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药材老鹳草基源及苏州野老鹳草的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江苏省内药材老鹳草的基源,了解野老鹳草在江苏省的分布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以及苏州地区野老鹳草的资源进行调查,为更科学地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野老鹳草提供资源学方面的依据。方法: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结果:记录所调查的居群中野老鹳草的生长环境及主要伴生植物并测量、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结论:苏州地区构树+毛竹+箭舌豌豆群落类型的野老鹳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3.2 kg/hm2,香樟+杜鹃+猪殃殃群落类型的野老鹳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1.2 k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乌腺金丝桃的资源分布,为合理开发利用乌腺金丝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黑龙江省乌腺金丝桃的群丛类型,并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了单位面积蓄积量。结果:乌腺金丝桃所在的植物群丛为:榛子灌丛,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60 kg/667m2。结论:乌腺金丝桃在黑龙江省分布少,资源有限,应在人工栽培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老鹳草属植物的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鹳草属(Geranium)植物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及其广布种居群所在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以及其单位面积蓄积量,为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老鹳草提供资源学方面的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腊叶标本和实地考察.结果:记录所调查的居群中老鹳草的生长环境及主要伴生植物并测量、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结论:佳木斯地区地榆、蚊子草、杂类草草甸群落类型的鼠掌老鹤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3.57 kg/667.7 m2,凸脉苔草、榛子灌丛群落类型的粗根老鹳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8.24 kg/667.7 m2.  相似文献   

4.
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天葵野生资源在广西的分布、药材品种、群落特征、资源蕴藏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天葵在广西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其药材品种按商品规格分为小叶和大叶2种,小叶青天葵为该文的调查对象毛唇芋兰,大叶青天葵为同属植物毛叶青天葵,亦当作青天葵出售和使用;青天葵生长群落结构在不同产区略有差异;由于人为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的分布面积逐年减缩,蕴藏量急剧减少。经调查,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蕴藏量(鲜品)仅为4 815 kg。建议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保护青天葵野生资源,保证青天葵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单位面积蕴藏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为野生北细辛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野生三叶木通广泛分布于华中、黄河流域以及秦岭地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过度采收造成野生三叶木通资源的急剧下降.利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在野生三叶木通集中分布的秦岭和中条山等地对其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野生三叶木通的密度以及单株和单位面积根、茎、叶的平均重量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陕西省镇安县,野生三叶木通具有最大的总储藏量、总年允收量和单位面积总重,分别为2 014.28 kg/hm2、437.3 kg和201.43g/m2.根据三叶木通主产区各省份的森林面积,全国主产区总蕴藏量有223 805.65万t,年允收量有6 209.19万t.需要加强对三叶木通植物野生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野生黄芪资源恢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黄芪(Radixastragali)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主要依靠栽培黄芪提供商品药材。但是野生黄芪引种栽培后其质量低于野生黄芪,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尚有大量适于黄芪资源恢复的山林。为此作者从1989年~1996年进行了野生黄芪资源恢复的试验研究,对适于黄芪生长的群落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榛灌丛的植物组成,在两个地点进行了不同播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证明榛灌丛是最佳群落,其野生资源恢复情况良好;采用泥球包衣种子播种扩散面积8年后可达10倍;被人工干涉过的榛灌丛群落比自然更新的群落扩散面积大,植株数目多。并对野生黄芪资源恢复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引言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南部省绿色草原牧场和敖林西伯公社地区,对这里分布面积较广的羊草+杂类草群落、山杏-针茅+杂类草群落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和群落营养状况及绵羊合理放牧密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生态输水对额济纳荒漠绿洲天然植被的影响, 亟需掌握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类型, 建立植被-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该研究对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展开调查, 获取植物群落特征、分布状况及地下水环境数据,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对群落进行分类, 采用无偏对应分析(DCA)、无偏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群落进行排序, 得出额济纳荒漠绿洲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以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地下水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 将植被划分为芦苇+杂类草(Ass. Phragmites australis + herbs)、胡杨-红柳+杂类草(Ass. Populus euphratica-Tamarix ramosissima + herbs)、沙枣-红柳+杂类草(Ass. Elaeagnus angustifolia-Tamarix ramosissima + herbs)、红柳-杂类草(Ass. Tamarix ramosissima-herbs)、花花柴-白刺+沙蒿+沙拐枣(Ass. Karelinia caspica-Nitraria tangutorum + Artemisia sp. + Calligonum sp.)