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野生大豆的耐盐性和离子在体内的分布及选择性运输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以相对发芽率和出苗率为指标比较了3个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种群的耐盐性,测定了NaCl胁迫下2个耐盐性不同的野生大豆种群(江苏野生大豆,JWS,耐盐;N23232,盐敏感)植株根、茎和叶片中Na^+、K^+和C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JWS的耐盐性最强,盐胁迫抑制野生大豆幼苗生长,使其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冠比上升,对耐盐性弱的N23232抑制作用大于耐盐性强的JWS,不同器官离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野生大豆茎部Na^+含量最高,耐盐的JWS根系具有积累Na^+和Cl^-的能力,叶片Na^+、Cl含量较低,而盐敏感种群N23232根系中:Na^+、Cl^-含量低于耐盐种群JWS,叶片中Na^+、Cl^-含量则高于JWS,JWS根系对K^+、Na^+吸收的选择性(selectivity ratio,SK,Na)和N23232没有明显差异;但叶片和茎运输的SK,Na明显高于N23232,使地上部K^+/Na^+较高,因此认为野生大豆根系对Na^+、Cl^-的积累及K^+向地上部运输的选择性高是其耐盐性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四种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Na^+、K^+和Cl^-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吸水困难,幼苗生长受抑;幼苗含水量、生物量及干物质量明显下降;Na^+、Cl^-含量和单株累积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单株累积量则明显降低。Na^+/K^+比值随介质中的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盐胁迫下各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和Cl^-的单株累积量及其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含量变化较大,说明小麦根系对Na^+、K^+和Cl^-的吸收存在基因型差异。盐处理下,暖型小麦NR9405对K^+的选择吸收能力强,对Na^+的吸收和累积少,植株体内的K^+浓度较高,Na^+/K^+比值小;幼苗的生物量较大,耐盐性强。冷型小麦RB6对K^+的选择能力差,对Na^+的吸收和累积量大,幼苗的Na^+/K^+比值大,生物量小,耐盐性较差。低盐浓度下,Na^+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植物体内渗透平衡。高盐浓度下,Na^+的过度吸收和累积可能是盐害的主要原因。维持体内较低的Na^+水平和Na^+/K^+比值是小麦耐盐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中Na+、Cl-积累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0-200mmol/L的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耐盐)和Peta(盐敏感)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Na^ ,K^ 和Cl^-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和浓度的增加,供试2个品种在根,叶片和叶绿体中Na^ ,Cl^-含量增加,K^ 含量下降。耐盐品种体内Na^ ,Cl^-含量增加或K^ 含量减少的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在200mmol/L的NaCl胁迫下盐敏感品种根,叶片和叶绿体中的Na^ /K^ 分别是耐盐品种的208%,308%和297%。与Na^ 相比,耐盐品种根系对K^ 吸收和向叶片运输的选择性(SK,Na)较强。但在经过0,100和200mmol/L的NaCl处理后2个品种叶绿体中的Na^ /K^ 均高于叶片(SK,Na均小于1)。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中Na^ ,Cl^-含量和Na^ /K^ 与叶片净光合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碱胁迫对春小麦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K^ 、Na^ 含量以及K^ /Na^ 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植株中K^ 、Na^ 含量均有所增加,但K^ 增加的幅度小于Na^ 的增加幅度,因而K^ /Na^ 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小麦品种K^ 、Na^ 随生育进程在体内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在分蘖期地上部K^ /Na^ >根部,孕穗期各器官K^ /Na^ 依次为:幼穗>旗叶>茎>倒4叶,而灌浆期则依次为:籽粒>旗叶>茎>倒4叶,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Na^ 能力强于其它器官;不同品种的K^ 、Na^ 含量及K^ /Na^ 不同,一般抗盐性强的品种在各时期均具有较高的K^ /Na^ ,反之则K^ /Na^ 较低;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K^ /Na^ 中一定的正相关,其中与分蘖期植株地上部的K^ /Na^ 及叶(K^ /Na^ )/根(K^ /Na^ )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此时期的SNa^ K^ 相关性最强,γ为-0.9670。因而,以分蘖期的K^ /Na^ 尤其是SNa^ K^ 作为小麦田间抗盐性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两种南瓜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NaCl胁迫7d明显抑制了两种南瓜——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e.)和白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使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随NaCl胁迫浓度(150、300和500mmol/L)的提高,两种南瓜幼苗根、茎和叶片中Na^+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明显下降。Na^+和K^+含量在两个南瓜品种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分别是:根〉茎〉叶片和茎〉叶片〉根。