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浙江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325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苔类植物89种,隶属于22科和39属,藓类植物236种,隶属于33种和103属,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东亚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和世界热带成分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地理联系广泛,与日本苔藓植物区的联系较为密切,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及邻近几个山体苔藓植物区系的比较结果表明,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介于安徽黄山和江西三清山之间,并与三  相似文献   

2.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计有苔藓植物29科63属192种(包括12变种1亚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9属14种;藓类植物21科54属178种。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兼有较明显的东亚色彩;隶属于华北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3.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附生苔藓植物共18科26属共43种,其中苔类植物6科6属6种,藓类植物12科20属37种;树附生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其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再次为旧世界温带成分及温带亚洲成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和北美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北美苔类和藓类的种间关系疏远,这一事实说明两个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分离后,由于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致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也产生明显分异。虽然它们在科、属方面差异较小,但两个大陆已各自形成地区特有的苔类和藓类的属。已知的中国特有及东亚特有的苔类属有5个,藓类属有22个;而已知北美地区特有的苔类属有4个、藓类属有5个。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在苔藓植物方面与中国共同分布的科、属和种存在一定差异。从神农架藓类植物研究表明,从共同分布的种来看,北美东部与中国比北美西部与中国的相似性系数高约6%。从两地区间苔类和藓类植物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及孢子直径大小而论,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影响苔藓植物在两大地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仍然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结合中国和北美的地史、地理条件及苔藓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认为白令海峡不是阻碍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交流的绝对自然屏障;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目前的状况,是长期多次交流融合和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共计有苔藓植物53科128属281种10变种2变型。其中苔类植物19科22属37种2变种l变型;藓类植物34科106属244种8变种l变型.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以温带性质为主,但有较明显的热带残遗性和亲缘性;隶属于华北植物区系,但兼有多种区系成分,体现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有20种药用苔藓植物,隶属于14科18属,其中苔类3种,藓类17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3~2014年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 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并对该地区与相邻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丰富度系数比较和相似性系数比较,以明确该地区苔藓植物不同的生态分布类型,揭示浙江清凉峰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2科143属337种(包括3个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0科29属49种,藓类植物42科114属288种。(2)藓类植物的优势科9个、优势属16个。(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41.84%),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8.5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20.74%)。(4)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浙江省境内的金华山、大盘山、天目山和凤阳山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5)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石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47.09%)最多,其次为岩面土生(占总标本数的27.68%)和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2.85%)类型。  相似文献   

8.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种类丰富,本区共有苔藓植物46科95属180种(包括种下类群)。其中苔类植物14科18属37种。藓类植物32科77属143种;优势科为青藓科、提灯藓科、丛藓科、羽藓科、真藓科、绢藓科和灰藓科,优势属为提灯藓属、真藓属、青藓属、光萼苔属、绢藓属、灰藓属、凤尾藓属、丛本藓属、缩叶藓属、羽藓属和仙鹤藓属;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性;东亚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有42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有15种;中国特有种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中以西南区系成分为主。本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中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9.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计,分析研究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特征,并与江西7个地区苔藓植物的相似性和热带性质/温带性质(R/T)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8科100属179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藓类植物34科64属113种,苔类植物23科34属64种,角苔类植物1科2属2种。(2)九岭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最高;温带成分略高于热带成分,该区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3)九岭山苔藓植物与大部分地区科、属的相似性都较高;九岭山与阳际峰种的相似性最高,而与鄱阳湖湿地种的相似性最低。(4)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R/T值最高为1.32,鄱阳湖湿地R/T值最低为0.50;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R/T值最接近,且都是温带性质略高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过渡性。总体来看,江西从南到北热带成分逐步减少,温带成分不断增加,中部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文献,对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及区系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4科121属292种,其中,苔类28科38属88种,藓类36科83属204种。该保护区共有湖北新记录科2科、新记录属9属、新记录种73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有11个区系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占30.89%)、东亚成分次之(占18.92%)。相比清凉峰、大巴山、十万大山和佛坪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林子呈现出科多种少的特点,物种分化程度更高。木林子保护区与清凉峰的苔藓植物组成相似度最高,与佛坪相似度最低。该研究结果从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角度佐证了清江流域物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观点,为丰富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和湖北省苔藓植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内伶仃岛的生物资源及自然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内伶仃岛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33科379属569种,其中广东新记录种10种;苔藓植物19科34属61种,广东新记录种10种,各类动物有兽类数十种,包括国家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猕猴(Macac mulatta)等,两栖爬行类30多种,鸟类近110处,昆虫超过447种。 此外,内伶钉岛也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根据该岛各类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宜划分为核心区,旅游-科普区和实验-缓冲区3部分,对各区的特点、性质,以及全岛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勇军  常弘 《生态科学》1999,18(4):20-24
经过1年多对内伶禁仃岛兽类资源和保护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岛有兽类19种,隶属6目7科,其优势种有猕猴、穿山甲、普通伏翼、褐家鼠、小家鼠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猕猴、穿山甲和水獭等3种。阐述了该岛兽类区系组成、特征和水獭种群的分布及保护,并提出了内伶仃岛兽类资源管理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调查,为该省西部有关叶附生苔类的首次报道,发现了2科、7属、13种和1变种。它们分布于海拔350—600m之间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内,最习见种类为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和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其次系海南薄鳞苔(Leptolejemea hainanensis)和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等。从区系角度分析,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与我国西双版纳、福建武夷山和台湾的叶附生苔类分别有50—70%的种类相似,它们以南亚成分为主,并有明显的我国特有成分(28.5%)。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t Kilda is a remote but exceptionally interesting archipelago in the North Atlantic. Its rich bryoflora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documented. A list of the mosses and liverworts from the main island, Hirta, is given, including published records and additional species recorded on separate visits by the authors in 1959 and 1991. A total of 160 species is reported, comprising 56 liverworts and 104 mosses. The richness and phytogeography of the bryoflora of Hirta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climate, ecology and vegetation history and is compared with similar studies on other islands.  相似文献   