、麻黄-红砂+白刺+骆驼刺(Ephedra przewalskii-Reaumuria soongorica + Nitraria tangutorum + Alhagi sparsifolia)等6个主要植物群丛; (2)对于额济纳荒漠绿洲这一特定的研究区域, 制约群落类型、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地下水因子为地下水埋深; (3)对群落产生显著影响的地下水环境因子主要有地下水埋深、pH、盐分、矿化度、电导率、HCO3-等6个变量。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 第1轴突出反映了群落所在环境的地下水埋深, 沿第1轴从右到左, 地下水埋深逐渐增大, 群落的盐分及矿化度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群丛依次从类型I到VI逐渐演变。额济纳三角洲作为干旱区的荒漠绿洲, 有着明显的特点: 植物群落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趋于贫乏化和单一化, 生态结构简单, 植被稀疏, 种类单一, 群落覆盖度较低, 群落格局分异明显。地下水埋深变化是群落物种及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 和无偏对应分析( DCA) 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梵净山
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在群落水平上的分布与森林群落类型相对应, 其所在群落可以分成贵州青冈- 箭竹群落、
贵州青冈+ 巴东栎+ 雷公鹅耳枥- 箭竹群落、贵州青冈- 短柱柃群落、大钟杜鹃+ 多脉青冈- 野八角群落、亮
叶水青冈+ 多脉青冈+ 贵州青冈- 箭竹群落和贵州青冈- 尖叶山茶- 野八角群落6 类树附生苔藓植物群落类型。
尖叶拟船叶藓在梵净山的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1 650~ 2 080 m; 在树干垂直分布表现为下部显著多于中部, 中部
显著多于上部; 在不同树种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影响树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生态分布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长柱金丝桃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长柱金丝桃(Hypericum ascyron),又名牛心茶、红心莲、黄海棠等。材料类别:下胚轴、子叶和茎。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培养基为:MS+NAA0.01mg/L(单位下同)+BA1;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温度为25±2℃,每日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约1000lx。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东南部柏木属植物群落是青藏高原天然林资源的重要组分,在维持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方面作用显著.为明确其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在米林县、朗县和波密县设置典型样地和划分群落类型,分析了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建群种径级结构.结果表明: 柏木属植物群落可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西藏柏木-柳叶忍冬+绒毛山梅花-凤尾蕨+紫马唐群落(群落Ⅰ)、巨柏-圆锥山蚂蝗+砂生槐-线形草沙蚕+芸香草+固沙草群落(群落Ⅱ)、巨柏-甘肃野丁香-杂配藜+固沙草群落(群落Ⅲ)、巨柏-小蓝雪花-藏沙蒿+固沙草+蒺藜群落(群落Ⅳ).各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表现为: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Ⅳ.4个群落的建群种幼龄级个体多而中老龄级少,植株由幼龄级向中龄级过渡阶段死亡率较高,柏木属植物种群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土高原侧柏疏林草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柏疏林草原是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东部重要群落类型之一,现仅残存于东北部的神府地区,常见者有4个类型:①茭蒿-侧柏疏林草原;②白草-侧柏疏林草原;③茭蒿+长芒草-侧柏疏林草原;④细叶柴胡+长芒草-测柏疏林草原。根据群落中乔木的更新状况分析,今后在气候不发生明显波动的情况下,侧柏疏林草原仍为该森林草原地带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年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野外50个样地调查的数据,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方法,从各群落基本特征、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50个样地灌木植被群落中共出现了169种植物(其中灌木植物36种,草本植物133种),隶属于118属,31科,其中以藜科、菊科、禾本科等干旱区的表征科居多。灌木物种的植物区系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2)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可将50个样方划分为10个灌木群落类型。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黑果小檗+宽刺蔷薇+金丝桃叶绣线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群落之间水平差异显著;欧亚圆柏群落、宽刺蔷薇+矮锦鸡儿群落和铃铛刺+喀什菊群落次之;多枝柽柳群落和琵琶柴+喀什霸王群落最低。(3)属于灌丛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属于荒漠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结构为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针茅草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中分布面积最大、最重要的群落类型。该文选择青海高原典型紫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元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的数量分类。结果显示:(1)所调查的紫花针茅草原是物种组成相对较简单、菊科和禾本科植物最多、北温带分布的属为主体的草原群落。(2)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的90条样带可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紫花针茅+川青早熟禾群丛、紫花针茅+矮嵩草群丛、紫花针茅+多枝黄芪群丛、紫花针茅+高山嵩草群丛、紫花针茅+二裂委陵菜群丛、紫花针茅+沙生凤毛菊群丛、紫花针茅+弱小火绒草群丛、紫花针茅+梭罗草群丛。(3)影响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空间因子(海拔、经度、纬度)和热量因子(温度),其次是湿润度、降雨量等水分因子。