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高脂饲料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致大鼠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研究酸味中药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对T2DM大鼠血糖、氧化应激、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均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五味子组显著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升高肝糖原;调节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代谢平衡,能降低T2DM大鼠肝脏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含量,升高T2DM大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糖原,从而改善肝脏糖脂代谢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酸味中药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均有改善T2DM高糖高脂状态的功效,以五味子对T2DM高糖高脂状态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以及对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8周龄,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组和T2DM+RSV组,每组6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糖饲料建立T2DM大鼠模型,T2DM+RSV组行8周RSV灌胃。3组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采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水平,ELISA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商业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取粪便DNA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结果 RSV显著增加了T2DM大鼠的体质量,降低了肝脏指数、肝酶活性(ALT和AST)、胰岛素抵抗指数和OGTT曲线下面积(AUC),并减轻T2DM大鼠的血脂异常(均P<0.05)。此外,RSV不能提高肠道微生物区系的丰度(P>0.05),但RSV可降低T2DM大鼠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比率(P<0.05)。在属水平上,RSV显著提高了T2DM大鼠Phascolarctobacterium、Streptococcus、Lachnoclostridium和Parasutterella的丰度(均P<0.05)。结论 RSV提高了T2DM大鼠肠道有益细菌的丰度,并降低了T2DM大鼠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高脂饲料+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隔日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研究该模型糖代谢、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DEX组(1mg/kg,i.p.)和高脂+DEX组(1mg/kg,i.p.),连续观察8周,每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分别于造模第2周和第8周测糖耐量,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胸腺、脾脏、肝脏等脏器重量。结果高脂饲料能加重腹腔注射DEX造成的空腹血糖升高,造模第8周空腹血糖(7.7±0.7)较空白组(6.5±0.6)显著升高。使模型动物糖耐量明显异常,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各脏器指数明显增加。结论高脂+DEX隔日腹腔注射能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这种造模方法较单纯注射DEX或单纯高脂饲养成模率高,造模周期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版纳微型猪糖、脂代谢紊乱、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STZ诱导云南版纳微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每月末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HE、PAS和苏丹Ⅳ染色观察肝脏显微结构。12个月末处死动物,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PKB mRNA和总蛋白表达及PKB丝氨酸473(PKB-Ser47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喂养12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显示高血糖、血脂障碍及胰岛素缺乏(P0.05)。肝脏脂肪病变,肝糖原合成显著减少;PKB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但PKB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高糖高脂联合STZ可诱导版纳微型猪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促进肝脏脂质蓄积,抑制糖原合成,可能与信号分子PKB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在糖代谢异常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糖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理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模型组(n=20)、2型糖尿病(T2DM)模型组(n=20)、IGT对照组(n=10)及T2DM对照组(n=10),高脂饲料喂养复制IGT大鼠模型,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2DM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 IGT大鼠及T2DM大鼠肝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IGT组和T2DM组肝组织MIF基因表达较各自对照组明升高(P0.01),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JNK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IGT组相比,T2DM组caspase-3、MIF、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JNK磷酸化水平是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MIF、caspase-3、JNK表达水平的升高及JNK磷酸化水平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中药代平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STZ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代平颗粒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给糖尿病大鼠灌胃,以二甲双胍为阳性药物对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代平颗粒高剂量组能较好的降低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修复胰岛损伤.代平颗粒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修复链脲佐菌素所致的胰岛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s及脂联素受体2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高脂对照组(FC,n=15)、高脂+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NC组给予普通饲料,FC和FT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时随机取NC组和FC组各5只做正葡萄糖高胰岛素嵌夹实验和肝组织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后,FT组给予替米沙坦5 mg/(kg·d)灌胃,NC和F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16周时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嵌夹实验技术稳态葡萄糖输注速率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检测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本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s)、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FC组肝组织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AT1R mRNA表达较NC组升高(P0.01);FT组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较FC组升高(P0.01);FT组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较FC组改善。结论替米沙坦能降低NASH大鼠的体重和肝指数,调节糖脂代谢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NASH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肥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脂代谢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大鼠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脂肪含量30%的高脂饲料饲喂雄性SD大鼠25周,观察大鼠体重、Lee’s指数、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模大鼠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酶(FAS)、激素敏感酯酶(HSL)以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结果高脂饲料饲喂6周后,DIO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显著增加;25周后肝脏脂肪异常蓄积,出现中重度脂肪肝,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肝脏中ACC、FAS和HSL表达显著增加,SREBP-1c表达水平达到正常组的2.56倍,两组间差异极其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DIO大鼠模型,通过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阐释了营养性肥胖的发生与脂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SREBP-1c,ACC,FAS和HSL参与了DIO的形成,从而初步揭示了脂代谢变化与营养性肥胖的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樱子提取液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在高糖高脂饲料喂食SD(Sprague-Dawley)大白鼠的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和金樱子治疗组(DN+RLM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和金樱子对照组(NC+RLM组)。检测金樱子提取液对各组大鼠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GHb)、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和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肾脏结构的影响。结果:与DN大鼠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经金樱子提取液治疗后,大鼠FBG、GHb水平、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量、肾脏指数明显降低,血脂紊乱、肾功能损害以及DN肾脏病理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金樱子提取液可明显降低DN大鼠血糖,改善DN大鼠血脂、肾功能紊乱及肾脏病理变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运动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模型,为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SPF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32只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周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缓冲液,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正常大鼠和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ME组)。