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从万古霉素抗性突变体中筛选碱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芽胞杆菌 X—6 为出发菌株,经甲基磺酸乙酯( E M S) 和紫外线( U V) 复合诱变,选育万古霉素抗性突变体。研究结果表明,抗药性突变株碱性羧甲基纤维素酶( C M Case) 产量提高的正变率和正变幅度明显高于非抗药性菌株。从抗性突变株中获得 E V23 菌株,其产酶活力比出发株 X—6 提高320 % ,酶活力达353u/ ml。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嗜碱芽孢杆菌SHY8-1,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及反复的自然分离和压力选择,获得高产变异株SHY8-5725,产酶量由0.898u/ml提高到15~20u/ml,对影响产酶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脐带清(CBS)在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中的效应。方法:用人骨髓细胞进行CFU、GM、VFU-E、BFU-E、CFU-GEMM培养。结果:CBS能直接刺激骨髓细胞CEU-GM的形成。与血型相同害无关。四人份以上的混合CBS(MCBS),刺激活性高且稳定。10%MCBS相当于65.6μg/L GM-CSF、0.23、0.3、0。.46kU/L EpO对CFU-GM、CFU-E、BFU-E、C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代文  周岩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1):27-33
对双歧杆菌属的50个菌株采用培养液稀释法进行了10种抗菌素敏感性试验。实验菌株分离自婴儿、成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粪便,厌氧消化器中的污水发酵液等不同来源,以及收集到的国外已定名的菌种共代表至少13个种。经试验,所有的菌株都抗多粘菌素(MIC=100~3200U/ml)、链霉素(MIC=80~1280U/ml)、新霉素(MIC=40~320U/ml)。大多数菌株抗40~640U/ml的卡那霉素,较抗庆大霉素。所有的菌株都对红霉素(MIC=0.2~0.8U/ml)、万古霉素(MIC=0.2~6.4U/ml)和氯  相似文献   

5.
用从基因文库中所克隆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组基因,构建了3种由不同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pOP13/EPO,pRSV/EPO,pCMV/EPO,在这3个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对基因的转录起始效率、内含子的剪接、5′非翻译区和3′非翻译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因素都加以考虑.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上述3个载体导入CHO细胞,经瞬时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表达量分别为190mIU/ml、160mIU/ml、447mIU/ml.用表达载体pOP13/EPO转染CHO-K12细胞,在400μg/ml的G418浓度下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获得了表达量约为160IU/106细胞(48h)的C10细胞株.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发现了EPO阳性条带.用TF-1细胞对EPO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初步证实所表达的EPO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 ̄3N-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FC)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已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出同一剂量的HSPG(17.0μg已糖醛酸/ml)对hUVEC的促增殖%增高(分别为14%,30%及37%)。(3)随着加入HSPG浓度的升高(4.3,8.5及17.0μg已糖醛酸/ml.培养72h).根据 ̄3H-TdR参入计算出HSPG对hUVEC的促增殖%亦增高(分别为49%,71%及98%)。故人主动脉HSPG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
Yao ZX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2):133-136
本实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与释放篾这活性多肽(VPs)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神经支配的人脐血管内皮细胞(VEC)所含VPs较有神经支配的肠系膜血管VEC多;(2)这些VPS是VEC自身合成且能释放到胞外;(3)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使HUVEC膜上Ca^2+通道开放概率明显增加,生长抑制(SOM)使其明显降低,但它们均使胞浆内「Ca^2+」和CA  相似文献   

8.
高产稳产聚羟基烷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MS174(pTZ18UPHB) 含有携带聚羟基烷酸(PHA) 合成基因( phaCAB)** 的质粒pTZ18UPHB,是很有潜力的PHA 生产菌,但存在着质粒不稳定和不能合成3羟基丁酸(3HB) 与3羟基戊酸(3HV) 共聚物[P(3HBco3HV)] 的缺陷。将RK2 质粒上的par DE 基因引入pTZ18UPHB 构成质粒pJMC2 ,该质粒可以在宿主E.ColiHMS174 中稳定遗传。将培养基中的磷酸盐浓度降至18 m mol/L,发现E.Coli HMS174(pJMC2) 能够以丙酸为前体合成P(3HBco3HV) ,其中3HV 在共聚物中的含量为5 % ~8 % 。在5L自动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培养E.Coli HMS174(pJMC2) ,培养基初始磷酸盐浓度为15 m mol/L,30 h 后每升培养液中干菌体可达42-5 g,P(3HBco3HV) 占干重的70 % ,其中3HV 在共聚物中的含量为4-9 % 。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研究了适合块状耳霉变异株Et107生长的营养因子及培养条件。C/N比为15∶1时有利于菌株的生长,尿素是菌株生长的最佳氮源,生物素及适量的Fe(2+)促进菌株生长,无机元素Mg是菌株生长不可缺少的因素。最适生长pH范围为6.0~7.0,最适生长温度为25±1℃,通气量(即装液量)以70ml/250ml为宜。  相似文献   

