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七总皂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途径。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三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近几年三七皂苷在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形细胞活化、促进肝星形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促使其降解等方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同时也阐述了三七总皂苷在抗肝纤维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病理是可逆的,只要在肝纤维化阶段进行合理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逆转肝纤维化进程,进而缓解乃至治愈肝纤维化的目的。因此,能否终止肝纤维化的进展甚或逆转至正常,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目前,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具有潜在的优势,疗效优于西医,其实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晚期的组织学改变 ,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无序化为特征 ,因此又称肝纤维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 ,从而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主要起到阻止纤维化发展、刺激肝细胞分裂和肝组织结构重建三方面的作用。目前 ,常用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缺陷病毒 (如腺病毒 )转入特定的细胞因子和酶 (如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的基因 ,通过靶细胞表达这些因子作用于受损的肝脏 ,达到延缓和治愈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斑马鱼因胚胎光学透明、发育快以及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和鳃渗入体内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肝疾病的相关研究。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许多慢性肝病均可引起HF。由于斑马鱼HF发生所涉及的信号传导机制与人类相似,目前已成功构建斑马鱼肝纤维化模型。本文论述国内外斑马鱼HF模型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筛选的现状,旨在为探索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寻找HF治疗药物及斑马鱼HF模型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细胞外基(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内过多沉积所致。ECM主要由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合成,同时它的降解受到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protease-1,TIMP-1)的调控,因此HSC及TIMP-1对肝纤维化形成至关重要。近年来针对HSC及TIMP-1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就HSC及TIMP-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损伤后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的一种修复反应。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对肝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既可深入全面地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又可为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基础研究。通过对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阐述,为肝纤维化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各种因素引起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和降解失衡,最终导致肝组织重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调节系统,参与机体血压调节、水盐代谢等平衡并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肝脏中也存在局部完整的RAS,而肝纤维化的发生与肝组织RAS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前大量研究已经证实,RAS经典轴ACE-AngⅡ-AT1R在肝纤维化中表达上调,而抑制该轴的表达可以改善肝纤维化,也有研究表明,RAS非经典轴ACE2-Ang(1-7)-MasR通过拮抗经典轴而起到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同时,RAS相关药物(经典轴抑制剂和非经典轴激动剂)显示出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巨大潜力。该文就近年来对RAS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药物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CCL2在各种肝损伤中表达上调.CCL2是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通过与其受体CCR2相互作用,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过血管内皮向炎症部位迁移.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CCL2能直接诱导肝细胞的脂肪聚集,与非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肝实质细胞分泌的CCL2能激活并募集肝星形细胞,参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形成.CCL2能介导肝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刺激肿瘤血管生成,其与肿瘤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阐述CCL2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必经阶段,却有逆转的可能性。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关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除了经典的肝纤维化通路,不断有新的通路和机制出现,包括自噬、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胆固醇代谢和表观遗传,这些都揭示了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机制。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调节性非编码RNAs,这些机制也参与调节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发生,对表观遗传和肝纤维化治疗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肝星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综述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肝星状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有关途径、机制及抗肝纤维化药物对其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具有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