(4)对于紫花针茅草原群落内部的群丛划分,CCA可以补充矫正TWINSPAN等级分划,使分类结果更符合实际生态意义,更清晰地反映群丛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探寻南京紫金山野生草本花卉群落类型和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明确影响野生草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和群落特征,以期为南京市野生植物资源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 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排序,研究了紫金山野生草本花卉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影响其结构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利用UPGMA将紫金山调查物种划分为4个群丛类型,并在DCA上得到合理解释。(2)CCA排序结果显示,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郁闭度、坡向、湿度、坡度。第1排序轴与郁闭度最相关,实质是光照强度的不同;第2排序轴与坡向有显著相关性,实质受水热分布影响,这与UPGMA分类结果一致。但整体来看,紫金山野生草本花卉不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3)物种CCA和UPGMA分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受物种分布格局影响,且两者间存在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山东滨海盐渍区植物群落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德洁  张洁  荆瑞  董丽 《生态学杂志》2018,29(11):3521-3529
在山东滨海盐渍区选取81个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对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pH、可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有机质、K+、Na+、Ca2+、Mg2+、Cl-、SO42-和HCO3-12个土壤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共记录耐盐植物30科67属85种,排名前三的优势科为菊科、禾本科、藜科.群落类型分为4类,分别是芦苇-白茅+茵陈蒿群落、盐地碱蓬+芦苇-茵陈蒿+地肤群落、芦苇-香蒲+罗布麻群落和芦苇-罗布麻群落.CCA排序表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和水溶性离子含量是影响该区域耐盐植被分布的关键土壤化学因子,其次是土壤全氮含量.优势种为芦苇,同时伴生白茅和茵陈蒿的群落在4个群落类型中具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所蕴含的耐盐植物资源丰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和水溶性盐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高盐分土壤会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枝根干,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仅次于乔木叶片;各组分中营养元素以K、Ca最高,P、Mg最低;(2)3种类型森林间乔木层的养分积累量总规律表现为原生林(4540.30 kg/hm~2)次生林(2107.09 kg/hm~2)人工林(719.51 kg/hm~2),分别占林分养分积累量的88.30%、79.57%和62.60%;(3)3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相差不大,均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在各层分配格局有所差异;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归还量均为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年吸收量分别为:418.80、271.17和148.79 kg 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82.98、111.43和43.37 kg hm_(-2)a~(-1);(4)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利用系数总规律为人工林(0.35)次生林(0.20)原生林(0.10);循环系数则相反,为原生林(0.48)次生林(0.46)人工林(0.30);而周转时间为原生林(37.32)人工林(18.63)次生林(13.93)。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层薄,养分贮存能力差,森林养分循环能力相对较弱,沿着强、中、弱干扰递减梯度,3种类型森林养分利用效率和循环能力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沙地盐生草甸主要植物群落种群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采用方差/均值法,Greig-Smith格局分析法及Hill格局分析法,探讨了科尔沁沙地盐生草甸主要植物群落种群格局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羊草群落和野古草群落中的大部分种为聚集分布,羊草与野古草群落交错区中所有种为聚集分布,其最小面积为0.01m~2,最大面积为6.4×6.4m~2。邻接格子最小取样面积应小于0.05×0.05m~2,最适取样面积为40.96m~2,小规模格局是种子扩散和营养繁殖的结果,中规模起因于匍匐和长根茎的扩散,大规模则取决于土壤总盐分及pH值。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合理保护与利用此类森林植被, 以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星斗山和木林子典型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 分析了常绿和落叶物种比例随群落类型及环境因子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将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 即青冈-翅柃+尖连蕊茶(Cyclobalanopsis glauca-Eurya alata + Camellia cuspidata)群落(I)、川陕鹅耳枥+青冈-翅柃(Carpinus fargesiana + Cyclobalanopsis glauca-Eurya alata)群落(II)、川陕鹅耳枥+青冈-水马桑(Carpinus fargesiana + Cyclobalanopsis glauca-Weigela japonica)群落(III)、光叶水青冈+多脉青冈-翅柃(Fagus lucida + 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Eurya alata)群落(IV)和川陕鹅耳枥+交让木+包果柯-翅柃(Carpinus fargesiana +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 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Eurya alata)群落(V); (2)常绿和落叶物种的丰富度、多度、胸高断面积及重要值等指标随群落类型而变化。在群落II、III和V中落叶物种占优势, 而在群落I和IV中二者无显著差异; (3)各类型群落在小径级(1-5 cm)内落叶物种的丰富度大于常绿物种, 但多度、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大都小于常绿物种。在中径级(5-10 cm)内, 群落I和群落IV的各项指标都表现为常绿物种大于落叶物种, 而群落II、群落III和群落V的则相反。在大径级(≥ 10 cm)内, 各群落类型的落叶物种都占显著优势, 其各项指标大于常绿物种; (4)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氮含量和土壤磷含量是影响各群落类型内常绿和落叶物种比例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