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atoriasp.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atoria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tRNAIle)。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序列中核苷酸差异值探讨了颤藻科属间界定的分子标准。提出了rDNA基因间隔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赤潮”或“水华”蓝藻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二种淡水微囊藻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采用PCR及序列测定的方法,对我国淡水铜绿微囊藻有毒株和另一低毒的种类惠氏微囊藻(M574)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可以作为一个精细且稳定的指标,用一微囊藻的分类和鉴定。并从分子水平提出了同囊藻与惠氏微囊藻在种系有较近缘的关系,本文首次对微落属MicrocystisrDNA基因间隔区全序列作了报道。为微囊藻属的鉴定及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latoria sp.rDNA 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latoria 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tRNAIle).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 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序列中核苷酸差异值探讨了颤藻科属间界定的分子标准.提出了rDNA 基因间隔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赤潮"或"水华"蓝藻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果蝇nasuta亚群7个分类元和外群D.immigrans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interanscribed spacer),包括5.8SrDNA和2SrDNA长约1.1kb的DNA片段序列。结果表明:D.pallidifrons、Taxon I、Taxon J享有共同的序列;D.albomicans则与D.s.neonasuta共享1个序列。序列之间存在少量的插入缺失和碱基替代。  相似文献   

5.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体外研究汉滩病毒(HTNV)S基因及其5'端表达的意义,为核蛋 白T细胞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设计2套引物,用PCR方法从PBV220-S22原核质粒中扩增出S 基因全读码框(37-1326bp)及S基因5'端(37-501bp),用TA克隆将其克隆入pcDNA3.1/V5-His-TOPO载体中,成功构建pcDNA3.1-S及pcDNA3.1-S-N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 染至Vero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成功检测到pcDNA3.1-S及pcDNA3.1-S-N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pcDNA3.1-S及pcDNA3.1-S-N真核表达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目 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有利于研究HTNV-S基因在T细胞表位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含有BHBV-1(BovineHerpesVirus-1)前早期基因的基因组片段亚克隆BICPO(BHV-1InfectedCellProteinO)的DNA序列至表达载体pSVK3,构建质粒pSV2.9。将该质粒与pBLTR-Luc共转染小牛肺细胞,检测转染细胞裂解物的荧光素酶活性,BICPO的表达产物可以显著地激活BIVLTR启动子控制下的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根据pSV2.9与含有BIVLTR不同区段缺失的质粒pD-319-Luc、pD-115-Luc、pD-52-Luc共转染小牛肺细胞的实验结果,推测BIVLTR-319位上游区的DNA序列影响BICPO基因产物对BIVLTR表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脂质转移蛋白基因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稻脂质转移蛋白(lipidtransferprotein,LTP)的cDNA(pFDRSC110)为探针,从水稻(OryzasativaL.sp.indica)“广陆矮4号”基因文库中筛选出LTP基因,完成了1.8kb长片段的序列测定。该基因编码一个12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编码区中间有一个90bp的内含子,基因的调控区除有2个TATAbox和polyA加工信号外,还存在多个回文序列和逆向重复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N端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同源性比较表明它具有典型的植物LTP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鼠OB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技术扩增大鼠OBcDNA编码区序列。PCR产物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UC19质粒。经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与文献报道的大鼠OBcDNA编码区序列一致。继之构建了pBV220rOB表达质粒并获得了O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特异表达。大鼠OB基因产物的获得为研究肥胖与某些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间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酵母K.cicerisporus基因组中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3′-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APHI)为报告基因的一套启动子探针质粒pSK-kan401、pSK-kan1105、pSK-kan1238,从酵母Kluyveromycescicerisporus基因组中克隆到8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分析出3′端DNA序列,并在酵母Kluyveromyceslactis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的mRNA表达量的比值,确定它们的功能强度,其中pSK-kan401-41和pSK-kan1105-51两个克隆的插入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功能,并证明这两个片段在酵母K.cicerisporus中也有启动子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以3′-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APHI)为报道基因的一套启动子探针质粒pSK-kan401、pSK-kan1105、pSK-kan1238,从酵母Klyveromyces cicerisporus基因组中克隆到8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分析出3′端DNA序列,并在酵母Kluyvero8mycese lactis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APDH)的mRNA表达量的比  相似文献   

