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研究空气真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可为制定空气真菌污染防治对策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采用仪器采样法分别在居住区、交通干线、中心商业区、公园绿地4个功能区对合肥城区空气中的真菌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合肥城区空气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真菌污染。城区空气中共分离得到真菌35个属,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根霉属(Rhizopus)、木霉属(Trichoderma)。空气真菌平均浓度为2,744CFU/m3,真菌浓度在居住区、中心商业区、公园绿地3个功能区由早、中、晚逐渐升高;在交通干线中午较高、早晚较低。空气真菌浓度的季节变化在居住区和交通干线不明显,而在中心商业区和公园绿地表现为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空气真菌浓度的全年变化在居住区和交通干线不明显,而在中心商业区的4月与10月、公园绿地的4月与9月,空气真菌浓度显著高于全年其他月份。空气真菌浓度分布的时空特征不仅与环境因素、大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还受到人类活动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三个功能区空气微生物中值直径及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空气中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与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外,还与微生物粒子的大小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粒径的空气微生物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不同。通过定点试验调查,运用国产安德森生物粒子取样器着重研究北京市3个功能区(文教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所在区域、交通干线-西直门和公园绿地-北京植物园)空气微生物的中值直径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的粒径分布相同,空气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粒径分布各不相同。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空气真菌呈对数正态分布,空气放线菌的分布特征与空气真菌相反,主要分布在>8.2μm和<2.0μm级中。不同属真菌的粒径分布也不相同,枝孢属、青霉属和曲霉属呈对数正态分布,链格孢属和无孢菌为偏态分布。空气细菌的中值直径明显大于空气真菌和放线菌。交通干线和公园绿地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中值直径明显大于文教区,放线菌粒子中值直径交通干线明显高于文教区和公园绿地。空气微生物中值直径在一年各月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空气真菌的一般研究方法、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空气真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空气真菌生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群落特征和分布状况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在条件适宜时,空气真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采用曝皿法(孟加拉红培养基)连续12个月对哈尔滨市实验林场、东北林业大学家属区和哈尔滨市二环路、兴路区间3个地点的空气真菌进行取样,初步确定了哈尔滨市室外空气真菌的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试验共得到9 908个真菌菌落,经鉴定为22属(或群)49种。试验结果表明:室外空气真菌的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链格孢、曲霉属、青霉属、附球菌属、木霉属和无孢菌群,分别占总菌落数的21.54%、15.16%1、4.70%、12.20%、11.35%、7.86%和7.80%;室外空气真菌的种类在一天中基本没有变化,但菌落的数量有一定变化,总菌落数从早至晚也逐渐增加;不同季节室外真菌的种类和菌落数有明显变化,秋季最多,冬季最少;不同采样地点的空气真菌的种类变化不大,但菌落数量有差异,菌落数量依次为公路林场家属区。  相似文献   

5.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它们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自然界存在真菌超过10万种.真菌在环境有机质降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参与了从原核生物到植物乃至动物的共栖共存.有些真菌能转化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的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业、抗生素生产中已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利益;有些真菌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如有的引起植物麦锈病的真菌,有的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皮肤真菌病等,因此合理利用有益真菌,消灭和预防有害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真菌的免疫预防,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6.
医院室内外空气中真菌的曝皿培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是医院感染性疾病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空气传播是导致真菌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不但引起感染性疾病,还可引起过敏、中毒和致癌。为了调查本地区医院工作环境中真菌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我们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了空气真菌曝皿调查,以指导真菌感染及过敏患者的诊断和预防[1-3]。  相似文献   

7.
乃用 《工业微生物》2004,34(4):60-60
植酸酶可用于减少动物饲料,和人膳食中的无机植酸(肌醇六磷酸)含量,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植酸酶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中的植酸酶已经提纯,有些植酸酶的基因已经克隆和测序。枝孢(Cladosporium sp.)是常见的空气传播真菌。本研究从空气中分离和鉴定了一株能够降解植酸的枝孢菌FP-1,它的植酸酶活性(108U/ml),  相似文献   

8.
