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种桤木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良去壁低渗法对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Ainus Mill.)东亚地区5种植物进行染色体数目与核型研究。结果显示:所试验物种中染色体形态比较一致,多是由中部(m)及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其中A.nitida染色体数为2n=28,核型公式为K(2n)=28=22m 4sm(2SAT) 2st(2SAT);A.hirsuta染色体数为2n=42,核型公式为K(2n)=42=36m 6sm; A.cremastogyne,A.formosana 染色体数均为2n=56,核型公式分别为K(2n)=56=2M 40m(1SAT) 14sm(1SAT)和K(2n)=56=46m 8sm 2st;A.firma染色体数为2n=112,核型公式为K(2n)=112=80m 28sm 4st。  相似文献   

2.
采用卡宝染色压片法对伞形花科5种主要蔬菜作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芹菜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2sm+8st+6t,染色体核型为"3B"型;芫荽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2m+2sm+18st,染色体核型为"3A"型;茴香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14m+6sm+2st,染色体核型为"2B"型;水芹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6sm+10st,染色体核型为"3A"型;胡萝卜的核型公式为K(2n)=2x=18=6m+10sm+2st,染色体核型为"2A"型.并对他们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密叶杉属的核型分析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首次对特产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Athrotaxis cupressoides和Athrotaxis selaginoides进行了核型分析,核型公式分别为2n=22=22m(2SAT)和2n=22=20(2SAT)+2sm,均属Stebbins的1B类型,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2=2L+10M2+8Ml+2S和22=2L十10M2+6Ml+4S,后者比前者较为进化。根据密叶杉属和杉科其他各属核型资料的比较分析,它们由原始到进步的顺序可能为: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巨杉属、红杉属,密叶杉属、杉木属和台湾杉属。 密叶属与红杉属、巨杉属和杉木属较为近缘。 这些在以染色体长度比和平均臂比为纵、横坐标的图上得到清楚反映。 根据核型资料,密叶杉属以隶于单型的亚科Arthrotaxoideae较为合适,这也得到形态学、胚胎学、孢粉学和地理学资料的支持。 本文还对前人系统中的密叶杉属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杨志荣  林祁 《植物研究》2007,27(6):661-663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首次对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做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铁箍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2x=20m+8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28=2L+14M2+8M1+4S,染色体长度比为2.14,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0.59,无次缢痕和随体。铁箍散的核型特点表明其在五味子属中处于较进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6.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木樨科白蜡属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2 sm,属于"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10M2+8M1。  相似文献   

7.
北苍术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传吉   《广西植物》1989,9(2):105-109
本文报道了北苍术的核型分析资料;其核型公式为K(2n)=24=10m+4sm(SAT)+10sm属“3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6L+4M_2+2M_1+12S,笔者并将其与本属近缘种白术(A.mocrocepola Koidz.)的核型相比较.白苍术较为进化。 本文还计算了北苍术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8.
甘肃萱草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孔红  王庆瑞   《广西植物》1993,13(3):247-251
本文研究了甘肃萱草属6种、1变种的染色体核型;黄花菜K(2n)=22=12m+10sm(2SAT);小黄花菜K(2n)=22=10m+12sm;北萱草K(2n)=22=8m+14sm;北黄花菜K(2n)=22=14m+6sm+2st;萱草K(2n)=22=12m+8sm+2st;重瓣萱草K(2n)=33=18m+12sm+3st:折叶萱草K(2n)=22=10m+10sm+2st。以上核型可自然地分成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小黄花菜、北萱草、黄花菜;第二类群包括折叶萱草、萱草、重瓣萱草、北黄花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产于陕西的盐生车前的核型公式K(2n)=12=10m+2sm,核型“1A”型,其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1.10μm,由6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对4种草本花卉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分别为石竹(Diranthus chinensis)染色体数2n=14,核型公式为K(2n)=14=12 m+2 sm,其核型为"1A";裂叶花葵(Lavatera trimestrisLinn.)染色体数2n=14,核型公式为K(2n)=14=6 m+8 sm,核型为"2A";观赏椒(Capsicum frutescans)染色体数2n=24,核型公式K(2n)=24=24 m,核型为"1B";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染色体数2n=14,核型公式为K(2n)=2x=14=10 m+4 sm,核型为"1B"。此4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均为首次报道,可为花卉的良种选育和分类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恒  顾志健  龙春林  杨永平   《广西植物》1990,10(1):21-24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六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5个种属于首次报道。其核型公式如下: 1.滇磨芋 K(2n)=2x=26=26m.2.磨芋 K(2n)=2x=26=26m.3.攸落磨芋K(2n)=2x=26=22m(2SAT)+4sm.(2SAT).4.西盟磨芋 K(2n)=2x=26=20m+4sm+2st.5.勐海磨芋 K(2n)=2x=26=22m+4sm.6.白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相似文献   

