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分子机制,为防治神经管畸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NTD发生过程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磷酸化p38(p-p38)在胚胎神经管上皮的表达变化.结果 p-JNK和p-p38的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于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及其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高温后不同时间点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内的p-JNK和p-p38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减弱.结论 磷酸化JNK和p38参与了神经管的正常发育,其表达量降低可能是高温致NTD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Wnt信号分子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正常及NTD小鼠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中Wnt信号分子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和神经管缺陷(NTD)胚胎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神经上皮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比较,NTD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而GSK-3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E10.5d胚胎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神经上皮相比,神经管缺陷模型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神经上皮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而神经上皮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管缺陷的发生与Wnt信号途径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Wnt信号分子的变化可能正是神经管缺陷形成中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分子机制。神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可能是NTD发生的重要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3.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不闭合或闭合不全引起的一种出生缺陷,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NTD是多因素疾病,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叶酸和叶酸代谢通路,近年来,模式动物研究表明平面细胞极化(planar cell polarity,PCP)信号通路对介导神经管闭合期间的汇聚延伸(convergent extension,CE)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Vangl2及其相关基因对在NTD发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揭示Vangl2在NTD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MTHFR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朱慧萍  李竹 《遗传》2000,22(4):236-238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在神经管畸形的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MTHFR热敏感性基因型;对18个NTD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TDT和HHRR;另外对31例NTD胎儿和62例正常成年人进行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MTHFR纯合突变对NTD的比值比。结果:核心家庭分析结果:比值比OR=3.2,95%CI=1.120~11.169;TDT(χ2)=5.762,P<0.05,HHRR(成组χ2)=6.727,P<0.05;胎儿MTHFR纯合突变对NTD的相对危险度OR=3?21,P<0?05。结论:研究结果说明,突变等位基因在神经管畸形核心家庭中存在突变基因(T)的遗传失衡现象,胎儿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的多态性是中国人NTD遗传易感性因素之一。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MTHFR thermolabile polymorphism on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NTD in Chinese population.MTHFR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using PCR-RFLP analysis; 18 NTD nuclear families were analysed as case-parental control study,from which Transmitted Disequillibrium Test(TDT) and Haplotype-bas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 (HHRR) were calculated; 31 NTD fetuses and 62 adult controls were analysed for calculation of OR of homozygotic MTHFR.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Nuclear family analysis: OR=3.2( 95%CI=1.120~11.169);TDT(paired χ2)=5.762,P<0.05,HHRR(χ2)=6.727,P<0.05;homozygotic MTHFR of fetus vs adult control: OR=3.21,P<0.05. The 677th allele of MTHFR is abnormally transmitted in NTD nuclear families.Homozygotic MTHFR of the fetus may be a genetic factor of NTD in China.  相似文献   