12.
蝶兰胚珠发育基因的表达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蝶兰(Phalaenopsissp.)成熟胚珠的cDNA文库中获得的cDNA克隆O138的时空表达特性和序列进行了分析。Northern分子杂交结果显示出该基因的mRNA在成熟胚珠和根中大量积累,但在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胚珠和子房组织中积累水平很低。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一个编码2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0kD蛋白的开放阅读框架。O138是一个与成熟胚珠发育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总RNA中分离扩增了0.45kb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的cDNA序列,首先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3b,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超高表达,将Cu/Zn,SODcDNA亚克隆至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MG36e,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MG36esod转化到乳酸乳球菌,获得Cu/Zn SOD的组成型表达,其表达量约占乳酸乳球菌可溶性蛋白的5%以上,活性染色表  相似文献   

14.
利用RT-PCR方法,首次从大鼠肝脏细胞总RNA中扩增出4.5S RNAs的cDNA。该cDNA被克隆到pGEM3Zf(+)质粒上,经酶切电泳鉴定,然后测序。与报道的小鼠和仓鼠4.5S RNAs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该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值分类、SDS-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对分离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木蓝根瘤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菌株SHL042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 SHL042与 R.tropici A、 R.tropici B、 R.leguminosarum、 R etli、 Rhananesis、R. mongolense和R.gallicum构成一个发育分支,其与这些种模式菌株 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5.4%、95.5%、96.3%、95.8%、96.3%、97.9%和97.7%,均大于95%,应属于同一个属。新类群群内DNA同源性大于80%,而中心菌株SHL042与分支内各已知种的DNA同源性小于50%,表明SHL042代表1个新的根瘤菌菌种。  相似文献   

16.
木蓝根瘤菌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革宏  陈文新 《遗传学报》2000,27(11):1027-1032
通过数值分类,SDS-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对分离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木蓝根瘤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菌株SHL042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SHL042与R.tropici A、R.tropici B、R.leguminosarum、R.etli、R.hananesis、R.mongolense和R.gallicum构成一个发育分支,其与这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得到pGHcDNA的全序列,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4构建出含pGH基因的重组质粒pX3/4-pGH。将pX3/4-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OCC^-DNA共转染Sf9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  相似文献   

18.
将人肝金属硫蛋白(MT)突变体β基因插入到中间载体pRL-439上的强启动子PpsbA 下游,利用载体pRL-β上的PpsbA 和β基因与phasm id pTZ18-8上整合平台PsbB,构建整合表达载体pTZ-β.整合平台PsbB与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染色体DNA 上psbB基因下游片段为同源序列.为了发生单交换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β插入到整合平台PsbB下游的克隆位点.利用自然转化方法将表达载体pTZ-β整合到Synechocystitsp.PCC6803的染色体上.经氨苄青霉素筛选得到遗传性状稳定的转基因蓝藻.Southern blotting 证明β基因已整合到Synechocystis sp.PCC6803的染色体上;Western blotting 表明β基因已在蓝藻中表达.ELISA 测定在Zn2+ 浓度为150 μm l/L时表达量最高,为590 μg/g 鲜藻;原子吸收表明转β基因的藻对Zn2+ 的富集能力约为野生型的2倍.  相似文献   

19.
鸡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调节平滑肌细胞收缩中具有重要作用.用PCR产生构建所需的限制性内切酶SalⅠ位点,将鸡MLCKcDNA插入质粒pBKrsv中,构建成pBKrsv-MLCK,并通过酶切图谱、SalⅠ位点序列分析得到证实.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20.
将含有Anabaenasp.PCC7120反义glnA基因片段的穿梭表达质粒pDC-ATGS转化单细胞蓝藻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通过同源重组,外源DNA定位整合到染色体上。经过抗菌素筛选,获得一种高效泌氨的Synechococcus sp.7942突变种。将此突变种固定化在聚氨脂泡沫中后,定量测定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突变藻培养9d后泌氨活性比自由生活的野生藻高156倍,GS活性降低73.6%;其生长速度与同条件下野生藻相近,77K荧光光谱表明突变种固定化后光系统Ⅱ活性提高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