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马的起源,我国养马业的历史、地方马品种资源、繁育的主要优育马种和世界主要名贵马种,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及体质外貌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家马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动态演变的, 并与其育种模式息息相关; 在过去约300年中, 育种者培育了具突出表型特征的标准化培育品种, 该类型品种对家马地方品种的繁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是导致家马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下降及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集了5个东亚家马地方品种(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藏马和西南马)、2个西亚家马品种(阿拉伯马和阿哈尔捷金马)以及2个欧洲家马品种(设特兰矮马和克莱斯黛尔马)的70个样品, 并整合之前所发表的100匹内蒙古地区家马不同群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集, 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东亚家马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东亚家马地方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比欧洲和西亚品种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 其中蒙古高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受杂交改良影响, 内蒙古不同群体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河曲马和藏马的遗传背景最为单一, 受引种杂交繁育影响较小。本研究评估了东亚家马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 可为建立家马地方种质核心保护群体以及培育新品种提供遗传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青海马     
青海湖中有个梅心山,相传置牝马于其上,可得“龙种”。古吐谷浑曾将波斯草马放入其中,因得(马单)驹,能日行千里,被称做青海(马单)。惰炀帝为得“龙种”,曾置马在此放牧。这虽然是一些近乎神话的传道,但青海出名马,却是自古就闻名的了。 青海省有马三十五万多匹,按其体形和性能来说,约可分为河曲马、大通马、王树马和柴达木马四种,  相似文献   

4.
马,已经为人类豢养役使了几千年。刚刚上学的小孩子,也往往爱拿起笔,画一匹疾驰的骏马。人们爱马、画马,充分说明人们多么熟悉马的形象。在题图中这个非驴非马的动物是什么呀?它的两只耳朵长在头顶,卷成筒状,竖直而挺拔,真像马的耳朵,似乎也会像马耳朵一样地转动,倾听从不同方向来的声音呢!面部长,吻部钝圆,也几乎和马的一模一样。看它鼻子的样式,可以说,就是长了一个马的鼻子。真说不定也和马一样能打个响鼻呢。长而有力的脖子上面,也像马似的长了长长的鬃。它的脸谱多像马啊!它的身躯健壮、高大,四肢长而结实有力,和马的体态大致相同。可是它不是马!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是赛马、马球、障碍赛还是盛装舞步,所有马术项目的幼马都需要被驯服(broken)后才可以上马鞍和马缰绳。驯服马的方法最早来自于牧人的劳动生活。无论是南美西班牙、中美墨西哥、北美新大陆的牛仔,还是中国的蒙古牧民都是驯服马的高手,他们驯服马的基本技巧也被运用到了马术运动上运动马的驯服。驯服马常被看成是一项  相似文献   

6.
马病毒性动脉炎是危害世界养马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itisvirus,EAV)引起的一种以病马发热,步态僵直,躯干及眼周围水肿,并出现粘液脓性鼻炎、结膜炎,外生殖道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对妊马能引起流产,使易感怀孕母马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7.
马为“六畜”之首,马牛羊鸡犬猪排序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马与人类生产、生活和心理需求息息相炎,特别是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马更是他们生存的依托。与其他畜禽相比,马的主要角色不是动物食品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8.
马动脉炎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病毒性动脉炎是危害世界养马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引起的一种以病马发热,步态僵直,躯干及眼周围水肿,并出现粘液脓性鼻炎、结膜炎,外生殖道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对妊马能引起流产,使易感怀孕母马的流产率达90%以上[1, 8].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马g-干扰素是否具有抗病毒活性, 利用这两种干扰素处理马胎肾细胞(EFK-78), 然后接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GFP), 观察干扰素对病毒表达GFP的抑制, 测出其抗病毒活性单位分别为1×103 AU/mL、1×105 AU/mL。评价了制备的九株抗重组马g-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重组马g-干扰素抗病毒活性, 证实其中一株可中和重组马g-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 杆状病毒表达的马g-干扰素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 其活性可被一株制备的抗重组马g-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抑制; 首次获得原核表达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马g-干扰素。  相似文献   