5.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最常见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它是造成流产、死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胎儿存活,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孕妇在孕早期缺乏叶酸、高热、接触射线、服用药物、感染或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等条件下,结合遗传因素作用,均有可能导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但其目前其的确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在孕妇血清中低叶酸、低维生素B12水平及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都与NTDs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对与神经管畸形相关的各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机制, 本文利用我们已经建立的高温致神经管畸形金黄地鼠模型, 在神经管发育的不同阶段,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高温对神经管及其周围间充质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GF) 和NGF受体 (trkA)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NGF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神经管及其周围间充质内, 并随胎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 高温处理后的胚胎神经管上皮及其周围间充质中NGF及其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不同程度的减弱。结果提示, 神经管NGF及其受体的减少, 可能是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神经管闭合失败所导致的出生缺陷,也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叶酸已逐渐成为NTDs研究中专注度最高的一个环境因素,但其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叶酸在神经管发育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简要阐明叶酸转运机制、叶酸代谢、叶酸与DNA甲基化、叶酸与组蛋白修饰等方面在早期胚胎发育神经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崔志利  谷强 《生物磁学》2009,(15):2980-2982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指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的一组出生缺陷,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脑或脑脊膜膨出等,其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患儿的生理发育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大多数研究认为神经管畸形是多因素多基因的遗传疾病,是遗传、环境、营养因素共同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目前还不能用一种单一原因解释该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导致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神经管形态学方面的相关基因研究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管缺陷大鼠模型胚胎形态学改变及PLA2、COX-2表达.方法:16只SD雌性大鼠分为2组: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8只,受孕后正常饲养;第二组为糖尿病模型组,8只,受孕后第6天经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组大鼠.妊娠12日后取出所有胚胎做HE染色观察胚胎形态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PLA2、COX-2表达.结果:(1)HE染色及免疫荧光发现糖尿病胚胎的神经管形态发育明显畸形(2)免疫荧光发现PLA2、COX-2糖尿痛胚胎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LA2、COX-2基因表达在SD大鼠神经管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对临床治疗神经管畸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许多国家统计指出,每5个死亡的婴儿中就有1个是先天性畸形。在所有出生的婴儿中有畸形者离达6%,其中以神经管缺损(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最为常见。神经管缺损的发病率有地理差异,变化在1‰—7‰之间,多数国家为2‰。1973年发现,神经管缺损这类疾病,可利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GFR-α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中的作用.方法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发育不同阶段的神经上皮中的表达,并观察高温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对照组,PDGFR-α广泛分布于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中;在高温致畸组,神经上皮中PDGFR-α的表达明显减弱,甚至不表达.结论 PDGFR-α的表达与神经管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其表达的减少可能是高温致NTDs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由于神经管闭合不全或障碍引起的一组以脑和(或)脊髓发育异常为主的先天畸形。目前,对于神经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很多因素参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主要涉及遗传、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寻找神经管畸形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缺陷研究,但是神经管畸形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基因功能缺陷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近年来,环境因素通过调控表观遗传的修饰进而参与调节NTDs发生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DNMT1(DNA(cytosine-5)-methyltransferase 1)在神经管的闭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DNMT1敲除的小鼠会出现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表型.为了进一步探索DNMT1基因错义突变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来自中国汉族人群的101例神经管畸形患者血液样本和171例正常对照血液样本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这些病例的DNM T1基因上一共检测到了5个病例特有的错义突变,其中c.2626G>A和c.4381C>T突变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并且c.4381C>T突变在公共数据库中没有记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c.290A>G,c.358G>C,c.410C>G,c.2626G>A和c.4381C>T这5个突变都使DNMT1蛋白表达量下调.免疫荧光实验显示这5个突变不影响DNMT1蛋白的核定位.我们的研究表明病例样本中DNMT1上鉴定到的5个病例特有的错义突变可能通过下调DNMT1的蛋白表达量而导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Wnt-1、Fzd-1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发生中的表达变化,探讨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孕13d8:00AM按15mg/kg体重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生理盐水。注射后8、12、24、48h取胎鼠,制备石蜡连续切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1、Fzd-1的表达变化。结果注射后8、12h,实验组Wnt-1、Fzd-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4、48h,Wnt-1、Fzd-1的表达强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抑制Wnt-1、Fzd-1的表达,干扰Wnt经典通路的传导,是环磷酰胺致神经管畸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WDR62基因突变被发现与小颅畸形症(microcephaly,MCPH)和智力低下密切相关,WDR62基因突变已被公认是造成MCPH的第二大主因。但是,有关WDR62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WDR62突变如何导致小颅畸形症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些基因突变可能是纤毛类疾病发生(ciliopathies)的关键元凶,这种疾病可导致先天性缺陷,据估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人受到该类疾病影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上的文章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基因突变如何阻碍特定蛋白发挥作用,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纤毛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缺陷是多种多样的,从导致脚趾数目增加,牙齿畸形以及舌头发育异常的口-面-指综合征到引起各个  相似文献   

17.
酶缺陷造成神经管缺陷胎儿在头3~6个星期如果神经管融合不全,会使大脑、脊髓发育不全,产生无脑畸形或脊柱对裂。孕妇于怀孕的头几个月若在饮食中补充叶酸可减少胎儿发生神经管发育缺陷的危险。BethesdaMd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JamesL.Mil...  相似文献   

18.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摄入过多维甲酸可致各种发育缺陷,其中神经管畸形最为常见. 因此有必要探明维甲酸致各种发育缺陷的发生机制,以便为各种生长缺陷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用 RT-PCR 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探测了过量维甲酸对昆明小鼠胚胎神经管中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基因表达的调整. 结果显示,在神经管闭合期过量维甲酸显著降低了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的基因表达,神经管闭合后,维甲酸受体β、β-catenin 及 caspase-3 的基因表达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回升过程. 提示,过量维甲酸改变了昆明小鼠胚胎神经管中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基因的正常时间表达模式,这种异常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参与了维甲酸致昆明小鼠胚胎畸形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父母MTHFR基因型对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慧萍  李竹  刀京晶  赵欣荣  赵如冰 《遗传》2000,22(5):285-287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 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差别不显著;将父母基因型联合起来分析则发现,病例组父母等位突变基因频率(T)高于对照组父母,提示后代是纯合突变( TT)概率越大,发生NTD的风险性也越大。结论是,父母双方的基因型对后代发生NTD的风险性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父母双方传递给胎儿的一对突变等位基因(T/T)是NT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Abstract:The effect of parental MTHFR genotypes on fetal phenotype of NTD is studied.It was designed as group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Venous blood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by dry blood spots.Genotype(C677T)of each sample was decided by PCR-RFLP method.When the genotypes of father and mother are compared separate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discovered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On the other hand,when the mutant allele frequency(T)is computed for father and mother together,i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ases than in controls.Higher probabilities of the offspring being homozygotes(TT),higher the risk for NTD occurrence has been observed.It is concluded that genotypes of MTHFR for both father and mother have the same impact on NTD occurrence of their offspring.It is the pair of mutant allele(T/T)which transmitted to the baby from its parents that increases the risk.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学甲胎蛋白(APF)、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非结合雌三醇(uE3),进行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NTD)的无创性产前筛查.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1641例16~20+6周孕妇进行血清AFP、Frees-hCG、uE3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及体重等因素,经专用软件进行分析校正,计算风险率,对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641例孕妇中筛查出高危孕妇98例,其中唐氏高风险孕妇73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4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孕妇21例;95例选择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的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孕中期血清三联筛查是可靠、有效的产前筛查方案,结合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降低缺陷儿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