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今年,Celltech公司的主要课题是新型抗体工程技术的研究。目前,公司正在扩展它现有的合同研究和开发服务,包括抗体工程技术如嵌合、互补检测区移植和抗体片段生产。通过抗体工程技术,Celltech公司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单克隆抗体“人类化”以降低免疫系统反抗一代鼠单克隆抗体的趋势。这项技术在提高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潜力上是一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861804 Celltech的技术成就获得女王奖[英]/Press release from Celltech,UK.-21.04.85[译自CBA,1985,(6),1724]英国Celltech公司因其在开发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工作上取得成就而获得英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纯化试剂——β-Sepharose,已由Celltech公司研究成功并投产。β-Sepharose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用于纯化β-干扰素的商品试剂。该种试剂只经单一步骤的层析过程就能完全地排除全部的杂质和保持高产的活性β-干扰素。β-干扰素是干扰素群中一个重要部分,但又很难进行纯化,β-Sepharose经Celltech公  相似文献   

4.
两家英国公司,Amersham International plc 及 Celltech Biologics plc,在开发检测直肠结肠癌及卵巢癌的单克隆抗体中占世界领先地位。由 Cytogen Corporation(Princeton,New Jersey)开发的 Onco Scint CR/OV,是首例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活体照影技术。该药将与由 Amercham Inte-rnational plc 制造的放射性照影剂 Indiclor 合用。  相似文献   

5.
对γ-干扰素日益感兴趣的一个标志是Celltech公司把抗-γ-干扰素列入了它的单克隆抗体的产品目录。这家英国公司的抗-α-干扰素在世界上的销售十分成功。许多干扰素制造者都是将附在载体粒的单克隆抗体装柱,来纯化α-干扰素的。在不纯的混和物通过柱时,单克隆抗体唯独与α-干扰素结合。杂质流出柱外,附在单克隆抗体上的干扰素仍留在载体粒上。从载体粒提取的即是高度纯化的干扰素。在α-干扰素的室内测定中,单克隆抗体也有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1988年度科技交流协议,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了蛋白质工程考察组对英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技术考察,先后访问了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Celltech公司等著名大学。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单克隆抗体纯化重组干扰素α1b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高纯度的重组干扰素α1b的关键技术是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我们过去用英国Celltech公司提供的抗干扰素α单克姓抗体珠进行纯化。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我们用安科生物高科技公司所建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的抗体珠进行纯化,获得较好的结果,纯化IFNα1原液纯度(SDS-PAGE,HPLC,比活),鼠IgG及单克姓抗体珠的吸附量,使用次数等均符合要求,并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 Celltech 有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纯化用试剂β-Sepharose,这使得它在干扰素的鉴定和纯化试剂的供应方面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根据 Cellech 的报告,β-Sepharose 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单克隆抗体原理的用于干扰素β纯化的商品化试剂。这种试剂提供了只要一步色谱过程就能够去除所有杂质而保留下高产率  相似文献   

9.
美国Ingene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于1988年3月30日发表与日本绿十字公司签订了开发嵌合单克隆抗体的受托研究合同。这是日本首次引进嵌合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焦点正从小鼠单克隆抗体急速移到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融合法制造人单克隆抗体,技术上还有困难。为此,已有很多企业纷纷进行切取小鼠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基因,结合到人抗体基因上,以开发制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嵌合抗体可说是第三  相似文献   

