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低年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提高低年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在理论知识达标率方面由培训前22.2%提高到100%,临床操作合格率由33.3%提高到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提高低年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毅 《蛇志》2016,(4):519-520
目的探讨急救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情景模拟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水平。结果低年资护士在急救时能将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在急救情景模拟训练中能作出快速准确判断。结论急救情景模拟训练有利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缩短了课堂培训与临床实践差距,是一种有效且零风险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4)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科的低年资护士14名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科的低年资护士12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典型急救案例为模本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法进行培训,观察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医护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考核成绩、医护配合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提高医护配合满意度,有效降低了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4.
苏丽  覃宏煜  谭爱荣 《蛇志》2011,23(4):433-434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业务也不断扩展,医院聘用年轻的护理人员也越来越多。如何独立面对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已成为低年资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对急诊科低年资的护士如何培训,使他们尽快提高急救能力,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肩上的重任。为此,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1月起,根据急诊科特点制定了一套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考核的措施,并予以落实,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催化临床高年资护师(取得护师资格≥3年)综合能力提升;帮助低年资护士(工龄1~3年)应急能力的提高。方法 设置住院总护士岗位,制定岗位管理制度,在高年资护师中遴选6位护士夜间履行住院总护士岗位职责。结果 住院总护士制实施半年来,为临床解决各种护理事件255 起;住院总护士在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住院总护士能缓解护士长的压力,为夜间低年资值班护士在心理、体力、技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且有力地促进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结论 住院总护士岗位设置,对夜间护理服务不足进行了有效补充,保障了夜间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急诊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水平。方法将我科40名低年资护士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使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士急救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对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淀淀  王自秀  刘剑梅  柯斓  张林波 《蛇志》2013,25(2):124-12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呼吸内科"品管圈"组织,运用PDCA循环,针对第三方调查问卷对住院患者不满意因子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88%上升至9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促进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倡感动服务,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综合管理能力,增加护士自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概念图护理查房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参加工作3年内的30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实验组采用概念图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培训方法,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前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概念图能帮助年轻护士将新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较好的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雷秋妹 《蛇志》2015,(1):51-5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持续影响。方法 2014年6~10月我科8名护士自愿继续开展第二期品管圈活动,并对活动前后进行无形成果自我评分,分析实施第二期品管圈活动后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结果 8名手术室护士对无形成果自我评分中,活动后成长最低为0.7,最高为1.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持续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个人成长,护士应坚持每年参加品管圈活动。  相似文献   

10.
雷秋妹 《蛇志》2014,(1):120-12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3年7~11月由8名护士自愿自发组圈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对活动前后进行评分,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结果 8名圈员护士对无形成果自我评分中,活动后成长分最低是1,最高是1.62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水平,对个人成长大有益处,值得在手术室护士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滨  魏彩兰  韦海楼 《蛇志》2014,(3):356-358
目的:评价护士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基层医院的构建及应用效果,为基层综合医院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护理部宏观指导下确立绩效考核指标,成立科室绩效考核小组。选择我院外一科护理人员作为考评对象,从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安全、培训考核、病人满意度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采用日常工作中随时考评和月底通报公布综合考评相结合,并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月绩效工资分配。结果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改善整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最大效应,促进护理管理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以全面提高外科手消毒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状况不容乐观,共20个被调查问题,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9.8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重要性的认识对答题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工作年限时间越长、第一学历越低、职称越高、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认为外科手术消毒重要的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结论:被调查者自主学习较差,手术室管理者应当注重和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外科手消毒专题学习培训与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长期、可持续的培训教育模式,管理者制定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并且适合不同学历背景和年资护士的培训方式和学习计划。充分调动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外科手消毒"品管圈",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在持续的改进中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模式下构建护理培训新体系,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未实施追踪管理模式的35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实施追踪管理模式的35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并分别选取两组新入职护士负责管理的患者各1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试用期考核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以及服务态度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新入职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的患者对新入职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管理模式在新入职护士的试用期考核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树立"以患者安全和满意"的护理管理理念,显著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至2014年12月骨科实习护生76名为观察组,2013年4至2013年12月骨外科实习护生64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灌输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比较培训后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带教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的自身素质评价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及合计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骨科实习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带教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加强了带教老师的培养,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骨科择期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次数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分析骨科择期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次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次数由原来平均每台手术7.6次降至改善后的平均每台手术的3.1次,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骨科择期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的次数,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科室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的聘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保证“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满足病人对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保证护理工作的蓖好运行,不断扩大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5次招聘活动中,护理部通过对外宣传、理论笔试、操作考核、面试考评、综合评分、考察聘用等程序进行招聘活动,并对合同制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体会:护理管理者通过对合同制护理人员的引进和管理,搞活了用人机制,使“优胜劣汰”成为可能,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内趋力。  相似文献   

17.
仇秋菊  周克兵  陈莉  刘莉华 《蛇志》2014,(2):263-264
目的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为护生)急救护理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按抛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跟班带教,讲解科室常见仪器的使且及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抢救结束后带教老师给予总结。实验组采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我院急诊科与下属卫校护理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并于急诊科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以及医生满意度及远期效果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出科时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远期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使护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出院患者有效随访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开展提高出院患者有效随访率活动为主题,分析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率低的原因,探讨并实施解决对策,改进随访工作,提高出院患者有效随访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电话随访率由改善前的60.0%提高到改善后的90%,患者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75.3%提高到改善后的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规范了护士电话随访的流程,显著提高出院患者有效随访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需求,为合理设置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探索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2013年黑龙江省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称的护士希望得到培训的内容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趋于多样化,以临床实际操作为主,OSCE考核被青年护士所接受。在学员培训内容重要性认知评价的9个方面中手术室专科知识最为重要。结论 重视和发展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构建多样化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专科护理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品管圈用于降低神经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10~31日150份病历(终末病历及运行病历各75份),2018年9月25日~10月14日150份病历(终末病历及运行病历各75份)。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品管圈活动前病历缺陷情况及其原因,制订目标,拟定对策并运作品管圈。比较活动前后病历缺陷情况以及圈员的综合能力评分。结果活动前病历缺陷率为66%(99/150),活动后病历缺陷率为12%(18/150),活动前后病历缺陷率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91.1,P0.01)。圈员活动后沟通协调能力、品管圈手法运用、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积极性、活动信心、愉悦感、脑力开发评分及平均总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7.69、21.24、5.71、6.91、5.87、24.05、13.74、19.85、13.47,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