10.
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在产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ORCH系列抗体,初步调查了产科孕产妇、异常妊娠史妇女及部分其它病人此类抗体水平。CMV-IgM阳性率,孕产妇11.7%(60/542),不良妊娠史妇女21.43%(15/70),其它病8.82%(15/107);RUV-IgM阳性率孕产妇15.7%(85/542),不良妊娠史妇女为31.4%(22/70);TOX-IgM阳性率分别为16.9%(92/5  相似文献   

11.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W—1382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扩展青毒(Penicilumexpansum)S-14作为出发菌株,分别比较UV、Co60-γ射线、NTG单因子的诱变效应和以NTG、Co60-γ射线、UV+NTG作为诱变剂及自然分离在内四代的诱变育种。单因子诱变剂最适剂量分别为UV150s,Co60-γ射线48000rad,NTG300μg/ml80min,比较诱变效果表明:NTG最佳,Co60-γ射线次之,UV较差;连续三代诱变各代诱变剂及剂量分别为NTG300μg/ml100min,Co60-γ射线20000rad,UV30s+NTG150μg/ml,40min。复合处理比单因子处理效果好。实验中选育成功高产酶变株W-1382,结合自然分离和诱变育种,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3.6%。  相似文献   

12.
梧宁霉素产生菌诱变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吸水链霉菌(Sireptomycesahygroselcns)NS—23为出发菌株。菌种斜面孢子萌动后采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秋水仙素及加底物等物理化学因子进行诱变处理,经两代连续处理,从UV、DES的复合处理中选育出一株产素较高的突变株UDA257-C-24,产素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91.72%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墩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3H-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己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  相似文献   

14.
产纤维素酶菌株宇佐美曲霉Y-11产酶条件及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较适培养基为:麸皮与稻草配比为2:3,氮源:尿素,含水量:200%(液固比),pH:5.5。28-30℃培养72小时,CMC酶活力为5.05(u/ml),滤纸酶活力达到1.04(u/ml)。CMC酶及滤纸酶最适pH分别为4.41、6.06;最适温度分别为65℃、55℃。酶的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3H-TdR参入法,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和内皮素-1(ET-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以及胰岛素与bFGF或ET-1促MC增殖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bFGF(5-200ng/ml)和胰岛素(0.1-2.4U/ml)均显著升高MC的3H-TdR参入值(cpm值)(P<0.01)。ET-1对MC的cpm值的影响依剂量不同呈现两种不同的效应,在10-9-10-7mol/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MC的cpm值明显升高(P<0.01),并以10-8mol/L作用最强;当升高到10-6mol/L时,MC的cpm值出现降低趋势。胰岛素与bFGF或低浓度ET-1(≤10-8mol/L)共同作用于MC时,MC的cpm值明显高于二者单独作用之和(P<0.01),与高浓度ET-1(>10-7mol/L)共同作用于MC时,MC的cpm值小于二者单独作用之和(P>0.05)。上述结果说明,胰岛素、bFGF和ET-1均能显著促进MC增殖;胰岛素与bFGF或低浓度的ET-1促MC增殖具有正协同作用,与高浓度ET-1呈现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基紫精(MV)处理水稻植株能快速诱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rbisco,EC4.1.1.39)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MV浓度越高,降解速率越高。MV能诱发叶片内源H2O2迅速积累。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150μmol/L)能显著抑制MV(100μmol/L)诱导的Rubisco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活性氧清除剂抗坏血酸(5mmol/L)、甘露醇(10mmol/L)、苯  相似文献   

17.
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和酶合成基本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孢杆菌x-6菌株经甲基磺酸乙酯(EMS)和紫外线(UV)复会诱变,从其万古霉素(Vm)抗性突变体中选育获得一突变株EV23,所产生的碱性核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力由原来的0.84u/ml提高到3.53u/ml。EV23菌株所产该酶基本为组成性地合成纤维素酶,酶合成明显表现出抗降解物阻遏的特点,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浓度时酶合成水平最高。酶合成效率受菌体生长速率影响较大。在高浓度易代谢基质和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存在下,酶合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阻遏。酶合成还与能量代谢有关,探讨了外源ATP、cAMP对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E2菌株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芽孢杆菌E2菌在55℃下生长良好,在培养液中能大量积累胞外纤维素酶(190mu/mL培养液),所产生的纤维素普单一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其专一性底物。该酶作用的pH为4.5-8.0;最适pH为6.5-7.0;在pH4.0-8.0范围内较稳定,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在60℃处理10,30,60,90以及120分钟后,残余酶活分别为95%,80.3%,4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 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 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GDF)、PGD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  相似文献   

20.
产碱性纤维素酶的嗜碱芽孢杆菌SHY8-5725发酵液经絮凝预处理后,采用混合盐析方法沉淀酶,盐析收率可达95%以上,所制得酶粉CMCase可达500u/g以上。酶的最适pH为8.0和10.5,稳定pH范围为4~12;最适温度为45℃(pH9.0,10min)稳定温度范围为50℃(pH9.0,30min)以下;洗衣粉中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对CMCase基本无影响,酶的底物特异性表明,该碱性纤维素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