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性学习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样,遵循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不仅学"知",还要学"做",即学会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举例分别阐述两种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2.
尝试生物学科的探究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香华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0-5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力立意 ,联系生产实际 ,关注社会热点 ,考察学生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1 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探究素材.把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是“伴性遗传”一节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布鲁纳探究教学模式,按照“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①现象:学生自习“色盲(道尔顿症)的发现”。课前几周布置学生调查家庭色盲遗传情况,挑出几个学生家庭的系谱,学生观察、讨论。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现象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进行“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 ,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1 教学过程1.1 课前准备 各小组学生收集相关蚂蚁知识的资料 ,增加对蚂蚁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边蚂蚁活动出没的地点 ,能知道“蚁穴”所在地则更好。1.2 各小组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由学生参考教材的要求 ,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  相似文献   

6.
李东 《生物学通报》2010,45(2):27-28
<正>《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7.
范颖 《生命世界》2009,(3):103-105
在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如果只靠教师全面讲解,将所学知识机械地重复一遍,会让学生有“炒冷饭”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会大大降低,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因此,创造性地构建复习过程,与学生活跃的思维对接,提高复习效率,应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教师要特别重视将探究性学习引入复习课,  相似文献   

8.
郑剑锋 《生物学杂志》2005,22(1):56-57,64
在初中综合科学“水的净化”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培养能力”为宗旨,进行探究性教学实验。通过营造探究氛围、自主设计实验、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形成性评价等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对于提高师生的素养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新教材试教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静尧 《生物学通报》2000,35(10):23-24
高中生物新教材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教已 3年多了。新教材应有新的教学思路相配合。我校就高中生物课改中如何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作了一些尝试。1 利用必修课中体现科学方法全过程的典型教材 ,进行完整、系统的科学方法教育1 .1 变以往知识传授为科学方法统领教学 科学方法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总结规律。教师以科学方法的基本环节统领教学过程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而且特别有助于学生完整、系统地领悟科学方法的内涵 ,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启蒙、指引作用。在新教材中 ,对于…  相似文献   

10.
探究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Schwabjj)倡导的,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应该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些是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何将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建构概念,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海珠  张先云 《生物学杂志》2002,18(5):54-54,4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灵魂。各地进行的生物学课程改革和生物学教学改革也都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 2 0 0 1年《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美国学者施瓦布指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侯伟 《生物学通报》2012,47(9):31-34
依托科学史经典实验,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设计成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诱发探究”的倡导者、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探究性教学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 ,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 ,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学习和实践活动 ,去发现规律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结构序列上 ,主要体现在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 ,从而让学生像科学…  相似文献   

14.
徐彤 《生物学通报》2009,44(5):39-4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背景下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力图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学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中都针对性地设立了许多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或资料收集等活动。然而。  相似文献   

15.
高爽 《生命世界》2009,(4):103-104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将学生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生物学通报》2004,39(10):49-5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就一个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经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曲折历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验探究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化生物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上好探究课是广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三大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探究的历史。探究性教学理论的创立者布鲁纳曾经说过:“所谓学科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思维是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进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 ,而不是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 ,其结论在科学上早有定论。之所以还要去探究、去发现 ,是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及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1 课前准备在单侧光照及均匀光照下培养的小麦、花生、豌豆的幼苗 ,琼脂块、锡箔纸、云母片、解剖刀、匀速旋转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