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医院李助华同志,出于对古生物科学的重视,在当地收存了一枚乳齿象的残臼齿,于1972年夏特地寄来我所鉴定。化石虽来自广西,但并非广西所产。经韩德芬、许春华二同志出差广西期间在现场查对,与这枚牙齿在一起的化石,大都为单个牙齿,它们都属于华北典型的三趾马动物群,其中以三趾马(Hipparion)材料最多。经手这批材料的同志并具体说明,这些化石产自山西,或有可能来自甘肃。因此,本文描述的这件乳齿象化石,应属同一时代,即上新世初期——“蓬蒂纪”。  相似文献   

2.
云南禄丰是久已闻名于世的化石产地。1975—1976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同当地贫下中农一道,在禄丰约一千万年前的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古猿化石(有二具较完整的下颌骨及百余枚牙齿)和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古猿化石可分两种:一种属森林古猿类型,可能是现代猩猩的祖先;另一种则与腊玛古猿相接近,是向人类方向发展的过渡类型。这批珍贵的古猿化石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内描述的几种哺乳动物化石,是过去杨锺健和卞美年(杨,1932;杨、卞,1939;卞,1940)初步报导过的材料。最近整理云南东部新生代地层和脊椎动物化石资料时,对过去发现的标本进行了观察。发现这批材料虽然不多,也比较破碎,但代表的种类却很丰富,包括不少过去未曾注意到的种属,并有两个新的种。因此,有必要将这批材料重新进行研究。而且,近年来这方面化石的研究资料不断丰富,对目前进一步研究这批材料也提  相似文献   

4.
辽阳安平化石哺乳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批化石材料发现在辽阳安平南山一条裂隙堆积中。共有二十二个种属,其中有大量的梅氏犀化石,还有水鹿、杨氏虎、硕猕猴、韩氏刺猬等种属于更新世中期的代表化石。裂隙堆积的岩性主要是棕黄色和棕红色的亚粘土,其中含有丰富的小颗粒的钙质结核和少量的碎石。其底层是砾石层。这个动物群的发现,对研究辽宁东部地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研究东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演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一新翼龙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63年夏,新疆石油科学研究所勘探室古生物组魏景明采集了一批有重要意义的化石。这批化石随后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新疆的工作队人员孙艾磷、赵喜进带来本所作鉴定。这批材料为第一次在我国发现的翼龙类,归于广义的翼手龙类亚目,在本文加以描述和讨论。关于化石的保存情况和地质情形,除了孙、赵两位一些口头报告外,只有标签所记述的那些。因此本文只拟就古生物部分加以探讨。如以后续有标本采获,再考虑补充。  相似文献   

6.
1963年5月,笔者收到一批采自广西凤山、东兰一带的动物化石。这批化石几乎全部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其中仅有一块是鱼化石,属于空棘鱼类,它与上述化石产于同一层位中,依据采集者的野外标签记载,这批化石产于下三迭统罗楼组。空棘鱼类化石最早地史记录是产于泥盆纪地层,在白垩纪以后的地层中再没有发现该类鱼化石。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在中生代未期已绝灭了。1938年,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该类鱼的现生代表——拉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新黑洞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1955年初,由裴文中教授领导的野外考察队在广西大新、武鸣、柳州、崇左、扶绥等县进行古人类和第四纪哺乳动物洞穴调查时发现的。这批材料发现于大新县正隆乡牛睡山黑洞(野外编号:5657),计有巨猿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巨猿牙齿化石已由裴文中、吴汝康共同研究并于1956年发表了专题报告。报告中曾提到,与巨猿同时发现的其它哺乳类化石有猩猩、大熊猫、剑齿象和巨獏等,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8.
四川宜宾的一种新蜥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1952年四川川南区宜塘公路民工巩路指挥部在修巩公路的时候,于宜宾县马门溪附近的侏羅纪地层中,发现了大批脊椎动物化石。这个发见很快的就反映到宜宾人民文化馆,得到有关人的注意,并且很正确的认为可能是恐龙化石,有学术上的价值。宜宾人民文化馆把这发现通知地质部,经过联(?)之后,先寄来一个爪骨,经作者断定为恐龙的骨骼,于是就决定把全部材料运京研究。宜宾人民文化馆很小心的把全部材料予以包装,运到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经过好几月之久,这批材料已修理完毕,有可能加以研究。这就是这篇报告所根据的材料。全部材料都是零散的,也没有其他任何记录。但由于化石保存得相当的好,所以大部材料修理得很好,证明为一蜥脚类骨骼之一部分。计能够辨别的为14个  相似文献   

9.
在批林批孔运动高潮中,根据自贡市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职工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发现的化石线索,重庆市博物馆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从1974年3月开始,进行了三个月的发掘工作,共获得106箱化石。此批化石系以蜥脚类恐龙为主,兼有兽脚类和剑龙的部分化石。蜥脚类有二具长约15米左右较完整的个体。剑龙有部分牙和牙床、椎骨、肢骨、骨板和尾刺等,此外还发现少见的肉食性恐龙的幼体,在这批化石中还有上述几类恐龙的牙齿300多颗,材料比较丰富。为了及时修复、整理、研究这批重要化石材料,重庆市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0.
周口店田园洞大中型哺乳动物记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田园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含不少动物化石,其中主要为大中型哺乳动物,并以鹿类为主。除一枚残破鬣狗牙齿以外,目前在此所发现的材料全可归入现生种。该地点主体堆积的地质时代可能与周口店山顶洞动物群同期。本化石组合中有几个种现在已经离开本地区,如貂、黑熊、香麝、梅花鹿、马鹿、牛及鬣羚等,它们可能代表了这些动物在北京地区的最晚记录。但有些动物却是北京地区的首次发现,例如猪獾和鬣羚。  相似文献   

