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含活菌和死菌包括组分和产物或者是仅含活菌体和死菌体和微生物制剂,供口服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其目的主要是在粘膜表面处改善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微生态调节剂抗肿瘤作用分为二个方向,一是通过口服控...  相似文献   

2.
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起源、发展战略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动物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之间 ,正常微生物群与动物体内环境之间 ,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三者相互关系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细胞、分子水平的方法学 ,而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 ,经培养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称为动物微生态制剂。1 起 源动物微生态制剂起源于 70年代当时为克服抗生素的抗药性及二重感染 ,何明清等通过大量调查和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于 1980年发表了《仔猪黄痢及其生物制剂预防法研究》,阐述了采用不产生肠毒素但产生大肠菌素…  相似文献   

3.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所制成的生物制品或活菌制剂。综述了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产生起源、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所用菌株、作用机制、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活菌制剂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与其寄居的微生物群构成人体的微生态环境 ,这些微生物群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体的健康依赖于二者之间的平衡 ,如果平衡失调将导致疾病发生。自 192 8年Alexander Flem ing发现青霉素以来 ,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人们认识到了其对恢复健康的重要价值 ,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了滥用抗生素或治疗措施不当 ,已经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产生 ,造成或加重了微生态失衡 ,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用于调节微生态失衡的微生态疗法。微生态活菌制剂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1 微生态活菌制剂1.1 概念 微生态活菌制剂指…  相似文献   

5.
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设想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通过人外文献和市场的调查,并结合科研实践,指出了当前我国微生态制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在介绍了人体肠道微生态规律、微生态制剂应有的质量标准,以及比较了多种产品的活菌含量和“亿活菌价”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提高我国微生态制剂质量的4个关键应该是:选育优良菌种,提高活菌含量,延长保质期和添加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剂。为促进我国微生态制剂事业更快、更稳健地发展,作者提出了7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益生菌制成的活菌制剂。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宠物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丽珠肠乐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珠肠乐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作用山东聊城地委机关门诊部聊城252000林庆润,刘月香丽珠肠乐(回春生胶囊)系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是以菌制菌的微生态调节剂。有调整肠道菌群紊乱,改善微生态环境,构筑肠粘膜生物学屏障,增强体内屏障功能;补充有益菌群,拮抗肠...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袁佩娜随着微生态学理论深入发展,微生态制剂也即应运而生。这类制剂多为利用人体正常生理性细菌,在体外经过人工繁殖等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制备而成;包括有活菌制剂,灭活死菌制剂,菌体成份提取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剂与益生协同剂的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 ,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称为益生菌剂或动物微生态制剂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生物夺氧、菌群调整、生物拮抗、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酶活性 ,以达到防治动物肠道病原性腹泻和促生长作用。益生菌剂防治动物肠道疾病的效果显著高于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 ,而促生长作用一般尚未达到抗生素水平。因此为提高益生菌剂的促生长作用 ,人们又积极地进行益生协同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微生态学观点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出发 ,益生协同剂是指对体内自身的益生菌和从体外进入体内的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中的活菌数,以探索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微生态制剂活菌数的可行性。方法按照《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对该药品的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仪器所测得数据与药品包装上理论活菌数基本相符。结论可使用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微生态制剂活菌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林麝肠道分离的3株乳酸菌研制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选择、昆明小鼠安全性试验、活菌数的监测和林麝的应用。结果显示:作为最优配比的复合微生态制剂C(S2∶S3∶MRS2-2=1∶1∶2),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引起小白鼠机体的不良反应;在14 d时,储存温度为-20℃下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降至1.43E+08 CFU/m L;用复合微生态制剂C治疗林麝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昆明小鼠,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组肠道乳酸菌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感染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林麝,治愈率为50%。本试验首次研制了一种林麝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提高林麝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国内外微生态制剂发展现状1.1 国外微生态制剂研制及发展2 0世纪中叶 ,随着科学发展 ,抗生素问世及广泛应用、无菌动物的出现 ,大大促进了微生态学的发展。在日本、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 ,开始利用人体肠道内正常生理性细菌(主要为双歧杆菌、乳酸菌 ) ,在体外培养发酵后制成活菌制剂 ,然后再回到体内 ,可以调整肠内微生态平衡 ,防治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疾病。以后又利用一些外来的、对人无毒无害的芽胞菌 (例枯草杆菌、丁酸梭菌等 )制成活菌制剂 ,或利用寡糖类物质作成制剂 ,人服用后 ,它们在肠道内能促进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 ,间接调整恢…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概念益生菌是一种含有生理性活菌及其成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经口服或其他途径入体 ,通过改善黏膜表面的微生态或酶的平衡 ,或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益生菌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是“活的”。Lilly和Stillwell[1] 首先在 196 5年提出 ,描述到“由一微生物分泌的物质能够促进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 ,随后又有许多人对益生菌一词的进行描述。 1989年Fuller[2 ] 进一步完善了益生菌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活的微生菌通过喂饲来调节肠道微生菌的平衡 ,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该…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通过改善动物消化道内菌群平衡的含有微生物活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生长物质的制剂。主要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分类、特点、作用机理、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益生菌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要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和非肠道菌。1907年,俄国微生物学家METCHNIKOFF最先发现了乳酸菌抑制腐败菌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制剂的崛起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根据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原理,为了调整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利用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erobiota)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一般通称之为生态制剂(ecological preparation,ecologics或Probioties)。生态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崛起,正方兴未艾。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科学进步的结果。生态制剂的出现,给医学科学带来了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境湿度对微生态制剂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微生态制剂地衣芽胞杆菌胶囊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的高湿度环境中研究了其干燥失重、活菌数和崩解时限的变化。结果:在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放置48h后,药品的活菌数、干燥失重、崩解时限均有显著变化。结论:高湿对益生菌制剂质量有很大影响,该类制剂应严格遵循药品贮存和使用的条件,并注意密闭包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境湿度对微生态制剂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微生态制剂地衣芽胞杆菌胶囊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的高湿度环境中研究了其干燥失重、活菌数和崩解时限的变化。结果:在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放置48 h后,药品的活菌数、干燥失重、崩解时限均有显著变化。结论:高湿对益生菌制剂质量有很大影响,该类制剂应严格遵循药品贮存和使用的条件,并注意密闭包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儿科最常见3种不同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有腹泻症状的住院患者2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组110例,未加用或用加其他微生态制剂的对照组114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的平均止泻时间为(2±1.45)d和(3.9±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优于未加用或加用其他微生态制剂,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口服非致病性活菌制剂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于制造发酵牛奶或其它口服活菌制剂的非致病性细菌,其来源有二:一是肠道菌丛的某些细菌;二是来自外环境或机体其它部位的非肠道菌。肠道正常菌丛是在肠道中能够增殖、甚或定植的常住菌,有保持肠道微生态体系平衡、增强体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