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紫外线光谱扫描、清除自由基试验和光溶血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汉麻提取物进行了抗紫外评价和比较,优选出的提取部位为:汉麻(160 d)叶的95%乙醇提取物,并进一步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 h,提取1次。汉麻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0.571 g/g)。在安全性评价中,红细胞溶血试验和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的结果均表明该汉麻叶提取物无明显刺激性。此外,该提取物还具有良好的的p H、冷、热和光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抗紫外的植物功效原料应用于防晒化妆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进行原位分解试验,模拟N(NH4NO3)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0 g N·m-2·a-1)、低氮沉降(5 g N·m-2·a-1)、中氮沉降(15 g N·m-2·a-1)和高氮沉降(30 g N·m-2·a-1),研究了N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其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在夏季分解较快,明显快于其他季节.N沉降显著抑制了阔叶林凋落物的分解,抑制作用随N沉降量的增加而加强.N沉降使凋落物质量损失95%的时间与对照(4.81年)相比增加了0.53~1.88年.经过1 年的分解,中氮沉降和高氮沉降处理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N沉降显著抑制了凋落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与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呈显著正相关.N沉降抑制凋落物分解的原因可能是无机N的添加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造成了阻碍.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蔗渣木质素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pH敏感型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对其合成条件、pH敏感性、溶胀-退溶胀性能以及对牛血清蛋白的控释等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凝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对凝胶溶胀比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甲基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的温度、木质素用量。当甲基丙烯酸单体浓度为1.75 mol·L~(-1)、木质素浓度为25 g·L~(-1)、交联剂浓度为3.25×10~(-2)mol·L~(-1)、引发剂浓度为1.25×10~(-2)mol·L~(-1)、反应温度为65℃时,所得水凝胶在模拟肠液中的溶胀比最大(28.16 g·g~(-1))。与不加木质素的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相比,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比有所下降,但其敏感pH由4~5碱移至6~8。(2)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退溶胀可逆性受组成的影响较大,但相对于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对pH值的敏感响应性更强、响应速率更快,同时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溶胀平衡。(3)加入木质素可以提高水凝胶对牛血清蛋白的负载量,所试验的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样品对牛血清蛋白的最大负载量可达577 mg·g~(-1)。(4)牛血清蛋白在12 h后基本可达释放平衡;在模拟胃液中,牛血清蛋白的释放率仅10%,而在模拟肠液中释放率达92%。pH响应型蔗渣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可以作为口服型蛋白类药物的潜在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木质素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模型,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卷式聚醚砜膜对葡萄糖和木质素进行全回流模式的分离,探讨了木质素和葡萄糖浓度、操作压力、错流速率对通量、木质素和葡萄糖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通量随葡萄糖浓度和木质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随操作压力、错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木质素截留率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基本稳定在97%。葡萄糖截留率随木质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随错流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在0.8 g/L的木质素质量浓度条件下,当错流速率从0.12 m/s增加到0.17 m/s时,葡萄糖截留率从14%减小到7.3%。由此可见,在混合溶液的超滤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错流速率,能够改善木质素和葡萄糖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利用驯化和紫外处理结合驯化的手段对一株木糖发酵工业菌株的抑制物耐受性进行提升。在反复批次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含9种抑制物的混合抑制物浓度,使细胞的生长和发酵逐渐适应高浓度抑制物环境,分离突变菌株并进行评价。紫外处理结合驯化比直接驯化能更有效的提升细胞对高浓度抑制物的耐受能力;通过突变菌株分离和筛选,获得3株抑制物耐受能力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菌株,它们在抑制物浓度100%MI(甲酸1 g/L,乙酸3.5 g/L,乙酰丙酸1.5 g/L,糠醛1.5 g/L,5-羟甲基糠醛1.5g/L,丁香醛0.1 g/L,香草醛0.1 g/L,松柏醛0.025 g/L,肉桂酸0.025 g/L)条件下的木糖消耗率比出发菌株高出11.3%-23.2%。紫外诱变处理结合驯化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酿酒酵母对混合抑制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6年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研究了氮沉降对温带草原凋落物质量的影响。采集对照(0 g N·m~(-2)·a~(-1))、低氮(5 g N·m~(-2)·a~(-1))、中氮(10 g N·m-2·a-1)和高氮(15g N·m~(-2)·a~(-1))4个氮添加梯度,混合和单一两种凋落物类型,测定了凋落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模拟氮沉降降低了2种凋落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其与N素的比值;氮沉降对凋落物C含量无明显影响,降低了凋落物N、P含量以及C/N和C/P比值。由于氮沉降增加了凋落物N、P元素含量,同时降低了难分解的结构性物质含量,因此可能会对凋落物分解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高品质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沙果渣中膳食纤维的影响。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高压处理的料液比、压力和时间等条件,对优化后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功能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借助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别对其微观结构与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压力300 MPa,时间15 min,料液比1∶19.30(g/mL),该条件下沙果渣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对胆固醇吸附量、吸附葡萄糖能力分别为21.71%、7.81 g/g、8.03 g/g、7.20 mL/g、0.78 mmol/g、14.31 mg/g和8.20 mg/g,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均有了显著提高(P0.05)。扫描电镜显示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沙果渣膳食纤维样品与未经处理样品相比,呈现不规则形状,表面变得更加疏松多孔,网状及层状结构增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沙果渣膳食纤维中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8.
