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纤支镜国产气道覆膜支架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4只雌性山羊应用局部气管内滴注木瓜蛋白酶方法复制不均一肺气肿模型。经电子支气管镜通过推送装置在肺气肿模型的不同支气管亚段(右肺上叶前段或后段)放入1-2枚气道覆膜支架,术前1天及术后6周测肺功能、查血气分析及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支架植入后6周发现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均出现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TLC(%)从术前的42.55%降至20.37%。PaO2从(70.50±1.85)mmHg上升至(81.25±1.11)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及肺组织大体标本证实支架远端存在肺不张。仅有一只出现肺部感染早期症状,全部动物未发生气胸、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植入国产气道覆膜支架行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BODE指数(bodynl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BODE index)是一个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新的多维分级系统,它综合了临床症状、营养状态、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相关参数,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预后信息,并能评估肺康复、肺减容术、肺移植术等治疗效果,评价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BODE指数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成功治愈的一例多发巨大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肺大泡的治疗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肺大泡治疗方法的认识,为临床肺大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方法:采用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即在胸腔镜下夹破充气的肺大泡,同时胸腔内注入自体血60 mL及凝血酶1000U一次,嘱患者翻身活动,促进胸膜表面混合均匀,连续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患者治疗后,右肺复张良好,患者胸膜破口愈合,且康复出院。结论:应用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具有经济、疼痛小、自体血来源方便、患者更易接受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和Transgene S.A.(法国.Strasbourg)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把基因转移到活体肺细胞中的新技术,以达到治疗囊纤维变性和遗传性肺气肿的目的.目前,该技术仅用于把人类基因转移到活鼠肺细胞里,利用一种弱毒性的rDNA病毒.将编码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基因插入此病毒里,然后注入鼠肺里.该鼠肺部的液体取样显示出α1抗胰蛋白酶的存在,表明此基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川芎嗪、丹参和地塞米松对木瓜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形成中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 m RNA表达和肺泡 型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表达的影响。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肺气肿 7天、 15天、 30天、川芎嗪、丹参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共 7个组。用一次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 ,取肺组织作 b FGF m RNA原位杂交 ,分离肺泡 型上皮细胞作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用图像分析定量。结果显示注药后第 7天大鼠肺组织 b FGF m RNA表达至高峰 ,第 15天后表达逐渐减少 ,川芎嗪、丹参和地塞米松治疗 30天组 b FGF m RNA表达减少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肺泡 型上皮细胞 PCNA表达与肺组织 b FGFm RNA表达呈正相关 (r=0 .78,P<0 .0 1)。川芎嗪治疗组 PCNA表达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川芎嗪在肺气肿发病过程中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人生物医学研究所药理研究部应用微生物小组的上村孝等,用大肠杆菌表达人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质(Seereto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的C末端的一半已经成功。另外还确认了这个重组SLPI片段与天然型的SLPI一样,保持着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能力。该公司开发重组SLPI片段的目的是把它用作肺气肿的治疗药。肺气肿这病是由于呼吸细支气管发生慢性炎症,破坏了肺泡和肺组织,推测破坏的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通过巨噬细胞在肺气肿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烟雾暴露8、16、24周建立肺气肿模型,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参数;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共染,分析肺泡结构破坏、β2m表达及其靶细胞情况。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重组β2m刺激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模型组小鼠肺泡腔明显扩大,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肺泡弦长(mean linear intercept, Lm)和肺泡破坏指数(destructive index, DI)均明显增加(P<0.05);BALF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巨噬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共染显示肺气肿组小鼠肺组织β2m表达上调(P<0.05),且可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体外用人重组β2m刺激THP-1巨噬细胞可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产生(P<0.05)。结论上述数据表明β2m可能通过上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参与肺气肿的发病过程。研究为未来肺气肿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8.
吸烟对大鼠肺组织MCP-1和TGF-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建立吸烟肺气肿大鼠模型.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至6月组,吸烟组1至6月组,每组均6只,共12组别.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CP-1 和TGF-β在肺内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MCP-1在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含量,及测定各组肺组织中溶胶原活性和总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肺组织MCP-1和TGF-β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至吸烟4月时达高峰;MCP-1在BALF各组中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溶胶原活性各组各时段激活活性均比自发活性高,总活性逐渐上升.结论 MCP-1和TGF-β在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细胞外基质重塑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ui B  Hu ZW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3):233-238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生命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后半数生存率仅为3年,超过大部分恶性肿瘤.目前所有的抗肺纤维化治疗措施疗效甚微.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并确认多种抗肺纤维化的新药靶.本文首先概述抗肺纤维化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正在临床实验的新药物,然后重点介绍作用于肺泡上皮细胞、成肌纤维细胞或具有抑制血管新生、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阻断氧化应激等作用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紫外线灭活的dsRNA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诱导和模拟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双链RNA病毒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FEC)差减cDNA文库.以管家基因α-tublin作为差减指标,经检测,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 10倍,表明经病毒诱导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也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PCR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250bp~2 000bp之间.该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牙鲆培养细胞对dsRNA病毒的免疫反应、以及进一步鉴定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