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提出了一个描述生物种群动态的矩阵模型——广义Leslie矩阵模型。这个模型是Leslie矩阵模型的一个推广,它考虑了昆虫发育过程中个体在虫态发育历期上的差异。因此与普通Leslie矩阵模型相比,该模型更适于描述昆虫种群的动态。〔2〕对广义Leslie矩阵模型的渐近性质做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稳定年龄结构的表达式,同时从马氏链的观点出发,给出了种群年龄结构渐近稳定或周期变化的充要条件。本文是〔2〕的继续,将给  相似文献   

2.
李超 《生态学报》1986,6(1):74-80
本文提出一个棉铃虫卵及幼虫阶段的计算机模拟模型。该模型本质上是按发育和存活的逻辑关系的一个生命表模型。模型的输入信息是逐日白卵量,而它的输出包括每个虫态及年龄的种群大小。模拟方法如下: 其中n_(i,j)~((t))为处于第i虫态第j天年龄的昆虫数量;f_(i,j)为处于第i虫态的昆虫于第j天年龄完成本阶段发育而在下一天进入下一虫态的比例;S_(i,j)为处于第i虫态第j天年龄的昆虫在下一天未完成本阶段的发育但存活的比例。 模拟的结果能较为令人满意地接近自然情形。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考虑中立型时滞Lotka-Volterra系统 (t)=N(t)[a_i-sum from j=1 to n b_(ij) N_i(t—τ_(ij))-sum from j=1 to n c_(ij) (t-σ_(ij))],i=1,2,…,n,(E)其中τ_(ij),σ_(ij)∈(0,∞),a,b_(ij),c_(ij)∈R,i,j=1,2,…,n,对正常数平衡点N~*的稳定性和振动性。由于系统(E)是描述种群所组成的生态群落中种群之间互相作用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研究Leslie种群的稳定性一直是种群动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几年,这项工作已得到比较完满的解决。考虑到昆虫个体在发育历期上的差异,〔1〕对Leslie模型进行了推广,提出了广义Leslie矩阵模型。〔2〕在转移率为常数的情况下,讨论了有关广义Leslie种群的渐近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研究具有时间依赖转移率的广义Leslie种群的稳定性,给出一个具有时间依赖转移率的昆虫种群渐近于一个稳定的年龄分布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具脉冲效应时滞微分方程的全局吸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具脉冲效应时滞系统x(t)=f(t,x(t-τ1(t)),…,x(t-τm(t))),t,t-τi(t)≠tk,k∈Z^ ,x(tk^ )=x(tk) Ik(x(tk)),t=tk,k∈Z^ 的正平衡态的全局吸引性,并把得到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多个具脉冲效应时滞的种群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Vandermeer的昆虫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吸收状态的昆虫种群矩阵模型。并且导出了k步吸收状态与转移状态的矩阵表达式,将有助于昆虫种群动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估值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超 《生态学报》1985,5(2):157-163
本文提出一个运用优选法估计昆虫发育起点温度的简单方法。其目标函数是其中:k_i=N_i(T_i-T_0); n=温度处理数; T_0=起点温度; N_i=第i个处理的平均历期; T_i=第i个处理的环境温度。 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所对应的点T_0即为起点温度的期望值。于是,相应的累积热单位K由下列方程所确定:  相似文献   

8.
一类差分方程解的全局吸引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差分方程xn+1=αxn/(1+k∑i=1βixn-i),n=0,1,2,….其中α∈(1,∞)且β=k∑i=1βi>0,k∈{0,1,2,…}.获得了使方程的正平衡点X=(α-1)/β为全局吸引的新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牲畜种群结构及动态。模型考虑了更加精确的年龄组转移关系,出栏率是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目前,牲畜种群结构不合理,种群数量不能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曾宗永  梁中宇 《生态学报》1982,2(3):303-310
人口分析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Leslie矩阵则是Leslie(1945)提出的分析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一种数学模型。现在它的应用已经推广到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分析等许多方面(Jeffers,1978;Pallard,(1973),Leslie曾利用1960年澳大利亚女性人口资料,从理论上讨论了他自己提出的随机模型的性质。 本文的打算是:借Leslie矩阵法,用四川省彭县清平公社1978年(指从1978年7月1日到1979年6月30日的人口统计年)的人口调查资料作典型,来预测川西平原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和稳定人口分析,从而对四川省在控制人口中采取的人工流产、引产等计划生育补救措施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滇牡丹自然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中国西南特有濒危植物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动态过程。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表明: 滇牡丹在株龄3-6 a之间经历了较强的环境筛, 其单株生理寿命为15 a左右, 平均周期为8 a, 种群的净增殖率(R0 = 0.985 7)、内禀增长率(rm = -0.001 7)和周限增长率(λ = 0.998 3)表明其为衰退型种群; 滇牡丹种群存活表现为台阶型曲线(B1型), 分别在6 a和12 a阶段种群消亡率(Kx)较高。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在未来30 a内种群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大约下降了50%, 其种群数量靠自身根系的萌蘖和种子繁殖共同维持。野生滇牡丹种群数量下降与其自身繁殖特性有关, 但主要原因是人为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不同地区栓皮栎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栓皮栎种群动态模型能阐明其自然种群动态的规律,揭示种群的内在机制和对种群行为进行预测。矩阵模型是一种i状态分布方法,依靠矩阵形式来处理种群的特征分布,可以模拟和预测种群中各个年龄组的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它能够从目前已知的年龄结构及种群的生存率和生育率,来推测种群的未来年龄结构。在研究栓皮栎种群动态时,也借用该模型对栓皮栎种群各年龄组的结构和数量动态作出预测。Leslie矩阵模型就是该模型中的一种,利用该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对栓皮栎种群的自然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发现,从分布中心到分布边缘,随着生境的差异,栓皮栎种群产生幼苗的年龄级、内禀增长率、生育力和幼苗的数量都发生变化,预测结果与实际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表明Leslie矩阵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反映种群动态的模型。模型表达形式简单,参数生态学意义确切,应用精度高,从而达到准确预测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句荣辉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5,25(10):2709-2716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对昆虫的数量预测与符合经济和生态规律的管理,一直都被国内外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种群动态模拟是害虫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近十年来,关于昆虫种群动态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迅速。现分别从单种种群和多种种群两个方面对国内外近些年来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单种种群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最基本的种群动态模拟模型Log istic方程的研究成果,包括方程的修正、参数的拟合与最优捕获策略等;另一个方面是对种群动态模拟常用的矩阵模型的概述,主要介绍不等期年龄组、矩阵维数的变化、矩阵维数与历期的关系、个体之间的发育差异以及发育速率差异等等对昆虫种群动态模型的影响。多种群主要从建模和模型应用两个部分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对种群动态模拟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深入地讨论,即在原有的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上,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把各种要素包括各种物种及各种环境条件抽象成类,用消息传递来表示昆虫种群内个体与个体、昆虫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再结合先进的数学算法,建立一个直观的、操作简单的昆虫种群动态模型库,使模型结构与现实世界有最大的相似性。这样就可以实现昆虫种群动态的可视化、立体化、实时化和精确化的监测及预测。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五年来对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组建了预测种群动态的生命系统模拟模型。本模型为一变维矩阵组合模型。除能随环境温度而改变矩阵维数外,采用生理年龄为矩阵步长。每一虫期内各个体的发育不一致,矩阵中各元素均为某些环境因素的函数,共组建有18个子模式。在输入起始日期,预测期限,水稻生育期,环境温、湿度和初始种群各年龄向量后,即可自动打印出逐日种群年龄向量及总虫量。计算机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本模型可用来预测南京地区稻纵卷叶螟二代迁入峰后种群的发展以至第三代种群各虫态的起始虫量和发生期。  相似文献   

