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Wu YH  Guo B  Lou HL  Cui YL  Gu HJ  Qiao SY 《遗传》2012,34(2):248-252
基因工程实验是一门从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多个层面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障基因工程课程质量的前提。以时代发展为向标,文章对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实验内容前沿化、实验手段多样化、实验项目科研化,让实验课堂成为学生们科学生涯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设立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即在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文中结合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基因工程实验在线资源建设方法、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和课堂实施细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术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专业的研究素质及创新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何华纲  朱姗颖  姜松  董英 《生物学杂志》2013,30(1):95-96,105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对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立足本科培养目标,强化入门指导"、"适应创新教学理念,强化科研启蒙"的建设思路,并将其应用于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项目模块化设计、实验教材内容的编撰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大刚  李静  姚涓 《生物学杂志》2011,28(2):103-104
基因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在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课程规划,构建和谐课堂,充实教学内容,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断将科研内容渗入到教学过程中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实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尤其是基因工程大实验,学生对其的掌握程度对他们今后工作以及科研影响很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整合,设计了一个α-淀粉酶基因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实验,将逐个单一技术通过一个综合实验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最终让学生对微妙的分子操作能够感应的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的制药工程办学特色,以下游生物制药共性单元工艺为课程重点,微生物和基因工程制药工艺综合大实验为载体,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内容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技术日渐成熟,产业链已然形成,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逐步降低,尤其是生物制药企业及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对专科层次毕业生的需求增大。本文以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为例,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强化基因工程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基因工程普及化、流程化、可视化、可持续化、职业化的课程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升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对目标岗位的适应性,并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的制药工程办学特色,以下游生物制药共性单元工艺为课程重点,微生物和基因工程制药工艺综合大实验为载体,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内容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史记载了科学知识从产生到持续发展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能够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从科学史丰富的育人价值中选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兴趣和科学伦理4个方面的素材;依托"基因工程"课程内容,对有关诺贝尔奖的科学史进行梳理;然后,以4个方面的素材为育人载体,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帮助学生达成课程思政目标;最后,综合运用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借此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期为生物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主编:王傲雪书号:978-7-04-043457-6出版时间:2015年11月定价:42.00元内容简介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教材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为主线,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兼顾该学科的新进展。考虑到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容量,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出版形式进行课程的构建和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全书共16章,从原理发现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整合优化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课程体系,期末考核采用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进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将科研融入课堂是高校提高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途径,而科研课题在基因工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对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文章分别对这些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今后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并有效发挥其在基因工程教学质量提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因工程课程必须适应当今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开发、利用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总结基因工程课程建设中在课程总体规划的设置、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现代教学模式的应用等方面所进行一些探索,以期提高基因工程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珠链式”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科研反哺教学和全面开放实验室入手,打破生物工程主干课程界线,形成以实验项目为“珠子”,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的工艺流程进行生物产品的生产与开发。“链”是以产酶的微生物为起点,把基因工程模块、酶工程模块、发酵工程模块的各“珠子”串成一个有序的生物工程上、中、下游的“链式”知识体系。课程改革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基因工程实验操作也在大学生物学课中普遍开展.然而大学生、研究生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常失败,对结果往往不知所以然,所以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作者根据多年亲身实践和研究生指导工作,总结了基因工程实验操作的九大原则.希望对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设计基因工程实验为一综合性探究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并提升基因工程相关实验技能。方法借助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及蛋白纯化等综合实验性技术方法。结果将以前支离破碎的一个个单个实验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整体,最终学生可获得一个肉眼可见的基因工程产物即绿色荧光蛋白。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实验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重组分子抗体是一类潜在的治疗用药物,约占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生物制品类药物的三分之一,FDA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有近十种,其中多数为重组的完整人源抗体(包括人鼠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本对基因工程完整抗体的有关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基因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因工程菌(细胞)是现代生物工程中的微型生物反应器,是基因工程的研究主体之一.获得使外源基因高效稳定表达的基因工程菌或细胞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与最终目的.基因工程菌重组质粒稳定性问题是基因工程菌工业化生产与实验研究中的最主要问题,就其在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策略方面作简要介绍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基因工程菌主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所得,在DNA重组技术导向下可以达到选育优良菌株的目的并可按照意向对基因进行点缀从而得到特定的药物类菌株即为基因工程菌。基因工程菌可得到特异化产品以并让产品的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正是基于上述特点使其近年来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在废水强化处理过程中对于基因工程菌而言活性污泥性质对其生存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相关研究证实基因工程菌吸附于污泥絮体后可让基因工程菌的生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基于上述观点本文分析了活性污泥性质对基因工程菌吸附影响,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手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应用生物技术大系田长恩主编开本:B5营销分类:生物科学装帧:平装ISBN 978-7-03-029405-0$30.00 2010年11月出版内容简介本书将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以及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等多门实验课程有机地统一成一体,整合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技术体系,既能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