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强化培育下草、鲢、鳙鱼一年两次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高州水库多年来在强化培育下草、鲢、鳙鱼一年二次产卵的生产实践经验,并从卵巢发育的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指出:在这几类家鱼第一次刚产卵后的卵巢中可以观察到第Ⅱ、Ⅲ、Ⅳ时相卵母细胞同时并存,其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处于早、中、晚期的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它们在亲鱼强化培育下可以当年发育成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如果对产后的亲鱼不进行强化培育,卵巢将退化至第Ⅱ期。家鱼卵巢中卵母细胞发育的非同步性,是获得一年多次产卵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高州水库多年来在强化培育下草、鲢、鳙鱼一年二次产卵的生产实践经验,并从卵巢发育的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指出:在这几类家鱼第一次刚产卵后的卵巢中可以观察到第Ⅱ、Ⅲ、Ⅳ时相卵母细胞同时并存,其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处于早、中、晚期的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它们在亲鱼强化培育下可以当年发育成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如果对产后的亲鱼不进行强化培育,卵巢将退化至第Ⅱ期。家鱼卵巢中卵母细胞发育的非同步性,是获得一年多次产卵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低功率CO2激光和TDP红外辐射辐照鲤、鲫、草鱼、鲢、鳙等的孵化期鱼卵、稚鱼、鱼苗和鱼种以选育繁殖用亲鱼,并在繁殖期对产卵池内的雌雄亲鱼进行辐照处理,以观察经选育的亲鱼的繁殖力和子代苗种的相关遗传性能。经与空白对照组和促长剂对照组的亲鱼相关的性能进行对比,经辐射处理的亲鱼生长发育正常,品种特征显现明显优势,繁殖力和抗病抗逆力增强,繁殖用期限延长。对鱼类的低功率激光和TDP辐照系列技术进行了长达10年以上的远期效果进行了追踪观察,未发现亲鱼和子代鱼苗、鱼种的致畸、致癌变和诸多遗传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繁殖鱼苗用的大种鱼(又称亲鱼),目前主要从江河、湖泊、水库中捕选数十斤重,性成熟的个体,但在运输过程中很困难:①亲鱼猛冲猛撞,伤亡严重成活率低。②不能随时换水,亲鱼缺氧窒息死亡,或影响鱼体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鳜(Sinierca chuatsi)养殖需要, 实现均衡上市的苗种供应要求, 研究通过对两批亲鱼在不同季节各进行4次交替人工催产, 按月建立苗种繁育模式。结果显示, 池塘中自然培育的亲鱼, 卵巢成熟系数出现2个峰值, 而网箱中培育的亲鱼, 经过4次人工催产, 出现4个成熟系数峰值, 产卵量和出苗量与成熟系数峰值正相关。以二繁的成熟系数、产卵量和出苗量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三次(P<0.05), 二繁、三繁和四繁的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均较高, 显著高于一繁(P<0.05), 温度是影响一繁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产后亲鱼成活率随人工繁殖次数增加而下降, 其中以一繁的成活率最高, 达93.33%, 显著高于三繁和四繁(P<0.05)。综上结果表明, 通过按季节分梯次人工繁育模式解决鳜苗种生产的均衡供应是可行的。这为转变鳜的养殖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其他鱼类苗种的均衡生产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急救护理,并对产妇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是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1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不得不进行子宫全切术,75例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没有死亡和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论:针对妇产科的产妇产后出血,要采取及时的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进一步强化医院的护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极大的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继胡子鲇的养殖试验成功之后,我们又对其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1977年我场和藤县新庆、和平、太平三个公社等点上开展胡子鲇的人工繁殖,初获成功。试验从4月15日至6月21日进行,共催产26批、362组,顺产214组,催产率达59.1%,共产卵约229,400粒,出苗132,510尾,孵化率达60.1%。一、亲鱼来源 (一)自繁自养的胡子鲇,一冬龄后,体重在2—3两,便可作亲鱼。 (二)利用收购站收购的合乎亲鱼标准的野生胡子鲇作为亲鱼。  相似文献   

8.
王巍  朱华  胡红霞 《动物学杂志》2012,47(1):105-111
近年鲟鱼人工繁殖技术促进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但在选育初期未对后备亲鱼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为了抑制种质资源退化和防止近交衰退,繁育场需要对现有后备亲鱼进行遗传背景分析.本文利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部分序列对4种养殖鲟鱼后备亲鱼群体(共1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种鲟鱼D-loop部分序列长度不...  相似文献   