10.
华立中 《昆虫学报》1991,34(3):346-348
马天牛属 Hippocephala由Aurivillus氏建立于192O年,已记录9种。我国已知3种:中华马天牛H.albosuturalis Breuning 1954,截尾马天牛H.dimorpha Gressitt 1937及白缝马天牛H.suturalis Aurivillius 1920。今发现广东一新种即广东马天牛H.guangdongensis Hua sp.nov.,至此该属中国种类增至4种。  相似文献   

11.
记述中国大蓟马属Megalurothrips2新种,等大蓟马Megalurothrips equaletae sp.nov,和嵩坪大蓟马Megalurothrips haoping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苦马豆属学名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国内外豆科研究文献的考证,讨论了苦马豆属(Sphaerophysa DC.)及其近缘属的区别,重新确认了国产苦马豆属和苦马豆的学名。  相似文献   

13.
马槟榔是我国特有的仅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野生果树,马槟榔种子中所富含的植物甜蛋白马宾灵(Mabinlin)在食品甜味剂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对我国马槟榔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马槟榔基因组DNA的RAPD技术最优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SDS-CTAB方法提取的马槟榔基因组DNA满足RAPD试验要求;RAPD最优反应体系(25 μL)为:引物的终浓度为1.0 μmol/L,dNTPs的终浓度为0.2 mmol/L,模板DNA的终浓度为1 600 ng/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40 U/L.本研究通过对马槟榔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旨在为下一步对我国马槟榔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宣晶 《生命世界》2014,(2):94-95
正马和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在马身上不仅寄托了人类许多美好的情感,马从头到尾,也成为人们为植物命名的灵感来源。马齿苋是人们熟知的野菜和药用植物,因为叶片的形状像马的牙齿而得名;马蹄莲和马蹄叶橐吾顾名思义,是因为佛焰苞或叶片状似马蹄而得名;马尾杉和马尾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马(包括野马)在动物学上的地位是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它的远祖的体格大小如狐类,在灌木林中以嫩树叶为主要食物而生活的始马(Eohippus,下始新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经过间马(Mesohippus,中渐新世)、  相似文献   

16.
报道中国新记录属大蓟马属Megathrips Targioni—Tozzetti及新记录种宽腹大蓟马Megathrips lativentris(Heeger,1852),并记述1新种——黑角大蓟马Megathrips antennatus.sp.nov.。  相似文献   

17.
舞动的斑纹     
王大锐 《化石》2019,(3):66-70
<正>马的进化史可以说是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透彻的了,所有的进化教材中都有介绍。马起源于北美洲,整个演化史也集中在北美洲,在美洲可以看到马的完整的演化序列,这个演化序列可以分成几个大的阶段。由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有一些联系,不同演化阶段的马都有少数成员扩展到欧亚大陆并经欧亚大陆到达非洲。始新世早期生活于北美洲的始祖马是最原始的马,代表马进化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马体型很小,大约与狐狸相当,结构轻巧,四肢细长,前脚4趾,后脚3趾,牙齿不特化,为低冠  相似文献   

18.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蛹期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10-714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该蓟马在土壤中化蛹的习性,本文研究了在室内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化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豆大蓟马蛹的发育历期和羽化率,土壤含水量为15%且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时,豆大蓟马的发育历期最短为3.62±0.15 d,羽化率最高为52.08%±0.07%,低含水量(5%)和高含水量(25%)均不利于豆大蓟马化蛹。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最适宜豆大蓟马化蛹,粘土最不适合豆大蓟马化蛹,其羽化率最低为19.17%±0.02%。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对马的分类是昭苏哈萨克人本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人关于马的本土知识中最丰富而独特的内容之一。他们按照马的性别,毛色,岁口,建立了一个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马的起源及驯化历史,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马品种进行分类,介绍了目前世界与中国的马种资源与登记管理状况,并对国内外马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