滇池水葫芦固液分离后的沼气发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温下,分离水葫芦为水葫芦渣和水葫芦汁,水葫芦渣与猪粪结合进行批量发酵试验,研究了产气量及原料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结果表明原料的产气率为504.04 L/g TS,甲烷含量65%,半纤维素、纤维素降低,木质素升高.对水葫芦汁厌氧发酵的产气及COD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汁的产气潜力为2.192 mL/g,COD降解率达到91.27%.  相似文献   

9.
收集国内9省、市、自治区14个烟草花叶病毒(TMV)分离物,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毒源,以同一方法,相同条件提纯并定量。以20μg/ml 为起始浓度,作10~(-1),10~(-2)、10~(-3)、10~(-4)……10~(-9)9个稀释度(设健康寄主对照),分别与适宜浓度(通过逐一测定滴度而选定的)10个 TMV 单克隆抗体(McAb)〔设多克隆抗体、正常细胞腹水(SP2/0)对照〕进行 ELISA 试验,结果从14株分离 TMV 分离物中识别到8种抗原决定簇,并将这些 TMV 分离物划分为六个抗原型。这揭示了应用 McAb 区分 TMV 株系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腐菌对木质素降解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7种霉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测试的7种霉菌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l)2013、米曲霉2014、米曲霉2015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较强,其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野外分离得到的细菌对木质素没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超声法从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提取并分离出2种针状结晶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熔点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产物分别为1,3-二羟基-4,5,8-三甲氧基酮和1-羟基-2,3,4,8-四甲氧基酮。  相似文献   

12.
李思  程伟  张富美  尚晓静  侯瑞 《菌物学报》2021,40(6):1511-1524
利用组织分离从未成熟有机蓝莓的表皮中分离出菌株G14,根据其菌落形态、ITS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鉴定菌株G14为一株烟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G14可以分泌漆酶(laccase,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3种木质素降解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活性较高的MnP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同时检测B.adustaG14所产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B.adustaG14在培养6d时MnP活性最大,最优条件为:蔗糖10g/L、pH 7、0.5mmol/L Mn2+、0.1mmol/L Zn2+,该条件下MnP活性达17.74U/L,比优化前提高了1.42倍,B.adustaG14 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均可以脱色,对刚果红和铬黑T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6d后脱色率达76%和68%。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降解物是影响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乙醇发酵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明木质素降解物对酿酒酵母的毒性,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2.1429的液体培养,测定木质素制剂及酚类化合物(香草醛、紫丁香醇和对羟基苯甲醛)对细胞的毒性,同时分析酚类化合物的联合作用类型,最后以果糖-1,6-二磷酸(FDP)为指标来分析木质素制剂及酚类化合物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制剂、紫丁香醇、对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醛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0.96、5.37、6.17和7.08 g/L。随着各酚类化合物浓度和种类的增加,它们对细胞的毒性随之增加,呈正协同作用。在培养液中,FDP浓度随各酚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各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从1.58 g/L增加到10.00 g/L时,FDP质量浓度从49.7 mg/L增加到134.4 mg/L。木质素降解物对酿酒酵母的毒性作用与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在5种N/P(1∶1、16∶1、50∶1、100∶1和200∶1)条件下适应培养14 d后藻细胞生长和色素的差异。然后将适应培养14 d的藻细胞分为3种辐射处理[可见光(P)、可见光+紫外辐射A(PA)和可见光+紫外辐射A+B(PAB)],探讨藻细胞对紫外辐射响应机制的差异。采用人工紫外灯作为光源,检测3种辐射处理60 min有效光化学效率的变化和快速荧光曲线。结果表明:当N/P为16∶1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最快,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o)的含量可达3.06×10-5和2.10×10-5μg·cell-1;提高或降低N/P都会抑制生长,生长速率与N/P之间符合一元二次方程(R20.98),而色素含量与N/P之间无此规律;经不同N/P培养14 d后,藻细胞接受3种辐射处理60 min,其光化学效率的变化符合一元指数方程(R20.97);与P处理相比,PA处理和PAB处理的光化学效率都显著下降,且光化学效率的降低程度与藻细胞光系统II D1蛋白的修复与损伤速率比值(r/k)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R20.98);紫外辐射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受到水体中N/P的影响,其规律符合一元二次方程(R20.95);N/P=16∶1时,r/k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程度和紫外辐射抑制率都最小;因此,N/P=16∶1是藻细胞耐受紫外线辐射的最佳营养盐比例,N/P可通过改变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D1蛋白的r/k来影响藻细胞对紫外线辐射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工业级木质素磺酸钠为实验对象,采用热重分析、原子吸收、多功能膜、超高效聚合物色谱等方法测定木质素磺酸盐的热性能、磺酸盐组成含量、膜分离后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中主要含有钠和钾离子,每1 g质素磺酸钠中含有钠、钾以及用SO3H-表示的磺酸根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138 mmol、0.197 mmol、2.348 mmol,即每1 g木质素磺酸钠中主要含有磺酸钠222.35 mg、磺酸钾23.64 mg,占木质素磺酸钠的24.7%。采用多功能膜分离技术分离木质素解聚产物获得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其中分子量3500到15000及15000以上的两个截留产物,主要为木质素解聚后的产物;3500到600~800以及600~800以下的截留产物,初步推断主要是半纤维素的水解糖类。  相似文献   

16.