采用6级Andersen生物空气采样器和常用真菌计数培养基,对鸡舍空气真菌的浓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空气样本经培养、计数和纯化共鉴定出78种真菌,以有丝分裂孢子真菌为主,优势真菌类群为Cladosporium,Penicillium,Aspergillus,Candida,AlternariaFusarium等,其中包括A.flavus,A.fumigatus,A.nigerF.sporotrichioides等在内的10余种禽类病原真菌。鸡舍内空气真菌的平均浓度为2.3×103CFU/m3。A.flavus,A.fumigatusA.niger在鸡舍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鸡舍空气真菌呈对数正态分布,Cladosporium,PenicilliumAspergillus主要分布在C和D级(3.0~6.0μm),A和B级(>6.0μm)及E和F级(<3.0μm)相对较少。此外,还分离到出现频率较低但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的病原真菌,如Candida albicans,Histoplasma capsulatum,Cryptococcus neoformansCoccidioides immitis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结果学校与医院、学校与餐饮娱乐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和KTV在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下午真菌含量与上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午和下午、上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真菌含量差异都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海拔中,山脚与山腰、山顶与山腰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海拔空气中微生物各有差异,空气微生物与空气质量相关。其中学校、医院、餐馆都存在一定的空气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黄山风景区空气真菌组成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然沉降法采集空气真菌,对黄山风景区14 个景点的空气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共鉴定出空气真菌35 属,分隶于3 纲6 目10 科,其中以丛梗孢科占绝对优势, 有14 个属,占总属数的40.0 %;其次为暗梗孢科,有7 个属,占总属数的20.0 %.属的生态分布是:在7 个以上景点的空气中能够分离到的属有9 个, 其中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和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在不同海拔的所有景点空气中普遍存在;海拔800 m 左右的空气中分离到的属较多,海拔高于1000m 的采样点分离到的属较少, 原因可能是随海拔降低, 气候变得温暖, 加上降雨量充沛,原生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发育良好, 大量枯落物归还土壤, 成为多种真菌丰富的营养来源, 故空气中分离到真菌的属较丰富, 数量也较多.  相似文献   

11.
黄山风景区夏季空气微生物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琪  王晏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379-1384
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黄山风景区夏季旅游旺季14个景点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并研究其种属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山风景区夏季空气细菌平均值为0.41×104 CFU/m3,真菌平均值为0.34×104 CFU/m3,总菌平均值为0.75×104CFU/m3,真菌占总茵的百分比为45.9%,黄山风景区空气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对不同采样点的空气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空气细茵共有6属,其中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茵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占总细菌的37.7%、17.2%、10.1%、9.8%;真菌除无孢茵群外共有5属,其中优势菌属为芽枝霉属(Cladosporium)、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青霉属(Penicillium)和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分别占总真菌的40.4%、35.0%、5.6%、4.3%;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分布具有时空特征,这不仅与黄山风景区特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有关,还受到游客活动、动植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国庆  王方  李根  任萌 《微生物学报》2022,62(11):4397-4413
【目的】在无法实现洁净环境的古建筑内,文物易遭受霉菌的破坏,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探明空气中真菌的种类对文物、游客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与撞击法对夏季养心殿正殿内代表性的6个取样位置的气生真菌进行培养并进行ITS1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利用自然沉降法测得气生真菌22种,以枝孢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类群,在2个位置(佛堂二层与西暖阁)空气真菌污染超标;而撞击法测得100余种,腐生营养型真菌比例较高,优势类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木霉属 (Trichoderma)、根霉属(Rhizopus)、AspergillusPenicillium,所有6个位置均超标。通过对环境因子与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养心殿内真菌丰度与温度、湿度及悬浮颗粒物有着密切关系。在相对湿度较低的6月,温度对丰度影响较大;高湿度时,悬浮颗粒物与湿度对真菌丰度影响更大。丝状真菌的丰度与小粒径悬浮颗粒物、相对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空气中的酵母菌与温度相关性更高。【结论】本研究对养心殿正殿空气中真菌的种属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开放展览以及修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土壤细菌和真菌土壤里面有固体颗粒,颗粒与颗粒之间有孔隙;有水;有空气;有各种微生物所必需的养料.因此,土壤便成了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里面生长着数不清的,各种各类的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这些土壤微生物之中,以细菌和真菌的数目最多,在土壤中的作用也最大.