10.
电融合装置     
Genentech公司和Hope区医学中心(加州洛杉矶)已用遗传工程技术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机体击退感染的抗体的人工合成变体。以前,单克隆抗体是用动物细胞在体外生产的,但是Genentech公司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用基因拼接技术诱导细菌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这一工艺使以较低的成本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成为可能,因为细菌能大量发酵。该工艺分两步,先从小鼠取出抗体基因,再把它们送入普通的肠道细菌(多半是大肠杆菌)。然后取出抗体片段,在实验室中用以构造功能单克隆抗体。科学家希望最终能以一步过程来生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细胞工程     
860096 Cellte。h公司制成提纯人刀千扰素用的试剂而再度领先〔英〕/Press release from Celltech,UK一19.03.85〔译自CB-A,1985,(5),1464〕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E.Coli)或啤酒酵母(Saccharfmyces cerevisiae)经过转化处理后,能生产诸如蛋氨酸-原凝乳酶之类的无活性凝乳酶前体,从而合成出蛋白分解酶凝乳酶。英国Celltech公司的N.H.Carey等发明了一种技术,首先将无活性的前体物溶解,产生有活性的前体物,然  相似文献   

13.
Damon Biotech公司正利用微胶囊技术培育人杂交瘤,使之有可能用常规方法生产出浓度为30-100倍的单克隆抗体。此项技术解决了阻碍人单克隆抗体广泛使用的一大难题。今天,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来自小鼠,它们较易生产,但对人体不总是有效的,有时会引起变态反应。在Damon公司的工艺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多孔的醣类微胶囊里生长。其养料和代谢产物可通过微胶囊的膜。细胞和高分子量的产物(如单克隆抗体)则保留在胶囊内。生长一段时间后,微胶囊可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经洗涤、破裂,就得到高浓度的单克隆抗体液。  相似文献   

14.
约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能大大减少培育产生需要的专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时间。诺法(Nova)药品公司(莫里斯城)得到了这项技术在全世界的专利权,并计划向单克隆抗体生产者发技术许可证,以及应用这些技术发展诺法药品公司的治疗学和诊断学。据诺法公司说,新技术(已提出申请专利权)大大增加了杂交瘤生产需要的抗体的产量,使之从通常的1~5%提高到100%,因而大大减少了分  相似文献   

15.
美国 Medarex 公司和法国 Curie 研究所宣布,打算共同开发恶性黑素瘤、神经胶质瘤、或神经细胞瘤等3种癌治疗药。表示要开发对各种癌的双抗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前临床试验。双抗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是以癌和巨噬细胞等的免疫细胞相结合为治疗对象而设计的。Meclarex 公司从瑞士 Vaudois 大学获得3种治疗癌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是同3种癌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6.
Genex公司利用它专有的计算机辅助方法来设计出有单克隆抗体结合特性但能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的蛋白。公司把一单克隆抗体的可变轻链和重链的基因结合起来,以生产出单个多肽链。该多肽含有一短肽衔接物。公司的Robert Bird及其同事已生产了一种专门与牛生长激素结合。或与荧光素结合的肽。该单链结合蛋白仅是单克隆抗体大小的六分之一。它们在许多应用方面——如在肿瘤反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的先进生物技术公司(Cellogen Biotech co.)和香港怡乐医疗及科学仪器公司,于8月19日至23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生物技术交流大会。会上报告了单克隆抗体、重组DNA、酶工程及细胞培养等技术及开发动态。并做  相似文献   

18.
RhoMed已找到技术搭挡,着手开发采用市场现有的单克隆抗体混合而成的,特异于患者的“鸡尾酒”制剂。Syngene(Rotterdam,Netherlands)和RhoMed(Albuquerque,NM)联手建立风险公司,以开发诊断与治疗结肠癌的混合单抗制剂。Syngene将贡献其以稳定细胞系生产人单抗的专有技术。该公司宣称已有几个能产生抗结肠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三个主要体系:小鼠、大鼠和人杂交瘤体系中,大鼠系统具有某些特有的优点。本文以制备抗艾滋病毒和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大鼠单克隆抗体为例,较详细的介绍了大鼠杂交瘤的特点及大鼠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西雅图遗传系统公司开发了一种能改善人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技术。据该公司称这一技术提高了找出大量合适细胞类型的几率。这一技术与加州埃墨里维尔喀特生物公司开发的增强细胞培养和抗体收获工艺相结合,亦打开了生产足够用于治疗的大量抗体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