用超声法从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提取并分离出2种针状结晶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 (EA)、核磁共振波谱 (NMR)、质谱 (MS)、红外光谱 (IR)、紫外光谱 (UV)、熔点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产物分别为1,3-二羟基-4, 5, 8-三甲氧基(口山)酮和1-羟基-2,3,4,8-四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白刺花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测定白刺花不同部位(根、茎、叶)苦参碱、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实验采用AgilentTC-C18(2)色谱柱(250×4.6 mm,5μm),以乙腈-0.09%三乙胺水溶液(4∶96,磷酸调pH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5℃。建立了白刺花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样品的相似度在0.9以上。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成分有较好的分离度,苦参碱、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6.34~101.5、6.47~103.5、8.38~100.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用该方法测得白刺花根中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204 8、1.237 1、66.147 6 mg/g;茎中分别为4.246 3、1.549 6、25.035 1 mg/g;叶中分别为9.314 8、6.947 4、1.573 4 mg/g。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白刺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化产生的树木落花量日益增加,由于落花富含养分,所以研究落花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特性,可以为落花作为施肥材料和制备生物质有机肥等农业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樱花(Cerasus sp.)、海棠(Malus spectabili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桃(Amygdalus persica)、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Ⅰ)、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Ⅱ)、含笑(Michelia figo)、紫荆(Cercis chinensis)、杏梅(Prunus mume)、银杏(Ginkgo biloba)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e)等12种树木落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落花分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粗蛋白含量以桃花和白玉兰落花中较高(251.44—274.94 mg/g)(P<0.05),木质素含量以紫荆和银杏落花中较高(47.35—49.95μg/g)(P<0.5),N含量以桃花和白玉兰落花中较高(40.23—43.99 mg/g)(P<0.5),P含量以桃花和白玉兰落花中较高(1.37—1.58 mg/g)(P<0.5),K含量以红叶李、紫叶李和白玉兰落花中较高(4.53—4.72 mg/g)(P<0.5),Cu含量以白玉兰落花中较高(22.74μg/g),Zn含量以紫叶李落花中较高(249.06μg/g)(P<0.5),Fe含量以紫荆、樱花、紫叶李、杏梅、海棠和桃花中较高(85.81—118.34μg/g)(P<0.5),Mn含量以杏梅、樱花、桃花和海棠落花中较高(24.09—25.71μg/g)(P<0.5)。(2)12种落花中,除了银杏分解稍慢(周转期1.12 a)之外,其他落花分解均较快(周转期为1.00—1.05 a)。(3)落花养分释放速率较之分解速率表现为:N在樱花、海棠、紫玉兰、红叶李、含笑和紫荆落花中呈超速释出状态,而在其他落花中呈慢速释出状态,P在白玉兰、桃花、紫叶李、紫荆和银杏落花中呈超速释出状态,而在其他落花中呈慢速释出状态,K除了在紫荆落花中呈超速释出状态之外,在其他落花中均呈慢速释出状态。(4)相关性分析表明,落花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N、P和K含量可以加快落花分解,而落花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木质素/N和N/P则导致落花分解速度减慢。研究结果将为落花的资源化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牛分枝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ngle intradermal cervical tuberculin,SICT)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特异性,采集54头SICT阳性牛的118份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14头SICT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抗酸阳性菌,占SICT阳性牛总数的25.9%(14/54)。其中,10头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分枝杆菌,占18.5%(10/54);1头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牛分枝杆菌,占1.9%(1/54)。从118份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6株抗酸阳性菌,其中12株为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2%(12/118)。12株分枝杆菌中,1株为牛分枝杆菌,其余11株为禽分枝杆菌、土地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占分枝杆菌分离株的8.3%(1/12)和91.7%(11/12)。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SICT阳性牛的牛分枝杆菌分离率较低,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可将分枝杆菌快速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检测技术引入对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牛的实验室诊断,进一步提高牛结核病检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jn219的分离纯化及其抗人巨细胞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真菌中分离纯化单峰物质,并对其抗人巨细胞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发酵获得菌丝体,通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从菌丝体中获得单峰物质,经紫外光谱、质谱分析,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通过中性红染色计算病毒滴度,跟踪其抗病毒活性。结果:分离到的单峰物质(命名为jn219)紫外吸收峰为220nm,相对分子质量为519,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50μg/mL,半数抑毒浓度(IC50)为1μg/mL,抑毒指数(TI)为50。结论:初步证实单峰物质jn219在体外具有抗人巨细胞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