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奶牛的生活环境,还要加强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是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奶产量。文章分析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然后指出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现状,针对其中的一些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对泰州市3个奶牛场572头泌乳牛的乳房炎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69%,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为56.64%,乳区阳性率为33.8%,其中临床型:隐性=1:7.36。从65份确定患有乳房炎的奶样中共分离获得8种细菌、156株分离株,且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42.31%、23.08%、8.97%、6.41%、5.13%和1.28%。该项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泰州市乳房炎发病情况,同时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和研制乳房炎治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场中的高发病,经抗生素治愈后极易复发。疾病的反复发作导致奶牛的产奶量持续下降,乳头坏死,进而被淘汰。乳房炎也是哺乳期妇女常患的疾病,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损伤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在乳房炎的治疗方法中,抗生素因其大量的负面作用使得其已不适合在乳房炎治疗中滥用,应加快开发新的且有效的抗生素替代物用以治疗或预防乳房炎。益生菌在多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都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因此,益生菌在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中是否真的有效是一个有趣的研究方向。益生菌主要于宿主的肠道中发挥其关键作用,因此肠道菌群与乳房炎发病是否有关联,是益生菌能否应用于乳房炎的治疗中需要解答的首个问题。通过菌群移植,对哺乳期小鼠的乳腺组织以及身体其他各项免疫指标进行监控,探究移植健康奶牛粪便小鼠组与移植乳房炎奶牛粪便小鼠组以及移植乳房炎奶牛粪便同时进行益生菌干预组小鼠的乳腺组织是否发生炎症以及炎症程度如何。奶牛肠道菌群移植入无菌小鼠之后,这种菌群结构与功能之上的差异同时被放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健康的肠道菌群结构对于保持奶牛的健康状态有直接的影响,益生菌可调节奶牛的肠道菌群,对于维持奶牛健康,预防和缓解乳房炎有不可忽视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嗜中性粒细胞是防止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且已有研究表明嗜中性粒细胞在奶牛乳腺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与健康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进行分析,成功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并通过MALDI-TOF MS鉴定获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7种,主要涉及细胞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相关蛋白通路。实验获得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与健康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有望为今后奶牛乳房炎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弄清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科学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从115份乳样中,分离出6种127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占36.22%,无乳链球菌33株,占25.98%,停乳链球菌21株,占16.53%,大肠埃希菌17株,占13.39%,乳房链球菌8株,占6.3%,沙门菌2株,占1.57%;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首选药物为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因此,治疗奶牛乳房炎应通过药敏试验,合理地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6.
奶牛场夏季坏奶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城区奶牛场饲养107头黑白花奶牛。该场一到夏季,经常发生环奶,1988-1994年,每年环奶2万多公斤,经济损失较大。笔者进行了坏奶情况调查和乳质检测试验研究,查明了夏季坏奶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坏奶措施,使该场夏季坏奶率降低了94%,收效较大。1试验方法1.1牛乳新鲜度测定1.1.l@精R$R&我们在不显乳房炎临床症状的107头产乳牛早、午、晚”三次挤奶时,分别用灭菌容器在接接取鲜乳乳样。吸取ZInl牛乳于15X150rum试管中,加入等量力。中性酒精,振摇后观察有无絮片状凝集物出现。判定标准:出现絮片即为酒精阳性乳,其酸度为18”…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每年给世界各国奶牛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乳房炎的影响因素很多,但遗传因素对其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乳铁蛋白基因、MHC/BoLA基因、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牛锌指蛋白313基因、β-防御素基因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等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最主要致病菌之一。抗菌药物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随着严重依赖甚至过度使用抗菌药物,S.aureus耐药性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现阶段尤为严重。近年来,耐药菌株、耐药谱逐渐变宽,耐药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机制变得复杂,耐药基因种类繁多,导致乳房炎源S.aureus广谱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出现超级耐药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奶牛乳房炎治疗带来极大困难。S.aureus耐药性不仅对奶牛养殖业和乳房炎防治造成影响,同时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监测S.aureus耐药性及变迁情况,探明其具体耐药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S.aureus可通过产生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等不同作用机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基因编码的分子耐药机制尚未明确。