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一.引言 從1942年以後,我國羅宗洛、崔澂、湯玉璋等曾先後用微量元素、植物生長素等化學物質處理種子及植物,並研究了它們對植物生長和代謝作用的影響。他們證明不同的化學物質不但對植物的生長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對代謝作用各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們從1949年便開闢了教學用的植物園,根據四年來的經營管理過程與在教學上的應用,我們覺得在建立植物園、經營管理植物園與運用植物園上,往往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形式主義與教條主義。正由於這樣,往往使植物園不能充分發揮它在教學上應有的作用。现在願意根據我們四年來的工作體驗,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同志們參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理學的研究在蘇聯受到了廣泛的注意。在我國對植物學的這一部门的興趣是在十九世紀後半葉隨着俄羅斯的學者法明欽——他發展了植物生理学的化學方向——和季米里亞捷夫——他以其對於葉綠素和光合作用的研究而著名——的工作而產生的。後者是一個有才能的普及工作者,他在引起對植物生理的興趣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他也敍述了這門科學的主要問題。此後植物生理学為下列幾個人所進一步發展:帕拉琴以他在呼吸作用的酶本質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植物學教科書上有一講是“植物基本羣”,它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事實證明,生動的談話是植物教學最有效的方法。談話時教員先查明學生關於將要探討的題目中既有的概念,然後再系統的按邏辑顺序講授新的知識,教員吸引學生去实驗和觀察活的植物,指導實驗室的作業。學生在積極研究學習的對象的基礎上能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及總結,這樣學生能發展思考力,觀察力及認識活植物的興趣。本文的目的是給教員在講植物基本羣時如何組织教學過程的一個精簡指示,以使學生能自覺的理解該章中的學習內容。  相似文献   

5.
1952年11月下旬,我們遼西省新民中學生物组和新民師範生物組,共同舉行一次觀摩教學。教材是高中人體解剖生理學第8章神經系統第57節腦的構造和第58節各種脊椎動物的腦。分別由中學王國漢同志和師範方德澤同志講授,有两校領導幹部及生物組全體同志參加,事後進行了總結。 現在把這次觀摩教學的準備情况,觀摩過程和總結會上同志們提出的意見,加以整理,用作今後改進教学上的參考,並希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6.
從生物化學方面講,維生素B_1是一種作用機制已經完全清楚的維生素,它是羧酶(carboxylase)和脫氫酶(dehydrogenase)的輔酶,在維生素B_1缺乏時,醣代謝就發生障礙,特別是腦組織中醣代謝的障礙,表現得最為嚴重,所以脚氣病的患者具有中樞神經系统和末梢神經的多發性炎症。 維生素B_1不僅在醣代謝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對其它生物化學變化,也很重要。近年來確定了B_1對胆鹼酯酶的活動具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在神經體液的傳遞中,維生素B_1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從1938年起,人們開始知道了維住素B_1在神經兴奋化學機制中的作用,Minz於1938年就證明在神經兴奋時,有硫胺素的釋放,並且指  相似文献   

7.
學術委員會召開的生長素座談會,現在開會,首先我代表所、學委會向各位遠道而來的同志們表示歡迎。生長素的研究是三十多年來植物生理研究的主流之一,沒有一天不在進步,無論在理論上、應用上都有重大意義。三十年的研究發展非常快,類似生長素種類之多已達到不可勝數的地步,關於它的生理活性的學說也很多,而學說淘汰得也很害厲。如Went与Thimann的學說已被新的學說所代替,而新的學說又被更新的学說代替。在應用方面,初用為發根劑及防  相似文献   

8.
在1952年舉行的一個科學專題討論會上,我會經就神經原間的突觸關係以及其在中樞神經系興奮過程中的機能意義一事,把我的概念,作了一簡略的報告,到現在已經有四個年頭了。在過去這幾年內積累的實驗證據,使我對於這個概念的正確性,更加有了信心。爲了向一個終身致力於神經生理學研究的偉大的科學家致敬,我想趁這個機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中國的生物化學研究可以說是在三十五年前開始的,在此之前雖然也有一些工作,但為數極少,且大多數是中國人在國外做的工作。1927年中國生理學雜誌發刊以後,給予了中國生物化學的發展一個有力的刺激,研究隨之活躍起來。但由於反動政府對於科學的不重視,我國的生物化學還是不能蓬勃地發展,僅在北京協和医学院吳憲领导的實驗室有比較集中、比較有系統的工作,特別是在營養、臨床生化、蛋白質和免疫化学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近年來孢子花粉分析已經成為古植物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人們不僅在地層學方面經常應用它來解決一些陸相啞層的地質時代,而且在植物學方面也常通過它找出更多的古植物學的資料,因而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地理和植被的分佈及其更替的情况。在甘肅酒泉,第三紀地層雖很發育,但多屬紅色岩系。地質學家對於該地的地質時代  相似文献   

11.
中國植物種類异常丰富而複雜,正如科馬羅夫院士早就指出過的,中国西南森林保存着好幾百萬年以前的植物,過去曾經广佈在包括现在温带和寒带的整個北半球。中國植物雖经各國植物學者尽力研究,直到现在,其中還給我們十分有興趣的發现。  相似文献   

12.
關於外傷性休克發生的機制,過去曾有許多學說,如神經源說、毒血症說及血漿喪失說等;但是單純用任何一種學說都不足以解釋機體內所發生的全部複雜過程。認為外傷性休克的發生和發展,是受着各種因素綜合制約的,其中神經因素居於首要地位。有一系列的實驗證明從傷區傳入的有害性神經衝動,有引起休克的作用,但所做的  相似文献   