9.
1975年,我场鲢、鳙亲鱼全部患打印病,我们采用漂白粉干粉进行治疗,经过一年的观察,病鱼已全部痊愈,现把治厅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1975年10月,我们在亲鱼转塘时,发现留养的一百余尾鲢、鳙亲鱼全部患有轻重程度不同的打印病,患病鳙亲鱼体重每尾15公斤,鲢亲鱼10公斤左右,患病部位在肛门的两侧处,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肌肉腐  相似文献   

10.
鱼类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和高效新型鱼类催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由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调节整个生殖活动,其中由脑垂体合成与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和下丘脑的调控作用支配下,使脑垂体GtH的合成与释放活动增强,它作用于性腺组织而诱导性类固醇激素的产生,进而促使配子发育成熟和排精与排卵。因此,长期以来都是使用外源的GtH,如鲤鱼(或其他鱼类)脑垂体匀浆液或粗提的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鱼类人工繁殖的催产剂。这些催产剂虽有较好效果,但来源有限,成本高,亲鱼易产生抗药性,催产后死亡  相似文献   

11.
曹海莲 《蛇志》2006,18(2):136-13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后24h内出血量超过400ml者,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后2h,占我国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生命。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入住我院的29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预防、监测、抢救的方法,以供同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孕产妇8156例…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中的重点章节。通过对"产后出血"的说课设计,阐述了说课教学研究形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 引 言暗纹东方鲀(Fuguobscurus)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季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近年来由于野蛮捕捞,长江中,下游渔获量正以数倍的速率下降,1998年的产量已经不足5000尾,其价格已达3600元·kg-1。为了保护这一宝贵资源和发展暗纹东方鲀的养殖业,从1995年以来我们着力进行了该鱼种的人繁研究工作,并于1996年在国内首先获得了人繁育苗1.0×105尾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突破性进展。1997年4月结合人繁的生产过程,我们对三批亲鱼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催产后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人工繁殖是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物种保护的重要途径,建立中华鲟人工养殖亲鱼群体是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本文以自然变温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中华鲟后备亲鱼(年龄15龄,体长183~235 cm,体重71.5~180.5 kg,n = 14)为研究对象,每天对摄食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每月对生长指标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5.
孔德英 《蛇志》2008,20(1):77-78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0%~30%,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之内.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科学事业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鲢、鳙人工繁殖的成功,给青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宝贵经验,不少单位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就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亲鱼培育 (一)培育池 以面积1—5亩,水深1.2米左右的池塘为宜。实践证明,无论在池塘或外荡中,只要给予良好的培育措施均能正常地发育达到性成熟。 (二)亲鱼的留养 亲鱼可有计划自幼培育,也可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的相互易位导致不良孕育原因及自发性流产已得到学者们的共识。作者发现一例t(9;13)(p24;q12)相互易位致产后婴儿死亡的女性,并对其家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该核型经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1病例及家系分析...  相似文献   

18.
狨猴的常见疾病及死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顶狨猴、普通狨猴和鞍背狨猴在实验室笼养条件下,进行了近8年狨猴的发病类型及致死原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狨猴死亡的常见疾病是:肺炎、痢疾、消耗性综合症、产后大出血等。并根据狨猴的疾病摸索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案,这对于狨猴的饲养与繁殖,保证科学实验用健康的狨猴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53年我们曾进行了家鱼的人工授精育殖鱼苗试验(刘建康,1954),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进行人工授精必须从亲鱼中挤出已经成熟的卵子来,在捕捉这种卵子已经成熟的亲鱼时往往有大部分卵子流入江中损失了,能拿到尚未产出的成熟卵只有小部分,有时甚至不到怀卵数的1/10,  相似文献   

20.
在19534我们曾进行了家鱼的人工授精育殖鱼苗试验(刘建康,1954〕,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进行人工授精必须从亲鱼中挤出已经成熟的卵子来,在捕捉这种卵子已经成熟的亲鱼时往往有大部分卵子流入江中损失了,能拿到尚未产出的成熟卵只有小部分,有时甚至不到怀卵数的1/10,仍不能达到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