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会阴部褐色斑片1年,臀、背、面部褐色斑片6个月”于2005年4月就诊。患者1年前在股内侧出现淡红色斑片,上覆少量鳞屑,伴瘙痒。皮损不断向周围蔓延至会阴部,颜色渐由红转暗。半年前臀部、上背部出现2处同样斑片,并在面部出现对称的淡褐色斑片。红色斑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反复褶皱部位红斑伴鳞屑、脓疱伴痒3年"于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双侧腋下、腹股沟、臀间沟不规则红斑,红斑上覆鳞屑,部分有脓疱,皮损逐渐增多,瘙痒明显,患者未予重视,曾在外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侧红斑伴痒2个月余。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治不详。红斑逐渐增厚变硬,范围扩大,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结节、鳞屑伴少许散在脓疱。患儿自诉轻度瘙痒及明显疼痛。体检: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侧可见范围约13cm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学生。因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1个月余,加重2周来我科门诊就诊。患儿1周前曾在外院查见"念珠菌"(未鉴定至种),尿常规示白细胞(+++),接受"头孢类"抗生素静滴治疗3 d后效欠佳。患儿,身高150 cm,体重60 kg,平素体健,活动后多汗。平时在校寄宿,周末与家长同住。否认性接触史,否认糖尿病史及其他遗传病史。其母亲既往有类似外阴阴道炎病史,目前无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右侧腰、腹部,右上肢,右背部红斑、鳞屑、瘙痒3个月余,于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就诊4个月前右侧腰部开始出现红斑,渐向周围扩大,并出现鳞屑,瘙痒明显:自认为患“湿疹”,外用“皮炎平,艾洛松、尤卓尔”等药物治疗每次使用上述药物后红斑消退,停药后皮损再次出现,并向周围扩展。2个月前于右上肢出现红斑、鳞屑、瘙痒,并且扩大,20余d前又于背部出现类似皮损。  相似文献   

6.
饲养遗弃猫致泛发性体癣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癣常经密切接触传染而获得,泛发性体癣目前已较少见。作者见到1例由于饲养宠物猫而导致急性泛发性体癣,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面、腹、臀部及双下肢红斑、丘疹伴瘙痒2周就诊。2周前患者腹部出现红斑、丘疹,呈环状排列,渐向外扩展,中间有愈合趋势。皮疹始于腹部皮肤,渐及胸背部、面颈及四肢皮肤,伴剧烈瘙痒。自行外涂“激素”制剂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皮损面积扩大。既往无足癣,发病前2周曾喂养邻居赠送的宠物猫,该猫体表有丘疹,邻居在饲养过程中曾出现皮疹(具体不详)。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  相似文献   

7.
正1 临床资料患儿,女,4岁,因头皮发疹、脱发4个月余,伴瘙痒、疼痛,至本院门诊就诊。患儿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发疹前曾与犬类亲密接触。一般情况可,无发热,无局部淋巴结肿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近前额可见一约3 cm×3 cm大小圆形红斑基础上散在毛囊性丘脓疱疹及脓疱,基底炎性浸润,局部融合成脓肿,破溃结痂(见图1)。毛发松动易拔出,压之疼痛。实验室检查取皮损处断发及脓液,一部分用荧光染色后涂片做真菌镜检,镜  相似文献   

8.
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幼儿鼻孔周围体癣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1例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发生在幼儿双侧鼻孔周围及上唇部的体癣。患儿4岁,因“鼻唇部红斑、鳞屑、伴瘙痒10余日”就诊。取皮屑镜检见真菌菌丝及毳毛内孢子,培养见棒形分隔大分生孢子、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阳性、毛发穿孔试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伊曲康唑胶囊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6d后红斑瘙痒明显减轻,34d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艾滋病并发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双侧乳房周围及阴囊、股部皮肤的体、股癣患者,男,41岁,双侧乳房周围及阴囊、双侧股部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真菌学检查为:红色毛癣菌。外涂阿莫罗芬乳膏治愈。患者在1个月前血液化验检查确诊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农民。"反复咳嗽3个月余"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少许白痰,轻微胸闷,无盗汗,症状持续,间断口服多种止咳药物、抗生素等治疗无效,遂来我院进一步就诊。患病以来体重、睡眠、大小便无异常。既往高血压5年余,规律口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平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无殊。入院体格检查:T36.8℃,P96次/min,R20次/min,BP141/85mmHg。左上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无啰音,心、腹、四肢(-)。入院后查胸部CT提示左上肺片状密度增高影(见图1),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TB-Ab(-),ESR:8.00mm/h,CRP:2.10mg/L,血液总IgE正常。痰真菌涂片(-),痰细菌培养(-),痰脱落细胞(-),反复24h痰查抗酸杆菌(-)。  相似文献   

