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蛇志》2010,22(4):417-419
目的研究护理路径(CNP)结合问题教学(PBL)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将12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采用CNP与PBL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生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CNP与PBL用于急诊本科护生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高职护生13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年1~12月的实习护生69名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实习护生6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生临床理论操作技能、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等,并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评分、评判性思维总分、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有利于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采用学生互评结合老师评价的操作考核方法对学生操作标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实习护生92名,随机分为学生相互考评教学方法组(研究组)与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度、老师对护生操作满意度、护生对老师操作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度、老师对护生操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相互考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操作标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红  蒋枝伶  施贵宁 《蛇志》2017,(2):255-257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妇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妇科实习护生186名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时间单、双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实施赏识教育,并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成绩评价两组护生学习情况,通过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住院患者对护生评价、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赏识教育可有效提高妇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辉 《蛇志》2021,(1):107-108,120
目的探讨实习专用病房(Dedicated education unit,DEU)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17日~2020年3月15日在我科实习的2017级护理大专班实习护生106名,按教学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使用传统带教方式的为对照组,采用DEU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出科的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结果经过DEU临床护理教学后,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U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志红  周珊梅  聂龙英 《蛇志》2016,(3):377-37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实习护生16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4年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5年的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教师和护生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教师与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评价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能提高教学效率,弥补传统教学中不足,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马从凤  罗春华  符冰 《蛇志》2013,25(2):246-247
目的 探讨护理量化考核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名临床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采用护理量化表对护生实行全程跟踪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出科时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专科健康教育、医德医风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中运用护理量化表进行带教,细化了教学目标,规范了带教程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全面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实习的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采用出科考核和问卷调查方法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86%的护生认为案例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74%的护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76%的护生对案例教学法促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持肯定态度。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肾内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授法好。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在我院妇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4名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24名采取临床路径式带教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有利提高护生对妇科护理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鼻咽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2年5月在我院放射科实习的9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P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并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分阶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教学有利于护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仇秋菊  周克兵  陈莉  刘莉华 《蛇志》2014,(2):263-264
目的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为护生)急救护理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按抛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跟班带教,讲解科室常见仪器的使且及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抢救结束后带教老师给予总结。实验组采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我院急诊科与下属卫校护理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并于急诊科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以及医生满意度及远期效果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出科时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远期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使护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凤群  李宏  潘琪妮  张海银 《蛇志》2022,(3):435-437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心内科实习的32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实习的30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于本科护生的教学效果确切,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翻转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及课堂满意度情况。方法将在校护理学专业的142名学生,按原班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70名,在临床见习前应用翻转教学法指导学生主动预先观看规范化典型病例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录像,课前与临床带教老师在线讨论分析,临床见习时再次讨论分析后接触病人并采集病历资料,查房后总结;对照组72名,按常规在临床见习进行带教,即由带教老师进行简单的疾病介绍,护生即到病人床边采集病历资料,查房后总结。结果实验组课堂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课堂教学满意度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前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预先观看典型病例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录像,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及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韦彩捌  覃美凤  潘春秋 《蛇志》2014,(4):449-45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普外科临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科实习1个月的护生根据PDCA循环方法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4个阶段进行教学,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评价。结果 100%的护生评价带教老师能有效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准确指出护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耐心指导和纠正;同时老师指出的带教计划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护生能接受并及时进行调整。98%的护生评价老师注重护生综合、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90%护生认为带教老师由于日常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指导学生学习专科知识效果欠佳。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生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提高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综合培训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272名护生按实习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的13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习的137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理论授课、操作示范、病例查房、情景模拟、"微课"学习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及临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为(87.31±3.2)分、操作成绩为(90.21±2.15)分、综合测评成绩为(86.41±3.6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5±2.56)分、(78.25±3.45)分和(82.76±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培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带教效果,提升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是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通过对护生、带教老师、临床教学方法及客观存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急诊护理临床教学方法改进后,能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带教老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老师带教的水平.结论 急诊护理临床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教学,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护生实习结束时由带教老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进行考核,同时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职业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护生的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20,(2)
目的评价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20例和对照组2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综合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专科风险防范执行、饮食调整、自护行为和术后配合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对医师服务满意度评分、护士技术满意度评分和护士服务满意度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整体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依从性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9,(4)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眼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眼科实习的43名护理大专生为对照组,以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同科室实习的35名护理大专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均由相同带教老师教学。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教学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眼科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9,(3)
目的研究BOPPPS模组与CBL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对培养高职全科医学生急诊临床思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2017级两个班级112名高职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级分为实验组57名,2016级为对照组55名。实验组应用BOPPPS模组结合C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回馈满意度、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以及急诊学理论、急诊临床技能等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先备知识、主动学习、学习效果、结果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的教学效果显著(均P0.05)。两组学生急诊学理论、急诊临床技能、急诊情景剧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高职全科医学生中采用BOPPPS模组结合CBL教学方法进行急诊临床思维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急诊临床思维与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