11.
去年,继我省竹山县发现恐龙蛋化石之后,又在我省郧县收集到一批恐龙蛋化石。据调查了解,这批化石是1973年在梅铺公社杨营大队和曹茂岭大队的农业生产建设中发现的。据说当时发现的有好几窝,每窝约有八、九个,但发现后都分散在群众手里了。现已收集到县里保存的有三个,另有一个已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志带回北京进行研究。蛋呈灰色(有的还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柯坪地区早二叠世箭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7年夏,张日东、俞昌民、陆麟黄、张遴信等与新疆第十三地质大队在新疆柯坪一带进行古生代地层研究,在晚古生代剖面一层中采得丰富的早二叠世箭石,共有70余块标本.1980年,梁希洛将这批标本转赠给笔者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最早的箭鞘类化石.国际上亦很少报道过三叠纪之前的如此丰富的箭石材料.因而研究这批化石,不仅填补了我国箭石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对探讨箭鞘亚纲的起源及早期演化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批鳄类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古生物考察队,于1963—1964年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工作时采集的。化石保存的不好,但它代表迄今在新疆地区所发现的唯一的一批鳄类化石。现整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西霍县安乐三趾马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霍县上新世地层问题已做过报导(黄万波等,1974),这里仅记述1972年冬在安乐水淋沟采集到的哺乳类化石标本。在霍县的上新统中,已有五处发现哺乳类化石,其中以安乐水淋沟最为丰富,种类较多,保存亦好,基本上反映了南潭组上部的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山西的上新世哺乳类化石早在十九世纪末叶就有人研究,但直至现在对山西上新统的细分和哺乳动物群的性质还是不很清楚的。这批材料的发现,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些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的发现兼论苏铁类起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雨帆 《植物学通报》1995,12(2):43-48,62
本文对苏铁类化石的系统分类作了概要的介绍。重点报道了笔者在近廿年来所采集的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特别是中晚石炭世的一枚苏铁大孢子叶化石的发现,将苏铁类起源的时间大大地推前了,并指出其起源地应在中国西北的甘肃地区。所有这些生殖器官的发现将推动苏铁化石生殖生物学的发展,对其起源、分布、演化和苏铁植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胡雨帆 《植物学报》1995,12(2):43-48
本文对苏铁类化石的系统分类作了概要的介绍。重点报道了笔者在近廿年来所采集的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各别是中晚石炭世的一枚苏铁大孢子叶化石的发现,将苏铁类起源的时间大大地推前了,并指出其起源地应在中国西北的甘肃地区。所有这些生殖器官的发现将推动苏铁化石生殖生物学的发展,对其起源、分布、演化和苏铁植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贵州桐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冬,贵州省112地质队于桐梓县岩灰洞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等材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即派张森水、吴茂霖二同志随同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同志前往考察。在112地质队淮子水地质组的同志们密切配合下,勘察了化石产地和邻近的洞穴,对岩灰洞作了短期的试掘,次年冬,由张振标、王令红、张银运和吴茂霖等四人组成的野外队在岩灰洞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痕迹以及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此外,在洞穴中已被人翻乱的部位得到了几枚石化程度极浅的人牙齿,它们很可能包含在地层的上层,所以本报告不对此进行研究。此外,我们在整理标本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枚古人类前臼齿化石。这是贵州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地点,也是该省继黔西观音洞之后的第二个旧石器地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6月徐州市博物馆寄往我所36件化石标本要求鉴定,据博物馆介绍,这些标本是在铜山县大黑山石灰岩裂隙含淋滤型磷块岩的红色亚粘土中发现的。经鉴定,这批化石分属于哺乳动物的4目11属12种,其中食肉目化石比较丰富,保存良好。其  相似文献   

19.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91,10(2):186-188
1990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的野外调查小组在建始县工作时,鉴定了该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化石,其中有一枚牙齿为步氏巨猿的右下第二前臼齿,与这枚齿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动物化石。它们是由建始县桑园乡麻扎坪村农民李明武在挖地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20.
动人消息频传打破廿年沉寂云南元谋自1965年以来已因出产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而驰名中外。但廿余年来虽经许多单位多次工作,除原有的两枚门齿和后来发现的三块石器外,没有能够发现更多的早期人类或与他们关系较为接近的化石。1986年年底以来,从元谋陆续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表明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打破了廿余年来的沉寂。先是元谋物茂区德大村有个名叫李自秀的彝族小女孩,家贫不能供其继续上学。她为了自筹上学所需的费用,漫山遍野割草换钱。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化石地点。她从历史课本中知道化石的重要性,便请其母于1986年秋天将她割草时收集到的一麻袋化石送往昆明,交给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该所科研人员认出其中有一枚牙齿类似人类,经该省、市文化系统有关人员共同鉴定认为是人牙。这枚牙齿后来在1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