NaCl胁迫后黑籽南瓜根、茎和叶片Na^+含量远低于白籽南瓜,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白籽南瓜。表明两者在渗透调节方式、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能力上有差异,黑籽南瓜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肉桂酸和香草醛对嫁接茄子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托鲁巴姆”茄子为砧木,“西安绿”茄子为接穗,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自毒物质肉桂酸和香草醛对嫁接、自根和砧木茄子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香草醛对茄子根系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化感作用基本表现为“低促高抑”,两物质对自根茄子根系表现促进、抑制效应的临界浓度点分别为0.1和0.5 mmol·kg-1;对嫁接、砧木茄子表现促进、抑制效应的临界浓度点分别为0.5和1 mmo·kg-1.茄子根系对自毒物质耐性大小依次为:砧木茄>嫁接茄>自根茄;在较高浓度肉桂酸(0.5~4 mmol·kg-1)和香草醛(1~4mmol·kg-1)作用下,与自根茄子相比,嫁接茄子根系SOD活性提高了8.50%~24.50%,脯氨酸含量增加了9.39%~27.6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2.77%~81.81%,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鲜、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自根茄.表明嫁接换根使茄子根系具有了砧木抗自毒物质的特性,缓解了自毒物质给茄子根系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生长和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引进日本的设施栽培专用耐盐茄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通过营养液栽培对80 mmol·L-1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和离子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嫁接苗茎伸长受抑制程度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苗根部生长旺盛;(2)嫁接苗根部贮存一定量的Na 、Cl-,地上部除叶柄外各部位Na 、Cl-含量均显著低于自根苗;(3)NaCl胁迫后嫁接苗在幼叶和根部保持较高K /Na 和Ca2 /Na 值;(4)嫁接苗根部选择吸收SK,Na、SCa,Na值和幼叶选择运输SK,Na、SCa,Na值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因此,嫁接茄子因根部Na 、Cl-的贮存,减轻了地上部的盐离子毒害,而且K 和Ca2 在幼叶和根部的特异积累使其K /Na 值和Ca2 /Na 值提高,从而增强了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营养液水培,选用耐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研究了外源多胺(Put、Spd、Spm)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不同器官中K+、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后黄瓜植株体内K+含量下降、Na+和Cl-含量升高、K/Na比值降低,耐盐性较弱的“津春2号”体内离子含量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耐盐性较强的“长春密刺”;叶面喷施多胺抑制了K+含量的降低,减少了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K/Na比值及K^+、Na^+吸收和运输的选择性,可缓解盐胁迫的伤害,增加生物积累量,且Spd(亚精胺)的作用尤为明显。总之,外源多胺可通过调控盐胁迫下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体内K+、Na+和Cl-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以2个耐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幼苗植株体内K 、Na 和Cl-在器官间的区域化分布及其吸收和运输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植株体内K 含量下降,Na 和Cl-含量升高,变化幅度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器官间,茎中Na 和Cl-含量最高,上位叶中Na 和Cl-含量最低、K 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与耐盐性较弱的“津春2号”相比,耐盐性较强的“长春密刺”根向茎运输的SK,Na值较高,根系对Na 的截留作用较强,茎向上位叶运输的SK,Na和SCl,Na值均较高,叶片中K 含量下降幅度较小,K/Na和Cl/Na比值均较高,功能叶中盐分离子尤其是Na 积累较少,植株生物量较高。说明根系对Na 的截留能力较强且向上位叶运输Na 的选择性较低,是“长春密刺”耐盐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秦秦  李雪梅  台培东  刘宛  冯倩  邓鑫  马俊 《生态学杂志》2013,32(8):2043-2048
以普通茄(Solanum melongena,绿健)和野生茄(S.torvum,托鲁巴姆)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嫁接处理前后7叶龄植株开展7d含Cd水培实验(Cd浓度为0.1 mg· L-1),研究Cd在不同类型茄体内的富集特征以及嫁接对茄体内Cd运输途径和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健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托鲁巴姆.不同部位器官中Cd的分布特征为根>叶>茎,其中植株吸收的Cd 80.0%左右富集于根部;不同部位叶片,Cd优先富集于植株顶端幼叶中.嫁接使得Cd在茄地上部的富集量明显减少,接穗Cd的富集量均显著低于砧木:以绿健为对照,正向嫁接减少了48.4%,反向嫁接减少了34.2%,托鲁巴姆自嫁接减少了88.5%;以托鲁巴姆为对照,仅自嫁接地上部Cd富集量减少了58.0%.嫁接减少Cd在茄体内富集的原因可能是嫁接使接穗与砧木植物韧皮部结构产生了差异,由此推断Cd在茄体内的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韧皮部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沙培法,对盐胁迫下坪山柚和福橘幼苗体内矿质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坪山柚和福橘幼苗根部及地上部Na^+、Cl-含量增加,且相同浓度下,福橘比坪山柚高。