11.
报道3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皮肤癣病.例1表现为阴囊红色斑片,上覆白色斑点状痂屑,刮去痂屑后见湿润的基底面,患者父亲有同样病变,父子穿用同一件内裤,其父与家猫有密切接触.例2患儿左面部擦伤后局部出现钱币大小红斑,中央为白色痂皮,边缘有渗出伴痒.例3患儿右面部出现钱币大小、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有散在的丘疹及少许鳞屑伴痒,偶有家猫接触.3例患者均平素体健.取皮损表面组织直接镜检均发现大量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诊断为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皮肤感染.3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1~2周后痊愈,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其右侧腰部出现一黄豆大暗红色结节,触之较硬,表面逐渐出现结痂,无糜烂、渗液,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大,并在左右两侧腰部又相继出现多个类似结节,结节破溃并渗出脓液,伴轻微痒、痛.在外院行皮肤活检,拟诊“疣状皮肤结核”,抗酸染色阴性.于2011年1月10日来我科就诊.自发病以来无发热、胸腹疼痛及关节疼痛等不适.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外伤史.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腰部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暗红色结节,黄豆至蚕豆大,界清,质稍硬,表面有少许鳞屑,部分破溃并可挤出脓液(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报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隐球菌脑膜炎1例。患者女性,49岁,间歇性头痛、低热,伴视力、听力进行性下降3个月余,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行抗结核治疗1个月余。3d前患者体温骤升至39.4℃,伴剧烈头痛,呕吐。脑脊液真菌培养为隐球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1∶80。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经抗真菌治疗半年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脑脊液病原学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14.
宾为胜 《蛇志》2010,22(2):113-113
我院使用化瘀镇痛胶囊(本院自制)治疗男性乳腺异常增生症55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性乳腺异常增生症患者,年龄7~65岁.平均41岁;病程1周~2年3个月,平均10.5个月。55例患者均有单侧和双侧乳房增大,伴有胀痛或触痛,乳晕下可扪及盘状肿块样的增生乳腺组织。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由万博节皮菌Arthroderma vanbreuseghemii导致的面癣。患者女,9岁,面部大片红斑肿胀脱屑伴瘙痒7个月,被误诊为"多型红斑",口服激素3周,停药后皮损面积迅速扩大,伴鳞屑瘙痒。2015年4月21日就诊于我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培养和PCR结果为万博节皮菌。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个月后痊愈。  相似文献   

16.
报道2例少见的女童单次接触宠物猫致头皮脓癣,女童再传染给妊娠母亲致体癣的病例。女童因枕部头皮多发脓肿12d就诊,妊娠母亲因右腰部孤立性红斑伴瘙痒2d就诊。皮损经真菌镜检、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测序均鉴定为犬小孢子菌。女童经内服特比萘芬和强的松联合外用酮康唑洗剂6周后治愈,母亲经外用酮康唑洗剂和联苯卞唑乳膏3周后治愈。  相似文献   

17.
难辨认癣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农民,左前臂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4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红斑,红斑上有针尖至粟粒状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随即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诊断不详,口服、外搽多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疗效欠佳,皮损未见消退,红斑逐渐扩大,丘疹、水疱逐渐增多,变大,瘙痒症状加重。近两周双足相继出现少量红斑、脱屑,自觉瘙痒。遂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18.
报道儿童脓癣1例。患儿男,5岁,头部左后侧圆形脓肿破溃结痂伴瘙痒疼痛半个月余。取断发及脓液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阳性,做小培养确定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经综合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9.
报道阴囊花斑糠疹1例,表现为阴囊散在小片状淡红斑、覆细小鳞屑、伴瘙痒。皮屑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确定为花斑糠疹,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56例采用乳晕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42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的切口小,患者对瘢痕不接受率为5.4%,术后的随访6个月,乳房形态外观正常,无乳房变性乳晕着色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对瘢痕不接受率为81.0%(P<0.05).结论: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瘢痕不易发现,术后不影响患者审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