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神经节苷脂对细胞信号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节苷脂对细胞信号传递的影响唐向东,佟振清,杨文俊(第一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广州510515)关键词神经节苷脂,信号传递神经节苷脂是由唾液酸和己糖苷组成的一组鞘糖脂类,主要包括含单唾液酸的GM(GM1a,GM1b,GM2,GM3)、含二唾液酸的GD...  相似文献   

2.
产唾液酸酶微生物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的神经节苷脂为唯一C源,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多唾液酸神经节苷脂为底物,转化生成GM1的产唾液酸酶微生物,经鉴定为溶黄嘌呤厄菌(Oerskovia xanthineolytica)。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溶黄嘌呤厄菌产生唾液酸酶的条件进行优化,酶活提高了4.89倍。利用优化后培养条件,以神经节苷脂混合体为底物,经过微生物生物转化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的含量从10%提高到83.7%。  相似文献   

3.
李振兴  谭万寿  周斌  金铃  颜勇华 《生物磁学》2011,(16):3149-315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疗程30d,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B超膀胱残余尿量症状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0%、50.0%、60.0%,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疗程30d,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B超膀胱残余尿量症状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0%、50.0%、60.0%,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鞘糖脂,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本课题主要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14月龄,体重300-4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n=10):假手术组(s组)、CPB组和GM-1组。采用右颈静脉腔房引流,右颈动脉灌注法建立大鼠CPB模型。CPB组和GM-1组行CPB1h,其中CPB组转流液中加入GM-120mg/kg,GM-1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3h和s组机械通气结束后3h时,断头取左侧脑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调亡情况。结果:电镜下CPB组海马可见异染色质明显边集、凝聚,线粒体嵴减少或空泡变性,细胞器消失等不可逆性的损伤改变;GM-1组神经元细胞核圆形,线粒体嵴少量减少,细胞器仍可见。与S组比较,CPB组和GM-1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严重,且凋亡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与CPB组相比,GM-I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且凋亡神经元有所减少(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以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为标志的脑损伤,GM-1可减轻CPB诱发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到2018年3月接诊的90例脑梗塞患者,依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yl tetrahexose ganglioside, GM1)治疗。据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6.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血清LPO、MDA、NO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实验组血清SOD水平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LPO、MDA、NO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GM1能提高脑梗塞的疗效,可能与有效提高血清SOD水平及降低LPO、MDA、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n=42)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与神经节苷脂钠组,每组14只小鼠。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kg氟西汀与10 mg/kg神经节苷脂钠、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持续28 d。结果: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7 d、14 d、28 d的逃避潜伏期、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低于模型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28 d的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BCL2-Associated X(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脑卒中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应用能促进恢复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抑制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降低脑卒中面积。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和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显著,有利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缺氧小鼠脑中神经节苷脂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缺氧和缺氧后的再灌注常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改变.通过小鼠重复缺氧后,观察其脑组织中的神经节苷脂和单胺类递质水平变化情况,发现重复缺氧时,随着缺氧次数的增加,a.神经节苷脂水平(以唾液酸含量表示)非常明显地持续下降(P<0.01),其中GM1与GD1b相对组分百分比值下降尤为突出(GM1:P<0.05,GD1b:P<0.01); b.单胺类神经递质中NE和DOPA水平下降,DA和HIAA水平升高(P<0.01).结果提示脑组织经重复缺氧后,中枢神经组织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结果可能影响到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重摄取和贮存的全过程;据此推测脑组织缺氧时神经节苷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变时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作用及有关离子机制,并探讨一氧化氮在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给予灌流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观察硝普钠诱导的神经元膜反应。结果:大部分神经元对硝普钠敏感(79/102,77.45%),滴加硝普钠(10~100mmol/L)后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反应,剩余神经元没有反应。硝普钠(100mmol/L)可使神经元膜电导由(21.06±1.94)nS增加到(23.08±0.92)nS。L-NAME(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1mmol/L)、CdCl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0.1mmol/L)、无Na^+平衡盐液对硝普钠引起超极化反应无明显影响。四乙基碘化铵(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10mmol/L)明显抑制硝普钠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硝普钠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可引起浓度依赖的超极化反应,且此超极化反应是钾电导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镇静、给予氨甲环酸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治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德国拜尔公司)持续微泵静脉注射20 mg·d-1,连用14 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qid,至第21天,根据监测血压调整剂量。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脑血管发病情况、CT评价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3.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脑血管痉挛4例,占8.7%;对照组发生脑血管痉挛26例,占56.5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显著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对脑血管再出血具有积极防治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湘辉  胡萌  谭胜平  曾六旺 《生物磁学》2011,(15):2938-2941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应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奥扎格雷钠,对比分析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Barthel指数(B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A2和PGI2含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89%、91.11%,优于对照组17.07%的基本治疗愈率和80.49%的总有效率(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患者NHSS评分明显下降,而BI评分明显升高(P〈0.01或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3)治疗后,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其中治疗组血小板凝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液粘稠度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④经过治疗,两组血浆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上升,TXA2/PGI2比值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减轻脑细胞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古平  代静澜  牟海刚  杨超  杨坤 《生物磁学》2011,(14):2737-2739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V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连用2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9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全身情况评估以及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对照A组30例予以玻璃酸钠20mg关节腔内注射,观察A组30例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患处照射,平均时间(19±4.5)min,照射距离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宜。观察B组30例在观察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三组均以15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B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较观察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2)治疗后三组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中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疗效肯定,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科学良好的康复护理干预是促进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Nmss评分为5.63±3.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4.75,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为50.62±1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5±12.16,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l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建忠  欧柏青  骆扬平 《生物磁学》2009,(13):2511-25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及vW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与辛伐他汀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LDL-C、HDL-C、TC、TG与vWF等因子水平的变化。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治疗组中患者的hs-CRP、TC与vWF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辛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LDL-C、TC、TG与vWF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HDL-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辛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LDL-C、TG与vWF的的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腔镜手术(hysteroscope operation,HO)对剖宫产瘢痕缺陷(Cesarean scar defect,CSD)所致月经异常(abnormal menstruation,AM)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CSD所致AM病患进行观察,以数字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给予HO治疗,对照组(100例)实施保守疗法。比较两组病患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流血量以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月经持续时间为(6.65±1.18)d,月经流血量为(63.24±10.49)mL,较对照组的(8.63±1.08)d,(81.62±11.52)ml,明显更低;观察组显效率为72.00%(72/100),总有效率为90.00%(90/100);较对照组的51.00%(51/100),74.00%(74/100),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O治疗CSD所致AM病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与高氧吸入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氧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系统改善情况、血压波动情况、心功能变化、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72.50%,对照组为5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z=15.328,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SBP、DBP、心率、心功能变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zjection Fraction,LVEF)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和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对急诊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杨国宏  张晓  王丽娜  刘乐斌 《生物磁学》2011,(16):3143-3145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予低流量吸氧、抗炎、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细辛脑、多索茶碱静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81.7%(P〈0.05),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肺部罗音减少50%以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在FEV1、FEV1/FVC、PEF、PaO2、PaCO2等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多索茶碱可以有效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