40mmol/L NaCI胁迫下,坪山柚和福橘幼苗地上部的K^+、Fe含量,根部的Ca^2+、Mg^2+、Zn含量显著下降,而根部Fe含量及地上部Zn含量显著增加。随NaCl浓度增大,坪山柚根部K^+含量,地上部Ca^2+、Mg^2+含量变化不明显,而福橘根部、地上部上述离子含量在NaCl浓度≥160mmol/L时均显著下降。因此,根部K^+含量,地上部Ca^2+、Mg^2+含量存在品种问差异,或许可作为耐盐性鉴定指标。NaCl胁迫降低坪山柚和福橘幼苗根部及地上部P、Mn含量,而Cu含量在较高浓度NaCl胁迫下显著增加。NaCl胁迫明显降低坪山柚和福橘幼苗地上部K^+/Na^+、Ca^2+/Na^+和Mg^2+/Na^+值,其中K^+/Na^+值的变化可考虑作为柑橘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硅改善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2.0mmol/L处理明显缓解NaCl 100、200mmol/L胁迫120d对库拉索芦荟(Aloevera)生长的抑制作用。Si可显著降低NaCl胁迫下芦荟植株中的Na^+和Cl^-含量,提高K^+含量,从而显著降低K^+/Na^+,促进根对K^+的选择性吸收(ASK,Na)和K^+向地上部的选择性运输(TSK,Na),以维持植株体内的离子稳态。根系和叶片横切面的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Si改善盐胁迫下芦荟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芦荟根细胞质膜H^+ATPase、液泡膜H^+-ATPase和液泡膜H^+-PPase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室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100-400mmol·L^-1)胁迫对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1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罗布麻植株的鲜重,但对其干重影响不大;随着盐浓度继续增加,罗布麻鲜重和干重显著下降。在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根部和地上部Na^+的含量明显增加,K^+的含量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部Ca^2+的含量,而对根部Ca^2+的含量没有影响。植株K^+/Na^+和Ca^2+/Na^+比值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促进了罗布麻根部对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及对K^+的选择性运输。当NaCl浓度小于或等于200mmol·L^-1时,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罗布麻叶片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增加,而当NaCl浓度大于200mmol·L^-1时,这2种有机溶质含量显著下降。总体上,罗布麻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合成有机溶质及维持较高的K^+、Ca^2+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来适应一定浓度(≤200mmol·L^-1NaCl)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嫁接对茄子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利  孟兆华  李娟  陈志霞 《生态学杂志》2012,31(11):2804-2809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茄子品种西安绿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嫁接对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严重限制了嫁接茄和自根茄的生长,在对照(80% ~85%)处理下差异不明显,在轻度(50% ~55%)、重度(35%~40%)水分胁迫下差异显著;与自根茄相比,各处理嫁接茄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加(P<0.05);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和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MDA)含量较自根茄显著下降;嫁接极显著地增加了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大,嫁接茄叶片的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自根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嫁接增强了植株长势,能够调节自身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保护酶系统活性,来减轻干旱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嫁接茄的黄萎病抗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和刺茄(S.surattense)为砧木,西安绿茄(smelongena)为接穗,研究了嫁接茄的抗黄萎病效果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变化,探讨了嫁接茄的抗病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茄的抗病效果明显,其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所占比例、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发生了改变,且不同生育时期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总体看,嫁接茄的抗病性增强,与其根际放线菌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与真菌数量的比值提高,根际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的流苏播种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300 mmol·L^-1)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流苏的生长、Na^+和K^+分布格局、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明确其耐盐阈值。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生长量逐渐降低,盐害指数升高、存活率下降;幼苗耐盐阈值为98.693 mmol·L^-1(0.577%W/V)。