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蛋白在胚胎早期发育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蛋白是一组等电点大于10.0的碱性蛋白质,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上主要含有5种组蛋白,即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及连接组蛋白H1。核心组蛋白八聚体、蛋白H1和200bp的DNA共同组成了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组蛋白不仅...  相似文献   

2.
文建凡  李靖炎 《动物学报》1998,44(3):347-352
利用“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从尖尾藻细胞中提取出染色质碱性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此染色质碱性蛋白含有八个组分(记为1'、1″、2a、2b、3'、3″、4'、4″),它们像小牛胸腺组蛋白一样形成两个分子量区域,即一为对应组蛋白H1的分子量区域,另一对应于核心组蛋白(即H2A,H2B,H3,H4)的分子量区域;其与组蛋白各组分的具体对应关系大致为:对应于小牛胸腺组蛋白H1两亚带区域有两  相似文献   

3.
曾庆华  吕延成 《遗传学报》1999,26(4):329-335
采用从鸡红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组蛋白H1,核心组蛋白H2A+H2B和H3+H4,以及从HeLa细胞中萃取的含有RNA聚合酶Ⅱ和多种Ⅱ类基因转录因子的可溶性HeLa细胞核抽提物,通过凝胶迟滞电泳,对组蛋白和HeLa细胞核抽提物中的转录因子在人自泌移动因子受体(Humanautocrinemotilityfactor,简称hAMFR)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组蛋白H1  相似文献   

4.
泰山赤鳞鱼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了泰山赤鳞鱼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后0—120h)及成体眼、脑、心、肾、肝、肌6种组织中的LDH同工酶分化表达谱式。结果表明:(1)赤鳞鱼在胚胎发育过程中Ldh-A基因和-B基因同时表达,形成5种不同形式的四聚体(B4、AB3、A2B2、A3B、A4)。与大多数硬骨鱼相比,赤鳞鱼LDH同工酶具有独特的早期个体发育谱式:在整个胚胎发育时期,A亚基与B亚基的活性几乎相等。(2)赤鳞鱼的LDH同工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C基因仅在肝脏组织表达,以向阴极迁移的分子形式(LDH-C4)特异地表达。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抗HBsAg人—鼠嵌合抗体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同源重组我们构建了同时含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嵌合抗体重、轻链基因的双重组 BacHL4.2。利用双重感染和双重组病毒感染秋粘虫Sf9细胞,SDS-PAGE结果说明嵌合抗体重、轻链同时在胞内得到了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两种情况均能在胞内组装成H2L2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ELISA和功能性免疫迷检测证明重组嵌合抗体与父本鼠源单抗OH3一样能特异性识别具有天然构象的HBsAg,而不识别经  相似文献   

6.
用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C33_c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C33_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H6D2、2G1A6、3A4A8、3E3E7、4G12C10、4A10C2、5F4B6.试验结果表明,7株McAbs具有良好的HCV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10 ̄4-1:4×10 ̄4;竞争抑制实验和相加指数测定证实7株McAbs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7株McAbs中1株为IgM(5F4B6),其它6株为IgG(2a)。  相似文献   

7.
水稻Xa21基因在水稻和玉米中的比较物理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基因组分析证明,禾本科不同种基因组间存在广泛的同线性和共线性。对水稻(OryzasativaL.)这一模式植物与其它禾本科植物基因的原位杂交比较定位可以揭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结构的共同特点和进化规律。利用含Xa21基因的pB822作探针筛选水稻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建立了一个包含3个BAC克隆的重叠群。用生物素标记其中一个BAC克隆,对水稻“广陆矮4号”和玉米自交系黄早四进行了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同时,用pB822也作了原位杂交检测。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中间检出了杂交信号,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24。在玉米的第1、3和第8染色体长臂观察到杂交信号,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具有三个Xa21的同源序列座位。BACFISH的信号检出率达在40%以上,大大高于质粒探针pB822的检出率(15%),而且可在同源染色体和姊妹染色单体上同时检出杂交信号的比例较高,证明了利用BAC克隆荧光原位杂交进行比较物理定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BACFISH中必须用相应基因组的CotⅠDNA封阻,以排除重复序列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文建凡和李靖炎研究员承担的该项研究,围绕着涡鞭毛虫这一特殊生物类群开展了细胞分裂机制、染色体、核骨架的结构成分和功能、5SrRNA的分子进化等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果。如一种原始核内有丝分裂的发现;核骨架、核纤层存在的证明及其进化观点的提出;发现了染色体碱性蛋白的多样性,且有的种类是具有组蛋白的等。从而否定了以往的结论,澄清了组蛋白起源进化研究中的一些迷误。5SrRNA分子进化研究表明此类生物与酵母和纤毛虫的关系较近,在一系列实验证…  相似文献   

9.
对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地区毛茛科3种特有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它们的核型公式(K)、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C.R.L.)和核型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青藏金莲花Troliuspumilusvar.tanguticus:K(2n)=6m+8sm(2SAT)+2st,C.R.L.=4L+4M2+4M1+4S,As.K%=63.57,核型属2B型;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为K(2n)=6m+10sm,C.R.L.=4L+8M1+4S,As.K%=62.54,2B型;单花翠雀花Delphiniumcandelabrumvar.monanthum为K(2n)=6m+8sm+2st,C.R.L.=4L+4M2+4M1+6S,As.K%=64.34,属3B型。经同相关近缘种核型资料比较,青藏金莲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比金莲花T.chinensis低;甘青乌头的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在其近缘类群(乌头组Sect.Aconitum)已报道的种之内最低;单花翠雀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水平比翠雀组(Sect.Delphinastrum)已报道的展毛翠雀花D.kamaoensevar.glabrescens、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出生后接种不同剂量乙肝血源疫苗的272名婴儿进行了3-5年的效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接种3、4、5年后,抗-HBs阳性率仍分别保持在90.5%、82.3%和73.2%,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3.1%和4.2%。3年后抗-HBs阳性率逐年下降,P/N值>50者以接种后3年为多,<50者以5年为多,3年后也呈下降趋势。随访结果说明,接种10μg×4、5μg×4及2.5μg×4剂量的乙肝疫苗具有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鉴于P/N值及抗-HBs阳性率在接种后3年开始下降,建议接种后3年应进行一次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