综述了奶牛乳房炎中S. aureus耐药性及其分子耐药机制,讨论了明确S.aureu耐药机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测定了两个奶牛场健康乳汁和乳房炎乳汁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以揭示不同奶牛场之乳汁菌群的异同,评估其对乳汁代谢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测定两个奶牛场6头健康奶牛和6头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微生物16S rRNA V4区序列,并对菌群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场内及场间的乳汁菌群差异。【结果】四组乳汁样本共获得4013234条原始序列,经过滤后获得2887024条优化序列。Alpha多样性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Beta多样性四组样本均分别聚类;在场1和场2中,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优势菌属分别是克雷伯氏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在2个奶牛场的健康乳汁中,场2的埃希氏菌属、葡萄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场1;在2个奶牛场的乳房炎乳汁中,场2的埃希氏菌属、乳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场1;2个奶牛场健康乳汁中的嗜冷菌总丰度分别为31.87%和38.72%;关联分析及功能预测分析表明,2个奶牛场健康乳汁与乳房炎乳汁优势物种之间的关系差异较大;场1无论是Level 1还是Level 2水平,均发现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而场2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结论】本试验研究了两个奶牛场健康乳汁和乳房炎乳汁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异同,为两个奶牛场在乳房炎的预防工作以及原料奶在冷链运输过程中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连翘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等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摸索连翘有效成分提取的试验方法,获得适于抑制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有效成分。以连翘叶片为材料,利用回流法提取工艺提取,采用薄层色谱(TLC)测定法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纯度,抑菌圈检测法检测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郭宝福  郭鑫 《生物技术》1993,3(3):25-28
本文报道了在国内首次用转移因子制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我们采用的转移因子制剂是本单位从健康猪脾细胞提取的,经按人用转移因子制检规程检测达到要求后,用于本省西部、东部和郊区三个奶牛场计159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每天一次肌注,连续用药5次,测定用药前后的客观指标(CMT、BTB、苛性钠及氯化物凝乳试验等),以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等判定标准,经统计学处理后看出,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2%,看出了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2012到2015年间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北京等地隐性乳房炎557份奶牛乳样中分离、收集无乳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PCR的方法对这些菌株分别进行耐药谱测定、荚膜分子分型、表面蛋白基因及毒力因子的检测。【结果】无乳链球菌的分离率为5.03%,其药物敏感性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别。分离到的28株无乳链球菌均属于荚膜Ia型,且毒力基因基本相同并且其表面蛋白均属于未定型。【结论】华北不同地区的无乳链球菌有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和毒力基因。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及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杀作用。方法复方蛇床子灌注液为受试药物,6种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实验菌株,采用测定抑菌圈的琼脂平板扩散法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 IC)的药物固体培养基法来评价复方蛇床子灌注液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6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0.1 g/mL的原药液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了强大的抑制作用(M IC值达0.0015 g/mL),抑菌圈直径分别高达33 mm和28 mm。结论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抗菌谱广,药物浓度与抑菌效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奶牛MH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素成  储明星  陈国宏 《遗传》2003,25(1):89-92
本文简述了奶牛 MHC基因的结构、位置、分类、多态性的一般特性,并且介绍了 MHC基因与生产性状、乳房炎等一些经济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NF-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1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根据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大小将该奶牛群体划分为感染牛群(100头)和健康牛群(317头)。通过PCR-RFLP和CRS-RFLP方法检测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在荷斯坦奶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这些多态位点和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了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第2外显子39bp处G→A的突变;第4外显子293bp处C→T的突变;5′侧翼区(5′-flanking region,5′UTR)C→G的突变。这3个突变位点分别是DraⅠ、AfaⅠ和Dde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多态位点,其中DraⅠ为创造酶切位点。经过基因型分析与χ2检验表明:3个酶切多态位点在荷斯坦奶牛群中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运用SPSS13.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分析3个酶切多态位点与SCS的关系,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在DraⅠ酶切位点中的SCS显著大于BB及AB基因型个体(P0.05),BB基因型表现出乳房炎抗性。AfaⅠ酶切位点中B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大于AA及AB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表现出乳房炎抗性。DdeⅠ酶切位点中,A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P0.05),AB基因型为优良基因型。因此BB、AA、AB基因型分别为DraⅠ、AfaⅠ、DdeⅠ酶切位点中的优良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16.