13.
光辉灿烂的陽光,耀照着祖國的遼濶的大地,我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以無限喜悅和興奮的心情來迎接1954年的新春。今年,是祖國國家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年的第一天,我們充滿着熱情而胜利地完成了1953年的任務,祖國社會主義生產在不断地增長和完善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後,經過三年多的恢復和發展,又經過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去年頭一年的  相似文献   

14.
我們對刺激物質的分子結構和生理生活性的關係的研究時間很短,考慮不成熟,因此主要是提出意見供大家討論和参考,我們最初是在1949—50年,見到Veldstra的理論。想證明它一下,就在同學們做畢業論文中綜合了幾個化合物試了一下。中間停頓了四、五年,前年又開始製備了七、八個新的生長素刺激劑,和植物生理研究配合起來試驗,發現其中有幾個效能還很高。我今天預備分三方面講:  相似文献   

15.
一.問題的存在植物器官的脫落,是植物生活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秋天的落葉及花謝後的落花及果實成熟後的落果,都是人們所熟悉的事實。植物學者在很久以前,就注意過這個現象,從解剖學及生理學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但是,以人為的方法來防止或加速某種器官的脫落,因而符合於农業生產上的利益,還是最近一、二十年,植物生長素被應用到這個領域來以后的事情。在植物體中曾脫落的器官是很多的。除了我們熟悉的落花、落果、落葉以外,尚有枝條、頂芽、樹皮、小葉片、托葉、花蕾、花序、花蕚、花冠、雄蕊、花柱、種子等。這些器官,不論在發育的  相似文献   

16.
從1951年我們開始學習蘇聯教學法,最初只在形式上執行了新的教學過程,初步地改革了課堂的教學步驟,然後又進一步地依據教學原則來組織教學過程,在改進教學法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52年的下學期在生物課的教學中也採用了課時計劃,在幾個月的採用過程中,使我深深感到:課時計劃是實行新教法的保證,它對提高教學質量是很有幫助的;它是學習蘇聯改進我們教學工作當中必要的一環,現在我願把我們所做的課時計劃,介紹一下,供作參考,更希望改進推廣。 課時計劃是有一定格式的,(具體例子列後)  相似文献   

17.
新書介紹     
1.“米丘林遺傳選種與良種繁育學”第一集著者:伊萬諾夫;出版者:中國科學院,定價每冊一萬八千元;約三十萬字,約四百二十頁;總經售,中國圖書發行公司。 為了有系統地,大規模開展米丘林科學的學習,提高全國農業科學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以迎接祖國的五年經濟建設的偉大任務。中央農業部於1952年冬季,在北京舉辦了“米丘林農業植物選種及良種繁育講習班”,特聘請蘇聯農業專家伊萬諾夫同志主講“米丘林遺傳選種與良種繁育學”,杜布列維娜教授主講,“達爾文主義”。其全部講義經過詳細的校訂整理後,已絡續由中國科學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中學生物教學大纲46頁有“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律和這定律的批判”,請問其批判些什么? 答:“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定律和這定律的批判”請問主要批判其那一部分? 赫克爾(1834—1919)是德國的卓越的生物學家,是達爾文事業的繼承者與擁護者。赫克爾把个體發育和其系統發育(或称歷史發育)連(?)起來。他說:“個別有機體從卯細胞到成熟狀態在其發育過程中所經过的許多形態,是這个有机體的祖先到現在,所經過的一長系列頌型的簡短而緊縮的重演“簡言之亦即个體發育是重演其系統發育”。這就是赫克爾的生物發生定律。赫克爾在說明這规律時,曾把胚胎發育分為“原性發育”和“新性發育”。他認為原性發育就是重演古代祖先所具有的性状,是历史上的痕跡。例如脊椎生物不論是水生的、陸生的,在胚胎初期都具有鳃裂、脊索。他認為另外还有一種新性發育是指起源較晚的,具有适應作用的性状,這些性状是在胚胎生活過程中获得物,它們並不影响有機體的進化,也不能引起每種系統發育的改變,如鱷魚胚胎的牙齒,鸟类及哺乳类的胚胎膜。  相似文献   

19.
我們蘇聯的生物科學,很早就已揭露秋播性(冬性)植物與春播性(春性)植物的遺傳性的差別。這些差別表現在秋播性植物和春播性植物為了通過春化過程(其個體發育的極端重要過程之一)對外界環境條件提出的不同要求方面。在秋季播種的情形下,秋播性植物通常在冬季的長期凍寒到來以前就已完成了春化階段。同時,在此期間秋播性植物得到了鍛練,亦即發展了對冬季艱苦環境的抵抗力。春化階段的通過和穀類作物對冬季不利條件的抵抗力的發展(鍛鍊)是兩個不同過程。但是  相似文献   

20.
今年(1957)2月6日至8日,我們在上海舉行了植物生長素工作座談會,這個會議由中國科学院植物生理所學術委員會根據國家科學技術规劃中的第2717、2719、4510等項任務,邀請了化學家、農學家、植物生理學家十餘人座談和討論植物生長素及各種植物生長刺激物質的應用、理論和今後研究方向等問題。 會議第一天,首先由植物生理所羅宗洛所長作簡短的講話,說明這次會議的意義;接着由楊石先、婁成后、李曙轩、湯玉璋等四位教授在會上分别作“植物刺激劑的化學研究”、“化學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