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打旺根瘤菌CA8116菌株特性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打旺(Astragallus adsurens Pall)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用飞机大面积播种沙打旺改良退化的草原和治理水土流失。据调查、飞机播种区沙打旺苗期结瘤率不高,有效根瘤不多。为了改善沙打旺的结瘤状况,必须人工接种优良的沙打旺根瘤菌。但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气候因子对银合欢共生固氮的影响。银合欢结瘤固氮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秋结瘤多,固氮酶活性高,冬天及早春结瘤少,活性低。银合欢结瘤固氮的适宜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30℃时活性显著下降,处于0℃或45℃时活性极低,逆境温度处理时间越长活性越低。温度相近的条件下,土壤湿度对银合欢结瘤固氮的影响尤其突出,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严重影响结瘤固氮。遮光条件下银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显著降低,晴天取样的根瘤固氮酶活性比阴天的高。银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峰,第一个峰在11时,第二个峰在17-20时。离体根瘤的固氮酶活性随离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对根瘤的供应及其在根瘤中的贮备对固氮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台湾相思的根系具有多年生的根瘤,根瘤初发生时球状,以后发育成分叉瘤和扇状瘤。根瘤固氮活性因苗龄、成熟度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环境条件影响结瘤及固氮活性。15℃时结瘤受到明显抑制,固氮作用最适温度条件是25~30℃。光照不足降低根瘤固氮活性。短期轻度干旱不影响根瘤固氮活性,但持续干旱使固氮活性明显下降。pH4.5~8.5条件能正常结瘤,pH5.5时结瘤最好。根瘤固氮作用时不释放H_2,具有较高的吸氢酶活性,在固氮反应系统中加入5%的H_2,能提高根瘤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4.
氮是花生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共生结瘤固氮是花生获取氮素的主要方式之一。花生共生结瘤固氮涉及复杂的调控机理,揭示氮素对根瘤固氮的调控机制对发挥生物固氮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花生根瘤形成的“裂隙侵染”机制、花生共生结瘤和数量调控的机制以及氮素影响花生结瘤的调控机制。目前,氮素影响慢生根瘤菌与花生互作进而调控结瘤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氮素影响花生慢生根瘤菌与花生的信号交流、根瘤数调节和营养交换机制等方面,为提高花生结瘤固氮效率和产量、减少化学氮肥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桑结瘤固氮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忠  罗辑  王道杰 《生态学报》2001,21(2):244-248
马桑(Coriaria sinica)植株的结瘤量、根瘤固氮活性和固氮能力均与植株叶面积和光合能力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叶面积大、光合能力强的植株结瘤量大,根瘤固氮活性高,固氮能力强。马桑根瘤固氮活性呈白天升高夜间降低的昼夜变化特点,昼夜变幅为10~20μmol C2H2/g.h,光合作用是引起固氮活性昼夜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受土壤温湿度的影响,遮阴或光照不足将引起马桑结瘤固氮能力的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国际生物固氮会议将于1980年12月1日至5日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会议讨论的内容将涉及豆科结瘤、固氮中的能量利用、结瘤的遗传学和固氮(包括寄主与细菌)、感染和识别过程、固氮酶的调节、同化过程的生理、固氮中氧的控制以及固氮的测定技术。此外,还将讨论有关固氮化学(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7.
生物固氮的过程是把大气氮素还原为氨,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效的氮素营养。在共生固氮过程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有着较为严格的宿主专性关系,如苜蓿根瘤菌只诱导苜蓿植物结瘤固氮,豌豆根瘤菌只诱导豌豆植物结瘤固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飞播沙打旺作为一个改良退化草场的重要途径,已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运用。研究沙打旺群落演替,不论从生态学角度,还是从改良草场的角度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图采用一些定量的方法,对沙打旺群落的演替及优势种竞争的平衡状态做一初探。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陕西省吴旗县属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区划属温带灌丛草原区。天然草地以地椒+本氏针茅+冷蒿群丛(Ass.Thymus mongolicus+Stipa bungeana+Artemisia figida)为主,共有22种植物。飞播沙打旺从1975年开始,迄今有10年的历史。一般沙打旺生长8年后开始衰  相似文献   

9.
陕西及甘,宁部分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陕西全省及甘、宁部分地区豆科植物瘤菌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到44属109种豆科植物根瘤387份,其中蝶形花亚科中有94.6%的植株能结瘤固氮,槐属和香槐属中的一些种及云实亚科中的云实和紫荆未见结瘤。对部分菌株的固氮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自然瘤的固氮酶活性比回接瘤的固氮酶活性低。  相似文献   