TLR4通过识别病原体而激活免疫细胞,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以TLR4为乳房炎抗性的候选基因,分别扩增316bp和382bp2个片段,分别采用SSCP和RFLP-AluⅠ方法来检测TLR4基因的多态性。结合测序发现:在intron1的第4,525bp处的A→G的突变,和exon3的第1,397bp处的T→C突变,使得产生多态。2个位点的A、B等位基因在3个群体中都有分布,且处于中度多态。χ2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群体在这2个位点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运用SAS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4CRBR1的AA基因型为乳房炎抗性基因型(P<0.05),A等位基因为乳房炎抗性的有利基因,T4CRBR2的各基因型个体间的体细胞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CXCR2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乳房炎和乳品质的关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敏  平富强  陈仕毅  赖松家  刘益平 《遗传》2008,30(4):463-468
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通江黄牛3个品种共160头个体CXCR2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抗性性状和对牛奶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CXCR2基因有3个SNP多态位点, 分别位于序列的第685 bp、777 bp和861 bp位点, 确定了5个等位基因A、B、C、E和F。685 bp位点表现为BC和CC基因型, 777 bp位点表现为AA和AB基因型, 861 bp位点为CC和BC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敏感性有关的基因型主要是BC、CC和FF, 可能对乳房炎有抗性的是AA、AB和EE基因型。据不同基因型对乳品质的遗传效应分析来看, AA、AB和EE基因型的乳品质性状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其他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TLR4基因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免疫细胞, 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 扩增477 bp的目的片断, 测序后发现扩增片段的245 bp处G→C的转换使得MspⅠ酶切位点产生, 形成新的等位基因。因此采用RFLP-MspⅠ方法检测该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表明, 在3个群体中A、B两个等位基因均有分布, 处于中度多态。经c2适合性检验, 三河牛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利用SAS 8.2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品种和泌乳月效应对乳房炎的影响较大, 各基因型效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牛TLR4基因5'侧翼区的遗传变异与乳房炎的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兴平  许尚忠  马腾壑  高雪  任红艳  陈金宝 《遗传》2006,28(12):1520-1524
TLR4基因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免疫细胞, 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 扩增477 bp的目的片断, 测序后发现扩增片段的245 bp处G→C的转换使得MspⅠ酶切位点产生, 形成新的等位基因.因此采用RFLP-MspⅠ方法检测该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表明, 在3个群体中A、B两个等位基因均有分布, 处于中度多态.经X2适合性检验, 三河牛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利用SAS 8.2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品种和泌乳月效应对乳房炎的影响较大, 各基因型效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毒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作为制苗菌株,制成多联菌苗,预防及治疗奶牛乳房炎。方法:通过菌株的分离、纯化、鉴定试验及毒力试验获得毒力较强的菌株,制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毒素及菌体蛋白、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灭活菌苗,合理配伍制成多联菌苗,进行安全、异常毒性及免疫力试验。结果:所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致死量分别是3.0&#215;10^8/ml、1.5&#215;10^8/ml、9.0&#215;10^8/ml,多联苗安全、异常毒性试验合格,对免疫组小白鼠保护率为83.3%。结论:该多联菌苗具有安全、无毒、高效的特点,可以用来预防及治疗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