12.
张华宣 《植物学报》1997,14(3):54-56
本文报道了车前属两种车前的核型。Plantago lessingii为2n=12,核型属于“2A”,核型公式为K(2n)=12=10m+2sm;P. mmuta为2n=12,核型仍属“2A”型,核型公式K(2n)=12=8m+2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前者2n=2L+4M2+4M1+2S1,后为2n=6M2+6M1,染色体总长分别为30.60、29.80,由12条染色体组成,还测量了这两种车前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13.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木樨科白蜡属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 2 sm,属于"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 10M2 8M1。  相似文献   

14.
桤木属7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良去壁低渗法对分布于欧美地区的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Alnus Mill.)7种植物进行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材料染色体形态比较一致,多为由中部(m)及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意大利桤木(A.cordata)为六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x=42,核型公式为2n=6x=42=36m+6sm;绿桤木(A.viridis)为八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x=56,核型公式为2n=8x=56=46m+10sm(SAT);薄叶桤木(A.tenuifolia)、灰桤木(A.incana)、欧洲桤木(A.glutinosa)、裂叶桤木(A.sinuata)和红桤木(A.rubra)均为四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x=28,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16m(1SAT)+12sm、2n=4x=28=22m+6sm、2n=4x=28=24m+4sm、2n=4x=28=24m+4sm、2n=4x=28=26m+2sm。其中红桤木(A.rubra)的核型属于1B型,其余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15.
若干铁杉属植物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8,(4):324-328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特产的重点保护植物南方铁杉的核型,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构成,核型公式为K(2n)=2x=24=20m+4sm,属“ 2A”类型。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12M_2+10M_1+2S。通过比较。发现东亚的南方铁杉的核型与台湾铁杉甚为相似而略具进化的趋势,但北美东部的卡罗来纳铁杉的核型比它们进化得多。本文支持Florin认为铁杉属至少在早第三纪存在一条从欧亚大陆经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的迁移路线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葱属植物物种生物学研究:Ⅰ.葱属6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葱属(Allium L.)5个种6个居群的细胞学特征。这些种是太白韭(A.prattii C.H.Wright apud Forb.et Hemsl.),该种包括两个居群(Ⅰ、Ⅱ)。居群Ⅰ:K(2n)=2x=16=9m+1m(SAT)+4sm+2st,居群Ⅱ:K(2n)=2x=16=10m+5sm+1sm(SAT);天蒜(A.PaePalanthoides Airy-Shaw):K(2n)=2x=16=14m+2sm+3B;多叶韭(A.Plurifoliatum Rendle):K(2n)=2x=16=14m+2sm+1B;合被韭(A.tubiflorum Rendle):K(2n)=2x=16=12m+2m(SAT)+2sm;峨眉韭(A.omeiense Z.Y.Zhu):K(2n)=2x=22=2m+18sm+2T(SAT)。所研究的6批材料均为二倍体,除合被韭的核型为“1A”型,蛾眉韭的核型为“3A”型外,其余4批材料的核型均为“2A”型。其中峨眉韭和多叶韭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天蒜和多叶韭的细胞中首次发现B染色体,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天门冬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天门冬染色体数为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8 sm+128m,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4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5对。核型类型为2B。  相似文献   

18.
任保青  刘军   《广西植物》2006,26(4):356-359
对桦木科桤木属自然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4个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分别为:川滇桤木K(2n)=56=30m+24sm+2st;桤木K(2n)=56=38m+16sm+2M;蒙自桤木K(2n)=56=28m+26sm+2st;毛桤木K(2n)=56=42m+14sm;其中川滇桤木的核型属于2A型,其余均为2B型;上述种类染色体数目均为2n=56。4种材料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春林  顾志建  李恒   《广西植物》1989,9(4):317-321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三个种(其中包括两个最近发现的新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是: 1.结节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2.疣柄磨芋 K(2n)=2x=28=2M+16m+8sm+2st; 3.矮磨芋 K(2n)=2x=26=20m+4sm+2st; 本文还在报道磨芋(A.konjac)两个居群的核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居群磨芋的核型存在一定异;并比较了矮磨芋和磨芋两个居群的核型,从核型上分析了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苞铁杉的核型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分析了特产我国的长苞铁杉亚属(Subgen. Paleotsuga)的代表种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的核型,它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4=22m 2sm,属“lA”类型。第12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2M_2 10M_1 2S。作者发现铁杉亚属(Subgen. Tsuga)植物的核型全为“2A”类型。胞核学资料支持对长苞铁杉亚属和铁杉亚属的划分并表明前者(长苞铁杉)较为原始。长苞铁杉应隶于长苞铁杉亚属、长苞铁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