15.
改进实验种群生命表编制的方法——以黑肩绿盔盲蝽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家莉  杨斌  陆永跃  黄寿山 《生态学报》2009,29(6):3206-3212
采用指形管单头饲养的方法,编制了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盔盲蝽取食替代寄主米蛾卵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直接统计和加权平均2种方法的对比,推导出各虫龄历期的计算公式.针对特定时间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两种编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即在特定时间生命表中导入幼期存活率,在特定年龄生命表中根据推导出的历期公式计算各个虫龄的历期,得到世代平均历期T(T=∑tx+tA ),进而得到rm值.通过对两种生命表编制方法的完善,为昆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编制和参数的计算提供了方便和完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准噶尔无叶豆的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的特征, 不以种群的分株数量代表种群大小, 而尝试以不同茎级的根茎长度代表种群大小,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 研究了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的两个种群——A种群(46°31.09′ N, 88°33.06′ E, 紧邻乌伦古湖)和B种群(46°28.07′ N, 88°33.07′ E, 位于沙漠腹地)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 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I型。A种群在中龄阶段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 死亡率出现高峰, 种群的净增长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较低, 表现为衰退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下降趋势; B种群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是干旱贫瘠的荒漠环境所导致的系统压力, 种群的R0、rm和λ值适中, 表现为缓慢增长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此外, 研究结果验证了Leslie矩阵模型可以扩展应用到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这类特殊生活型植物的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上。  相似文献   

17.
种群增长的矩阵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泽愚 《生态学报》1981,1(3):253-262
一、基本模型 首先简单地假设种群中雌性和雄性比例相等,在达到生育年龄时都能找到配偶,并且各个年龄的死亡率与性别无关。考虑在离散时刻t=0,1,2,…的种群大小N_t,时间单位可以任选,为方便以年计。在时间区间(i—1,i]出生的个体,在年度(i,i 1]内为0岁(i以前夭亡者不计),在(i 1,i 2]内为1岁,以此类推,这相当于实足年龄。  相似文献   

18.
以Ruesink(1976)的模型为基础,根据昆虫个体一般不同步地进入下一发育阶段的状况,当昆虫各虫态发育到完成该虫态发育所需要的最低年龄级数后,假定各年龄级的昆虫种群均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函数值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同时根据有效积温向前推进。据此,对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方法作了一点改进。该方法综合了已有的种群模型的优点,因而较Ruesink(1976)和ChiHsin等(1985)提出的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昆虫种群动态的变化规律。根据三化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和确定逐日存活率、逐日发育率和逐日生殖率,对三化螟种群进行逐日动态模拟和预测,同时引入环境因素对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动态,经验证,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田间三化螟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9.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种群生命表、生殖力表、Leslie矩阵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 longipes)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长柄双花木各龄级植株的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长柄双花木为缓慢负增长型种群;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以及周限增长率都较低,世代平均周期较长;Leslie矩阵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均表明在未来50年内长柄双花木各年龄级种群数量会出现波动性的消长,但其种群总数将逐步下降。导致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砍伐及由此造成的生境破碎化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离散的单种群增长模型x_(n+1)=x_nexp(rn (1-x_(n-k))/(1-cx_(n-k))),n=0,1,2,…,(*)的解的振动性,其中{r_n)_(n=1)~∞是任意实序列,k是正整数,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