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启忠 《四川动物》1999,18(4):160-161
腹腔注射Con A (伴刀豆球蛋白A) 后, 鲤鱼腮粘膜上皮、口腔粘膜上皮和皮肤的粘膜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且在上皮的深层也出现部分粘膜细胞, 但其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FITC-dextran标记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ConA-FITC标记细胞内吞。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伴刀豆球蛋白(ConA)、ATP引起的巨噬细胞溶酶体pH动态变化和ATP对细胞内吞ConA-FITC的影响。结果显示ConA引起巨噬细胞溶酶体pH迅速增加,6min左右达到峰值(pH5.7);ATP刺激30min后再加入ConA,溶酶体pH无明显变化(pH4.0);同时加入ATP和ConA,5min左右溶酶体pH降到最低点(pH4.1);ATP对巨噬细胞内吞ConA-FIT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受体介导内吞与溶酶体pH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香茶菜黄酮诱导人肝癌细胞系GHC—3恶性表型的逆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茶菜提取物黄酮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GHC-3的诱导,从细胞生长特性、膜受体、肿瘤标志物、癌基因产物和遗传性状等方面观察到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经过药物作用10周后发现细胞形态由多边形上皮样逐渐转变为梭形,生长速度减慢,分裂指数、集落形成、ConA凝集和ConA受体、DNA含量及^3H-TdR掺入均明显减少,染色体分布较集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等变化。进一步以三种单克隆抗体测试,AFP和ras P21合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Con A对培养软骨细胞的分化影响,结果证实了Con A对培养的静止软骨细胞高分子硫酸化PG,AKPase,维生素D1受体的合成及细胞外基质^45Ca摄取和沉积的钙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示了Con A具有特异地促进软骨细胞成熟化和终末分化的生物学作用。Con A的这一作用可由MeMan完全解除,并有明显的凝集素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GDN法和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mRNA在恒河猴内的表达。结果显示CGRP分布于恒河猴肺内各级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神经内分泌细胞(NEC)和神经上皮样小体(NEB)中。CGRP杂交阳性细胞的分布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相同。CGRP mRNA杂交信号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质,而CGRP免疫反应物仅在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基部更明显,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提出用ABC(AvidinBiotinComplex)法标记细胞膜受体,通过FRAP(FluorescenceRecoveryAfterPhotobleaching)技术,测量细胞内吞过程中受体流动性变化的方法。实验选择巨噬细胞ConA受体,比较了用ConA-Biotin+Avidin-FITC(ABC法)和ConA-FITC(直接法)标记的膜表面ConA受体荧光强度和内吞过程中受体的流动性测量结果。结果显示ConA-Biotin+Avidin-FITC标记的巨噬细胞膜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比用ConA-FITC标记的平均荧光强度高大约3倍;ABC法标记的受体,测量结果误差小、灵敏度高;ConA刺激15min后,巨噬细胞膜表面ConA受体的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较静息状态时明显下降。讨论了两种标记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肿瘤转移与细胞表面的糖结构的关系,对小鼠肝癌细胞的高、低淋巴道转移株HCa-F和HCa-P进行了蛋白质电泳及经蛋白质印迹术后的5种凝集素(ConA、WGA、UEA、SBA、PNA)结合糖蛋白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低转移两株细胞的SDS-PAGE谱基本相同;Con A特异结合糖蛋白共有5种( ̄72,80 ̄90, ̄104, ̄150, ̄200kD);其中较明显的差异为 ̄72kD ConA特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实现了细胞内吞过程中膜受体流动性的测量。实验选择巨噬细胞膜和伴刀豆凝集素A(ConA)。分别用ConA-Biotin+Avidin-FITC(ABC法)和ConA-FITC(直接法)两种方法标记巨哓细胞膜ConA受体,比较了这两咱方法标记的巨噬细胞ConA受体的荧光强度,利用FRAP技术。分别用两种标记方法测量了巨细胞ConA受体的流动性。结果显示ConA-Biotin+Avidin-FI  相似文献   

9.
小鼠精子表面Con A结合糖复合物的形成与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ConA(伴刀豆素A)对小鼠睾丸与附睾切片,以及对取自附睾和子宫(交配后)内的精子涂片进行了标记,旨在认识精子在发生、成熟和获能过程中表面糖复合物的形成与变化。本研究表明,睾丸内的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呈ConA标记阳性。附睾的输出小管和附睾管上皮细胞,ConA标记呈中度至强阳性,有部位的差别。附睾头和附睾尾内精子表面的标记无明显差别,标记位置均主要在顶体区和尾部。精子在子宫内存留1.5小时后,顶体后区出现中度阳性标记,但存留3小时和6小时后,顶体和顶体后区的标记均减弱或消失。这些结果提示,(1)精子发生期即可合成ConA结合糖复合物,(2)精子在附睾成熟过程中表面的ConA结合糖复合物无明显变化,(3)精子获能后顶体后区出现的ConA结合糖复合物可能与受精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食管鳞状上皮癌糖复合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可与其相对应的糖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在癌症形成过程中细胞表面经历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用十种生物素化凝集素即UEA-I、RCA-I、DBA、PSA、PNA、BSL、LCA、WGA、ConA和SBA作为探针,对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癌进行研究,以确定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糖复合物的改变,结果发现,PNA和PSA在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均无反应,RCA-I、DBA、BSL、LCA、ConA和SBA受体在正常和癌组织中有着特征性变化,BSL和DBA在食管中无反应,LCA、SBA和RCA-1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反应方式不同,ConA和WGA则在同一癌组织的不同部位都显示出不同的反应。尽管UEA-I在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均呈阳性反应,但似乎未表现出有意义的变化。上述结果提示食管癌的发生与含α-D-GalNAc(DBA和SBA)、β-D-Gal/β-N-acetyl-D-Galactosamine(RCA-I)、α-D-Glc/α-D-Man(LCA和ConA)、[β-(1-4)-D-GlcNAc]2/NeuNAc(WGA)和α-D-Gal(BSL)等的糖复合物的改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