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山     
人参是人们熟知的名贵滋补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位居“东北三宝”之首,被誉为“中药之王”,而且,它还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物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在漫长的历史中,长白山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许多关于人参的传说,对采摘人参的过程,更是有一套奇特的山规习俗。长白山人把人参叫做“棒槌”,把采摘人参叫“放山”。放山一般是一种群体活动。领头的叫“把头”,由经验丰富的“山里通”充任,还有“边棍”、“腰棍”,第一次放山的叫“初把”。进山前一天,大伙一起去拜山神庙,请示一下山神爷,并祈求保佑。然后一起吃…  相似文献   

2.
白族,是种植水稻较早的民族之一,人们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也种出了稻作农业文化的辉煌。云南鹤庆县白族的“谷王节”,便是展示白族先民稻作文化的一面镜子。金秋,为了感谢“谷王”又给了人们一个好丰年,白族群众在开镰收割水稻的头一天,以村为单位,集体举办祭祀谷王的活动。由24个女歌手(应24节气之数)佩系稻谷穗及花草编制的冠、裙、装扮“水稻仙子”;再由一男歌手装饰“谷王”。在鼓乐队的导引下,“谷王”带领着“水稻仙子”,载歌载舞游村一遍,称之送谷魂。象征“谷王”给各户送去谷种及谷之精灵,农家今年定会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食物有密切关系,首先要吃饱,接着就是要吃好。让所有人们吃饱很不容易。至今地球上还有几亿人在挨饿,而且世界人口尚要增加,如何保证食物供应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丰衣足食的人来说,更要求吃好。不仅是营养,还有口味,会不会使人发胖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将越来越讲究。无论怎么吃,基础食物都是靠植物提供的。粮食、瓜果、蔬菜、海带、螺旋藻等本身就是植物产品;鱼肉蛋奶是动物吃了植物转换成的;香草木耳和酱醋美酒是微生物利用植物作原料变的。人和动物吃食物呼出二氧化碳和排出粪便,微生物将动植物和它们的排…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异常繁多。植物名称往往因地因人而异,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很普遍。在中学《植物学》课本中也有几种容易混淆的植物,现简介如下。十字花科 1.白菜是我国目前最普遍的栽培蔬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结球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又称“大白菜”,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营养生长的后期,形成可供食用的叶球,此种叶柄短而宽,两侧有明显的叶翼。“黄牙菜”是结球白菜中的一个变种,夏天吃的小白菜仍属于大白菜这个种。华北、  相似文献   

5.
啤酒花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之一,它赋于啤酒一种独特的苦味和芳香。因此,啤酒酿造业称它为“啤酒之魂”。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植物学名称是蛇麻,又叫忽布。大麻科植物,多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文明,全依赖美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主体是森林。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植树造林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居住在云南鹤庆山区的白族人,是一个终生植树造林的民族。过去,他们把植树造林与民俗活动结合起来欢度——从人一生下地直至老死的每一个生命转折期,都要种树以志纪念。沿袭形成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人一生下地,人们要种‘’添丁”树志庆。在婴儿落地的当天,孩子的爸爸要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三棵果木树,三棵柏树,称“当爹树”。孩子下地满三天后,全家人全部出动,各种杨树三棵、竹三篷、称“…  相似文献   

7.
桂与月桂     
我国古时称科举考试及第为“攀桂”、“蟾宫折桂”,中秋佳节所在的农历八月有“桂月”之称,可见桂字在人们心目中有吉祥美好之意,这无疑与一种植物有关,那就是桂花,亦称桂树。在神化故事中说桂树长在月宫中,因此它也像月亮一样象征长生,十分高贵,而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花芳香宜人,叶四季常绿,倍受人们赞誉。屈原在《九歌》中咏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赞曰:“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唐代诗人宋之问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但是,你知道吗,西方国家也有一种相应的高贵植物,就是Lauru…  相似文献   

8.
白族花草月粥章天柱花草,除供人类观赏外,还供人们食用和药用。居住在云南滇西北山区的白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花草食谱”。花草“月粥”便是其食谱中的一朵“奇葩”。所谓“月粥”,就是每月吃一种用花草配粮食熬制的粥。各月佐粥的花草原料互不...  相似文献   

9.
汪劲武 《生命世界》1992,19(6):34-36
菠菜的知识菠菜在我国是栽培历史很长的蔬菜,原名菠薐。据《唐会要》称:“太宗时,尼婆罗国献菠薐菜,类红蓝,实如蒺菜,火熟之能益食味。”这里的尼婆罗国,即今之伊朗。伊朗旧称波斯,可知“菠菜”是后来从菠薐改称的。它原产伊朗,至少唐时已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
刘家熙 《化石》2000,(3):29-30
“活化石”植物又称孑遗植物 ,是指那些经历了新生代几次大的冰川活动后幸存下来的植物种类。中国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拥有许多世界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却只在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珍贵植物。这其中有许多种类被誉之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活化石”。它们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地质学以及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活化石”植物约有近百种 ,分属于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面择要介绍几种。1.原绿藻属于藻类植物。1975年 ,美国藻类学家柳文 ,在一种海鞘的泄殖…  相似文献   

