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于热应激巴马香猪小肠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s,TJPs)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等基因表达的影响。25头平均体重为(34.28±1.19)kg的8月龄雄性巴马香猪被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包括TN组(22℃,自由采食)、 PF组(22℃,采食量配对)、 HS0组(35℃,自由采食)、 HS250组(35℃,自由采食+0.025%EGCG)和HS500组(35℃,自由采食+0.05%EGCG)。预实验7 d,正式实验28 d。实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并采集小肠组织样品,检测各组小肠中HSPs、TJPs和TLR-4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热应激显著增加了小肠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的表达量,而添加EGCG均显著降低了它...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30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sHSPs)中的一种,也是真菌中研究最广泛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多种真菌编码热休克蛋白的基因序列已经被克隆和检测,HSP3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激水平下的表达和转录水平的调控,HSP30在应激反应中的合成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综述了它的研究概况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热击反应及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击(heat shock, HS, 有译成热激、热休克)是指短时间的高温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小时,短的甚至仅几秒钟。处理温度一般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温度5—10℃,通常为38—42℃。  相似文献   

5.
6.
植物热激因子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或其他刺激条件下,热激因子(heat shock factor,HSF)与热激元件(heat shock element,HSE)结合从而启动表达热激蛋白.与其他生物相比,植物中HSF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从植物HSF的结构域、多样性、相互作用及专一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植物HSF网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且结构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有机体在应激条件下,为克服压力会诱导其表达,因此,热休克蛋白又被称为应激蛋白。作为进化上最保守的蛋白质之一,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热休克蛋白,可诱导性最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又被称为主要热休克蛋白。由于蛋白质是细胞重要成分之一,几乎涉及所有的生物学过程,Hsp70家族成员控制着细胞蛋白质稳态的所有方面,因此,Hsp70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概括了近年来Hsp70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HSP27对细胞迁移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迁移是多细胞生物的一项基本生理过程,不仅在血管重建、炎症反应、发育、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有关.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是小型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研究最广泛的成员之一,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HSP27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可以通过黏着斑和肌动蛋白调节细胞迁移.另外,HSP27还可调控肿瘤早期的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癌症转移.本文整理了近期关于HSP27参与细胞迁移及相应的肿瘤细胞转移方面的研究,探究HSP27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动物体内一类热应激蛋白,是机体受到高热或其他理化生物等因素刺激时产生的特殊蛋白质。HSPs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HSPs可以在天然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分别发挥作用,以帮助机体应对过激环境;而在异常病理条件下,HSPs可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重点概述了HSP22、HSP27、HSP60、HSP70、HSP90与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棉花粉蚧热休克蛋白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体或细胞受到热胁迫后新合成的一类遗传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在昆虫应对外界环境因子胁迫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系统研究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Hsp基因家族,对棉花粉蚧转录组基因注释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目标序列,并应用NCBI上Blast X等软件进行比对、共鉴定出24条热激蛋白(Hsp)基因,包括3个Hsp90、8个Hsp70、2个Hsp60和11个s Hsp(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Hsp)基因。对棉花粉蚧与模式昆虫家蚕Bombyx mori、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昆虫的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s Hsp具有很强的种属特异性,Hsp70家族的保守性比s Hsp强。棉花粉蚧热激蛋白基因的鉴定为深入研究该虫Hsp与生长发育、抗逆境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有赖于细胞内蛋白质内稳态的维持。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arboxyterminus of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 CHIP)作为E3泛素连接酶,是蛋白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可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家族共调蛋白折叠及降解平衡,也可通过自噬途径或发挥分子伴侣功能使机体适应蛋白质毒性压力。由于CHIP的靶蛋白,如突变p53(mutant-type p53, mutp53)多与重大生物学事件相关,甚至影响肿瘤、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CHIP调节蛋白质内稳态的机制及其对疾病进程的影响,可为蛋白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防控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果蝇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体受到应激刺激时诱导产生的一组保守性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近年来,果蝇Drosophila作为生命科学与人类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其热激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文章对果蝇热激蛋白的类别、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热激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调节细胞存亡和影响发育及寿命等相关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并对热激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与热休克因子l(heat shock factor 1,HSFl)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1例(子痫前期组),以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21例(正常妊娠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孕妇胎盘HSP27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HSF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中HSP27mRNA表达(3.28±0.34)高于正常妊娠组(1.87±0.22)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HSF1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SF1与HSP27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5).结论:胎盘中HSF1是HSP27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6.
极端嗜热古菌的热休克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物工程产业对于耐高温酶和菌体的需求, 极端嗜热古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的研究更受重视, 其热休克蛋白体系非常简洁, 不含HSP100s和HSP90s, 就是HSP70(DnaK)、HSP40、(DnaJ)和GrpE等嗜温古菌可能含有的在极端嗜热古菌中几乎不含有, 即仅包括HSP60, sHSP, prefoldin和AAA+蛋白四大类, 因此对其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特别有意义。系统地介绍了这四大类组分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和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 论述了极端嗜热古菌热休克蛋白的系列研究难点和困惑, 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曹步清  倪鑫 《生命的化学》2008,28(2):182-185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HsP27是HSP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机体应激的情况下表达增加,通过分子伴侣作用、抗细胞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保护细胞,同时HSP27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选与自身免疫病相关兼职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肽并进行血清学检定.方法 利用DNAMAN软件分析不同物种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α-烯醇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IEDB数据库和瓜氨酸化在线平台预测线性B细胞表位和瓜氨酸化修饰位点;间接ELISA检测抗HSP70和α-烯醇...  相似文献   

19.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是HSP家族中重要成员,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可诱导性最强,具有保护细胞免受刺激损伤,促进受损细胞修复及抗炎、抗凋亡、耐受缺血/缺氧损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许多研究发现在心肌组织中HSP70表达升高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利于损伤心肌细胞的恢复,在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热休克蛋白70诱导剂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HSP70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Wang KK  Xiao XZ 《生理学报》2007,59(5):635-642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Murry及Currie等分别发现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与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以来,有关心肌内源性保护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大量研究,心肌内源性保护研究已在多方面取得了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以IPC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但基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在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IPC、HSPs、心肌内源性保护研究模型与研究策略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上述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