15.
香港索罟群岛植被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罟群岛植被的次生性很强,以常绿灌丛为主,兼有次生性常绿阔叶林、滨海沙生灌草丛及少量半红树植物,其中灌木、草本植物种类丰富。群岛共有维管植物259种,隶属于85科207属,其中本土野生植物70科193属245种,包括2种受国家或地方保护的植物。其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56.47%的科属于泛热带分布,94.69%的属为热带分布类型,83.40%的种为热带分布,与邻近的广东内伶仃岛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受岛屿面积、海拔、隔离程度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群岛各岛屿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各有特点,其中大鸦洲、小鸦洲植物种类最丰富。  相似文献   

16.
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全面的标本采集并鉴定,发现6个广东新记录物种,分别为拟网藓[Syrrhopodon parasiticus (Sw. ex Brid.) Besch.]、拟透明凤尾藓(Fissidens bogoriensis M. Fleisch.)、微形凤尾藓东亚亚种[Fissidens closteri?subsp.?kiusiuensis (Sakurai) Z. Iwats.]、无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imbatum?(M. Fleisch.) T. Kop.]、异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larminatii (Broth. et Par.) Broth.]和东亚小羽藓[Haplocladium strictulum (Card.) Reim.]。  相似文献   

17.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祖霞  张力 《广西植物》2005,25(5):399-405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过去三年的调查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92属176种1亚种5变种。在石门台藓类中,种数较多的科主要有曲尾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种数较多的属主要有凤尾藓属、曲柄藓属和白发藓属等。石门台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其中以东亚成分(25.47%)和热带亚洲成分(17.39%)为主。另外,将石门台与8个邻近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与石门台藓类区系最相近的是鼎湖山,最疏远的是神农架。石门台的藓类植物区系被定性为南亚热带性质,但同时东亚和热带亚洲因素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内伶仃岛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广东内伶仃岛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考察、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7科367属551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5属38种,种子植物107科342属513种,12种为广东新记录;(2)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主要有:樟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番茄枝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葡萄科、五加科、紫金牛科、荨麻科、防己科、天南星科、棕榈科等;(3)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及东亚分砷;(3)通过与邻近地区植物区 的比较,发现内伶仃岛与香港植物区系相似性最高,与古田、古兜山的相似性次之,而与南昆山的相似性较低,它们均属于华夏植物区系界的华南省。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the pattern of bryophyte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elevation gradient of three Canary Islands (Fuerteventura, Tenerife and Gomera) assessing their vulnerability risk to climate change. We considered a conservative scenario of upslope climatic shift of 200–400 m and a drop in the upper limit of the cloud belt from 1500 to 1000 m.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was analyzed from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predicted shift in isotherms or cloud-belt edges and the current species range, following the Colwell and colleagues's model.Liverworts show narrower ranges and tend to live at lower elevations than mosses. Perennials and long-lived shuttle species establish in the upper localities. Many perennials and most of the long-lived shuttle species grow in cloud forests. Many annual shuttle species and colonists establish in the lowest localities. Colonists also occupy the harsh summit in the highest islands.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lwell model, most elements of this bryoflora appears vulnerable to rapid climatic change. Upland extinction and contraction challenges the bryoflora on the driest, lowest island Fuerteventura; range-shift gaps do this on the highest island Tenerife. Liverworts tend to be more vulnerable to range-shift gaps; mosse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upland extinction. On the lowest island, perennials and long-lived shuttle specie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upland extinction; perennials are also vulnerable to range-shift gaps. Colonists are most vulnerable to upland contraction or extinction on the high islands Gomera and Tenerife. Annual shuttle species tend to be more vulnerable to lowland attrition on these high, most humid islands. Many elements of the bryoflora of the upper limit of the cloud forests appear to be vulnerable, while most of the flora of other cloud forest areas presumably will not be so affect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most restricted species.A simple model illu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preliminary assessments of climate change on organisms which show a lack of publish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ir distribution and biology. This assessment gains by incorporating estimates of biological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