(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各器官中的Na^+含量持续增加,并在浓度为50 mmol·L^-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其余各处理组表现为叶>根>茎;幼苗根、叶中的K^+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茎中K^+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且器官中K^+含量表现为根>叶>茎;幼苗根部到茎部和茎部到叶部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各器官中的K^+/N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流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发现,流苏幼苗根系可通过对Na^+的吸收和累积来阻止其向地上部运输进而避免盐害发生;叶片和茎中通过提高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累积,从而增大K^+/Na^+比值以减缓盐分对其生理代谢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氯丙嗪(CPZ)和LaCl3预处理阻碍Ca^2 。CaM信使系统传导后,盐胁迫下稻苗体内Na^ 、K^ 和Cl^-含量及吸收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CPZ和LaCl3预处理后,盐胁迫下稻苗对K^ /Na^ 的选择性吸收下降,致使稻苗K^ 含量减少、Na^ 含量增加,Na^ /K^ 比值显著增加;并且稻苗地上部Cl^-含量也显著增加,盐胁迫处理稻苗2d后解除盐胁迫,改用蒸馏水培养,在蒸馏水中加入CPZ或LaCl3时,稻苗中含有较高的Na^ ,即CPZ和LaCl3抑制稻苗将体内Na^ 排出体外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盐胁迫下,Ca^2 .CaM信使系统可能参与稻苗对K^ 、Na^ 和Cl^-的吸收转运以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8.
多菌灵胁迫下嫁接对茄子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利  李娟  高平  孟兆华  陈志霞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49-2554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以栽培品种西安绿茄(S.melongena)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不同施入频次多菌灵条件下嫁接茄子和自根茄子果实中的农药残留、生长发育状况和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多菌灵施药1次、2次、3次处理后,嫁接茄果实中农药残留量比自根茄分别降低了12.7%~49.6%、11.4%~63.1%、13.5%~44.1%;嫁接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和鲜果重相对于自根茄明显增加;嫁接茄根系活力比自根茄增加了6.8%~29.3%、8.7%~24.5%、11.1%~28.6%;嫁接茄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相对于自根茄明显增加,而相对电导率比自根茄降低了16.3%~27.3%,19.7%~31.9%、20.5%~36.1%;嫁接茄丙二醛含量比自根茄降低了21.4%~31.6%、24.6%~37.9%、23.7%~39.0%。试验结果显示,施药2次和3次,各指标变化相对于施药1次明显。因此,在多菌灵胁迫下,嫁接茄子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降低,植株长势明显增强,有关酶的代谢活性显著提高,从而缓解了多菌灵胁迫对茄子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 0~ 2 0 0mmol/L的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耐盐 )和Peta(盐敏感 )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Na 、K 和Cl-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NaCl胁迫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供试 2个品种在根、叶片和叶绿体中Na 、Cl-含量增加 ,K 含量下降。耐盐品种体内Na 、Cl-含量增加或K 含量减少的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在 2 0 0mmol/L的NaCl胁迫下盐敏感品种根、叶片和叶绿体中的Na /K 分别是耐盐品种的 2 0 8%、30 8%和 2 97%。与Na 相比 ,耐盐品种根系对K 的吸收和向叶片运输的选择性 (SK ,Na)较强。但在经过0、10 0和 2 0 0mmol/L的NaCl处理后 2个品种叶绿体中的Na /K 均高于叶片 (SK ,Na均小于 1)。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中Na 、Cl-含量和Na /K 与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管志勇  陈发棣  陈素梅  唐娟  杨帆 《生态学报》2010,30(12):3198-3205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菊属物种幼苗的生长变化及体内K+、Na+、Cl-在器官间的区域化分布和吸收、运输特性,以揭示其耐盐差异机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2个物种的新生叶面积比率减小,受害叶面积比率增加,叶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大岛野路菊受胁迫影响较轻。2个物种体内Na+和Cl-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地上部的Na+、Cl-积累量大于根系,成熟叶是2个物种Na+、Cl-积累的主要器官。新生叶、茎的K+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耐盐性强的大岛野路菊相比,NaCl胁迫下萨摩野菊各器官积累的Na+和Cl-量均显著高于前者,其生长对其体内含有的Na+和Cl-比大岛野路菊更为敏感。除高盐胁迫下的根以外,大岛野路菊各器官的K+/Na+均显著高于萨摩野菊。大岛野路菊根向茎运输的SK,Na值远高于萨摩野菊,茎向中位成熟叶运输的SK,Na值较低,高盐胁迫时茎向上位新生叶运输的SK,Na值较高。说明NaCl胁迫下大岛野路菊对Cl-、Na+的累积能力弱、维持K+、Na+平衡的能力强,且根系对Na+的截留能力强,茎向上位新生叶运输Na+的选择性较低,是其耐盐性强的主要原因,而茎向中位成熟叶运输Na+的选择性较高是其对盐胁迫的适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还表明,Cl-对萨摩野菊的影响强于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