂周壁为波曲形或无皱褶但弯曲,种皮表面浅穴状;另一类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方形或菱形,其垂周壁 直或无皱褶但弯曲,种皮表面具脊状突起或网状结构。其中,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无皱褶但弯曲为过渡 类型,在两类植物中均有表现。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竹根七属Disporopsis和黄精属的互叶类以及鹿药属 同具有波状垂周壁的叶表皮细胞和穴型种皮。舞鹤草属Maianthemum和鹿药属的S.stellata,S.trifolia 等的种皮特征相似。万寿竹属Disporum的叶表皮特征在属内表现得相当一致,但种皮特征在东亚分布 的种和北美分布的种之间区别明显。扭柄花属Streptopus叶表皮和种皮特征在属内没有分化。卵叶扭 柄花S.ovalis的叶表皮和种皮特征与属内其它种之间没有区别,确证了它在本属中的位置。扭柄花属、 万寿竹属、七筋菇属Clintonia与黄精族其它类群差别较大,但前两者与Uvulariaceae科的油点草属Tricyr- tis和细钟花属Uvudaria较为接近,从而支持了Dahlgren将其移至Uvulariaceae的观点。而在与外类群的关系中,铃兰族的铃兰属Convallaria与黄精族具相近的叶表皮和种皮特征。  相似文献   

13.
獐茅盐腺形态结构及其泌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獐茅盐腺为典型的双细胞结构,主要分布在叶脉附近,这样有利于它快速收集来自根部的盐离子。同时,X-ray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獐茅盐腺可以有效地将Na^+从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转运到基细胞,由帽细胞分泌到体外,从而降低植物体内盐分水平以适应盐渍环境。用不同盐类处理材料,獐茅对Na^+、K^+和Ca^2+的吸收和分泌均表现为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分泌量的顺序为Na^+〉K^+〉Ca^2+,并且仅仅24h内,盐分的分泌量就已经超过了叶片内的含量,结果植株体内的总离子含量水平几乎不变,说明獐茅具有较强的泌盐能力。  相似文献   

14.
香溪耳羽叶表皮构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上表皮较厚,无气孔器,无乳状突起和毛状体基。表皮细胞较规则,矩形,可分为脉路和脉间带。下表皮略薄,具气孔器,乳突状突起密集分布。气孔带上的细胞排列不规则,脉路由2—3行略呈矩形的细胞组成。气孔合唇式,微下限,大小多变,多数整齐排列成或长或短的形状,少数散生。保卫细胞略低于副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邻近的表皮细胞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奇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 S. Chu et H. W. Yang)的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物种叶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表皮外为相邻细胞的壁突起形成的小格子,格子内具圆形突起结构,其外壁上具有条纹状纹饰;叶下表皮具有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椭圆形气孔器,下表皮细胞也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深波状,表皮外常具有梭形结构,相邻细胞的垂周壁也突起形成小格子,格子内具有圆形突起结构及条状纹饰;花粉为单粒花粉,极面观矩圆形,长、短赤道面观分别为长、短椭圆形,花粉4沟型,沟分布于4个角的位置,沟细、短且浅,花粉外壁为网状纹饰,网眼明显,网眼内具有突起的不均匀颗粒物。对该特有种的外部形态、叶表皮形态和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种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该种花较大呈黄色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该种的自然分布也表明伏牛山和秦岭大巴山脉植物区系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四种野生盐生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耐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盐生植物的解剖结构与抗盐性和抗旱性的关系,以二色补血草、草木樨,艾蒿、猪毛菜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和显微观察了植物的叶、茎、腺毛、分泌腔、气孔、表皮毛分布和结构。结果显示:猪毛菜的气孔密度低、气孔器小,表皮毛密集,叶面积小,抗旱能力最强;艾蒿的表皮毛长、浓密,气孔密度较低、气孔较小,抗旱性较强;二色补血草表皮毛短、密集,但气孔密度较高、气孔器较大,抗旱性较差;草木樨表皮毛短、稀疏,气孔密度较高、气孔也较大,抗旱性最差;二色补血草有发达的内分泌和外分泌组织,根系吸收的大量盐份积累在分泌腔中,并通过盐腺排出叶片,是排盐植物,耐盐性强;猪毛菜具有发达的内分泌组织,有大量分泌腔,且有粘液细胞和大量薄壁细胞,是耐盐植物,耐盐性强;草木樨具有较多的盐腺,是泌盐植物,耐盐性较强;艾蒿无盐腺等分泌组织。猪毛菜可以作为盐碱地"生物脱盐器"。  相似文献   

17.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表皮形态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Lour.)和阔叶土麦冬(L.platyphylla Wanget Tang)叶表皮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和角质层内表面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孔主要分布于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为76.4、114.3和99.8个·mm^-2;仅阔叶土麦冬叶片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3种植物的气孔器均不具有副卫细胞,并在叶脉间形成纵向气孔带。表皮细胞长方形,气孔带与非气孔带处表皮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差异较明显。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具明显瘤状突起,导致气孔下陷;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呈波浪状突起,使气孔相对下陷;阔叶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基本无突起,气孔不下陷。3种植物的叶表皮均有发达的角质层和丰富的蜡质,且蜡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带处。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它们所具有的喜阳、耐阴和耐旱等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大凉疣螈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的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其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结构相同.皮肤表面粗糙,表皮角质化程度较高.表皮与真皮相接处毛细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常向表皮突起,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背部毛细血管密度大于腹部.皮肤中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疏松层浅表.真皮中有丰富的皮肤腺:粘液腺体积较小,分布遍及全身,腹侧密度较大;颗粒腺体积较粘液腺大,主要分布在耳区、体背两侧及尾背侧,形成耳后腺、背嵴、尾部颗粒腺区等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新疆四种补血草属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玲  宋晓丽 《广西植物》2007,27(4):537-542
利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补血草属4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的结构适应特征,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面有厚的角质层;气孔类型均为不等型,气孔位置为平置或略微下陷;上下表皮还具有多细胞构成的盐腺;栅栏组织发达,多为等面叶;存在粘液细胞和单宁细胞;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都不发达等。(2)不同种间有不同的结构适应特征,如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垂周壁饰样,气孔密度,盐腺密度,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等。通过叶的结构特征反映出盐生植物与旱生植物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盐生植物星星草叶表皮具有泌盐功能的蜡质层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利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了星星草 (Puccinellia tenuiflora)的叶表皮及其与生境高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叶表皮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 ,下表皮气孔器多于上表皮 ,且常下陷 ,表皮具表皮毛。表皮细胞外存在丰富的蜡质纹饰和蜡质颗粒 ,这些蜡质包含盐离子 ,具有泌盐的功能。这些特征表明星星草受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 ,而演化出具有泌盐功能的蜡质层来适应所生长的高盐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