11.
王英 《植物杂志》2011,(1):70-75
在祖国的最西南端,有一个山势雄伟、风光秀丽的地方一云南大理。 我此行的目标是大理白族“栽秧会”,尽管在去之前查足了相关资料,但西南遥远而神秘,民族节日众多,白族的“栽秧会”始终无法在我脑海中具体起来。云之南的大理是什么样子?“栽秧会”是怎么一回事?白族,这个云南十五种少数民族之一的民族,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我的行程中,关于白族“栽秧会”的幻想成为我惟一的旅伴,陪我翻山越岭,最后落在大理古城五月温柔的夜色中。  相似文献   

12.
“吾嫫”吉磋,系古白语,意译是认(拜)树为干妈。这是云南鹤庆山区白族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一种崇树、爱树习俗。过去,白族人家生下小孩,做父母的一定要为其选一棵(或一种)树木当干妈。据传,孩子拜寄给树木后,就会像树木一样茂盛成长,将来会成为有用之人。认树取名孩子生下地后的次日黎明,孩子的父亲手舞一条红绸,唱着“数树歌”,迎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而行,为孩子寻干妈。“数村歌”是一种即兴而发的山歌。行途中歌者见什么树就唱什么树的外形及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有什么用途……每棵树唱四句赞词,称之唱组。唱到孩子出生月、…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98,(1)
奇妙的“杜仲茶”奇妙的“杜仲茶”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早在第四冰川时期相继灭绝,仅有一个种孑遣植物在我国幸存下来。至今在世界上还未见报道有其近缘植物,因此,杜仲只有一个属一个种,故有“活化石”之称。这对研究古植物的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  相似文献   

14.
铁树开花     
铁树又叫苏铁,为裸子植物门苏铁科苏铁属植物。它是一种古老植物的孑遗,故有“活化石”之称。现在我国有苏铁属植物十一个种,占世界该属植物总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正>居住小区的房子盖完了,就会有主人陆续入住自己的新家,那么植物工厂盖好后,会有哪些主人去入住,也就是说植物工厂适合种植什么植物呢?大多数人会回答产量较高的叶菜类蔬菜,尤其是售价可观的生菜,或者其他沙拉蔬菜。事实确实如此,作为植物工厂的主人,叶菜类蔬菜长居植物工厂的霸主地位。目前,餐桌上常见的叶菜类蔬菜中,在植物工厂种植的主要有生菜、菠菜、芝麻菜等,并且其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叶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鄂北广水市和豫南信阳市之间,有一片苍翠欲滴、风景秀丽的山林,它就是被誉为“鄂北天然植物园”的大贵寺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属桐柏山南部余脉,面积约23平方公里。境内主峰高贵山金顶海拔9078米。珍稀濒危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大贵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1100mm,年均气温156℃,无霜期242天,年均相对空气湿度79%。公园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天然保护区。据初步调查,这里保存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其中被…  相似文献   

17.
白族花草饮     
花草不仅可当菜食,还可与条或其它饮料配伍,加工为别具口味,既止渴又有药效的“配饮”。花草“饮”是云南鹤庆白族最爱喝的一种饮料,分为茶饮、粥饮、酒饮三大类目。一、茶饮茶饮,即花草兑条熬成的饮料。既有花草的清香,又有茶叶的甘馨,饮之生津止渴,眼明心清。人们常喝的茶饮有:消暑饮黑茶(蒸馏压制而成的方形块条)在砂罐中烤黄,加水煎煮片刻,加进沙糊的麦芽、槐米、橄榄共煎,去渣留汁,放进薄荷、甜叶菊、车前草泡饮。饮之清香甘爽,是止渴解暑的好饮料。长寿饮山植、贾荣、花椒、生斐、大枣、抱柏、麻籽泥配红糖熬煮,去渣…  相似文献   

18.
主要居住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白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在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的经验,高河菜就是其中的一种。高河菜(Megacarpaeadelavayi)属十字花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株被长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白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状况,挖掘白族特色饮食文化中食用香料植物的利用。方法: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集贸市场为研究区域,应用民族植物学调查法对该区域食用香料植物种类、利用部位、烹饪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食用香料植物128种,隶属于41科101属。其中唇形科(Lamiaceae)植物最多,共记录到18种;食用部位主要以果实(32.81%)和茎(28.13%)为主;食用方法以炖煮、炒食和凉拌为主;该区域饮食主要以鲜、辣、酸口味最为突出,其中酸木瓜(Pseudocydonia sinensis)、长梗梅(Prunus mume var. cernua)等味酸性植物被广泛运用于白族特色菜肴中。结论:大理白族具有丰富的食用香料植物资源,食用香料植物种类、食用部分、食用方法等具有多样性,形成了白族特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挖掘大理白族香料植物利用价值,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傣百解”是傣医常用的一种解药,其基原植物最早记录是夹竹桃科苦绳(Dregea sinensis),后来被鉴定为夹竹桃科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为进一步澄清“傣百解”的基原植物,该研究结合形态与分子证据对“傣百解”基原植物及近缘种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3个DNA片段(psbD-trnT、trnL-trnF、ITS)重建牛奶菜属(Marsdenia)及其他牛奶菜族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傣百解”样品与通光散样品构成1个独立的单系分支,并与灵药牛奶菜(M.cavaleriei)构成姐妹类群。(2)结合形态性状与模式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傣百解”基原植物与通光散模式标本基本一致,而其形态特征与姐妹种灵药牛奶菜存在明显差异。(3)进一步确定了“傣百解”的基原植物是通光散,其叶形态与花部性状差异可作为区分通光散和灵药牛奶菜的重要特征。该研究通过整合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完成了对“傣百解”的正本清源,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市场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为“傣百解”今后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