10.
固氮植物的菌根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固氮植物菌根研究的概况,并对固氮植物形成菌根的普遍性,固氮植物联合共生的增效作用及逆境条件下菌根技术在固氮植物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初步探讨了联合共生体中菌根菌促进固氮植物结瘤固氮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自然林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调查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主要文献,研究了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的固氮资源。结果得出鼎湖山自然林中常见的木本豆科植物共有4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6种,木质藤本20种;有结瘤固氮特性的2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5种,木质藤本10种;经初步调查未见根瘤的6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1种,木质藤本3种;未调查的9种,其中乔木2种,木质藤本7种。本研究结果为鼎湖山木本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论据,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共生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ankia属是能与非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放线菌。目前全球报道有8科24属230多个种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与Frankia菌共生结瘤固氮。这类植物统称放线菌结瘤植物。它分布广,适应性强,固氮能力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系统。70年代,在Bond[10]的倡导下,国际生物学规划IBP从1967至1976年间开展了全球性的双子叶植物结瘤资源调查。当时发现在非豆科木本植物中有8科13个属157个种有结瘤固氮作用,但因未获得内生菌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缓慢,工作停留在资源调查阶段。1978年Callaham[11]从香蕉木中分离出内生菌,离体培养的成功,使共…  相似文献   

13.
豆科根瘤菌发现的近百年历史以来,共生固氮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瞩目。近廿几年来对根痛瘤—豆科植物共生体的研究进展迅速,对共生体中根瘤菌本身的固氮基因(nif)和结瘤基因的编码、定位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然而,共生体系中基因的调控是比较复杂的,环境因素和寄生植物基因对共生固氮的调控也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对豆科寄主结瘤和固氮遗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力图选育高固氮的豆科品种资源。本文仅就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中寄主植物基因及它在共生固氮体系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从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已证实,花生接种根瘤菌能增加花生产量;但对其结瘤、固氮及增产的作用过程(尤其是在大田自然条件下),则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就近几年对在大田条件下的夏花生结瘤规律、固氮活性变化及其产量效应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几种生态因素对西北干旱地区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栽培和野生豆科植物不同环境条件固氮状况的调查表明,栽培豆科植物一般能自然结瘤,野生豆科植物种的结瘤率极低。根瘤颜色栽培植物多为粉红色,而野生植物多为白色、黄色或棕色。通过对水分、光照强度和温度等不同条件下根瘤ARA测定,表明根瘤固氮活性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而土壤水分是限制根瘤固氮活性表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氮素化肥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农林业生产完全依赖化肥终非良策,于是生物固氮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豆科植物有与根瘤菌天然结瘤固氮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非豆科植物也能结瘤固氮,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对于人工诱导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研究,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多。早在3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1933-1967年),许多学者就试验用离体的豆科植物根、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物与相应的根瘤菌联合培养,以探索二者在体外共生的可能。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在30多年内一直未能证明根瘤菌能在…  相似文献   

17.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固氮体系. 裸子植物罗汉松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至今未见报道. 采用常规根瘤菌分离技术从罗汉松及其变种小叶罗汉松根瘤中分离获得11株内生细菌, 将它们回接宿主可导致结瘤, 乙炔还原法测出微弱的固氮酶活性. 传统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证明该内生细菌代表菌株GXLO 02隶属于根瘤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我国报刊上出现了关于磁化技术诱发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问题的争论,在农业科技界引起酱遍的关心和注意,本文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证明一定剂量的磁化处理有促进黄瓜植株鲜重增加,生长健壮的作用,但未观察到磁化诱导黄瓜植株结瘤、固氮现象。试验还首次证明根结线虫可以将根瘤菌引入黄瓜根结中,但进入黄瓜根结中的根瘤菌不能正常表达原有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19.
高氮抑制豆科植物结瘤固氮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并进行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作用在农业上具有减肥增效、改良土壤等重大意义。然而,高氮会抑制豆科植物结瘤固氮,形成"氮阻遏"效应。着重论述了高氮抑制豆科植物结瘤的分子机制,包括氮素通过结瘤自调控AON(Autoregulation of nodulation)信号、NLP(NIN-like protein)转录因子、植物激素信号等途径抑制根瘤数目和发育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高氮抑制根瘤固氮活性的假说及争议,包括亚硝酸盐毒性和碳饥饿等,以期为提高豆科植物应对"氮阻遏"效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质粒pSUP501l及其辅助质粒RP4将Tn5-Mob随机插入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042B)的基因组中,得到86株接合子SR。随机选取4株SR,通过辅助质粒R68.45的三亲本杂交,将它们的DNA片段引入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 USDA 110),获得106株接合子BSR。大部分BSR菌株获得了生长快速的特性和耐盐性,一般能耐0.3—0.5m01/L Nacl,其中有些菌株能产生黑色素。将9o株BSR回接大豆和苜蓿植株,发现47株能在大豆和苜蓿植株结瘤,但在苜蓿卜无固氮活性;26株只能在大豆植株结瘤固氮;13株只能在苜蓿植株结瘤而不固氮;4株在大豆和菖蓿植株均不结瘤。其中,获得了4株耐盐性和固氮酶活性强的接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