虽然每一类土壤,极可能同时含有细菌和真菌,但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总有一类微生物占优势.这,对于我们以后就要讲到的腐植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医院各病区环境中真菌含量及分布特点.方法 运用分离培养及DNA测序方法对医院不同病区、不同环境中真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医院不同病区真菌含量不同,呼吸科、血液科、小儿科空气中真菌含量较高,分别为400、225和200 CFU/m3,其中以烟曲霉菌( 325 CFU/m3)、黄曲霉菌( 275 CFU/m3)、枝孢霉菌( 125 CFU/m3)、根霉( 125 CFU/m3)为主;老年病科、肿瘤科和血液科空调出气口真菌含量较高,分别为0.559、0.500和0.323 CFU/cm2,以链格孢霉(0.441 CFU/cm2)、根霉(0.412 CFU/cm2)、烟曲霉菌(0.294 CFU/cm2)为主;不同环境中真菌含量不同,其中以空气和空调出气口真菌含量最高,分别为130 CFU/m3、0.173 CFU/cm2.结论 真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且不同病区、不同环境真菌污染程度不同,因而我们必须制订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预防医院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从Strobel的发现看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的某一个阶段可以存在于健康组织内部,但是不引起宿主明显病症或者对宿主造成明显伤害的真菌。美国植物病理学家Strobel等人的重要发现,使人们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给予广泛关注。本文从内生真菌的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以及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未来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真菌为低等真核生物,种类庞大而多样。据估计,全世界约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8万种(Kirk et al.2001)。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和氮素循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目前上海地区某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真菌种群分布特征,为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秋季以基于微生物气溶胶采集的空气采样器采样法与曝皿法随机对上海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6处室内及7处室外环境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相关样本在含有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上经培养、分离、纯化及分子鉴定后,对不同采样地点真菌种群结构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室内空气中青霉属(约24.14%)在真菌种群结构中占有明显优势,室外空气中则以分枝孢子菌属占有优势(约34.09%),青霉属在室内空气中所占比重(约24.14%)明显高于室外(11.09%)。结论虽然上海地区的医疗水平国内领先,且被调查医院已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日常环境消毒工作,但被调查医院室内外空气中仍被发现存在高度多样性的真菌种群结构,且包含了常见的机会致病真菌如烟曲霉等,继续加强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中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降低"腌菜"等高盐食品中食盐的含量并防止食品发霉腐烂,探讨生姜、食盐、乳酸协同对空气中落下杂菌和易引起食品发霉腐烂的主要真菌的抗菌作用以及对"腌菜"的协同防腐效果。方法采用把空气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杂菌总数计数、斜面接种真菌发育抑制和在试管内对黄瓜的防腐实验,检测生姜、食盐、乳酸的协同抗菌防腐作用。结果10%生姜、低浓度的食盐和乳酸对空中杂菌和供试易引起食品发霉腐烂的主要纯培养真菌仅有较弱的抗菌作用,但把三者组合后,对空气中杂菌和供试的大多数易引起食品发霉腐烂的真菌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能发育的空中杂菌总数明显少于各种单独应用的对照,对大多数纯培养真菌的发育阻止天数也明显多于各自单独应用的对照;三者对黄瓜也有协同防腐效果。结论生姜、食盐、乳酸能协同抑制引起食品发霉腐烂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对"腌菜"(黄瓜)有协同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高黎贡山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小型真菌的多样性和属的分布,分析了上述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分布与人为干扰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和真菌的多样性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分布是,原生林(次生林(幼杉木纯林;耕作通常使条件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成熟人工纯林和旱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多样性均较高;在五类利用方式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多样性以原生林最高,荒地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Ag/TiO_2纳米材料,对其进行表征测定,并探讨其对烟曲霉的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Ag/TiO_2纳米材料,紫外可见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测定;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对烟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生物量的抑制作用;ELISA试剂盒检测对真菌谷胱甘肽还原酶、总谷胱甘肽、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检测活性氧的产生。结果成功制备Ag/TiO_2纳米材料,分布均匀;对烟曲霉的MIC值为0.5μg/mL,能完全抑制烟曲霉生物量,与单独纳米银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机制研究发现其主要通过降低烟曲霉体内谷胱甘肽及其还原酶的含量,诱导过量活性氧的产生,最终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使真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Ag/TiO2纳米材料可有效阻断烟曲霉等真菌在空气中的传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