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目前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了更深入了解,许多功能强大的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柔嫩梭菌被发现,并发现由多种厌氧菌产生的不同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影响。补充有益菌和摄入益生菌制剂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和益生菌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益生菌的最佳剂量反应效应,并应用多组学方法提高基于微生物干预的个性化治疗,缓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导致营养代谢疾病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生率骤增。患者血糖升高及并发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现行降糖药存在局限性和副作用,而益生菌具有安全、经济和有效等特点,并且能够降血糖和减轻并发症等。益生菌在糖尿病预防、治疗和重塑肠道微生态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糖尿病防治的研究热点。虽然益生菌有望攻克糖尿病,但是调控血糖的机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益生菌调控血糖的应用及机制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景及挑战,为调控血糖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要: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胰岛素依赖性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不仅与遗传性内因有关,也与能量和饮食失衡以及肠道微生物等环境性外因有关。而益生菌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宿主的肠道菌群组成、肠道结构完整性、影响其代谢和免疫,从而起到延缓或预防1型糖尿病的作用。由此,本研究在总结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种类、相关发病机制、疾病表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综述十几年来益生菌作为环境性外因应用于1型糖尿病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的定义来自希腊语,益生菌是指:当摄入足够的剂量时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目前,全球对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益生菌在食品、营养品及医药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黏膜屏障作用、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sIgA生成等。此外,益生菌还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改善受损肝脏的功能,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通过调节脂肪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预防结直肠肿瘤细胞生长及减轻肠道炎症等。本文主要就益生菌的上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益生菌的研究及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是调节机体微生态失衡的有效途径。肝功能异常影响肠道微生物,慢性肝衰竭、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等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同时肠道菌群亦受环境、遗传等复合条件影响,改变菌群组成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倡益生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预后,改善机体微环境,提高生命质量。近年来,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方面的研究飞速发展,对肠道益生菌研发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呼吸道作为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其优势菌群已经有相关报道,但对呼吸道益生菌的探索尚不明确,呼吸道内的优势菌是否可以制成益生菌制剂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在人体中处于动态平衡,但容易受到饮食、环境、细菌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肠道渗透压改变以及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等,从而促进糖尿病(1型及2型)的发生、发展,而益生菌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改善糖尿病预后中的作用不可小视。本文从糖代谢、脂代谢、免疫及并发症等方面分析肠道菌群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过敏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随着全球患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疗法大都收效甚微。研究证实,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维持免疫内环境平衡,调节胃肠道生态系统,是潜在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有效疗法。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或调节Th1/Th2平衡是益生菌抗过敏的基本作用机制。目前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未来有望利用益生菌实现过敏性疾病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本文就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该领域前沿作一综述,期望有助于我国益生菌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普及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当今众多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多重复杂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生理的改变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然而,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本文概述近年关于miRN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为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观点,并可能为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是定植于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共生菌,同时也是健康成人肠道菌群中最丰富的细菌之一。本研究主要对F.prausnitzii与人体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宿主的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疾病、结肠癌等疾病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F.prausnitzii作为潜在益生菌在肠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使用益生菌或者改变肠道内F.prausnitzii的数量达到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及肠道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维生素D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预防二型糖尿病.本文从观察性研究、干预性研究及遗传学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维生素D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从维生素D对胰腺β细胞的作用、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