运动组采用改进的Ploug训练方案,60min/d,每周训练6 d,共训练8周。分别在高脂饲料喂养7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造模后基线时间和运动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运动8周末眶后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7周高糖高脂喂养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FBG、FINS和HOMA-IR含量显著升高。(2)8周运动干预后,DM组和DME组FINS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CE组,FBG和HOMA-IR显著高于C组和CE组;DME组FINS水平显著高于DM组,FBG和HOMA-IR显著低于DM组。DM组和DME组体重显著低于C组和CE组;DME组与DM组、CE组与C组组间体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7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 mg/kg)成功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60 min/d共8周的游泳运动模式能够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是研究运动锻炼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镁补充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方法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糖尿病对照组喂饲高脂饲料,高、中、低剂量组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2000、1000、200 mg/kg的镁(以镁离子计)。自由饮食喂养四周,处死动物。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Ins)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比色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结果: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镁补充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 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40 mg/kg)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40,80,160 mg/kg)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4 h后取血,收集血清,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结果:干预4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FBG,TC,TG,LDL-C,ALT,AST,BUN,SCr,UA均显著升高(P<0.01),而HDL-C 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葛根素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显著增加(P<0.01),FBG,TC,TG,LDL-C,ALT,AST,BUN,SCr,UA均显著降低(P<0.01),而HDL-C显著升高(P<0.01)。结论:葛根素能够减少T2DM大鼠体重降低幅度,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可用于T2DM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周有氧运动与饮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肝chemerin及其受体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的影响及其在改善糖脂代谢中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6)和糖尿病造模组(n=44)。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的DM大鼠随机分为4组(n=6):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EDM)、改喂普通饲料的糖尿病饮食控制组(NDM)和糖尿病运动+饮食控制组(ENDM)。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中等强度跑台有氧运动,每周运动6 d。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肝chemerin、CMKLR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DM大鼠FBG和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升高的同时,肝chemerin和CMKLR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4周有氧运动和/或饮食控制显著降低EDM、NDM和ENDM组FBG和血清TC、TG、LDL的同时,显著降低这3组大鼠的肝chemerin蛋白水平,其中ENDM组降低最显著(P<0.01);NDM和ENDM组大鼠的肝CMKLR1蛋白水平升高(P<0.01)。结论:4周有氧运动和/或饮食控制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chemerin蛋白水平、增加CMKLR1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丘脑注射OXR-1选择性受体拮抗剂ACT-335827对肥胖大鼠代谢的效果。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采用CODA 8通道高通量非侵入性血压系统(EMKA)测量血压;所有脂类都使用商品酶试剂盒和TOSHIBA-40FR全自动分析仪测量;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肥胖大鼠出现代谢紊乱后,给予ACT-335827处理,检测大鼠体重、血压、脂肪、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NEFA)、瘦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的变化。结果:与普通饮食组相比,经过10周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给予ACT-335827处理后,普通大鼠的体重、血压、脂肪含量、脂代谢等均无明显变化;与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加生理盐水处理组大鼠比较,高脂饮食加ACT-335827处理组肥胖大鼠的体重显著下降(P0.05),腹部和附睾脂肪含量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瘦素水平下降(P0.05),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也显著降低(P0.05),但血压、肠系膜脂肪和肩胛棕色脂肪、高密度脂蛋白和NEF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CT-335827对肥胖大鼠的代谢紊乱具有改善作用,对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秋茄枝乙醇提取物(EEK)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联合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大鼠分为为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二甲双胍组、EEK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和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EEK剂量的增加,大鼠肝脏和胰岛组织的病理损伤逐步减轻。结论:EEK有助于修复STZ诱导的T2DM大鼠受损的肝脏和胰岛组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的芪桑降糖方(Q-S,1.0 g/kg和0.5 g/kg)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Q-S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糖原磷酸化酶(GP)、丙二醛(MDA)及糖化血清蛋白(GSP)含量(P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糖原合成酶(GS)活性(P0.05,P0.01)。这些结果表明,Q-S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其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37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动态检测空腹血糖(FBG)变化,检测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狗肝菜多糖(DCP)对高脂饮食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CP剂量组(100、200 mg/kg),每组10只;从第9周开始,DCP剂量组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6周,处死,收集血样和肝脏。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及肝脏中TG和肝糖原含量;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沉积状况;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SREBP-1 mRNA、AMPK mRNA水平。结果显示,DCP(100和200 mg/kg)剂量组能显著下调TC、TG、LDL-C、FBG、FINS、AGE-P和HbA1c含量和HOMA-IR,上调HDL-C和肝糖原含量,减少脂肪沉积物,同时明显上调p-AMPK水平,抑制肝组织SREBP-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DCP调节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SREBP-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初重(6.20±0.01) 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为研究对象, 分别投喂高糖低脂(HCLL, 45%糖和2%脂)、中糖中脂(MCML, 30%糖和8%脂)和低糖高脂(LCHL, 15%糖和14%脂)的3种等氮饲料56d, 以探究饲料不同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鱼体生化组成、营养沉积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摄食率无显著性影响。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升高, 团头鲂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提高。高糖低脂饲料未造成肝脏糖原或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沉积, 且各饲料组间肝体比、脏体比及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鱼体生化组成无显著性影响, 但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增加, 团头鲂蛋白沉积率升高, 脂肪沉积率降低。另外, 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低糖高脂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表明肝脏将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以维持肝脏脂稳态。研究结果表明, 团头鲂对饲料脂利用优于糖类, 且具有较好地应答饲料糖和脂水平的代谢机制, 研究结果可为团头鲂的饲料配方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普通饲料喂养+缓冲液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缓冲液(H.E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5mg/kg链尿佐菌素组(H.E+3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4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55 mg/kg STZ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6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诱导胰岛素抵抗,继之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常规饮食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各组大鼠出现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STZ注射,H.E+45 mg/kg STZ组成模率最高且无自愈现象。结论:通过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 mg/kg为STZ理想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