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海洋极端酶因在极端环境中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及更好的稳定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由于海洋极端微生物培养条件苛刻,难以作为工业生产菌使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常用的宿主表达极端酶基因,是开发海洋微生物酶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开发,对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和动物体内都能产生纤维素酶。微生物产纤维素酶已有较多报道,并在食品、医药、饲料、洗涤、纺织和造纸工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海洋微生物产纤维素酶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产纤维素酶海洋微生物的种群、来源及基因筛选、海洋微生物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以及纤维素酶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海洋微生物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汤伟  张军  李广善  王悦  何增国 《微生物学报》2019,59(7):1241-1252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它不仅是生命的起源,而且还孕育了各种极端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海洋极端环境中,如热液喷口、热泉、咸湖和深海层等,由于生境太过恶劣,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随着人类对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探索到那里具有丰富的菌群资源和具有潜在价值的天然生物活性产物。这些极端微生物能够适应极高温、极低温、高压、高盐、高放射性和极度酸碱性等极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能够产生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酶类及其他活性物质,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研究海洋极端微生物对探索生物多样性、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对地球生物学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β-葡萄糖苷酶是一类重要的纤维素酶,广泛的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详细介绍了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与结构,微生物、植物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情况,及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表达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糖降解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多糖分子内糖苷键断裂,使聚合度不断降低,最终产生寡糖的水解酶。地球上微生物数量庞大,其产多糖降解酶种类丰富,尤其是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因其特异性的催化活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主要类型及研究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应用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温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纤维素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酶活力及较高催化效率,在应用中能够缩短处理工艺时间,节省加热或冷却费用,且易失活,有着中高温纤维素酶无法比拟的优势。现针对微生物低温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包括菌种来源、分离鉴定、酶学性质、适冷结构及机理研究和基因工程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艳华  张利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113-114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 ,开发海洋 ,向海洋索取资源 ,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将从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海洋药物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极端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污染物等方面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洋微生物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酶(marizyme)制剂的开发将成为酶制剂工业一个较活跃的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海洋微生物是获取海洋酶的重要来源。美国一家公司已获得500种不同的海洋微生物分离物,成为筛选酶和药物的好材料,得到10种海洋生物酶如蛋白酶、琼脂糖酶和胶原酶等。海洋极端环境如海底火山口附近微生物产生的耐热酶有着开发潜力。美国研究人员从这种特殊环境火山口壁(105—113℃)找到嗜极微生物(exeemophiles),如神rolobusfUI)larii的细菌能在这种高温环境中生长繁殖,在90℃以下则不能生长;还有一种在150℃下能生存的产甲烷大古单细胞生物如Met…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源于海洋特殊环境,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展望了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耐碱性木聚糖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纸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造纸工业都受到资源、环境和效益等多方面的约束,都力求寻找能够达到节能减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及产品质量的先进生产技术.木聚糖酶及其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关注,低(无)纤维素酶活性的木聚糖酶尤其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于生物制浆、纸浆漂白、废纸二次纤维回收、废纸脱墨处理、纸浆纤维改性剂和纺织工业等,特别是其在纸浆漂白工艺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已成为各界同行的研究热点.应用于生物漂白过程中的木聚糖酶必须满足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纤维素酶伴随产生,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及耐高温性,在纸浆中具有稳定的酶活性等条件.自然界中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降解酶系比较复杂,许多会伴随纤维素酶的产生,这些酶的性质相近,不易分离纯化.此外,除了一些生长在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如嗜热菌、嗜碱菌等分泌的木聚糖酶能够满足生物漂白的要求之外,大多数来源于真菌、细菌或放线菌的木聚糖酶都需要在应用过程中调节反应条件.以上这些限制条件严重阻碍了木聚糖酶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工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Extreme halophilic enzymes in organic solvent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use of halophilic extremozymes in organic media has been limited by the lack of enzymological studies in these media. To explore the behaviour of these extremozymes in organic media,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adopted, including the dispersal of the lyophilised enzyme or the use of reverse micelles. The use of reverse micelles in maintaining high activities of halophilic extremozymes under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could open new fields of application such as the use of these enzymes as biocatalysts in organic media.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技术和方法,并展望了海洋微生物药物及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环氧化物水解酶(EH)是一类能催化外消旋环氧化物水解生成有光学活性的环氧化物和二醇的酶,应用前景广阔。自然界筛选到的微生物往往存在产酶活力低、对映体选择性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环氧化物水解酶中的应用,改善了酶的催化特性,为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条件。该文简单介绍了微生物环氧化物水解酶的催化反应机制和快速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电子传递方式阳极产电微生物分为无需中间体微生物和需中间体微生物。对阴极进行不同反应所涉及的最终电子受体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逐渐成为新型酶制剂的重要来源。多种海洋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能够产生活性酶。对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多糖酶、脂类水解酶、蛋白酶和漆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平板碘液染色法对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与信息中心(CICIM-CU)资源库中保藏的625株细菌和放线菌进行筛选,从中筛出112株具有纤维素酶产生能力的菌株,建立了一个产纤维素酶微生物资源库.对筛选得到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后发现,其中的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Paen...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李燕红  赵辅昆 《生命科学》2005,17(5):392-397
纤维素酶是糖苷水解酶的一种,它可以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简单糖,进而发酵产生乙醇,从而解决农业、再生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微生物纤维素酶的研究,随着对纤维素酶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自身不含纤维素酶”这一传统理论被推翻,动物纤维素酶成为纤维素酶研究的热点。另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等多种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获得适合工业化的高比活力的纤维素酶已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Aims: The conversion of cheap cellulosic biomass to more easily fermentable sugars requires the use of costly cellulases. We have isolated a series of marine sponge‐derived fungi and screened these for cellulolytic activity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this unique environmental niche as a source of novel cellulase activities. Methods and Results: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sponge Haliclona simulans.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se and other fungi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H. simulans showed fungi from three phyla with very few duplicate species. Cellulase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plate‐based assays using different media and sea water concentrations while extracellular cellulase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A)‐based assays. Total and specific cellulase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range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and compared to those for the cellulase overproducing mutant Hypocrea jecorina QM9414. Several of the strains assayed produced total or relative endoglucanase activities that were higher than H. jecorina, particularly at lower reaction temperatures. Conclusions: Marine sponges harbour diverse fungal species and these fungi are a good source of endoglucanase activities. Analysis of the extracellular endoglucanase activities revealed that some of the marine‐derived fungi produced high endoglucanase activities that were especially active at lower temperatures.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the Study: Marine‐derived fungi associated with coastal marine sponges are a novel source of highly active endoglucanases with significant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could be a source of novel cellulas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